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79|回复: 54
收起左侧

【分享】爱是个人的修行,由自爱开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这篇是转帖,但觉得内容很不错。
枕边刚好也有一本素黑的《放下 爱》,所以把本帖转过来跟大家分享!

爱是个人的修行,由自爱开始
心性治疗师素黑谈爱自己与爱别人



  关于爱,素黑给出的是更多超越爱的解释,也在实践着这些爱的信念。她在博客中这样描述自己:“香港作家、催眠治疗师、梦治疗师、心性咨询师、大学讲师、自我修行、浪流女人……只能爱黑,喜欢出走,属于过份。”而在外人看来,素黑是个清醒的旁观者,观照一切,心中自明,在行动上,则安静神秘、深居简出,正如她的MSN签名“非必要,不选择见任何人”。我们的采访也便是在MSN上完成的。少说无谓的话,保持自己的头脑和口舌清静,这是现代人需要多留意的修养方式。”

  

  “没有任何人欠了你,也没有命定的不幸。觉知自己的强弱与好丑,接受和面对,调校、经历、走过去,这就是人生。”
——素黑



  出走是为了重整生命
  晶报:梁文道在评述中说:“素黑之前是个不快乐的人,消失了一段日子再回来,就渐渐变成现在大家所认识的这位素黑了:自在、安定,并且快乐。”你经历过了怎样的转变过程,才会有今天对生活和爱如此深刻的领悟?
  素黑:1997年我离开了香港,到英国海边小镇布莱顿,重整生命。那是很好的日子,纯粹做自己喜欢的事,写稿、行走、看海。那里的阳光穿透我的身体,让我第一次感到身体和爱的奥妙。明白生命是什么,爱必须先爱好自己。
  是不是快乐并不好定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悲喜,我很容易快乐,也有很多悲伤的时候,这是人生,我跟大家并没有任何分别的。
  晶报:您的出走跟普通理解上的散心应该不同吧?
  素黑:我的出走是有计划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成熟行为,并不是一时意气或追寻短暂逃离的离家出走。也不是一般的旅行散心。我的出走,是对寻找内在平静和丰盈的旅程。

排解情绪强化正能量
  晶报:每天接触这么多读者的情感问题,会不会给你带来负面情绪,如何排解?
  素黑:读者的负面问题对我会带来非正面但不一定是负面的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常情。看到负面的个案和新闻,就像知道地震灾难一样,都会感到难过。排解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过程,强化正能量,或用方法移离负面的能量场。
  晶报:能不能讲讲您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素黑:尽量少见人,少谈话,多离开电脑,做自己安心舒服的事。可以的话多出走。吹尺八、造缝纫、画画、写书。
  晶报:您刚才说的就是修心的过程吗?
  素黑:你可以说是修心,但我不想多用这类字眼,简单一点好,那些是我的生活方式。走路是平静自己的方式。到海边去听海、抱树,都是我用来静心的方式。

  万籁之声能平复自己
  晶报:浮躁的社会让人很难平静下来。尤其在天灾人祸面前,人会变得很脆弱。您有何建议吗?
  素黑:在这次演讲中,我会教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认识振频,如何调校自己,强化自己的能量。会有声音自疗的方法,譬如用治疗音叉等。要靠平常多强化自己的能量,懂得稳定情绪的方法,才能处变不惊。这并不容易,所以必须慢慢修。学习聆听自己和世界,万籁之声能平复自己。
  晶报:声音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
  素黑:是的。万物都有其特殊的振频,这是很物理的科学现象。认识不同的振频,也是现代医学上运用的先进方法。治疗音叉是我们可以自行用来调校和平衡情绪的工具,它方便而安全。能最快让起伏的情绪平静下来。比传统的静坐、禅修等其它治疗方法都较快见效。
  晶报:人在有情绪的时候,通常很难用理性来控制。怎么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素黑:管情绪从来不靠理性的。因为情绪发源地不在理性的脑内,而在情感脑内。要从情感脑的方向调。从适当的振频,振动来转移负面情绪。音乐、声频、振频、运动,都是非常收效的转化情绪方法。抱树,聆听树的声音,心会静下来。到瀑布去,听水的声音。到山去听蝉鸣,让人的脑干马上调校身体。到海边听重复的海浪频律,让心跳、血压、肾上腺等马上调到平静状态。所以我常教人到山上去,到海边,到大自然去,晒太阳,这些都是最好的治疗师。

  不能“放下”就先“放好”
  晶报:在看过那么多情感纠葛的现实事例之后,你认为,导致这些情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素黑:主要是贪欲和心乱。贪想得到情、权,想占有等。可贪之余遇上问题时心乱,不懂得处理,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晶报:你曾说,如果不能“放下”,就先“放好”。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
  素黑:“放好”就是把你没能力调好的事情先搁在一旁,别去勉强处理。先做别的事。这就是回归到动的治疗方向上,移动,别停在原位纠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当你情绪不好时,马上站起来走走,活动身体。慢慢地,能量转化了,才能“放下”。马上放下不容易,除非你道行很高。
  留意自己的言行。少说无谓的话,保持自己的头脑和口舌清静,这是现代人需要多留意的修养方式。

让艰难的生活转化
  晶报:你的多部书里都谈到“爱”。怎么理解爱的真正含义?
  素黑:爱没有含义,只有行动。爱离不开两点:活好自己,以及跟别人相处好。爱是具体的生活作息和修养自己的方式。
  晶报:有一些人常常在爱情里伤害自己,并不真正懂得自爱和他爱之间的关系。
  素黑:爱情,很多时候不过是逃避自爱,投向自虐的方式,然后,虐待以为自己正在爱着的人。我只想让大家跳出男女关系,去看清楚活着到底为什么。不然,只泥执在爱呀恨呀,你爱不爱我,我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上,是浪费了爱情的价值。爱应该是个人的修行,从自爱开始。
  有人总问:为什么需要恋爱?恋爱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执着爱情?这里面一定有一些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爱情能让我们成长。
  晶报:这个道理即便能懂,要在行动上做到也很难。
  素黑:别拒绝难,难是现实,面对和接受就是了。让艰难的生活转化,变得从容,是修养自己,也是自爱的过程和目的。要怎样爱,怎样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人欠了你,也没有命定的不幸。觉知自己的强弱与好丑,接受和面对,调校、经历、走过去,这就是人生。

量力而行,活好自己的性别
  晶报:你说“男人要学会爱,女人要超越爱”。在你看来,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不是导致这些情感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素黑: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是各自有生理和心灵结构上的不同。男人的思维是线性的,不会转弯抹角;女人的思维是网络式的,很多枝节,容易混乱。放在爱情关系上,问题主要在于沟通和情绪表达上。男人的沟通基础是当下的意愿,尽快解决问题离开对话和关系。女人的沟通基础是制造永恒感觉、意义和记忆,尽量延长对话和关系。
  晶报:现在女人和男人都共同竞争在职场,女人的性别位置是不是越来越扩大了,所以现代女性活得很累?
  素黑:女性活得累,因为她们被要求和期望做男人和女人双重的事情。当代男人的软弱,也造就了女性特别累。因为女人追求成长,而男人则希望停留。当然这不是绝对论,只是一些现象。重点是,在关系里女性耗损和错用了能量,筋疲力尽。女人在工作上已经难做回自己,在感情上更需要做回自己。固执在位置对错上,容易让人走不出来,感觉自己是受害者。这是自爱、自疗的盲点,所以很多女人总是怨天尤人,走不出痛苦的情绪。
  晶报:你是否认为女性在心灵层次上的进化比男性深?
  素黑:这是进化论上的说法,在心灵进化层次也是如此。男性在爱的心灵层次还没开发,女性已因为要生育而进化了。不过进化了不一定就是更好,女性因离不开爱而痛苦,做男人却简单得多。做女人很累,女人的进化太复杂了,所以也耗尽了她们的精力。女性应该懂得自爱,修养自己,尤其需要学会保存自己的能量,别乱花、乱付出,累了自己和别人。
  晶报:你即将出版的新书《学会爱,超越爱》的自序里写着:“我没有写爱情,我只是和你分享如何活好你的性别,做好一个人。”怎么理解这句话?
  素黑:活好自己的性别,重点不在位置上,而在量力而为。别泥执在性别差异上。我们无法调校社会对性别的病态要求,我们只能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限制和长处。但不要扭曲自己迁就别人。做好一个人最基本的,吃好,睡好,休息好,关心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不只为自己而活。这样,才有条件迈向爱的层次。

□素黑简介
  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作家,心共振疗愈顾问总监。近年研究糅合艺术,结合阴阳二气的心脑协调情绪治疗法,尤其是结合声音共振与静观内心的自疗方法,相信人有自愈的本能。首创黑洞自疗法,治疗情绪、恐惧和创伤;设计观音定心法及摇摆定心乐章,平衡情绪,修心定心,并以音频治疗替受疗者清洗负面能量,重建自爱力量。曾在内地出版的心性自疗畅销著作包括《好好爱自己》、《放下。爱》、《一个人不要怕》、《在爱中修行》等。新书《学会爱,超越爱》下月出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61 收起 理由
香如故 + 20 + 61 好贴 欣赏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直面心理症结,学会自爱?


  ▲《两个人的孤独》  素黑 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8年8月  定价:25元


  ▲素黑常常这样自述:“一个自我修行的女人,一个心灵启迪者”。

香港知名心性医疗师、作家素黑做客深圳中心书城,
发布新书《两个人的孤独》并与读者交流——
如何直面心理症结,学会自爱?




10月18日,香港知名心性医疗师、作家素黑做客深圳中心书城,为其新书《两个人的孤独》举行发布会。《两个人的孤独》近日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属于“素黑心疗系列”第4本,收录了45个真实的情感心理咨询案例,涉及不同层面的情感问题和性心理问题。素黑的解析从心性治疗和身、心、灵整合的角度出发,辅以催眠、梦治疗等专业分析,引导读者直面自己的心理症结,静心观照并发掘潜意识的能量,从而带来出乎意料的启示。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昕介绍,与《两个人的孤独》同系列的作品还有《放下·爱》、《一个人不要怕》和《在爱中修行》,在这个以全新概念“心疗”为主题的作品中,素黑娓娓道来,引导读者“如何认识自己的心,如何对待自己的心,并唤醒它潜在的巨大能量,学会更好地自爱和爱别人”。

  对“心性治疗”个案的理性探讨

  “心性治疗”是什么?这个概念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有点陌生。心性也是需要治疗的吗?素黑的回答是肯定的。她介绍,“心性” 强调的是如何认识“心”的状态,以及其与人的情绪、意识、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心”和“脑”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情绪情感能量,而后者则主要掌控意识和思维活动,这也是心性治疗和心理治疗着重点的不同所在。

  素黑介绍,《两个人的孤独》与姐妹篇《放下·爱》是她多年来从事心性咨询的个案结集,记录了大量真实的治疗案例,尤其是针对女人在两性情感关系中出现的执迷、盲目、贪恋、任性、绝望、病态、失控、好性、梦魇等问题,素黑从心性治疗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充满知性智慧的透析和解读,并辅以催眠、梦治疗等专业分析,引导读者静心观照,发掘潜意识的能量,从而突破自我的执著,走出爱的迷城。

  在《一个人不要怕》中,素黑进一步从理性层面抽丝剥茧,解析人类的孤独、宿命、迷失、错爱、绝望等生命困境的根源,并探索了一系列如何静心、自疗、回归身体的实用方法,以帮助陷入迷惘、痛苦的人重获内心的平静和喜乐。而《在爱中修行》则是素黑在心性治疗的实践中写下的随笔结集,以清新隽永的文笔,透过感性的力量引领读者穿透爱的执著与伤害,抵达爱与自由的新天地。

  “综观整套丛书,从个案实践,到理性探讨,再到感性的书写,我都希望从各个层面为读者打开了解心性治疗这一全新领域的窗口。”素黑说,4本书的分类,也为不同阅读口味和倾向的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素黑:一个心灵启迪者

  素黑是谁?可能有些读者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来自香港的她长期为内地多份报刊撰写专栏,她的博客“素黑黑洞”更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其实,除了专栏作家外,素黑的身份和头衔还可以列出一大串,她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文化研究硕士,她是大学客座讲师、催眠师、心性治疗师,还是香港一家心疗顾问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不过,素黑常常这样自述:“一个自我修行的女人,一个心灵启迪者”。她说,治疗不是她的事业,而是她体味和学习尊重生命的门槛。为此,她还创办了“静·观·自然”工作坊,希望能给更多想要向内探索、自我修行的人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一起探索心灵成长之路。

  熟悉素黑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的人。她从一名外貌冷清静美、瘦小雅静的女子,到现在如湖水般温婉却坚定的素黑,其间有一段漫长而丰富的心性咨询工作经历。无论是平时的表达,还是写在书里的各种描述和评论,素黑都是直接的。她不会把问题绕着弯子说,而是直接讲她的感受,刚开始,很多人会认为她是高傲又挑剔的,但熟悉之后才知道,她是简单、谦虚的,从来没有多余的客套。

  王昕告诉记者,从去年7月出版《放下·爱》,到现在推出《两个人的孤独》,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素黑的作品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热烈回响和追随。可见,“心性治疗”的确是探触到了现代人,尤其是都市年轻女性内心的病根,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解脱之道。

  王昕透露,在即将到来的11月,素黑还将推出心灵疗愈小说《出走年代》,以村上春树式的魔幻和吉本芭娜娜式的感伤,讲述一个穿透心灵的青春成长故事。素黑透露,她将借助文学的力量,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和感动。(钟华生 )


2008-10-20 深圳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干脆把这一帖作为文化广场好了!
就这样了~~~书籍·文化·阅读 {:1_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她——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奠定了赛珍珠的一切。1931年出版后,《大地》在美国好评如潮,销量飙升,成了全美畅销书并很快被译成德、法、荷、瑞、丹、挪等文字出版。


