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1 19:38 |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夜合花 于 2010-1-28 19:12 编辑
《廊桥遗梦》是一九九五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部影片之一 .
尽管十多年前就读过原著,但是电影我一直没看,也许,那会儿我还年轻,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情感无法理解。直到今年的四月,有一位女人怀疑我是她的情敌,她向我倾诉了一晚自已的爱情,再一次提及此片,算是第二提到《廊桥遗梦》,但我仍然没有打算看电影的欲望。前几天,经一位朋友的介绍,我进了一位名叫闻香的空间,朋友们;别误会,闻香绝对不是女人,只是一位像女人网名的才子,善长写影评,而是把握得非常到位,在他的空间,我看到了篇《廊桥遗梦》的影评,用鲁迅的话,我横竖看了半夜,最后把文章藏匿到我的空间,也许他写得很尖刻,或者他必竟是位男人,对于女主人公的情感评述得有失偏差,我想,自已得看看电影了
进入点评之前,我想还是把剧情说下,然后再切入正题
1965年的一天,弗朗西斯卡独独自在家。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的车停在门前。向她打听曼迪逊桥的所在。她带他来到桥边,完成工作后他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给她以表谢意。弗朗西斯卡独心中泛起了一种特别的滋味,于是邀请他喝冰茶。夜色降临,她送走他后竟有一种依恋的心情。于是前往罗斯曼特桥,将一张纸条订在桥头。次日,罗伯特发现了纸条,并接受弗朗西斯卡独的邀请。入夜后,两人在弗朗西斯卡独家中共进晚餐,伴着音乐,二人相拥共舞,最后一起走进了卧室。此后两人整日厮守在一起。然而弗朗西斯卡独不愿舍弃家庭,两人痛苦地分手了。当她在1982年3月,得知罗伯特的死讯后,收到了他的项链和手镯以及当年的纸条……1989年,弗朗西斯卡独去世,遗嘱里叫子女把自已的骨灰撒在廊桥下,生前,只能陪子女和夫君,死后,永远陪自已所爱的人!
再看看闻香点评此片的标题:<一辈子必定偷情一次>,我觉得偷情二字用得太扎眼,呵呵,小女子之见,也未免有失偏颇。接着;他进入了点评:《廊桥遗梦》是一部适合每五年就翻出来鉴赏一遍的电影,因为,每一个阶段去解读它,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悟。这点嘛,我严重同意!
后来他说:男主角(后来才知演员叫伊斯特伍德)那张比阴囊还沟壑纵横的老脸,已经倒了大半胃口。这是调侃的说法,我倒是觉得很逗,男人啊,连自已都不懂自已,沧桑才是最有魅力的,小白脸一个,谁看得上,至少我是看不上的
好了不能再言其它了,得切入主题了。呵呵!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婚外情的电影,虽不为论理和道德所容,偏偏成了旷世经典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两位资深演员在片中的表现也都十分出色,他们对情绪的把握十分到位,我很快进入,随着剧情的变化,我也像是鸳梦重温。这是闻香的话,嘿嘿!
