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0|回复: 12
收起左侧

七律·秋游桂湖谒升庵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4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漠孤烟 于 2009-10-23 16:16 编辑

闻昔榴花照眼红,清波何羡小瀛蓬。
良缘喜续闺邹鲁,大礼恨分仙戍翁。
鸿雁不飞金马厩。黄莺空梦碧鸡笼。
幽幽水殿遥相望,簌簌西香落晚风。

注:
桂湖——新都桂湖距成都16公里,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慎故居,面积46500平方米,荷塘占16300平方米。传说杨慎喜爱桂花,曾手植桂树,历经后世栽种,现已有4000余株,因名桂湖、香湖。湖心岛上当年为其居所,现辟为升庵祠,立有塑像,与湖边黄娥馆隔水相望。

榴花——黄娥曾于岛上升庵书房外植有石榴树,取名“榴阁”,今已不存。

闺邹鲁——当年升庵续弦,娶得才女黄娥,对其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大礼——杨慎因“议大礼”而获罪,两度廷杖,幸得不死,谪戍云南永昌卫,终老于此。

仙戍翁——明代学者李贽在其《续焚书》卷一中有这样的话:
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于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金马、碧鸡——山名,夹峙于昆明东西,杨慎晚年曾自号“金马碧鸡老兵”。

黄莺——黄娥接杨慎云南家书,凄然谱成四阕《黄莺儿》,其最为有名一支为:
积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
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西香——桂花别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好诗,增知识,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句化用朱熹《题榴花》的首句:五月榴花照眼明,  虽然如此,却意思当不相同。

中两联,都引典故。鄙人也长了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2 14:34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0-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也好,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之作在长安已经读到过,评语当时也说了。兄作品一项好的很。这首七律对君而言也许不过是中平之作。记得兄当时笼字处是梦,我说梦无仄韵:)
    首句同红娘,略熟点。这首诗真要说什么不足,就是颈联处转开不足,此颈联如同结句了。然而尾联却也大好,兄颈联或可再酌。
    管窥处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杨慎是明朝第一才子,经议大礼之事后,一直在四川云南,著作等身。古今多少事,几度夕阳红一词足以千古,真可无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律用多典,增长了知识。
       四川人杰地灵,多出人文志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好诗,增知识,长见识。
    野蟒 发表于 2009-10-25 01:23


    问好野蟒君,谢临赏,迟复为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句化用朱熹《题榴花》的首句:五月榴花照眼明,  虽然如此,却意思当不相同。

    中两联,都引典故。鄙人也长了见识。
    jerry821101 发表于 2009-10-25 01:48


    问好朋友,朱子的诗在下却是没读过的,谢临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也好,欣赏了!
    wj50524 发表于 2009-10-25 02:52


    谢谢临赏,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之作在长安已经读到过,评语当时也说了。兄作品一项好的很。这首七律对君而言也许不过是中平之作。记得兄当时笼字处是梦,我说梦无仄韵:)
    首句同红娘,略熟点。这首诗真要说什么不足,就是颈联处转开不足,此颈 ...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25 03:21


    原来红尘君是......,也算故人了。君之言有道理,颈联只是很想用颜色对,确是差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杨慎是明朝第一才子,经议大礼之事后,一直在四川云南,著作等身。古今多少事,几度夕阳红一词足以千古,真可无憾。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25 03:24


    说无憾也不尽然,总觉后世声名太薄,大不公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律用多典,增长了知识。
       四川人杰地灵,多出人文志士。
    木林森 发表于 2009-10-25 04:04


    问好林森,谢临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7:22 , Processed in 0.1754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