  编者按:今年是赛珍珠的《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70周年。镇江市政府与赛珍珠研究会在十月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本报刊文介绍她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纪念这位“一生到老,都属于中国”的美国女作家。

  每年10月,中国文坛总会热闹一番,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记得,在70年前,有位曾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美国女作家,以中国农村题材的作品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就是赛珍珠。

  她把中文作为第一母语

  记者曾查过许多资料,发现不少人竟把名妓赛金花与赛珍珠扯在一起,其实完全不相干。

  赛珍珠的父亲赛兆祥是美南长老会的传教士,1887年来到中国江苏镇江,随后北上前往清江浦传教。他的夫人卡罗琳在中国共生了四个孩子,有三个都死于当时无法防治的“热病”,于是她被送回美国西弗吉尼亚休养,其间她生下唯一长大的女儿——珀尔·赛登斯特里克,英文原名中有珍珠的意思,所以赛兆祥把她的中文名字叫赛珍珠。1892年10月,赛兆祥夫妇带着4个月大的女儿回到清江浦。后来,赛兆祥调往镇江,赛珍珠就在那里长大成人,学会了汉语,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她从乳母王妈、家庭教师孔先生及小伙伴那里获得了许多有关中国民风民俗的知识。1907年,赛珍珠离开镇江前往上海和美国学习。她在美国的大学里主修的是英国文学和心理学,而她的论文却是有关中国。1914年,赛珍珠在美国获得了学位之后,又回到中国镇江,任教于崇实女中。1917年嫁给同样在中国传教的农业专家约翰·洛辛·布克,并随丈夫到安徽各地。这段时期的生活使赛珍珠对中国农村与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她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后来,布克到南京金陵大学任教,赛珍珠就在那里一边教授英国文学一边开始了写作。

  她以中国题材获诺贝尔奖

  赛珍珠的写作开始于1922年,当时,五四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赛珍珠认为,这是“现代中国的一股新生力量”,将会释放出“被压抑了许多世纪的能量。”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写她母亲的传纪《流亡者》,书稿完成后压在箱底,但经过战乱,被赛珍珠发现幸未遗失时,她已成名,这本书也就成了她的第七本书。赛珍珠的第一部小说是《东风·西风》,她意识到自己投稿极为困难,于是就在一本从地摊上买来的《投稿指南》中发现一位经纪人,就把书稿寄给了他,经纪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被纽约的一家出版社接受。《东风·西风》在赛珍珠的作品中并不重要,但是在她的写作生涯中却举足轻重,因为这给赛珍珠带来写作《大地》的勇气。而如果没有《大地》也就没有赛珍珠,《大地》三部曲奠定了赛珍珠的一切。1929年赛珍珠把书稿寄给了书商,书商大喜,立即答应出版,但建议将书名《王龙》改成“大地“之类的名字,这样才“扣人心弦而且浪漫”。1931年,当赛珍珠收到装帧精美的样书时,《大地》在美国已好评如潮。销量飙升,成了全美畅销书并很快被译成德、法、荷、瑞、丹、挪等文出版。书商也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纽约著名的出版社。书商还和赛珍珠签约,承诺出版赛珍珠今后所有的作品。

  《大地》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37年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引起轰动,给她带来巨大荣耀。193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她。赛珍珠成了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也是用英语写作中国题材获此奖的西方作家第一人,这个第一至今仍是唯一。诚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评语”所言:“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同时,对《大地》的指责也随之而来,与荣誉相比,这种指责给赛珍珠的震动更大,几乎超出了她的忍耐,有美国的,也有来自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但赛珍珠没有公开回击,而是在若干年后才在她的《自传》中予以披露。从中可以看到诺奖使赛珍珠的文学事业达到了顶峰,但由获奖所受到的攻击给她心灵造成的伤害,多少年后都没有痊愈。

她把《水浒》推向了世界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有的直译成《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有的意译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所有译作中,翻译得最为准确、最为精彩也是最有影响的,还当数它的第一个英译本——《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英译本便出自赛珍珠的笔下。


  赛珍珠精通汉语,对中国小说有着极高的评价。她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致谢词便是以《中国小说》为题的,她说:中国的古典小说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小说一样,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知道《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之作”。她的这番话赢来了文学大师们的热烈掌声,因为她在数年之前翻译的《水浒传》在西方的流行,已经让人们对中国小说刮目相看了。


  赛珍珠曾把《水浒》译成英文,译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1933)。 赛珍珠翻译《水浒传》还是2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当时南京出售着《水浒传》的好几个版本,有的只有七十回,有的长达一百二十回。赛珍珠选择的是七十回本的《水浒传》,她认为这个版本最好,因为较长的版本结尾大多是好汉们被朝廷招安,而七十回本则自始至终贯穿着与官府反抗到底的思想。


   赛珍珠之所以选定《水浒传》来翻译,既有艺术上的考虑,也有“政治上”的因素。《水浒传》的口语化文字对中国小说史具有深远的影响,赛珍珠对这种文字风格很是赞赏。而小说的政治内容对她的吸引力则更大。她十分清楚,“中国历史上的起义人士不管属于哪一种人,也不论他们持有什么信仰,无一不喜欢《水浒传》,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她也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在首都南京有好事者散布谣言说,农民运动正在传播一首革命歌谣,诉说农民生活的艰辛:“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后来一查才发现原来它不是“马克思主义歌谣”,而是《水浒传》上的一首诗。所以,赛珍珠认为小说的主要矛盾是“老百姓和腐败的官府之间的斗争”。在赛珍珠眼里,梁山一百单八将类似于英国中世纪追随罗宾汉的绿林英豪,他们并非存心造反,只是受环境逼迫,万般无奈之下才揭竿而起的;他们是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公民,所反抗的是邪恶的势力和无道的社会。


  在这段时间,赛珍珠除了教学之外,就是埋头翻译《水浒传》。前后耗时五年,终于将《水浒传》翻译成了一千多页的英文。而书的原名“水浒”通常被译成“Water Margin”,指的是书中许多事件的发生地。赛珍珠认为书名这样去译,西方读者肯定不知所云,她先后试用过《侠盗》、《义侠》等名,但自己都不甚满意。直到出版前不久,她才突来灵感,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于是在纽约庄台公司1933年出版这本上、下两卷的译著时即以“All Men Are Brothers”为名。这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在美国很是畅销,从中国杀将过去的这批“梁山好汉”,一下子就“窜”上了美国权威的“每月图书俱乐部”的排行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在变暖,人类怎么办
书名:《难以忽视的真相》
作者:[美]阿尔·戈尔
翻译:环保志愿者
译校:王立礼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了气候变暖,而且这种现象还在迅速加剧,变得越来越危险,该全球性现象,应引起人类的关注,并行动起来。图为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组的50多名义工举行骑自行车宣传环保活动,沿途向市民派发资料。 本报记者 许光明 摄(资料图片)  


  内容摘要:

  1 戈尔自序

  当前气候危机最基本的框架和当年相比并没有多少本质的改变。人类文明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完全被一系列因素所共同改变.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爆炸、科技革命,以及一种忽视今日行为对未来影响的做法。潜在的事实就是我们和地球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冲突,结果其中最脆弱的部分崩溃了。

  这些年来,我加深了对气候危机问题的了解。世界顶级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发出了越来越严峻的警告。我阅读了他们的书,聆听了他们的演讲。随着危机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恶化,我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

  ……

  我了解到,除了死亡和税收之外,至少还有一件不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了气候变暖,而且这种现象还在迅速加剧,变得越来越危险,以至于成为全球性的现象。

  事实上,这是一个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危机:100个国家的2000名科学家在最为精细和组织协调的领域合作了20多年,达成了共识,即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必须合作来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

  ……

  虽然全球变暖潜藏危险,这场危机中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样的危机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呢?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利润,但是机遇远不仅仅包括这些。我们能制造清洁的发动机;我们能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我们能不再浪费能源;我们能在不使地球变暖的前提下利用充足的煤炭资源。

  ……

  请各位和我一同想像,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时间都已经停止了。在时间之轮重新运转之前,我们有机会超越时空,来到未来17年后,于2023午和我们的子孙做一次短暂的交谈。

  他们是否会怀恨我们,以为我们没有担当起保护地球这个我们共同家园的义务?那时的地球是否会被我们不可逆转地损害?

  现在想像一下我们的子孙在质问我们:“你们那时在想什么?难道不关心我们的未来么?你们当年是不是太过自私,不能够或者不愿意停止破坏环境?”

  那时,我们将怎样回答?

  我们现在就能以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虚无缥缈的承诺来回答未来子孙的质问,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造福子孙的未来。

  2 什么使全球气候变暖,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详细地阐述了什么是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当我们谈到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常常引起最广泛的关注,虽然二氧化碳是目前为止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但也有其他一些气体。

  所有温室气体的共同点是它们允许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层,但是吸收一部分向外发射的红外线辐射并令大气变暖。

  温室气体可以帮助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更宜人的水平——近华氏59°F(15℃)。但是随着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增加,地球平均温度正在不断升高并造成气候的危险变化。

  二氧化碳通常是导致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它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0%。当住家取暖、汽车、工厂、核电站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时,当砍伐或烧毁森林时,当生产水泥时,我们就把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气层中。

  和二氧化碳一样,沼气和一氧化二氮都先于人类存在于地球上,但是人类的存在却让它们的含量急剧增加。

  六氟化硫,碳氟化合物以及氢氟碳化合物都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的排放量也在增加。

  水蒸气也是一种天然温室气体,它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增加,从而加剧了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

  3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和人类造成的具体危害

  1、冰川消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冰川都在融化,其中很多融化得特别快”。

  坦桑尼亚的乞力扎罗山,过去白雪皑皑,冰川覆盖,久负盛名,现在积雪融化,冰河退缩严重。

  美国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博尔德冰川是美国30年代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现在冰雪所剩无几。科学家说,公园里所有的冰川将可能在5年内完全消亡。

  2、炎热——

  全球温度增长实际测量表明,全球总体温度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气温在持续地激烈上升。测量得25个最热的年份里,有20个都属于最近的25年。

  热浪已经开始出现,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球变暖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此类热浪将更为常见。2003年夏天,欧洲遭受了一股强大的热浪,35000人因此丧生。


3、飓风——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飓风日益强大的破坏力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表明四级和五级飓风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另一个研究预测,全球变暖将使飓风的威力在著名的五级分级标准上平均再增强半个级别。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总结了这些新的调查研究中普遍出现的一些要素,当水温上升时,风速及风暴的湿度都会增加。

4、洪水——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全球变暖还提高了降雨在每年降水量(包括雨、雪等)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使春天和初夏发生更多洪灾。

当美国2005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强大飓风走向尾声时,欧洲正在经历数次可怕的洪灾。2005年8月26日,合众国际社这样总结当时许多欧洲人的感受:“在欧洲,大自然发疯了。”

亚洲的洪灾也明显地增加了。2005年3月,印度孟买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900毫米,是目前为止印度任何一座城市一天内降雨量的最高记录。水平面上升至2.4米。

5、干旱——

气候变暖同时导致美国本土土壤水分蒸发加剧。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加倍,美国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改变现行做法,在未来50年内,美国辽阔的种植区的土壤水分将流失达35%,还不计其他种种恶劣后果。无疑,干旱的土地将导致蔬菜水分减少,农作物减产,火灾次数增多。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警告,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导致全球变暖带来的污染,二氧化碳含量很快就会从2倍上升到4倍,这样土壤将流失达60%的水分。

干旱还带来政治动乱、战争。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为例。让人难以置信的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受影响的地区从苏丹南部一直延伸到乍得湖的东岸。在东岸的达尔富尔地区,种族屠杀屡见不鲜。在西岸的尼日尔,干旱横行导致的饥荒使得数百万人受到威胁。

6、生物锐减——

全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成百上千万种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再举一个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全球变暖如何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瑞士南部每年出现地面霜冻现象的天数骤降,而同时,入侵的外来物种数量则急剧上升,它们迅速占据了新创造出来的生态位置。

世界上许多物种如今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灭绝。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气候危机,部分原因则是来自于人类对于这些物种曾经繁荣生存的地区的入侵。

7、南北极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陆地缩减——

地球上有两个地方可以充当煤矿中的金丝雀的角色——它们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为敏感。其中一个是北极,另一个是南极。

在这两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科学家们观测到更快的变化,气候变化在此构成的影响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更早更显著。从照片上看,地球的两极非常相似,都由冰雪覆盖。然而在相似的表面底下有着一个巨大的差异,与南极上万英尺厚的庞大冰盖相比,北极的冰帽平均不足10英尺。这种区别的根源隐藏在冰层底下∶南极是被海洋包围的陆地,而北极则是被陆地包围的海洋。

单薄的北极浮冰和位于北极圈北边环绕着北冰洋的冻土层使得它们在面对陡然上升的温度时显得尤为脆弱。这就造成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最为显著的影响∶冰层加速融化。那里的温度上升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迅猛。

北冰洋的融化给全球的气候类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学家们把全球的气候称为“非线性系统”,这是科学家们描述气候变化不是渐进过程的一种时髦说法。以前,有些气候类型就是突然呈跳跃性变化。

4 我们正在目睹人类文明与地球之间从未有过的剧烈撞击

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关系已被三个关键因素彻底改变。

首先,是人口数量的爆炸。

人类人口用了一万代人的时间才增长到20亿。随后人口数量就如坐火箭一样,在短短的我们这代人的生存时期里,从20亿将飙升到90亿。我们这代人肩负着这样的道德义务;从人与地球的关系的角度考虑所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

第二个因素——科技革命。

面对新的科学技术,我们并不是总能用新的思路来理性地利用它。比如说我们会不加考虑地用旧的习惯来利用新的科技力量,这种旧习惯确实是很难改变的。

以下这些简单的公式表明如果强大的新科技和那些不理智的旧习惯联姻,产生的后果将变得非常可怕。

旧习惯+旧技术=可预见性后果

旧习惯+新技术=不可预见性后果

第三个,我们考虑气候危机这一问题的基本方式。

在考虑气候危机这一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将问题抛在脑后,因为这样做最省事。我们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使我们能够察觉到即将发生的、影响我们生存的危险。它和青蛙的神经系统有相似之处:当我们周围环境的重大变化是逐渐地、缓慢地发生时,我们会倾向于无动于衷,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局面已不可挽回。有时,像青蛙一样,我们只对周围环境中突然来临的冲击和剧烈迅速的变化做出反应,因为它们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全球变暖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也许显得相当缓慢,但与地球的历史相比,这一进程的速度简直是闪电般的。现在,它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以至于我们在有生之年就能看见水锅中泛起了气泡。当然,我们毕竟和青蛙不一样,不必等到水烧开了才明白身处险境。我们人类有能力拯救自己。

5 人类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什么呢?

