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3|回复: 40
收起左侧

减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衣 于 2009-11-1 13:59 编辑

情为何物(新韵)
情为何物?隔个皮囊伤到骨。
伤有多深,海阔天高都不真。

治疗无效,才懂时间为假药。
真药难寻,回忆权当海洛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为何物?隔个皮囊伤到骨。
伤有多深,比喻虽多都不真。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兮雨兮,风雨湿裳。心之往矣,曷惧其亡。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词入词。。有些白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过楼上几位光临!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3 20:02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0-20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剪好

    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剪好

    我喜欢
    无字小笺 发表于 2009-10-20 14:44

    谢小笺鼓励!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7 20:57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0-2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kxcn 于 2009-10-23 01:33 编辑

    虽然都是文艺作品,诗词总是应该区别于小说的,不但要讲究意境美,也要讲究用词的艺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都是文艺作品,诗词总是应该区别于小说的,不但要讲究意境美,也要讲究用词的艺术性。
    llkxcn 发表于 2009-10-23 09:26

    呵呵,我这个离小说的距离还远呢吧?看看李子的作品:

    减字木兰花  来自反腐战线的惊险故事
    “从严从速,”拍案凛然书记怒:“反腐关头,这等贪官岂可留?!”
    一声枪响,二百来斤全给党。“书记从前……”交代终于未写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y821101 于 2009-10-27 00:07 编辑

    “从严从速,”拍案凛然书记怒:“反腐关头,这等贪官岂可留?!”
    一声枪响,二百来斤全给党。“书记从前……”

    口号味太重了,估计楼主年龄不小了。。

    信手几篇心血作,残枝乱絮入其中。。

    说得重了,还请原谅。。

    旧体诗词还需从源头学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严从速,”拍案凛然书记怒:“反腐关头,这等贪官岂可留?!”
    一声枪响,二百来斤全给党。“书记从前……”

    口号味太重了,估计楼主年龄不小了。。

    新手几篇心血作,残枝乱絮入其中。。

    说得重了,还 ...
    jerry821101 发表于 2009-10-26 14:31


    这个不是楼主的作品,是李子梨子栗子的大作,这个人在网络上颇有些名气,其作品人称“李子”体。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公子的词。
    问好黄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是楼主的作品,是李子梨子栗子的大作,这个人在网络上颇有些名气,其作品人称“李子”体。
    问好:)
    黄衣 发表于 2009-10-26 23:28


    李子,我怎么不会不知道,只是这样的诗词,学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子,我怎么不会不知道,只是这样的诗词,学不得。。。。
    jerry821101 发表于 2009-10-27 07:42


    个人倒觉得李子的许多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新尝试。
    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还总是分别就“折柳相赠”;相思就盼望“鸿雁传书”;睡不着觉就“红烛”、“青灯”乃至写什么“闺怨”是不是太脱离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倒觉得李子的许多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新尝试。
    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还总是分别就“折柳相赠”;相思就盼望“鸿雁传书”;睡不着觉就“红烛”、“青灯”乃至写什么“闺怨”是不是太脱离生活了?
    黄衣 发表于 2009-10-27 00:36


    可以,不过我有个建议,试试新诗。。如果只是合乎格律,用新词入诗词,我也不反对,只有要驾御文字的天赋,不过这样的风格,学不的,已经丢失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另,如想谈改革还是先打好基础,天马行空岁诡异,但是容易掉下来。。诚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倒觉得李子的许多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种新尝试。
    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还总是分别就“折柳相赠”;相思就盼望“鸿雁传书”;睡不着觉就“红烛”、“青灯”乃至写什么“闺怨”是不是太脱离生活了?
    黄衣 发表于 2009-10-27 08:36

    确实有耳目一新之感
    黄衣言之有理,旧体诗是形式,内容还是应该去创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不过我有个建议,试试新诗。。如果只是合乎格律,用新词入诗词,我也不反对,只有要驾御文字的天赋,不过这样的风格,学不的,已经丢失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另,如想谈改革还是先打好基础,天马行空岁诡异 ...
    jerry821101 发表于 2009-10-27 08:44

    对古诗词浸淫的时间越久,恐怕改革的锐气越少了,胡适和王国维如何?堪称国学大师吧,看看他们的古诗词创作又如何,倒不如新诗写得好,什么原因呢?

    怕的是,很多人舍不得丢弃得来不易的东西,毕竟古诗词的音律基础是要下大功夫的,费了那么大的劲,结果却有人对你下的苦功加以否定,要你放弃,怎么可能呢?

    古诗词写得再好,也好不过古人,甚至好不过一个读了几年私塾的穷秀才,这很正常,因为语言环境不一样了,而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代的文化气质和当代的文化气质也不一样了,没有可比性!

    但形式可以借鉴,当然,借鉴不等于照搬,若逐字逐句地照搬,那就不叫创作了!搞研究的和进行创作毕竟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维的古体诗词写得很好的。前段时间我还推荐一位朋友读呢
    至于胡适,虽然《尝试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但说实话,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去翻翻就是了。呵呵

    古体诗好不好得过古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10-27 07:58


    若无基础,何谈改革?这样的风气不适合唐宋的发展,一个个就只读了几首古人之作,还未入精髓地方,就现在网络所谓的新国风所麻痹了大脑,使之不再清醒。悲哀之中。若有真才实学,谈谈改革也无妨。只怕是某人有心无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说得过了。就事言事,就作品论作品,我想这样更好。
    底蕴是慢慢积累的,基础有没有,作品可以看出来。“某人”、“有心无力”——类似的词我想还是慎用为好。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10-27 08:12


    曾经看过秋风兄一首词作,附于帖中,望有心之人慢慢体会。

    浣谿沙二首 聞人論古今詩人 十月十七日


    屈宋騷心李杜魂。千年寂寞冷吟身。樽前一笑不須論。  
    今世功名空有夢,當時風月更無春。平生厭聽是詩人。


    小弟也不破坏规矩,附七绝一首就此打住。

    万里秋风拂锦袍,江边独酌尽诗豪。
    高阳一醉君离去,凤水池中丢凤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挺不错的,是好作品。七绝么,后二句特别尾句要改改。 :)

    樽前一笑不須論——呵呵,正是正是~~
    也打几个字吧:

    我诗何所似,说与使君闻。
    黄叶落逾少,白云不赠人。

    ——本来是“白云难赠人” ...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10-27 08:37


    既不为知音,亦不做评论。

    当年才满唐宋的时代,早已离去,我居然还如此执迷不悟,流连其中,早就该听诸诗友之话,市中归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2:26 , Processed in 0.1525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