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4|回复: 2
收起左侧

浣溪沙 有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是东风入我门,一枝花笑那年春。如何烟雨葬黄昏。
才道当时心有误,不知从此月无痕。为谁长作梦中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和别人谈论作品。都说:上品以结构出之。中品以实词出之。下品以虚词出之。
兄此作读来上口,然虚词过多。曾是、如何、才道、不知、为谁以后可多注意。留心学到古人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和别人谈论作品。都说:上品以结构出之。中品以实词出之。下品以虚词出之。
兄此作读来上口,然虚词过多。曾是、如何、才道、不知、为谁以后可多注意。留心学到古人难。:)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6 14:29

谢红尘兄赐教!
然兄之所言实不敢苟同。。。诗词乃性灵所出,不论用何手法,技巧,语言等等,皆以境界为最上。兄所言:上品以结构出之。中品以实词出之。下品以虚词出之。实在无法苟同。
关于虚词过多,个人认为只要不影响诗词表情达意,亦无大碍。记得诗韵有篇精华作品,至今记忆犹新。

临江仙(己丑年清明)

老树枝头风渐起
吹开总是从前

那般光景最缠绵
来时花伴雨
刹那柳如烟

别后谁知春未老
繁华又上丝弦
蝶儿随影舞翩跹
三分青草色
一曲碧云天

此篇亦用了不少的虚词,然意境大好,实为当之无愧的精华作品。(这一点兄可查看关于此篇诗友的评论)
以上浅见,望兄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2:45 , Processed in 0.1577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