一些人对全球变暖问题存有误解,他们担心全球变暖如果真像科学家所说的那样严重威胁地球的话,那么我们做什么也徒劳,还不如干脆放弃。令人惊讶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从矢口否定全球变暖问题的存在,直接跳到对其彻底的绝望,而根本没有在中间的阶段停留脚步,更不会说:“我们能为这件事做点什么?”

我们认为环保是不能含糊的。现在我们已经面临着一个提高环境质量将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时代。

政府、企业可以——

●通过提高冷暖供应系统、照明、电器以及电子设备的用电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提升用户端的用电效能,即通过设计建筑,改造商业模式来大量减少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生产耗油少的汽车或是使用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以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改进运输效率,如在城镇中设计更好的公共运输系统或者生产燃油效率高的重型卡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增加现成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如风力和生物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收集、储存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活动产生的多余碳化物所带来的二氧化碳,减少排放量。

你一个人可以通过以下行为帮助解决气候危机:

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这些步骤来降低高科技生活为自然世界带来的压力。这些建议被运用到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不仅在为寻求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作出了贡献,也在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付出的努力还将得到应有的回报。例如,用更少的电和燃料,就节省了钱;多步行和多骑自行车也改善了我们的健康状况;食用本地生长的产品更美味更富有营养;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创造一个平衡的自然世界能为子孙后代的将来提供保障。

有一个方法能改善目前的状况,那就是去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影响全球环境的。每一次日常的选择,对气候变暖都有影响。从家用能源到汽车能源到其他的交通工具;从消费产品、服务到我们留下的废弃物。每年,平均每个美国人对15000磅(6.8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应该负责。这个人均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多。事实上,美国只拥有世界上5%的人口,却排放出世界上近25%的温室气体。

1、 节约家用能源

减少家庭能源使用中的温室气体。

节能不仅有利于缓解气候危机,还能省下一笔开支。选择节能电气用品能为家里节约1/3的能源费用,同时还能减少大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多节能行为都是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有一些则需要少量的预先投资,这些投资会在减少能源费用上收回。以下是一些节约家用能源的具体方法:使用节能照明,购买新的电器用品时选择节能型,正确操作和维护电气用品,有效使用冷气和暖气,使你的房子隔热,审计家庭能源消耗,节约热水,减少待机状态的电浪费,提高家庭办公室的能源使用率,改用绿色能源。

2、减少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减少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

在美国,几乎1/3的二氧化碳是由汽车、卡车、飞机及其他各种交通工具排放出来的。载人交通工具的平均汽油使用效率在过去的10年间已经下降了,主要原因是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和轻型卡车日益受到欢迎。新制定的法令对这些交通工具加上了更多严格的标准。希望这些法令能扭转这一趋势,也希望汽油经济的进一步创新、代用能源的开发、油电混合技术的发展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利环保的选择。以下有一些现有的措施,还有一些简单的方法教您减少旅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少开车,尽可能地步行、骑自行车、几家人合伙使用一辆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巧妙地驾驶;下次买车时请买更节能的;混合动力车;替代燃料;燃料电池车;在家里远程办公;减少空中旅行。

3、消费少一点,保护多一点

通过减少消费和明智的保护来减少废气排放。

在美国,民众习惯于充裕的消费环境,面对大量且种类多样的消费品引诱,去买“更多的”,“新出的”,“更高级的”消费品。这种消费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世界观中重要的部分,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其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重大损害。通过培养一种新的意识,从而认识到我们的购物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环境,我们才能开始向好的方向改变来减少负面影响。这里有一些关于我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的具体方法:消费少一点;购买耐用的物品;在购物之前先循环利用以减少废弃物;循环利用;不要浪费纸张;请将食物和其他物品装入可重复使用的袋子里;请携带个人可重复使用的瓶子用来装水或者其他饮料;改变你的饮食,少吃一点肉等。

4、促进变化

大家对解决气候危机所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比个人为减少排放所能做的事要多得多。通过保持对环境状况的了解以及正在进行的相应措施,我们可以告知其他人关于这些措施的相关信息,并激发他们也行动起来,还可以将这种环境意识带到居住区、学校和工作地,在这些地方和其他团体中尝试实施这些项目。我们消费者可以利用购买和投资的权利来传达一种信息,即我们支持那些有环保意识的企业及产品,同时不能容忍那些表现出漠视和否认环境问题的企业及产品。如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告诉他人;鼓励你的学校或公司减少排放;用钱来表决;考虑一下你的投资会带来那些影响;支持一个环境组织。


名家观点:

戈尔为全球变暖写的书,如今已是《纽约时报》排行榜畅销书。他不断提醒人类:只有10年的时间挽救全球变暖危机……他指着北极地区冰山融解海面升高的现象,问无视未来的当代人,10年后我们怎么办?

——陈文茜,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戈尔曾经进入政治核心,碰到过全球面对的各种问题,现在他却决定将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与政治无关的议题。

——史考特·柏恩斯,资深广告人,《难以忽视的真相》同名纪录片制片人

《难以忽视的真相》在各影院上映,这标志着全球变暖终于成为整个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热门话题。

——吉迪恩·拉赫曼,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这不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

——乔治·阿克洛夫,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呐喊惊醒了整个世界
书名:《寂静的春天》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翻译:吕瑞兰、李长生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春天,是百鸟欢歌的时节,可是如果因为人类的破坏,在春天里听不到鸟儿的欢唱,一个寂静无声的春天,该是多么可怕!  本报记者 丁庆林 程海昆 摄(资料图片)


  《寂静的春天》内容摘要

  1958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蕾切尔·卡森接到一封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奥尔加·哈金斯的信,诉说她在家庭后院饲喂的野鸟都死了,因为1957年飞机在那儿喷洒过杀虫剂消灭蚊虫,这时卡森正在考虑写一本有关于人类与生态的书,于是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关注滥用杀虫剂的长期效果调查,终于在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全书共17节,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并就我们这个技术社会对自然的基本态度进行了反思。

  (1)明天的寓言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后来,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去。到处是死亡的阴影,农夫述说着他们家人的疾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傈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

  上述的这个城镇是虚设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已经蒙受了大量的不幸。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数城镇的春天之声沉寂下来了呢?这本书想尝试着给予解答。

  (2)忍耐的义务

  与人类被核战争所毁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的,就是化学药品对人类整个环境的污染,这类物质随着杀虫剂、除草剂等滥用进入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而且也进人了生物组织内,并在一个引起中毒和死亡的环链中不断传递迁移。有时它们随着地下水流神秘地转移,等到它们再度显现出来时,它们会在空气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结合成为新的形式,这种新物质可以杀伤植物和家畜甚至于人类,可我们对这种潜在的危险性毫不知情。

  人类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本质,地球上的生物是经过长久的时间适应才与环境达到平衡的。但是跟随着人类的性急、轻率步伐不断地造出了许多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例如:杀虫剂的滥用,改变了生物的生存,也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是否应该在完全了解事实后果,再决定使用这些有毒的化学物品?杀虫剂除了可以将我们想杀的虫子杀死之外,还对其他的生物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影响,这些都应该被仔细地考虑!

  (3)死神的特效药

  现在每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必定要和危险的化学药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的,合成杀虫剂使用不到二十年就已经传遍动物界及非动物界。我们从大部分重要水系甚至地下水潜流中部已测到了这些药物,早在十数年前施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里仍有余毒残存,它们普遍侵入鱼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躯体内,也贮存于绝大多数人体内,而无论其年龄之长幼。它们还出现在母亲的奶水里,而且可能出现在未出世的婴儿的细胞组织里。

  DDT发明后,由于除虫效果卓著,于是立即被大量的使用,除了除虫剂的出现,也出现了除草剂……现代的杀虫剂大多数分属于两大类化学药物,一类是“氯化烃”以DDT、氯丹、狄氏剂为代表;另一类由有机磷杀虫剂构成,以马拉硫磷、对硫磷为代表。这两类药均有极大的毒性不仅能毒害生物,而且能进入体内最要害的生理过程中,并常常使这些生理过程产生致命的恶变。

  但是人类的创造绝不仅止于此,在虫子产生抗药性后,药物用量也就随之愈来愈大,人类因而发明和使用新的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对我们人类的伤害更是难以估计。

  

(4)地表水和地下水

使用于农田、果园、森林和原野里的化学喷洒物通过雨水进入地表水,与反应堆、实验室和医院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及工厂排出的化学物质混合后,即使比较无毒的化学药物也可能合成化学家在实验室里也没有想到要合成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使用通常的分析方法有时根本无法化验出来,通常的处理方法也无法使其分解。人类吃了河中受污染的鱼、饮用了有害的水,自然也就损害了我们的健康。

这些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后,则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土壤的王国

无论是作为“消毒剂”直接被施入土壤,无论是由雨水带来(当雨水透过森林、果园和农田上茂密的枝叶时已受到致命的污染〕,总之,当有毒的化学药物被带进土壤后,对于数量巨大、极为有益的土壤生物来说,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

杀虫剂杀死穴居的损害庄稼的害虫幼体的同时,也会杀死那些有本领分解有机质的“好”虫子;杀菌剂消灭损害庄稼的菌类时,也会伤害另一些以有益共生形式存在于许多树的根部并帮助树木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菌类。但正是这些“被杀死”的生命体存在和活动,才使土壤能给大地披上绿色的外衣,维持着我们人类和大地上各种动物的生存。

此外,杀虫剂从污染了的土壤被吸收到植物组织内,即使没有被喷过药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也可能从土壤里汲取足够多的杀虫剂而被污染。

(6)地球的绿色斗篷

水、土壤和由植物构成的大地绿色斗篷组成了支持着地球上动物生存的世界,假若没有能够利用太阳能生产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食物的植物的话,人类将无法生存。可我们对待植物的态度是异常狭隘的。如果我们看到一种植物具有某种直接用途,我们就种植它。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我们认为一种植物的存在不合心意或者没有必要,我们就可以立刻判它死刑。除了各种对人及牲畜有毒的或排挤农作物的植物外,许多植物之所以注定要毁灭仅仅是由于我们狭隘地认为这些植物不过是偶然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长在一个错误的地方而已。还有许多植物正好与一些要除掉的植物生长在一起,因之也就随之而被毁掉了。

这种毁坏的不只是一度美丽的路边原野,一种植物的消夫,连带其他物种(包括有益的昆虫、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消逝,其关连是紧密异常的。如果不顾其他生物的不同价值,只求除之而后快,这种做法必定导致不良的后果。


(7)不必要的大破坏

由于化学杀虫剂不加区别地向大地喷洒,致使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事实上使各种类型的野生物直接受害,甚至人本身一接近也无法不受到毒害。

美国中西部使用艾氏剂(一种最危险的氯化烃)药粉大规模从空中喷洒,目的是为了控制日本甲虫。可当化学药物渗入土壤后,各种类型的昆虫大量死去,栖居在这个区域中的每种野生哺乳动物都遭受到了损失,90%的猫死亡,鸟儿的情况更糟糕,知更鸟基本绝迹,白头翁、燕八哥、长尾沙鸟也遭遇同样下场。很多人接触了杀虫药一小时后就开始发病,这些病人有着同样的症状恶心,呕吐,发冷,发烧,异常疲劳,还咳嗽。

可与之对比的是,在东部所采用的引入日本甲虫天敌的生物控制方法却发挥了更优越的作用。

(8)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在喷洒过化学药剂后,鸟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有毒的土壤影响了生存其中的昆虫,而鸟类的食物又是来自这些受过毒害的昆虫,等于是将毒药直接送入口中。化学药剂不仅仅伤害植物,影响昆虫,连带的影响鸟类的生殖能力,没有办法顺利的繁衍下一代,于是能听到鸟儿的歌声的机会逐渐减少。

而化学药剂的这种不恰当喷洒,对害虫本身的控制也往往并不理想,例如对榆树皮甲虫的化学喷药控制中,杀死鸟儿,但却无法拯救榆树。那些没有进行过任何处理的地方,榆树病反而没有那么严重,化学药物的喷洒毁灭了鸟类的同时,也毁灭了榆树皮甲虫的所有天敌,结果反而使榆树病更为严重。

(11)超越波吉亚家族的梦想

我们世界的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大规模撒药的问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大规模喷药与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遭受的那些无数小规模毒剂暴露相比,其严重性确实相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滴水穿石一样,人类和危险药物从生到死地持续接触最终可能被证明会造成严重危害。不管每一次暴露是多么轻微,但这种反复的暴露有助于化学药物在我们体内蓄积,并且导致累积性中毒。可能没有人能够避免同这种正在日益蔓延的污染相接触,除非他生活在幻想的、完全与世隔绝的境况之中。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所处的地位比波吉亚的客人们好不了多少。

(12)人类的代价

杀虫剂与环境疾病分布的相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现已污染了土壤、水和食物,它们具有使得河中无鱼、林中无鸟的能力。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尽管他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现在这一污染已彻底地遍布于我们整个世界,难道人类能够逃脱污染吗?