一,邂逅,
弗朗西斯卡的送走了丈夫和子女,他们去参加比赛,有四天时间才能回.她独自收拾家务,像往常一样不施粉黛,忙完后,她独自一人喝冰茶,空闲之余,似乎有些落寞,这时,男主人公粉墨登场了。罗伯特是《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从纽约来,为拍图片来到她所在的镇,迷路后向她打听著名的麦迪逊之桥具体位置。但是弗朗西斯卡独也许是兴奋还是由于常年没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缘故,她讲述了半天却怎么讲也不清麦迪逊之桥具体位置,最后,她试探的问,我可以带你去吗?罗伯特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乎,男女主人公巧妙的邂逅了
一路的田园风光让罗伯特赞不绝口,但对弗朗西斯卡独的确感受不到了,久呆田园,一切都成了习惯。但是罗伯特周游过世界,一切对她都充满了好奇与神往,影片中的创意是新奇的,一条杂毛狗跟着罗伯特的车狂追,这里或多或少为他们俩的婚外情埋了下伏笔。当罗伯特完成工作后,采了一束野花答谢她,她像少女一样调皮的说,那花有毒,吓得罗伯特一下子扔到了地上,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她特有最原始的天真。
后来,她盛情邀请他到家里共进晚餐,席间,她像一个懵懂的少女,不断地问罗伯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对于罗伯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他是位漂族 ,哈哈!看他的经典对话:---我到过的最有趣的地方是非洲,那是另一个天地,不仅由于那儿的文化和人民很棒,而且那儿天空从黎明到黄昏的色彩。。。。。月亮的银苹果,太阳的金苹果 。而她,曾经是位是意大利的姑娘,当初是追随夫君才来到了美国,罗伯特述说的一切也许让她回到久远的过去,那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女时代的缅怀
一切的一切,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有一种情感在心底里悄然而生,直到他消失在乡间小路,她的心随之而去……
二,自审
罗伯特走后,屋子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但弗朗西斯卡独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她明白,这近二十年来,自已除了是位家庭主妇,还是什么啊,她的工作,事业,以及青春,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一经忆起,心里未免有些深深地落寞,夜深人静时,她褪去衣衫,对镜凝视,其实,她在重审自已,希望在镜中找到自信
俗话说,青春期的女人是青涩的女人,而真正有魅力的还是中年女人,她们的生活阅历日渐丰富,像一只熟透了苹果,具有光彩夺目的魅力,导演的表现手法极其高明,他给我们一个想像的空间,让我们看到她在镜中审视的背影,却没让看到她仍然美丽的胴体,,但我们想像得到,这位让罗伯特称之让全世界男人都会销魂的女人,胴体会有多么具有诱惑力!审视完毕后,她找到了自信,毅然奋笔疾书,并趁着夜色开车去了廊桥,那条杂毛狗一路狂欢地为她导航,她把把这张留言条贴在桥上。她知道,他会在第二天来这儿取景时看到。
三,相爱
第二天,罗伯特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后,突然发现桥上有张留言条,他的心喜若狂,一种掩饰不住激动溢于言表。他离异多年,对女人充满好奇心!他给弗朗西斯卡独的打了电话,约共进晚餐。她去商场买了一件低胸晚礼服,并准备了烛光晚餐,他如约而至。在缓缓的音乐里,他们翩翩起舞,如痴如呆!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两颗心灵的碰撞,最后达到了灵与肉的致樽合一
尽管弗朗西斯卡独是位单纯的女人,但是爱情这玩艺儿就是很奇妙,事后,她仍然像所有的女人一样,跌落于现实,她止不住的问,你各地都有女人,然后你还会继续,并在下一个女人的怀里给她讲述你的故事,当然,我也会在其中。 这微微的醋意,罗伯特当然心知肚明,望着她,他有些一筹莫展般叹气。我能怎么办?!你愿意跟我走吗?! 这是全片的临界点,如果此片按常规写下去,说他们抛夫弃子,那必落入窠臼,看弗朗西斯卡的对话:我对你感情太深,没有力气抗拒 尽管我说了那么多关于不该剥夺你自由的话,我还是会跟你走,只是为了我自私的需要,我要你。
“不过,求你别让我这么做,别让我放弃我的责任。我不能,不能因此而毕生为这件事所缠绕。如果现在我这样做了,这思想负担会使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再是你所爱的那个女人。
罗伯特·金凯沉默不语。他知道她说的关于责任以及那负疚感会改变她是什么意思,他多少知道她是对的。望着窗外,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拼命去理解她的感情。但他还是悲怆地哭了。
随后他们两个长时间地抱在一起。他在她的耳边说“我只有一件事要说,就这一件事,我以后再也不会对任何人说,我要你记住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出现。真爱只有一次" 之后,弗朗西斯卡为了子女继续留在庄园,而罗伯特为了对爱的尊重,永远的离开了她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有脑海里不断地浮现起;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我在思索;尽管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当弗朗西斯卡子女把她的骨灰撒在廊桥下面时,我的心开始了泣血,但我没流泪,因为我已经没有了眼泪!
这是一场婚外恋情,着重的揭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观——当爱情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抵触的时候,人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是选择自由的爱情,还是选择对家庭的责任?我陷入了重重的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