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回复: 10
收起左侧

鹧鸪天 临屏一首,用寂寞红尘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月无声水亦持,流云散尽著游丝。青灯笔下多情句,白露霜中少旧词。
登阁晚,归亭迟。千般滋味是相思。逢秋自古空萧索,落叶两边至此回。


原玉:

拥雨秋风夜难持,孤眠枕上尚缠丝。知君别后云间鸟,痴我曾经灯下词。
心寂寂,梦迟迟。愿无片语及相思。浮生常被多情累,又被情多累一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这个作品和的不错。
自然是因为步韵而且临屏,才子之才情自是无可厚非。但是首2句看似很深,但是步韵是痕迹太明显,步韵有时就是因为原玉是有腹稿而且整个韵脚都在为自己的主题思想,步韵就显出意隔了。尤其流云句。
这首词最精彩是下结。逢秋自古空萧索,落叶两边至此回。若是我就用寥寂而不是萧索~这个就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习惯,虽然差不多一个意思。:)
顿首再谢兄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不解之处,特别是下结的落叶两边至此回,这个意境不太好想象,是指刮旋风吗?
我想不论词中出现什么样的意象,这些意象还是应该能组成画面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词入境,也才能让读者入境,仅是词语的华丽和顺口,那一定不是好词啊,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不解之处,特别是下结的落叶两边至此回,这个意境不太好想象,是指刮旋风吗?
我想不论词中出现什么样的意象,这些意象还是应该能组成画面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词入境,也才能让读者入境,仅是词语的华丽和顺口 ...
荒原 发表于 2009-10-25 03:53


古人有“落木萧萧两边来”之句,意为悲秋。

    另PS: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实有相当的一方面,就是在说明“诗味”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而吟诗,其实也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说这段话,不是说格律对于诗词就不重要了。其实不然,诗词不可无骨架,那样就显得站立不住。所以格律对于诗词的初学,就是一个纯粹的基础,而对于这一基础的初步掌握,甚至还不能给学习者带到“入门”的境界。我们也不否认有些人写出来的东西有一定的“诗味”却疏于格律,但这不影响他们写的句子称作为“诗句”,只是不能作为合格的“律句”而已。语言是最必要的把关。只有在语言上理顺了,理得自然流畅了,这首诗才有可读处,有可吟处。否则,诗失去了最起码的语言美,还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么?过了这重关,我以为诗词的评判可以有三个标准:其一炼字,其二造境,其三诗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怕的是有诗味却无诗境啊,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需要有画面,杰瑞兄喜用典本无不可,但用得还应合理和自然,我还是不理解两边的落叶至此回是怎样的画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怕的是有诗味却无诗境啊,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需要有画面,杰瑞兄喜用典本无不可,但用得还应合理和自然,我还是不理解两边的落叶至此回是怎样的画面
荒原 发表于 2009-10-25 04:52


这个味,只有荒兄自己去体会了,当遇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时候,荒兄便找到了“心”了。

远离居委会老干体,多读唐代诗作。这就是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诗歌也成了玄学,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啊,看来确实应该继续吐纳修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这个作品和的不错。
自然是因为步韵而且临屏,才子之才情自是无可厚非。但是首2句看似很深,但是步韵是痕迹太明显,步韵有时就是因为原玉是有腹稿而且整个韵脚都在为自己的主题思想,步韵就显出意隔了。尤其流云句 ...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25 03:31


回版主,和词之作,在每个韵步上是给我套上了枷锁,让笔力无法舒展。这也是我和词最害怕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4 10:34
  • 签到天数: 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10-2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两边至此回,是否孤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是的。按照绝句来讲“至此回”为仄仄平  前面也出现  仄仄平的格式,为孤平讲。

    如把前面的“两”用平声代替,就可以挽救此句。
    不过临屏练笔拙作,不足挂齿,。谢谢楼上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9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临屏之作应该不错了,结局有典有据,却不免落入套路,妄言了,莫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2:24 , Processed in 0.1505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