药剂造成人类的疾病、或死亡,这类情形在医学的文献中是非常的普遍。杀虫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多贮积在脂肪中,破坏肝、肾的功能,并使神经受损。为了能暂时消灭几类昆虫,我们竟然必须付出这么昂贵的代价——迷乱、妄想、丧失记忆、死亡;

杀虫剂直接或间接地、单个或联合其他化学药物毒害着我们,给我们人类投下了一个长长的阴影,这一阴影并非吉祥,因为它是无定形的和朦胧的;这一阴影令人担忧,因为简直不可能去预测人的整个一生接触这些人类未曾经验过的化学品的后果。

(13)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

农药的成分会破坏生物体氧化作用,从而使得器官组织、细胞、肌肉受损,难以正常运作,甚至生殖细胞因含过多的毒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功能受创,染色体蒙受深度破坏(如突变、加倍、不规则)而无法生长茁壮,以至于产生突变而夭折,这种基因经过了约20亿年的活原生质的进化和选择之后,方才进入我们身体,这种基因仅在目前暂时属于我们,以后我们必将把它传给后代,我们现在竟不能保护基因的完整性。

“一扇狭小的窗户,一个人离这扇小窗户比较远,他就只能看见窗外一点亮光。但当他向窗户走近些时,他所看到的窗外景象就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当他贴近窗户时,他能够透过这个狭小的窗户看到整个宇宙。”

(14)每四个中有一个

人类的第一死因“癌症”是因为接触到太多的致癌物质所造成,任何突变都是癌症的潜在原因,农药无疑是此种突变的诱因。

依靠由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我们将看到五种,也可能是六种农药必将肯定被评价为致癌物。如果我们再把那些被某些医生认为会引起人类白血球增多症的化学物质加上去,这一致癌物名单就会大大加长了。

要想让所有化学致癌物现在或将来能够全部从现代世界上消灭掉,这可能是不现实的。但是,相当大比例的化学致癌物绝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随着这些致癌物的被消除,它们加给生命的总负荷量将会大大减轻,同时,每四个人中将有一个人发生癌症的威胁至少也会显著缓和下来。最顽强的努力应当用到消除这些致癌物上面去,其中就包括不必要的农药的使用。

(15)大自然在反抗

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防御作用的东西,包括可利用的食物数量、气候和天气情况、竞争生物或捕食性生物的存在。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就算杀死主要害虫,却可能使另一种害虫在无天敌的情形下,繁殖迅速,农业的损失将难以估计。例如对日本甲虫的控制那样,在狄氏剂的破坏性喷液在伊利诺斯州东部的农田施用之后,农民们发现谷物穿孔虫在处理过的地区大量地增长起来,事实上,在施药地区谷物所生长的田野里所存在的这种昆虫的破坏性幼虫的数量相当于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他们在企图摆脱一种昆虫的尝试中已为自己带来了另一个危害严重得多的虫灾。

人类使用的化学药剂,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而大自然以反扑的力道展现其无法抗拒的平衡方式。防治虫害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是运用自然,而非人力。

(16)崩溃声隆隆

在大力推行的化学喷洒的重压之下,昆虫种群中的弱者都被消灭掉了。现在,在许多地区和许多种类中,只有健壮的和适应能力强的昆虫才在“反控制”中活了下来,它们繁殖出的新一代将借助于简单的遗传性而在其先天抵抗力中具备了天生的“顽强性”。这一情况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即用烈性化学药物进行强化喷洒只能使原先打算解决的问题更加糟糕。几代之后,一个单独由顽强的具有抗药性的种类所组成的昆虫群体就代替了一个原先由强者和弱者共同组成的混合种群。

有时人们会问一个满怀希望的问题:“如果昆虫都能变得对化学毒物具有抗性,人类为什么不能也变得有抗药性呢?”从理论上讲,人类也是可能的;然而产生这种抗药性的过程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现在活着的人们就不必对人类的抗药性寄予什么希望。抗药性不是一种在个体生物中产生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生下时就具有一些特性使他能比其他人更不易中毒的话,那么他就更容易活下来并且生子育孙,因而,抗药性是一种在一个群体中、经过许多代时间才能产生的东西。

(15)大自然在反抗

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防御作用的东西,包括可利用的食物数量、气候和天气情况、竞争生物或捕食性生物的存在。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就算杀死主要害虫,却可能使另一种害虫在无天敌的情形下,繁殖迅速,农业的损失将难以估计。例如对日本甲虫的控制那样,在狄氏剂的破坏性喷液在伊利诺斯州东部的农田施用之后,农民们发现谷物穿孔虫在处理过的地区大量地增长起来,事实上,在施药地区谷物所生长的田野里所存在的这种昆虫的破坏性幼虫的数量相当于其他地区的两倍以上,他们在企图摆脱一种昆虫的尝试中已为自己带来了另一个危害严重得多的虫灾。

人类使用的化学药剂,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而大自然以反扑的力道展现其无法抗拒的平衡方式。防治虫害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是运用自然,而非人力。

(16)崩溃声隆隆

在大力推行的化学喷洒的重压之下,昆虫种群中的弱者都被消灭掉了。现在,在许多地区和许多种类中,只有健壮的和适应能力强的昆虫才在“反控制”中活了下来,它们繁殖出的新一代将借助于简单的遗传性而在其先天抵抗力中具备了天生的“顽强性”。这一情况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即用烈性化学药物进行强化喷洒只能使原先打算解决的问题更加糟糕。几代之后,一个单独由顽强的具有抗药性的种类所组成的昆虫群体就代替了一个原先由强者和弱者共同组成的混合种群。

有时人们会问一个满怀希望的问题:“如果昆虫都能变得对化学毒物具有抗性,人类为什么不能也变得有抗药性呢?”从理论上讲,人类也是可能的;然而产生这种抗药性的过程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么现在活着的人们就不必对人类的抗药性寄予什么希望。抗药性不是一种在个体生物中产生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生下时就具有一些特性使他能比其他人更不易中毒的话,那么他就更容易活下来并且生子育孙,因而,抗药性是一种在一个群体中、经过许多代时间才能产生的东西。

简介及评论:

振聋发聩的呐喊

翁惠娟

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里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春天,是万物复苏、百鸟欢歌的时节,可是,如果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却听不到黄莺的唧啾、燕子的呢喃,一个寂静无声的春天,该是多么可怕……

早在40多年前,一位勇敢而执着的女性,就写了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里的一声呐喊,惊醒了整个世界,以她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观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她,就是蕾切尔·卡森。

蕾切尔·卡森,被誉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先驱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她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正是这本书,指向人类自身的潜在而又深远的威胁,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开启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成为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人们公认,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

《寂静的春天》,何以能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呐喊声?这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在之前,几乎所有的书籍文献中都找不到“环保”的字眼,当时的人们,还沉醉在“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的成果中,享受着地球带给人们的种种便利,却丝毫没有想到人们的开发与掠夺,究竟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巨大危害。

雷切尔·卡森从小就对大自然、对野生动物有浓厚的兴趣,在她就职于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期间,描绘和表现大自然的强度、活力和能动性、适应性,也成了她最大的乐趣。1958年,卡森从朋友那里得知一架飞机为消灭蚊子喷洒了DDT,让朋友的两英亩私人禽鸟保护区的鸟儿大量死亡后,大为震惊,于是花了几年的时间,来研究对DDT对环境产生的长期危害,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该书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卡森疾呼,像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应称为杀生剂;她认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她提出,人类可以通过引进昆虫的天敌等多种多样的变通办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

卡森的观点,在今日读来是容易让人理解的,但在当时却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在人们当中引起了震惊甚至是恐慌,尤其受到了杀虫剂产业以及某些科学家和农场主的猛烈攻击,让这位瘦弱且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心力交瘁。两年之后,她与世长辞,但她所提出的观点和坚持的思想,却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灯。

正是这本书,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之后,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该书文字优美,笔调抒情,各种道理和观点阐述得通俗浅显,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在娓娓道来中让人读得趣味盎然,并深受启发,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时至今日,该书还在不断地再版付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并促使人们为了环境,拿出行动来,正如卡森所说,“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饱含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珍爱
《只有一个地球》唤起人们殷殷深情
作者:[美]芭芭拉·沃德 勒内·杜博斯
翻译:《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地球是人类的宝贵家园,值得我们好好热爱,并把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都倾注给她。一切破坏地球的举动,都该停止了!本报记者 张耀波 摄



  位于福田区的红树林湿地成为鸟类生活的天堂。本报记者 梅戈 摄  


  《只有一个地球》内容摘要

  第 1 篇 地球是一个整体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后来人类也成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另一个是人类自己用双手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世界。在这后一个世界里,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和机器、自己的科学发明以及自己的设想,来创造一个符合人类理想和意愿的环境。

  今天,当我们进入了20世纪的末叶,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在两个世界的关系上,正在发生着一些根本性的,而且可能是无法改变的势态。近200年内,特别是在突飞猛进的近25年中,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广度和深度,都似乎预示着人类历史上革命新纪元的来临。这可能是人们所能设想到的最重大的革命。人们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深度,对大自然进行改造。

  在20世纪中,这样迅速的人口增长率,已使地球上可以住人的地区,基本上都住了人,能量的消耗达到了原来的四倍。在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美国,平均每个公民的汽车和家用设备等,使用的钢材约1吨,并且每人每年产生各种各样的废物重约1吨。仅仅这些简略的迹象已足够表明:人类及其生产技术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冲击之大,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总之,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历史的转折点。

  两个世纪以来,不断聚集起来的扩大市场的强大力量,也产生了未曾料到的、分散的、动荡的副作用。最显著的副作用是财富分配相差悬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贫富间的差距悬殊,实际上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已经扩大了。今日发展中的社会,也仍然可能产生这样的情况。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全部积极成果。我们必须改革关于收入、环境和城市等方面的经济管理方法。我们必须在世界政治秩序的范围内,纳入那些民族主义中有价值的东西。这应该是我们在道德、社会以及物质方面的责任。如果我们过去犯的错误教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人类生存至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相信,人类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

