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出现很多流行语,一时间不管多大年纪,什么职务,各种行业都疯行起来,搞得满楼筒子“时尚”。
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姨“修理”小外孙儿,嘴里大喝到:“等我打你就爽了吧!”听罢,晕倒!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一个品牌的汽车展销会,一位外表干练的女经理对着记者说:“某某车型经过改良后,更加人性化,希望朋友们喜欢!‘宅’在车里!”切不论这个“宅”字的词性,只说以她四十来岁成功女性的身份用这么个不伦不类的词儿合适吗?她似乎想给人一种很“潮”的感觉,可是都快被轮为大妈了,还扯什么扯。一把年纪了不如多说大多数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显得牛B。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个“宅”都是形容某人与外界不乐于交往,独来独往,平日里也不怎么出屋,总是“宅在家里”(解析:呆在家里)。让我们“宅”在你们的车里,不如说死在车里。
还有一个词是“给力”,开始是一些年纪不大的小青年儿们在参加电视节目时用到这个词。这个我们能理解,因为年纪小又没啥大文化,平时上课竟做梦了,到声上再紧张点,形容点儿事儿一着急也挑不出个正经词儿来,不管准确不准确瞎说一个,反正意思是到了,这都没人挑!挑的是后来发展到明星、主持人,更有恶心的电视节目也用这个词当上宣传语。都不嫌牙碜吗?有点儿文化没有了!编辑们都喝了吧!
提到电视节目,又想起点儿事儿来,有个相亲栏目叫《非诚勿扰》,节目本身就套用了冯小刚电影的名字,不过节目挺有感觉的,音乐好形式也新,主持人和那个乐佳都不错,选用的音乐本人也相当喜欢。开办没多久,各大电视台争相上档相亲栏目,一时间满世界的人全在相新,更有可耻的直接山寨一个《非诚勿扰》,也请个心理老师大模大样儿的往那儿一坐,小嘴巴巴的也挺能说。这些电视台都请了些什么人做编导?有点创意行不行!给你们发工资让你们来做行业“小偷”来了?个体服装店门前都写着“同行勿入”也写给这些行业小偷的,过去在茶馆里都有说评书的先生,也不乏有人来偷艺,说评书的先生也有一套防偷的手段,人家会看那,听书的和偷艺的人眼神估计有区别,人家先生用眼一搭,啊,这小子是偷艺来了,先生不接着说了,假装咳嗽一声,这是提醒偷艺的人已经被发现在了,再把手中醒木横放在桌上向前一推,这是请出的意思,人家偷艺的一瞧被发现在了,赶紧就逃了,嘴长在人家先生脸上了,发现偷艺的可以闲上嘴不说了。电视节目不行啊,公开性太强了,真是防不慎防,可耻偷艺的人,有没有点自尊!
现在很多主持人都一口台湾腔,不知道是为什么?明明是湖南乡下人非得冒充台湾主持人,能给你多发补助是不?过去是崇洋媚外,现在怎么就媚上台了呢?满嘴都是"你好讨厌也""不好啦啦""你真烦呐",这都是什么呀?主持人第一条就是要讲普通话,好家伙!原来用的都是台湾普通话。说得还不太标准,搞得观众混身掉米粒。我们不反对你们学习,你学不来精的但要挑好的学呀,别把人家的毛病一个不落地学来呀,台湾有几位脱口秀主持人很出色,机智灵活,不时的与搭挡和场内观众逗逗哏,把场内气氛搞得高潮跌起,特别棒。内地主持还真有学的,可是变味儿了,火药味特浓,攻击性相当强,尽说一些让人出乎意料没有水平的恶语,没有分寸,哗众取宠,说出来的话让别人接不住。只能用水准太低来评价了。脱口秀节目看起来好像很随意,一群人乱侃,其实这个东西最见功底,需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而且必须机灵。大陆的李静和戴军就挺好,其他的都是些混子!用一些词不达意的话嗲声嗲气的主持节目,还以为这样会显得很天真无瑕,很稚嫩,这就是时尚,是潮流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没有知识的表现,如果是社会的小青年儿,我们无可厚非,可是你们是主持人啊!没有知识不仅可笑而且可耻,甚至让人怀疑这份工作是怎么到手的。
真是很痛心,很着急。我们这些80后已经很没有文化了,真是不想看到更年轻的一代“小花儿”“小朵儿”们比我们更糟糕。我们不爱看书,但是还能在电视里多少学点儿知识,年轻的同志们怕是连这样的机会都不多了。看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情话题,应该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