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2|回复: 10
收起左侧

[原创] 题三无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氛乍起松扉掩
琴客未逢苔砌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莲溪寒士~

读此联,三无斋定是神仙所在(不过“三无”容易联想到违建,呵呵)。
只“海氛”一词不知何解,联系后文似指松涛声如置身海边?还是三无斋本就近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溪寒士 于 2010-1-31 04:46 编辑

三无斋是我书斋名,非违章建筑,呵呵,此得之于某大名人题赠:“无求於人始富,无取於人始贵,无损於人始寿”故而名之。
我住东海之滨的上海浦东,离海不那么远了,故出“海氛”。氛,泛指雾气,云气。一般指秋冬之雾气,“寒氛结为霜雪”(《素问·六玄正纪大论》);但古人对此字义有迷信之说法,谓之预示吉凶的云气,多指凶气。《国语·楚语》注曰:“凶气为氛。”故此雾一到,便要关起门(松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句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用“海氛”来形容云或雾,有点过分了,氛为恶气,是尘埃在空气中弥漫,形容浊气凝而不散,似乎云雾来,也没这么恶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意见,用“海氛”来形容云或雾,有点过分了,氛为恶气,是尘埃在空气中弥漫,形容浊气凝而不散,似乎云雾来,也没这么恶劣。
小楼蠢鱼 发表于 2010-1-31 10:41

“海氛”一词非滥觞于我,信手拈来古人诗中所用此词可以证之:
曾国藩(清)《寄郭筠仙浙江四首》:“如今旅梦应安稳,早绝天骄荡海氛”、周南(宋)《送林潮州》:“一麾暂远长安日,六月先清瘴海氛”、陈观国(宋)《梦中作》:“披海氛而一笑,以观九州之同”、陆游(宋)《与儿子至东村遇父老共语因作小诗》:“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陆游《秋社》:“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後空”、陆游《晓思》:“城角吹残河渐隐,海氛消尽日初生”……
一楼此联,其实是我创作七律《偶感》(http://bbs.shiandci.net/viewthread.php?tid=211542&extra=page%3D1)时吟出的,结果全篇经削改后未用上,此所谓“断句”吧,惜其亦是心血的结晶,故贴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氛”一词非滥觞于我,信手拈来古人诗中所用此词可以证之:
曾国藩(清)《寄郭筠仙浙江四首》:“如今旅梦应安稳,早绝天骄荡海氛”、周南(宋)《送林潮州》:“一麾暂远长安日,六月先清瘴海氛”、陈观国( ...
莲溪寒士 发表于 2010-1-31 20:24

问题就在这里,氛如是海氛,就不用掩松扉了,敞门迎入又有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溪寒士 于 2010-2-1 14:22 编辑
问题就在这里,氛如是海氛,就不用掩松扉了,敞门迎入又有何妨。
小楼蠢鱼 发表于 2010-1-31 13:35

哈哈,讲个故事吧:身为某小区居民小组长的小楼蠢鱼,于某年某月一个大冬天的早晨,见到一户邻居家门居然关着,他便上前敲门,“嗨,张大爷您好!见您家大门紧闭着,我是来要求您把门敞开……,哦,天是冷了点,但您老怎么也不看那雾多有情调呀,缠缠绵绵的,那可是地上的云,您有必要把它们拒之门外的吗?”随后,猛然只听见“砰”地一声,门关了,还有张大爷的嘟囔从门缝里透了出来:“今天是怎么著,一大早就碰见你,你因为爱那大雾,咋不许俺关门?真是只须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也幸亏蠢鱼那脚抽得快,要不然就被夹在门框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楼蠢鱼兄,上楼只是与您开个玩笑,上网是为了开心,莫见怪。
关于“掩扉”与“敞门”,尽管谁也不能强求作者而为之,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却独钟情于“掩扉”这一动作,这似乎成了一种癖好了。千百年以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动作是独具美感的,故而乐此不疲地N次地描述它。而一般迎纳宾客,所谓“开门迎客”意思的词似乎很少,用得最多的是“扫室”、“扫径”、“设榻(悬榻)”、“解榻”、“倒屣”……,作为迎客接宾的词语。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少词语,我们老祖宗赋予了它们一种特定的含义,一般不能用之随意。如此一个“掩扉”的动作,如果想更深层次去探讨下去,这就牵涉到古典文学中传统美学观的问题了,在此就不予赘述。
我还是摘引一些古典诗词中有关于“掩扉”的句子,以为参证:在古诗词里,不仅家人掩扉、僧人掩扉、无人来也得掩扉,谁都在掩扉;茅斋掩扉、心闲的时刻、穷年及萧条时候掩扉;春天里掩扉、还有昼掩扉、黄昏掩扉、日高也在掩扉,更不必说当海氛袭来时要掩扉了,古人并且对终年能掩扉者表示了极大地羡慕(却羡常夫子,终年独掩扉——欧阳修▪岁暮书事),看来,这个“掩扉”不是一个寻常词语,不能从字面上仅仅理解为“关门”,它是有着含义的。同理,我的“海氛乍起松扉掩”亦如斯,故而,吾兄就不必叫我“敞”了。

庾信(南北朝)《谨赠司寇淮南公诗》:“野亭长被马,山城早掩扉”;
许浑(唐)《题韦隐居西斋》:“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王十朋(宋)《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苏轼(宋):《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使君置酒莫相违,守舍何妨独掩扉”;
温庭筠(唐)《和友人题壁》:“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王洋(宋)《近陋室以斗升酿家妇谓予未饮不以见告昨夜偷》:“寂寞茅斋书掩扉,著书还□易招讥”
项安世(宋)《次韵乡人贺归》:“预愁计日当还次,安得穷年只掩扉”;
吴龙翰(宋)《感兴》:“多病频辞客,无人自掩扉”;
张耒(宋)《谒僧不值》:“古寺人闲僧掩扉,客来下马解尘衣”;
张耒(宋)《和北寺》:“寺倚苍崖古,僧闲昼掩扉”
徐铉(唐)《月真歌》:“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
张嵲(宋)《雪晴》:“居者讵知此,日高犹掩扉”;
周弼(宋)《菩提废寺》:“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
欧阳修(宋)《岁暮书事》:“却羡常夫子,终年独掩扉”;
赵希迈(宋)《新夏》:“四月寒犹在,日高常掩扉”
钱起(唐)《新昌里言怀》:“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
王维(唐)《喜祖三至留宿》:“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姜夔(宋)《鹧鸪天》:“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邓肃(宋)《长相思令》:“雨霏霏。雪霏霏。又是黄昏独掩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舞云天 于 2010-2-1 10:08 编辑

掩扉已五千余载  还能掩
开放凡三十几年  继续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楼蠢鱼兄:不妨见此——
http://bbs.shiandci.net/viewthre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0-31 22:43 , Processed in 0.1402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