  第 2 篇 科学的一致性
  人类在地球上大约已生存了几十万年,然而原先并不知道这个地球、它的体系和环境最早是如何形成的。只有到了前一个世纪,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初步形象,才开始逐步被人们所了解。这种初步认识还在继续研究与不断修正中。当人类终于了解到地球出现的偶然性、地球经历过的各种灾难和地球发展史上幸免的种种惊心动魄的事故时,就在这时,人类掌握了类似太阳能的毁灭性的能量。千百万年以来,这种能量对生命起源曾经是最大的威胁。它既是创造者,又是破坏者;既是全部能量的源泉,又是最终毁灭的潜在根源,这就是核能。如果要核能对地球不发生危害,只能通过一系列精细而复杂的防护机能才能达到目的。在天体演化史上,地球经过几十亿年才建立起来这种防护机能。我们如果不懂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和地球上生命的发生与持续之间的关系,即既有创造作用又有毁灭作用的关系,就不可能了解地球状况的全部意义,也不可能知道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要求。
  很久以前,当人类的祖先还不会用灵巧的双手、敏捷的身躯和善于思索的头脑去改造世界时,自然界早已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复杂世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鸣鸟的歌声,有花卉的色彩,有果树的芳香,但也有危险灾难和敌对行动。约十万年以前,地球上难以解释地出现了人类祖先的脑髓的空前增大,于是有了人类。从此,地球上显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自然力的力量。这就是人类的力量,因为人在自然界里既能看到本身所处的地位,又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改变、指挥甚至征服整个自然世界。
  生物界密切的和不可避免的互相依赖,包含着某种稳定和动态的互变关系。但是,在这种相互关系的后面,却存在着一种危险,一旦微妙的平衡被破坏,就有可能造成预料不到的有时是毁灭性的后果。例如某种新的生物品种被引进,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海岛火山的爆发,冰山的缓慢形成等等,这些失调都会引起激烈的反应,以致生态体系不能够由自己来恢复完善的和稳定的平衡。
  在使用原子能这样巨大的力量时,人们需要有最大限度的智慧、冷静和自尊心。如果人类被分裂、敌对和贪婪所支配,他们就将毁掉地球环境中的脆弱平衡,人类也就不可能再生存下去了。
  第 3 篇 发达国家的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由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最迫切的经济问题,如消费和需要的增加、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城市居民稠密区人口不断集中等的影响。目前关于“外部不经济性”问题,资源日益匮乏问题,或城市地区的发展问题,像以往一样都倾向于采取临时应付的政策,因而使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不易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法。
  富裕与贫困、发达的与发展中的、工业化的与技术不发达的国家,全部处于贸易往来、交通通讯相互影响的无数错综复杂的联系之中;全都努力于使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真正目标;全都为本国的社会福利和生存而奋斗;全都不可避免地共处于这唯一而脆弱的生物圈内。不管当前他们的差别如何,环境问题向他们全体提出了最后挑战:他们的地球这个家,如何才能存在下去,并成为人类的乐土。
  在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主要存在着空气污染、能源、清洁的饮用水三个与生产和消费有关的问题。在满足现代人类无数难以预测和变化多端的欲望时,这些问题是与社会和环境的基本要求相矛盾的。市场的体制在这里虽大致上可调节多种需求,但远远不能给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满意的答案。其结果,必然要采取既能保护社会环境又能满足人们舒适生活的新政策。
  垃圾的收集问题,我们可以从最直接的个人开始。全部社会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反对随地扔废弃物的坏习惯。
  在各种各样的污染之中,噪音也许是城市居民最无法避免的。它跟踪着人们来到家庭的内宅,在街道上尾随着人后,并且往往与人们的工作不能分隔。
  城市中心的环境问题无疑应优先解决,但这不是缺乏政府补助的市场经济所能承担的。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公共投资、私人鼓励、补助房租、减少税款以及其他的适当政策,来重建和改造全部现有贫民窟。但是,对范围更广的大都市来说,这种优先解决贫民窟的问题,只是间接地关系到恢复都市的地位和尊严。
  对于农村居住区环境的严重污染和损坏,本应考虑和采取对策。对于农业地区的农田与村庄,现在必须从另外两个角度,即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和作为与日俱增的城市居民娱乐、休养的地方来看待。
  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欲望不会仅仅是汽车、衣服、冷藏食品和电动罐头刀。1945年冬,在凄惨的汉堡,战后的房屋修复尚未开始,市民就要求歌剧院重新开放公演。可见公民们如果需要无污染的艺术享受,就应当有更多的歌剧演员芭蕾舞演员。人们在工厂或机关所得的收入,将有一部分用于这类文化生活的开支,而不是花费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如果公民们需要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教师就得增加,而成人教育的费用就经过大专院校支付给教师。如果公民们需要美丽的城市和清洁的街道,通过发行公债就可以支付园丁、服务员和清洁工的工薪,如果这些人员收入多、生活好,并以具有城市文化修养的公务人员自居,那么也就安于本职工作了。
  第 4 篇 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我们所谓的发展中国家,与这些国家的文化水平、历史以及这些国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程度都毫无关系。这个词的主要涵义,只在于说明一个国家尚未跨进既会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也会带来许多坏处的那种现代高度技术社会的门槛。
  发展中国家如同发达国家一样,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是提高生产力,但其后果,常常是产生对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应当牢记,在许多重要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像纯经济学计算的片面性。环境的危机以及从经济上和社会上广义的观点估价得失等,对于那些技术革命较迟的国家来说会碰到更多困难问题。
  防止污染是当前特别紧迫的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的污染恶果。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不让工农业经济增长的利益被少数人所垄断,如果它们能由税收和公共积累来解决急需的公共资金缺乏问题,新技术和就业机会就能成功地适应他们本国。
  如果遵守这些政策原则,人们会发现,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现阶段上,要解决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以及兼顾人力劳动等问题时,没有一个政策能比有计划、有目的地重新安置和分散人类居住地更为重要的了。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不断地大量投资并引用新技术,才能达到现代化的、有技术的和高生产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以人口稳定、高额投资和技术先进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已使得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如荷兰或瑞士,成为个人平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第 5 篇  地球上的秩序
  整个生物圈的脆弱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大气层最为明显。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各种活动,正在使大气层受到破坏。让我们回忆一下,地球的大气层对于遮挡太阳辐射的效果是多么的重要。亿万年以来由于精密的平衡,使地球上的热量的总水平保持得相当稳定。太阳射至地球的热量,加上地球本身放出的又被吸收回来的热量,恰好约等于太阳辐射至云层而又被反射的热量加上地球表面放至空间的热量。
  发达国家虽对人类环境已日益重视,但几个最富裕国家并未在援助经济发展方面,做些努力来减少上述的顾虑。事实上,现在很多新技术能够使发展中国家绕过污染阶段,去采用洁净的工艺方法和取得洁净的动力。同样地,建筑高坝和高度科学性的单一栽培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可以因周到的环境规划而减少。这种规划都是由熟练的技术专家根据广泛的科学知识所制定的。在今后数十年内,以“绿色革命”为基础的新市镇和工业分散规划,无疑地会促使大体上符合要求的新型城镇的出现。这比起过去那种无限制的、杂乱无章的城市化方式要好得多了。没有人否认,一定会有许多解决环境问题的好方法出现。困难在于很多方法都需要大量资金,并都要求高级技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行一个改善环境的计划时,更难于获得所需的资金和尖端技术。现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人类,已到了超出国家范围的时刻了。问题应转向技术圈了,即技术创新后的世界秩序重建的问题、资金流转问题和贸易交往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否也能重新修正和重新安排,从而使人们懂得国家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的。
  事实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在实施有效的计划和控制污染的方案。有些城市的空气比起三四十年前来要清洁一些。江河正在进行疏浚和清理,鱼类又回来了。有些地方,牧场得到适当的管理,土壤流失已被制止,野生生物受到保护,伐木区在重新造林。还有一些扭转城市中心区恶化的实例。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现有知识、现有技术和现存制度的范围之内做到了的。现在,只有一桩大事所造成的恐怖和劫数是真正令人担心的,那就是人类还保留着古老的习惯和可怕的传统,即有组织地和大规模地互相残杀。
  我们既不是梦游者也不是迷路的羔羊。近年来,通过对地球基本情况的新理解,我们已开始获得了有关人类生存的新知识。我们现在来学习,也许正是时候了。
  建立保护地球战略的第一步,应要求各国以集体的责任感去发现更多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以及关于自然界同人类活动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
  为整个地球制定的有效战略必须清醒地考虑到这样的事实:最受污染危害的,最受退化威胁的,以及最易受不可恢复的损伤的,既不是哪一种资源,哪一种动物,也不是哪一类植物或生物群落,甚至也不是到处都有的空气或巨大的海洋。受到最大威胁的是人类本身。
  从家庭到氏族,从氏族到国家,从国家到联邦,这种忠诚心理的扩大已经是历史上的事实,而且扩大后并未因此减弱了原有的爱。今天,如果我们能够对于唯一的、美丽的、脆弱的行星——地球,培养出真挚的忠心的话,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是有希望长期生存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的。

  作者简介:
  芭芭拉·沃德,经济学家,著述甚多,其作品有《改变世界的五种理想》、《印度和西方》、《富国与贫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以及《高低不平的世界》等。沃德女士是哥伦比亚大学艾伯特·施韦策“国际经济发展”讲座的教授。
  勒内·杜博斯,是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实验病理学家,又因富于著述而成为著名的人文学家,其主要代表作品有《人类适应性》、《人类、医学和环境》、《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等,1969年获得普利策奖。

  名家观点:
  还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我读到这本书。它令人惊恐,富于挑战。它给我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我必须在我的一生中试着做些什么,以便帮助他人理解和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美)戴安娜·里弗曼

  这本小书概括了地球行星的生物圈概念,以及它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的专家通信小组为准备此事做出了贡献。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基调报告。
  ——(美)林顿·卡德威尔

  简介及评论:
  珍爱我们的地球
  本报记者 翁惠娟
  “在这个太空中,只有一个地球在独自养育着全部生命体系。尽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养着、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这个地球难道不是我们人世间的宝贵家园吗?难道它不值得我们热爱吗?难道人类的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不应当都倾注给它,来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坏吗?我们难道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自身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如此充满感情也充满诘问的一段话,正是《只有一个地球》一书的结尾片段,足见作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一片拳拳之心与殷殷深情。
  因为唯一,所以珍爱,这本书,唤起了我们对地球的热爱和忠诚。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成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只有一个地球》,正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为这次大会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其中的许多观点被会议采纳,并写入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因此,本书是世界环境运动史上的一份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献。
  本书是国际合作中一种独特尝试的成果,58个国家的科学界和知识界152位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的通讯顾问委员会,作为编写本书的顾问,其中70多人写了详细的书面材料,这一切也确保了该书资料的全面、数据的可靠和论证的科学性。直接负责本书编写的两位作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来历,一位是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一位是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他们广博的知识背景,使他们能够胜任如此繁杂而重大的工作,两位作者不取任何报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该报告编写出来,并保持了本报告风格的一致。
  本书对环境及相关问题的看法是在归纳、总结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该书对地球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分析是冷静而客观的,且看,如对人类面临的危机的分析中指出,“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潜在的深刻矛盾中。未来的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曾遇到过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而且这种危机就在我们孩子所生活的时代将会形成”;在谈及人类对原子能的开发时,他们的笔触是严肃的,“在使用原子能这样巨大的力量时,人们需要有最大限度的智慧、冷静和自尊心。如果人类继续让自己的行动被分裂、敌对和贪婪所支配,他们就将毁掉地球中的脆弱平衡。”
  显然,该书作者对地球当时乃至今后面临的种种难题是忧心忡忡的,他们还非常详尽地剖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时提出“人们甚至可以认为,比起动用外汇购买超音速战斗轰炸机来,人口政策是为了达到国民幸福的更合理的途径”、“最成功的人口政策就是最有效的经济发展”……言语是生动的,而对种种数据和事实的分析也是鞭辟入里。
  在分析问题后,本书在最后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种种办法,该书深情呼吁,“如果我们能够对于唯一的、美丽的、脆弱的行星——地球,培养出真挚的忠心的话,我们是有希望长期生存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的。”时至今日,捧起这本书,能让我们对地球这一生命的摇篮有更清楚的认识,与她有更深厚的感情,进而,对爱护她也有更强烈的使命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
给传统发展模式敲响第一声警钟

作者:[美]丹尼斯·L·米都斯 等
翻译:李宝恒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当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不断加大,当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变得愈发突出时,我们更需珍爱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而不能盲目地、争先恐后地去“挤”地球的资源。新华社发  



  《增长的极限》给传统的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人口增长、污染加剧、资源消耗……人类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话,将在未来遭遇增长的极限,并尝到肆意挥霍带来的苦果。  


  作者简介:

  丹尼斯·L·米都斯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成员、指导者。本书由罗马俱乐部、波托马克学会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联合出版。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具体担任研究工作,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


  名家观点:

  这本书给了我强烈的印象,促使我思考地球的有限性以及以现有速度开发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美)马文·贝克

  

  正像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最重要的大众环保著作,这本书是以科学的方式对待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尝试。

  ——(加)斯科特·斯洛康布

《增长的极限》 内容摘要

  

第1章 世界人口增长率翻番


大多数人习惯于以为,增长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当一个量在一个既定时间周期内按常量增长时,这个量才是线性增长。当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中,其百分比增长是一个常量时,这个量就显示出指数增长。这种指数增长,对于生物系统、财政系统和这个世界的其他许多系统来说,是一种共同的过程。

指数增长具有欺骗性,因为它很快就产生巨大的数量。另一个方面,它可以突然地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

指数增长是一种动态现象。这就是说,它所包括的各种因素是随时间变化的。在简单的系统里,指数增长的原因及其未来进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当许多不同的量在一个系统里同时增长时,以及当所有的量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时,分析这个系统的增长原因和未来行为,确实变得很困难。

最近30年中,在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发展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叫做系统动力学。在J·W·福雷斯特的《工业动力学》和《系统原理》中提出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详细描述。这种方法的基础是认识到任何系统的结构的组成部分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循环的、连锁的,有时滞后的关系。这种结构在决定其行为时,常常像个别组成部分本身一样重要。这本书中描述的世界模型就是一个系统动力模型。动态模型指出,任何按指数增长的量,以某种方式包含了一种正反馈回路。正反馈回路有时叫做“恶性循环”。在正反馈回路中,因果关系的链条本身是封闭的,以致增加回路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变化,结果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加得更大。

1650年人口数量大约是5亿,增长率约为每年0.3%,也就是说,将近250年翻一番;1970年人口总数是36亿,增长率是每年2.1%。按这个增长率相当于33年翻一番。因此,不仅人口在按指数增长,而且增长率也在增长。我们可以说,人口增长已经“超”指数了,人口曲线甚至比严格按指数的增长上升得更快。

在世界上,工业产量是甚至比人口增长得更快的另一个数量。世界工业生产,以1963年为基础,也显示出清楚的指数增长,尽管有微小的起伏。1963-1968年总产量的平均增长率是每年7%,人均增长率是每年5%。


《增长的极限》给传统的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人口增长、污染加剧、资源消耗……人类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话,将在未来遭遇增长的极限,并尝到肆意挥霍带来的苦果。

第2章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在这个地球上可以养活多少人?对这个问题当然没有简单的答案。

地壳含有大量原料,人类已经学会开采这些原料,并转化为有用的东西。不过,原料的量也许很大,但不是无限的。

为了保证将来有适量的资源可用,必须采取减少现在所用资源的政策。这些政策大多数靠提高资源成本起作用。即使这些政策已有效地实行,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关于污染,各种污染的所有这些指数曲线,都可以外推到未来。指数增长曲线最终达到一个上限——可耕地总量或者在地球上可以经济地得到的资源总量。可是,并没有为污染物质的指数增长曲线指出上限,因为并不知道我们对地球上的天然的生态平衡可以扰乱到什么程度而没有严重后果,也不知道可以释放多少CO2或热污染而不引起地球上气候的不可逆变化,以及植物、鱼类或人类在生命过程被严重地打断以前可以吸收多少放射性、铅、汞或农药。

从排放污染物到它以有害形式出现,在任何时候都有一滞后过程。从控制那种污染物质到它的有害影响最终减少,也有一个滞后过程。换句话说,只有当某些害处已经被察觉的时候,才开始控制,以此为基础的任何控制系统很可能在问题改善以前,会变得更糟。这类系统很难控制,因为这类系统需要把现在的行动建立在对遥远未来的预期结果上。

现在世界上只有发达国家对污染认真关注。可是,不幸的特征在于许多类型的污染,最终会在世界上广泛扩散。

我们可以估计,如果2000年的70亿人民有像现在的美国人一样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环境的污染总负荷至少会是现在的值的10倍。地球的自然系统能支撑这种巨大的侵入吗?

有些人相信,人类已经使环境退化,已经对大自然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我们不知道,地球吸收一种污染的能力的确切上限,更不必说地球吸收各种污染相结合的能力了。可是,我们确实知道存在一个上限。而许多地区的环境已经超过这个上限了。人数和每个人的污染活动都按指数增长是全球达到上限的最基本的途径。

第3章 资源将急剧枯竭


创立这个世界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要决定当这个世界系统达到增长的极限时,这些行为方式中,哪一种会最有代表性。

这个世界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控制人口和工业资本的增长。两个正反馈回路包含的出生和投资,导致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增长行为。两个负反馈回路包含死亡和折旧,趋向于调节这种指数增长。不同回路的相对强度,取决于这个世界系统的其他许多因素。人口和工业资本之间的有些相互联系,通过农业资本、耕地和污染起作用。每一个箭头指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立即发生或者经过滞后发生,可大可小,可正可负,一切取决于每一类模型所包含的假定。在模型计算中,清楚地包括了这种滞后。

随着人口变得更加富裕,每人每年就趋向于消耗更多的资源。每人消耗的资源和每人的工业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个假设的模型是S型的。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社会里,资源消耗是很低的,因为大多数生产是农业生产。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急剧上升,然后变为在很高的消费率上趋于稳定。

随着全球污染水平提高,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会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确实知道,一定的影响是存在的。我们在这个世界模型里,忽视污染对估计寿命的影响的错误程度比包括它而用我们对污染量的最适当的猜测严重。

为了检验这模型关于可用资源的假定,我们把1900年的资源储藏量翻了一番,其他所有假定同标准趋势中的那些假定完全相同。由于资源不是消耗得这么快,现在工业化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比较大的工厂以这样的违章在排放污染物质,环境污染吸收机制饱和了。污染上升得很快,引起死亡率略微增加。最后,当下降的工业产量不再能维持资本密集的农业时,结果是粮食生产降低。尽管原来可用资源总量翻了一番,这种趋势的结果仍是资源急剧地枯竭。

第4章 技术不是万能的

在这个世界模型系统里,资源耗竭问题由两个假定排除了:第一,“无限的”核动力会使可以利用的资源储藏量翻一番;第二,核能会使广泛的再循环和代用计划成为可能。如果这些变化是引进这个系统中唯一的变化,增长由于污染上升而停止。

在这里,我们在这个世界模型的每一部分,利用一种技术政策,以某种方式阻止各种增长的极限发生。这个模型系统是生产核动力,使资源再循环,开采最远的储藏量,抑制尽可能多的污染物质,把土地的产量推向梦想不到的高度,只出生父母积极想要的孩子,结果在2100年以前,增长仍然要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增长是由于三个同时发生的危机停止的。土地使用过度导致侵蚀,粮食生产下降,资源由于繁荣的世界人口而严重地耗尽。污染上升,引起死亡率略微上升。单用技术上的解决,已经延长了人口和工业增长的时间,但是并没有排除增长的最终极限。

受指数增长驱使的人口和资本,以其固有的滞后,不仅达到它们的极限,而且在这系统停止之前,暂时超过它们,作用增加,并使之停止。按指数增长量产生的污染可以上升得超过危险点,因为危险点是在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排放以后几年才第一次被发觉的。一个迅速地增长着的工业系统,依靠一定的资源,可以逐步建立资本的基础,然后才发现按指数缩减的资源储藏量不能维持它。因为年龄结构中的滞后,甚至在平均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换代标准以后,人口仍会继续增长达70年之久。

技术乐观主义者的希望集中于技术能够改变或扩展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极限的能力,我们已经表明,在这个世界模型里,技术应用于资源耗竭、污染或粮食短缺等明显的问题时,对一个有限的,按指数增长的复杂系统基本问题没有影响。在这个模型里,我们甚至尝试对技术产生的利益予以最乐观的估计,但也不能防止人口和工业的最终下降,而且事实上无论如何不会把崩溃推迟到2100年以后。

模型的趋势已经表明了不同技术对这个世界的物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副作用。遗憾的是,这个模型没有指出在这个阶段上新技术的社会副作用。这些作用从技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方面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

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可以定义为“仅仅需要自然科学技巧方面的变革,而无须考虑人类价值或道德观念方面的变革方式”。今天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例如核军备竞赛、种族的紧张状态和失业。即使社会的技术进步把所有期望的事情都付诸实现,还存在技术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会带来人口增长和资本增长的终结。

我们希望,社会会接受每一项新的技术进步,但在广泛采用这项技术以前,要对三个问题作出回答。

(1)如果大规模引进这种发展,会有什么物质上和社会上的副作用?

(2)在这种发展可以彻底完成以前,什么社会变革是必要的?完成这种变革需要多久?

(3)如果这种发展完全成功,并排除某些天然的增长的极限,这个增长着的系统下一步会遇到什么极限?社会是否宁愿选择这种发展预先计划好要排除的某一极限的压力呢?

第5 章

全球均衡状态啥样

我们可以得到的一切证据指出,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不受限制的增长、自己对增长加以限制,或者自然对增长加以限制——事实上只有后面两种方案是可能的。

接受自然对增长加以限制。不需要更多的努力,只要让事情自然地发展,并等着会发生什么?正如我们在这里已经表明的,这种决定的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资本的不可控制的减少。这样一种崩溃的真实意义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它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它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世界的不同部分发生,或者它可以在全世界发生。它可以突然发生,或者逐渐发生。如果首先达到的极限是粮食生产,非工业化国家就会经历人口大量减少。如果强加的第一个极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这种崩溃也许并不减少地球对动植物生命的负荷能力,也许会减少或消灭这种负荷能力。在这过程的终端留下的人口,不论什么部分,当然会很少,由这部分人口来建立一个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任何形式的新社会。

由于为生存选择相当长的时间水平,以及较长的平均寿命作为理想的目标,我们现在对全球均衡状态得到的一套最低的要求是:

(1)工厂资本和人口在规模上不变。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资本的投资率等于折旧率。

(2)所有投入和产出的速率;包括出生、死亡、投资和折旧保持最小。

(3)资本和人口的水平以及两者的比例安排得与社会价值一致。随着技术进步创造新的选择自由,它们可以深思熟虑地加以修正,慢慢地加以调整。

在均衡状态中,需要不变的量只有人口和资本。而那些不需要大量不可代替的资源,或不产生严重的环境退化的人类活动,可以无限地继续增长。特别是那些被许多人列为人类的最理想和最满意的活动,如教育、艺术、音乐、宗教、基础科学研究、体育活动和社会的相互影响,是能够繁荣的。

上面列举的全部活动非常强烈地依赖于两个因素。首先,在人类对粮食和住房的基本需要已经满足以后,它们依赖于可以得到的一些剩余产品。第二,它们需要闲暇时间。在任何均衡状态中都可以调整资本和人口的相对水平,以保证人类的物质需要在任何理想的水平上得到满足。

均衡需要用一定的人类自由,来换取其他自由如解除污染、拥挤,以及这个世界系统崩溃的威胁等。这样,很可能带来普及的和不受限制的教育,创造发明的闲暇,最重要的是今天世界人民的一小部分所享有的免除饥饿和贫困。

关于要达到一种理想的、可以维持全球均衡状态所应当采取的实际日程问题,我们能说的很少。这个世界模型和我们自己的思想都还没有发展得充分详尽细致,以理解从增长过渡到均衡的全部含义。在这世界社会的任何部分审慎地开始这样的过渡以前,必须有更多的讨论、更广泛的分析,以及由许多不同的人提供的许多新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烧生命的每一天
《让我们也拥抱世界》、《残红有爱》 序








  大自然,有充满阳光的日子,也有阴云送雨的时刻;人世间,有幸运的人们,也有不幸者的遗憾。但是,时光是永恒的,奋斗、拼搏、收获成功的喜悦是生命的共性,也是永恒的。

  4年前,我因工作关系认识了身有残疾的热心青年陈斌,并从他那里听到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站的郑卫宁、刘勇、文卿和李淑萍等人的感人故事,随后有心结识了这群了不起的残障朋友。他们是令我肃然起敬的强者。我原以为我走过的人生之路是艰辛的,接触他们以后,感触良多,我充其量只是一个勤奋的幸运者而已矣。他们对物质世界淡然而理性,他们更多的人是在精神世界里遐想、憧憬、追求、奋斗,很少去抱怨什么,更多的是怀着宗教般的虔诚,对待自己,对待同伴,对待亲人,对待社会,对待残损的命运。他们要面对的生活困难和精神上的压力及痛苦,远比有着健康躯体的人们要沉重得多,而他们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有残障疾病的人们顽强而健康地活着,也有许多健康的人们却过着醉生梦死的不健康的生活。人的人格和灵魂是有区别的。苍天有眼,对残障人群的善恶是人性的天平;对他们或关爱或嫌弃,答案可以拷问每一个人的灵魂。

  残障人群在我国有6000万之众,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与健全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中间不乏思想者、艺术家、诗人。《让我们也拥抱世界》 (诗歌集)和《残红有爱》 (散文集)是我和郑卫宁他们碰撞的火花,是中华残疾人网站向全国残障朋友征集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充分证明了他们热爱生活的炽热情怀和感悟人生的灵气、才华。

  “面对一望无际的雪原/思绪如马奔向遥远的地平线/此时,没有人看到,风中/飘扬的长发,如一面旗帜,擦干所有的泪水。” (丽娘《有一轮太阳属于我》)在雪原上那也许是一个渺小的身影,但在精神的梦幻中,那却是一位气吞山河的壮土,凝结着对生活的憧憬和笑对人生的气概。

  “告诉送爽的秋风/不要扶我/让我的枝举着赤橙的叶/摇曳,在醉透的阳光里/没有企图/只存在几分甘醇的蓄意/如果这些斑斓/能在你的梦境入画/那么,请将我收藏/于季节的深处/给你永不褪色的记忆。” (清露《请将我收藏》)这两段诗行抒发了诗人对爱的渴望和自尊……

  “风来的时候/雨也来了/沉重的脚步/踏在大地的脊背上/太阳即将升起/在东方/在白云的深处/在每一个正要燃烧的日子之前。” (乔燕《三十岁的人生》)。这一张张薄薄的书稿,浸染了作者的寄托和伤感,也承受着诗人无望的相思。但爱需要宽广的胸襟,需要宽厚的境界,甚至是一种超然的情怀。

  《让我们也拥抱世界》还有许多的好诗,缠绵、哀婉、纯真、圣洁,无论是甜蜜的爱情,还是苦涩的失落,还有挫败的痛楚,坚忍的奋搏精神,都像是一泓泓清泉,透亮,清淳。他们的心灵独白可以唤醒你的良知,洗涤你的灵魂,让你沉思,让你羞愧,同时也可以给予你力量。

  白枚是一位女性,她的《坚强》像磐石,像一尊雕像,像一座山,深沉、雄浑,取其一段作序尾,可激励我们直面人生。

  ……既然命运让我遭遇冰雪/我怎能让生命的花蕾凋谢/既然命运将我投进高炉/又怎甘心让血肉之躯化作一缕青烟/啊,如果苦难是汹涌的大海/那么,坚强就是我不沉的方舟。

  生命诚可贵,坚强就是凝炼出来的精神。如果发光对人世有用,我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人愿意燃烧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也愿意。(刘满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贵的超越
——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书影  (英文版)





  《金色笔记》书影  (中文版)


  读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对于读者来说可是项挑战,它不仅块头大、线索多、布局怪,而且还结构繁复、内容庞杂、语言多样。但是这些挑战诱惑着我,让我下决心读下去。这不仅是因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更因为它采取了标新立异的写法,超出了一般传统的小说写作,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这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莱辛不平凡的人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幼年家道艰辛,15岁因眼疾辍学,自学写作,为生计当过接线员,打字员和保姆、秘书等,两次婚姻、离异。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野草在歌唱》将她引入文坛,并一举成名。她著作颇丰,被尊称为“英国文坛不老松”、“文学老祖母”。

  读《金色笔记》,因非“专业”研究,而属“业余”爱好,不知不觉中竟读出了兴趣。女主人公安娜·沃尔夫在娓娓讲述她的故事,比如讲到人物命运,中间不停顿,不分章节段落,因为那些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实在太精彩了。这就是既“难读”又“好看”的原因之一吧。《金色笔记》的确太超常规了,它的结构方式很奇特。冠以“自由女性”标题的四个部分,是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写女主人公安娜的人生经历,而每部分又加黑、红、黄、蓝四种笔记。黑色记述她青年时代在非洲的经历和朋友们;红色写她的政治理想政治活动;黄色写她的创作生活和小说故事;蓝色写她的爱情生活和世界的混乱。如果说“自由女性”是一条纵线,是经,那么四种笔记就是横线,是纬,纵横交织,经纬交错,组成覆盖一个时代内容和世界局势的网。在网上活动着各种人物命运和角色。后面又有一个“金色笔记”作为总结;而最后还有“自由女性”第五部分,是人物命运的结局。

  莱辛写作《金色笔记》的动机是什么呢?她在1972年版的《前言》里曾说过,在英国,人们很难找到一部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红与黑》那样全面描写“时代精神和道德的气候”的作品。她有意向这些大师学习,为英国文学弥补这一缺憾。多丽丝·莱辛试图描绘二十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安娜的视野扫描着世界风云,透过她贴在房间墙壁上的剪报,她关注着各个国家的政坛风云变幻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当然,任何一条新闻都透露出她的爱恨。比如,对殖民地统治的憎和对受压迫人民的爱。因此,我们的目光跟随她,看到美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朝鲜、古巴等许多国家的情况。有人赞赏她有图解整个世界,编撰“跨国度的百科全书”的勇气和胆识。

  她的写作没有停步在宏观的广阔的视野上,而是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细腻描写安娜无限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政治的理想、希冀,精神寄托和抱负,以及思想的深刻变化和灵魂的迷失与回归……作品中不时有人生哲理的结晶和闪光,给人以睿智的启迪。实际上,每部作品背后都藏着一个作者本人。抑或说,作家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经历。但作者的思考与感悟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更是“一代人”的。

  莱辛根据人物的各种经验,按内容分类,分为四块,用黑、红、黄、蓝四种笔记表述,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方式。一个网,就把世界都“网”住了。用莱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作品反映了对世界和人的认识的深刻性,有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正如小说主人公安娜所追求的,“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这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非洲荒原上人们在殖民者压榨下的命运和无奈,而且看到欧洲人们受政治迫害的现实,也看到作者笔触深入到的男女爱情纷繁混乱,以及道德沦丧带来的悲剧命运……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她的关于男女关系的新观念。不可否认,莱辛是“女权偶像人物”。“自由女性”写了安娜和女友摩莉等人的命运。安娜被丈夫抛弃,婚姻不幸;摩莉也与丈夫离异,前夫理查是个花花公子。他继续抛弃了第二任妻子马莉恩,与他的女秘书私通。“自由女性”无疑从头至尾揭示了男女间关系中的不平等。这无疑是女权主义的呐喊。但作者并不停留在控诉、揭示和呐喊,而通过人物命运、感情,阐释出这样一种观点:男女的世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男人少不了女人,而女人也无法缺少男人。摩莉又结了婚,安娜虽没结婚,但她也渴望爱情,寻找她爱的男人,共同生活。绝对自由的女性是不存在的,“自由女性”实际上是一个反语。实现男女关系的和谐相处,才是作者真正期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心内的门窗



  《中国孩子的历史——童年忆往》,熊秉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 熊秉真(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理学硕士)

  历史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过去并未将注意力放在卑微、无势力或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人与事上。儿童,便是这群集体“空白”中的一部分。事实上,传统中国瀚如烟海的史料里,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变、出人意料的有关儿童与童年经验的资料。作者试图借着对这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例证的研究,挑动人们去发现隐藏于各个时空角落的童稚人生。在翻找挖掘的过程里,我们将不得不同意,每一首童谣稚语,每一个深埋尘土之下的玩具游戏,都是一颗可端出另一个世界的沙粒,可以透视宇宙一刹的永恒露滴。——编者

  对儿童与儿童问题的追寻,与其说是十多年来的一种执著,不如说是一种终生不得其解的大惑。这深深而严重的困惑,自童稚而与龄俱长,挥之不去,不觉间竟化为若干识知上的访求。其实,眼前史籍之间的纵泳,扉页之际的徘徊,与大学选课时遍搜儿童史而不着的失落,少年时以童心稚语编为故事小说,甚至三五稚龄穿凿园圃,晃荡林时无尽的惘然、无由的纳闷,情怀上会无二致。儿童与童年,一如生命和世界,是个迷人、难舍的问号,更是一串无始无终的惊叹。一旦加上时光和地点、历史与界域、环境与自然的思虑,更成了个无比动人,一去难回的迷魂阵,下面的喃喃之语,有探险途中兴奋忘情的叫嚣,更有跋涉颠簸时叨叨絮絮的排解。集之以献曝,虽有志初阶而稍息的意思,更有些冀逢山奢徕友伴的觊觎。

  书呈八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起始的两章,从不同的角度,力索历史中孩子的踪影,是在观念“打开心内的门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随后的文章,则分述近世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外在环境之抒,或以家庭人事之组合与生死苦乐之缘由之说,或以稚龄幼教之启迪,与性格和价值观之塑造为述。思想上的争议,则择异军突起的阳明学说与独树一帜的李贽激辩,与为近世中国儿童论述之表征,并与衍为近代思潮根源的西哲洛克、卢梭之言相照。其实要说议论,不必全局于思想争议,一个世代对任何人群、事物“意见”之衍生变革,更常有直接化为活动措置者。因之,乃以有明而晚清、民初塾学教材之产生与演化为例,一示近世中社会力多变后,儿童之属性亦随幼教之普及,与内容、气质之转化,逐有化私为公,捐家庭而入国家之走向。至于一探儿童自身生成之经验,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面对所谓重建或再现儿童生活之“主体性”问题。于此,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过去儿童的营生,有无其别于成人之主体性可言(此问题之答案毫无疑问是一个肯定的“当然”),而是经何曲折巧妙的方法,循何点滴之蛛丝马迹,让此一从儿童(成长者)本身出发的生长经验与童年时光,再次重现大家眼前。文中两章分以情感世界与稚情的音容、举止为例,试示当时情境之恢复,整体历史旧观之再现,以及文字语言(传统史学研究所执之文献素材)资料之外,另辟蹊径,细聆言语之外的啼嗔之声,凝注其喜怒奔跃之表情行止,甚至细较思量一个婴儿踢打迎拒种种动作,这些对一群笔不能书、口不能言的稚弱生命,莫不是他所肺腑之声,在一番更细致的史学方法,更尽力追求同情之了解的史学观念下,当然应该可化为某种直截的历史证言。

  上述与下见几番尝试,固为中国儿童与童年史之若干起步,其实离任何人真想看到的中国历史上孩子生活的故事全貌还远。最主要的是所及面象,所呈梗概,虽谓各有其竟义,但是集之而观,这并不能代表中国历史上的儿童生涯,或者中国式童年的历史旅程一个系统而较完整的交代。儿童文学、宗教生活、嬉戏工作,是最明显的一些阙失。儿童与童年概念,在哲学思想上的转折,也需要更有组织的整体,甚至儿童与政治、军事、战争、和平,甚至法律地位、经济上的花费与贡献,乃至与人口、营养、物质生活的牵系,无一不值细究,而得若干说明。目前的挂少漏多,背后原因不一而是,一人之疏浅零落,使得率而举步,益形蹒跚。此外,知识场域上童年史之价值与精神义涵,现实作用均未得公论之接受,无可讳言的,是使得工作加倍颠簸迟滞,他人或竟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篇章间所见拼凑并临机之感,实际上也反映了此类作品与工作在现实环境中诞生时常伴随的偶然与不得其然的景况。

  及此,毫无无奈与怨嗔之意,主要是因为一踽踽之行,总有脉脉者含情以寄,无心者陶陶相携。中国婴幼史之作,此刊已是第三本,前两册书端(“幼幼”及“安恙”),已载记了不少友伴与亲人的付出,今不再赘言。


  当然,慕州的晨昏相守,洒然相款,是让心意长驻问惑之隅,而浑然不觉日月蹉跎的最主要支柱。这儿童史第三本心得付梓之际,悠悠青青已由唔呀稚语,顿时亭然自立。十多年来,她们从解忧而不识事的孩娃,早变成了姣慧盘诘、斗言追志的少年昵友。屋宇之下,这三、四心灵(包括檐下愚犬)少声无息的宽解爱拥,更让我相信童心真情,在人世间可以是长久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向世界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钟叔河谈“走向世界丛书”
本报记者 刘琨亚


  钟叔河说这套丛书的现实意义仍然存在。



“走向世界丛书”精装全10册  


  很多人知道钟叔河都是因为他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这套20多年前出版的丛书在国内引起了轰动性效应,直到今天,很多中年人对于“走向世界丛书”仍然感到记忆犹新,去年年底,岳麓书社再次出版精装版“走向世界丛书”,这套丛书再次成为了爱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次的再版,相隔近30年,整个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编者钟叔河来说,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本报记者采访了钟叔河,请他聊“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前后的故事,谈30年后这套丛书仍然存在的意义。

  狱中聊出的话题

  钟叔河先生20多岁时在报社做记者,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身陷囹圄长达十年之久。1979年落实政策以后他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走向世界丛书”是他编辑的第一套图书,

  “平反以后,我之所以没有选择去报社而到出版社,就是因为出版界的自由度比报社大一些,能够出一些自己想要出的书。”钟叔河所说的“想要出的书”,最主要的就是这一套“走向世界丛书”。

  “文革”期间,钟叔河被投进监狱后,当时他和同在狱中的朱正经常探研国家、文明兴亡的规律。中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国人怎样才能享受民主自由,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两人讨论得出结果,“文革”使中国脱离了世界文明的正常轨道。

  钟叔河重新回到编辑岗位的时候,中国刚刚从闭关锁国状态中苏醒过来,钟叔河策划的这套丛书以宽广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欧美及日本文化,选取的作者都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国家的人,内容则以游记和笔记的形式体现。

  出版界的壮举

  30年后,78岁的钟叔河向记者谈起出书的初衷时,仍然思路清晰。他告诉记者,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这种传统使得国家很有凝聚力,但同时保守性也很突出。“我这里说的‘保守’不是一个贬义词,这种传统保守了我们的文化,但也使得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外向的民族。”钟叔河说,到了清政府灭亡的1911年,实际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种全球文明的时期,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不同地区文明的划分。

  “1840年开始,就有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他们记录了在西方社会的见闻,也记录了自己对西方的看法,我就是把这些见闻和看法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这些书等于对我们民族从封闭社会走向现代世界的历史,做了一番纵横观察。”钟叔河说。

  编辑之初,他已经设定了框架:从林则徐、魏源、洪仁玕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在他看来,从1840到1911年这一段历史的趋势起伏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

  钟叔河回忆说,当时没有电脑,要请人誊抄原稿,他再进行逐字校对,逐句标点,加旁批,做索引。考虑到如果分散地、一本本地出,不易使人留下印象,而且不一定什么人都能看懂。所以每篇前都要写很长的导言,介绍作者和他到外国去的背景,还要介绍其眼中的外国,透过记载,看出其心态和见识。每一本书的序论长的三万多字一篇,少的也有一万多字。付印以后,又要几次校样。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书时,编辑工作完全是一个人在搞。但因为是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反而苦中得乐。他后来的两部著作《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和《从东方到西方》,也是在这几十篇导言的基础上写成。

  1980年8月,“走向世界丛书”的第一册《环游地球新录》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虽然印数只有2万本左右,但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钟叔河敢于编辑这样的丛书可以说是一种壮举,让出版界的同行们对他的气魄肃然起敬,钱■书、萧乾、陈原等人纷纷来信祝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发表了书评,誉为“一套学习近代史的好丛书”。后来,钱■书在董秀玉的介绍下认识了钟叔河,钱■书建议钟叔河把自己写的序论结集单行,表示愿为作序。二十年后,杨绛给钟叔河的信中提到此事,“他(钱■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走向世界”仍未过时


  30年过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放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套在30年前策划的丛书,一套由100多年前的国人写成的书籍,是不是还有现实意义呢?不少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这样的质疑,钟叔河也曾略有耳闻,但他认为,这套书的现实意义和30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直言不讳地说,“走向世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国还没有完成,前面的路还长。


  “不错,这30年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全球第一,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家用汽车也越来越普及了,出国也比过去容易了,走出国门的人越来越多。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已经走向了世界。”钟叔河表示,“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在物质上我们走向了世界,在内心是否走向了世界呢?我们是否融入全球文明,是否接受普世价值。”


  钟叔河说,过去不让说“普世价值”,一说别人就说你崇洋媚外。“其实,普世价值也并非就是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在普世价值中也有着东方文明产生的价值观。实事求是地说,西方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毛泽东当年也说:向西方寻找真理。”


  “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段很长的岁月,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只是一瞬,我认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还在继续,所以这套丛书的现实意义仍然存在。”钟叔河这样评价“走向世界丛书”再版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向世界丛书”书目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0年(3册)

  《欧洲十一国游记》康有为

  《欧游杂录》徐建寅

  《环游地球新录》李圭

  

  ●1981年(12册)

  《航海述奇》张德彝

  《欧美环游记 (再述奇)》张德彝

  《英轺私记》刘锡鸿

  《日本杂事诗广注》黄遵宪

  《西洋杂志》黎庶昌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钱单士厘

  《新大陆游记(一)》梁启超

  《乘槎笔记/海录》斌椿/谢清高

  《出使四国日记》薛福成

  《使西日记/使德日记》曾纪泽/李凤苞

  《初使泰西记》志刚

  《西学东渐记》容闳

  

  ●1982年(4册)

  《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王韬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蔡尔康

  《出使九国日记 戴鸿慈

  《随使法国记(三述奇)》张德彝

  

  ●1983年(1册)

  《早期日本游记五种》罗森等

  

  

  ■岳麓书社出版

  

  ●1985年(8册)

  《西海纪游草/乘槎笔记。诗/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

  《西学东渐记/游美洲日记/随使法国记/苏格兰游学指南》

  《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游记/日本杂事诗广注》

  《伦敦与巴黎日记》郭嵩焘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曾纪泽

  《漫游随录/环游地球新录/西洋杂志/欧游杂录》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薛福成

  《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

  

  ●1986年(2册)

  《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出使九国日记/考察政治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字一纸总关情
——《旧墨记》的读法









  《旧墨记》系列作品,方继孝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方继孝先生的“旧墨记系列”不断推出,我既惊诧他持久的写作能力,也非常羡慕他仿佛用之不竭的藏品。边藏边读边写,这是一条收藏爱好者最理想的康庄大道,也是目下最应倡导的收藏风气。当前的收藏太多乌烟瘴气的东西,炒作盛行,过分强调金钱,不一而足。我入收藏行二十年,现在最厌烦的却是“收藏”二字。收藏界里太少像方继孝这样的既收藏又写作的研究者了,所以也难怪外界持有的偏见。柳和城先生在《商务印书馆老档案散失之谜》里指责信札收藏者“说实话,你不研究出版史或商务馆史,收藏一两封信有何用呢? 无非等待升值,待价而沽罢了。可惜一批有用的史料,从此支离破碎,浪迹天涯,再也无法汇集一起加以研究利用。”柳先生的话多有偏颇之见,待价而沽有什么错么?研究和利用并非只是专业人员的专权,方继孝见微知著的写法,靠的就是一两通信札,甚至就是一纸便条。我觉得方先生的书为收藏界争得了一席颜面,收藏家若真的研究起来,他所具有的资料优势,专业人士真的既羡且妒,难免说出一些带醋意的气话。我的倾向是,研究家别老想着像以前似的白使白用别人花大钱搜集的资料;收藏家别老是安于“独得自矜”的低层面理应“化私为公”地写点文章。

  信札写作不同于其他题材的写作,由于作者手中握有确凿的物证,那么“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就应该有严格的自律,绝不能逮着什么写什么。基本的原则应是“扬善隐恶”,尤其是涉及写信者或受信者个人名誉或隐私的内容就不能写。写作也就是做人,我知道方先生的为人,他是绝不会做时下甚嚣尘上的“告密”“卧底”一类文章的,在这方面他是令人放心的和值得信任的。

  这本属于“文学家”的《旧墨记》,读起来比之前几本《旧墨记》要来得亲切,用张爱玲的话来说是“于我们亲”。为什么亲,很简单,书中的这些人物对于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鲁迅、陈独秀、周作人、柳亚子、刘半农、郭沫若、张恨水、茅盾、郁达夫、林语堂、叶圣陶、徐志摩、朱自清、老舍、俞平伯、冰心、巴金、钱钟书等等,总计一百位。我们熟读他们的作品,我们熟知他们的生平,现在由方先生从书札这个角度来讲述这些卓越作家的某一件小事,却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另一面,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会不断修正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成见,——“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他的字写得这么漂亮。”作者展示的“旧墨”也不仅限于书札一门,实寄封、批文、签名本图书、题词、便条、制版凭单、发稿单等举凡带字的一纸一片,皆作为历史的边角料而给予开发使用。我倒是认为专业研究者反而不易接触到这些零纸碎片,他们只对宏大主题有兴趣。

  《旧墨记》属于多功能的文化读物,给予读者多项选择,一句话:读《旧墨记》可以有多种读法。当书法读,读者可以从中欣赏到前辈学人的优秀书法(这点尤具现实意义,电脑电传时代,所谓的文化人那一手钢笔字真是不堪入目);当收藏史的片段读,亦无可;当现代文学史料读,读者完全可以利用作者免费提供的史料线索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旁证。
    书里有关稿酬的论述有四处,涉及叶圣陶,胡风,郁达夫,张恨水。我一直认为文人们极少敢于公开议论稿酬,这是文人虚伪的一面。稿酬是他们维持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作家社会地位和个人尊严的物质体现,怎么都那么一致地集体沉默啊。在这一点上,他们都不如鲁迅,不如郁达夫敢于像包括侵占个人利益(如稿酬)在内的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斗争。我也不赞成叶圣陶“不取稿酬”的作法(详见《叶圣陶自动不取稿酬书》),也许叶圣陶的“不取”有着时代的背景,可是我仍要问,自己的劳动除了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也需要得到自己的尊重,“不取稿酬”在某种意义上近乎默认自己的劳动“一钱不值”,但是如果将稿酬捐献给公益事业则又是另一种态度,前提是属于自己的利益应该由自己来支配,也就是说应先“取回稿酬”。
    我亲眼看过方继孝先生私藏书札的公开展览,现在有些藏品收进书里,仍是那么抢人眼目,这要归功现在的印刷技艺。早年间郑逸梅收藏的书札也出过一本书,印得惨不忍睹,郑老没赶上好时候。这一百位文人中有几位本身既以书法闻名,譬如沈尹默、郭沫若、茅盾、俞平伯、沈从文、柳亚子。可是夏丏尊、王统照、周扬、谢六逸的字也极其出色,却是读《旧墨记》的额外所得。要是让我给这些书札排个队的话,最漂亮的倒是王统照1942年的一通小简。不得不说的是,大多数文人的字真不敢恭维,连起码的整齐划一也谈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熟的感官世界
杨键(作家,诗人)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蒋勋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书,可以与谷崎润一朗的《阴翳礼赞》一起来读。在我的阅读经验里,这两本书的价值几乎相等,不相上下。在我所读的蒋勋的著作中,这一本六万多字的小书应该是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

  中国南朝齐梁时代的画家谢赫写过《画品》,用“品味”来分别绘画的高下优劣。同时,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钟嵘写了《诗品》,也用“品味”鉴别诗的高下。《世说新语》也常常用到“人品”,连生命的意境,也用味觉来品评。“品”变成了中国美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从六朝迄今,有近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蒋勋的味觉回忆里,他觉得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感受,童年的甜,青春期的酸,服军役时的咸,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历史短浅的文化,常常是嗜吃甜味的,而咸味则是五味中最为主要的基础。今天物质生活丰裕,食物很多,为了吃更多菜,盐都放得不多;劳动、运动都很少,排汗也少,更不需要盐,生活里咸味越来越少,人们渐渐不知道盐的重要了。

  蒋勋认为人的味觉在一生中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他青年时,不能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爱吃苦瓜。苦瓜切成丁,加上黑色臭臭的豆豉,加上辣油、咸极了的腌鱼干,一起用热油爆炒,连飞腾起来的气味中都使人觉得好像堵在喉头,臭、咸、辣、苦,混合成一种难以形容的滋味。母亲要他尝一点,他抵死不从。母亲跟他说起战争,说她带着两个孩子逃难,火车挤满了人,她一手夹一个孩子,却怎么挤也挤不上去,车站外面满满都是轰炸后没有收的尸体,破破碎碎的,有的肠子飞挂在树枝上。她便把两个孩子从窗户口扔进车去,她觉得只要孩子可以到安全的地方就好。母亲逝世以后,蒋勋从来没有想到,他竟无端地爱吃起苦瓜来了,觉得舌根喉头上停留的一种苦味,就像母亲临终时把他拥抱在怀里的重量。那么沉重的苦味,忽然让他觉得甜味太轻浮浅薄了,酸味也只是琐碎,只是一点咸,一点苦,好像不知不觉泪水流到嘴角,知道眼泪也是有味的。蒋勋在这时好像才有一点懂了母亲味觉里的辣与苦,懂了一点味觉上记忆的真实深沉。

  蒋勋以后去绍兴,发现绍兴人爱吃臭味,霉臭的苋菜,霉臭的豆腐,孵了一半的臭蛋,霉千张……有一个法国人曾经告诉蒋勋:每一个古老文化,到了最后,食物味觉的精品都是品尝‘臭’。蒋勋得出结论,“臭”真的是古老文明味觉的精品。

  蒋勋这本书是讲人的感官世界的,以上是他对味觉的认识,他对听觉的认识亦很精到。据说,上等琴材的桐木轻而质地细密,共鸣清脆。一位制琴高手,遍寻上等琴材而不可得。一日随意游玩,在乡野间见人烧柴,火光中听木材爆裂的声响,心中一惊,正是多年寻找的上等琴材的声音。此人急忙命人扑灭了火势,从灰烬中抢救出一段木材,果然是上等桐木,便取来制了一张名琴。因为燃烧过,一端已焦黑,正在琴尾,便取名“焦尾琴”。从这个故事里蒋勋发现好像木柴也在寻找可以救它的知已。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天地间的物质,等待着人去发现它们,成为它们声音上的知已。

  蒋勋最后谈到了视觉,他认为数千年来人类依赖维生的传统照明的工具带给人们一种静定观看生命的视觉能力,而现在我们的视觉太骚乱了,找不到焦点,我们的视觉好像塞满了杂乱的图像,失去了“观想”的能力。因为过度的照明,因为过长时间的照明,“光害”如同一种污染,已经使许多需要在较暗中生存繁殖的昆虫或生物绝种了。例如,萤火虫因为太强的光害,破坏了它们的讯号,无法完成交配,纷纷濒临灭绝,而在那种传统的有烛光的房间里,人一旦坐久了会发现那个原本阒暗的空间,其实充满了光,非常柔和的光,非常幽静的光,非常稳定而且持久的光。在那种房间里每一个字的笔画都会写得很慢,也很谨慎,不像往常在太明亮的状况写信时那样快速而急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童话的名义阅读
闫广英(书评人)


  《失物之书》  (爱尔兰)约翰·康纳利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约翰·康诺利的《失物之书》如果没有开篇部分前六章的铺垫和结尾部分最后一章的陈述,只能算作一部中规中距的童话故事。那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几乎每个人都能熟稔于心: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可怜的孩子,他失去了妈妈……按照某种已经固定化和经典化的童话故事模型,接下来情节是这个孩子将要进入不为人知的神秘世界,历经艰难险阻战胜邪恶的同时,自我开始成长和成熟,甚至可能会收获一份完美的爱情。但康诺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改写了这种童话的经典模式,某种程度上说,他重新定义了童话,进而让童话重新定义了我们——那些在童话中长大,而后又在现实世界中丧失童真的人类。

  现实中的故事是从小男孩儿戴维开始,他的妈妈因为癌症去世了。事情不仅仅是悲伤这么简单,戴维还承受着无形的罪责,他总相信妈妈的命运和他的行为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如果他能严格执行那些自我发明出来的规定——比如,起床的时候,左脚先落地;生活中的数字双数比奇数好——他相信妈妈的命运就能因此改变。这是个敏感、自尊、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儿,他唯一的爱好是阅读,因为阅读能让他想到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故事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复活,“它们需要被阅读,这就是它们拼命从它们的世界来到我们的世界的原因。它们希望我们赋予它们生命”。在我看来,这段话可以作为这本小说的书眼:没有这段话的铺垫,接下来戴维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冒险显得平淡无奇;有了这段话的陈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合理且正当,因为那正是一个在讲述中复活的世界,那个世界的存在与现实世界之间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戴维的冒险也彰显了现实的意义。一般童话的开始是抽离现实的,从“很久很久之前”这句话开始,我们就意识到我们接下来读到的文字不再归属于现实世界,所以任何离奇古怪的事情都任它荒诞下去。但在《失物之书》的开篇中预设的现实背景是二战时期的伦敦,成人世界中的战火硝烟,残暴的杀戮,在另外一个被讲述的世界里同样如是。康纳利用一种很黑很暴力的方式改写和解构了童话的美好印象,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笔下的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基本是平行和相同的,暴力、杀戮、欺骗、贪婪、欲望,当然还有美好和良善一样交织存在。

  康纳利在最后一章中用短短的篇幅就讲完了戴维随后的人生,一种文学中参差对照的美感不动声色地彰显了出来。他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中,父亲和继母离异,弟弟战死沙场,儿子夭折,妻子也随后逝去。扭曲人的预言或者说诅咒变成了现实:他的爱没能拯救他们,他在一次次的苦难中也逐渐老去。尽管如此,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却没有为戴维的人生感到悲伤,反而更加确信,如果苦难的存在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唯一的联系,他也充满着无尽的喜悦和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灾记》:从文学到电影






  电影《狼灾记》剧照




  日前,以拍文艺片著称的国内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首度执导的历史巨制《狼灾记》全国正式公映。该片此前已频传喜讯:先是入围9月中旬的第3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在9月14日的首映前就以天价售出了英国、葡萄牙和巴西海外版权;11月又将与郑文堂导演的《眼泪》一同被定为2009年度台北金马影展的开幕片……《狼灾记》无疑成为风头正劲的大片,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观影体验。


  《狼灾记》改编自日本国宝级作家井上靖的同名短篇小说,据称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多年前推荐给田壮壮的,田壮壮为打造此片耗费了15年心血,他大有以本片尝试商业制作的野心。有电影产业观察人士根据其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的突出表现,预测《狼灾记》有可能继《英雄》之后再次在海外掀起版权抢购潮!

  1

  井上靖的《狼灾记》

  当把《狼灾记》收录在1959年出版的《敦煌》文集中时,井上靖绝不会想到,自己这部仅有一万多字的战争背景下异族男女因七日**变身为狼的充满神话色彩的小说,在50年以后会被一个中国导演倾注十几年心血延伸成一部情色光鲜的影像故事,并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狼灾记》讲述的是,公元前300年的秦代,在长城以北最边远地区阴山脚下戍边的一支秦军的队长陆沈康,强暴占有了一个铁勒族女子。开始,她十分抗拒,当缠绵六天六夜后,她告诉陆沈康,传说外族男人跟铁勒族的女子做七夜夫妻,两人就都会变成野兽,所以,她希望陆沈康在第七天离开这个村落。陆沈康从她的眼泪和辞别里,感到了她对自己的爱……陆沈康舍不下这个铁勒族女子,两人果真变成了狼。若干年后,秦汉交替,长城沿线狼灾频繁,狼中最凶狠的,就是陆沈康和女子化身的两只,他们甚至残暴地咬死了陆沈康的好友张安良……

  2

  难以影像化的生命欲望

  说实话,《狼灾记》并不是一篇令人具有阅读快感的小说。小说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故事背景,秦始皇驾崩后,将军蒙恬被丞相李斯和宦臣赵高假传圣旨赐死,戍边秦军有喜有悲,混乱辗转。而对于一对异族男女因欲和爱变成狼的故事,井上靖的叙述既简单又晦涩,除了故事本身充满诡谲神秘的色彩之外,叙述的语言谈不上优美,有时甚至表现得很笨拙,很难说它具体阐明了什么。虽然原著从表面看上去有战争、有情爱、有奇幻,似乎具备了电影的很多商业元素,其实恰恰相反。在小说里,五六年保卫边关的刀光剑影,被简单概括为一句“蒙恬在各地大破匈奴部队,终于夺回了多年遭受其劫掠的鄂尔多斯地区”;七天七夜的男欢女爱,也只是一句凝练且含蓄的描述:“陆沈康夜夜搂抱那女人”;而深夜里由人化身为狼的痛苦过程,更被作者淡然而冷静地以一句“陆沈康扫了一眼自己的身体,手、脚以及躯干都被黑褐色的毛覆盖着,他这时才知道自己已变成一只狼。他又朝躺在自己身边的女子看去,那女子的模样也和从前不同,她分明变成了一只母狼……”简单地一带而过,这样的描写是很难被影像化的。

  此外,陆沈康在两人交欢时,始终立刀于身前,随时准备杀死突然闯入看到这些令他羞耻的场面的人;陆沈康开始为满足欲望而强忍铁勒族女子身上的尸体臭味,而两人相爱后,他竟慢慢喜欢上了那种味道……原著中诸如此类的心理和感觉描写比比皆是,也是难以被很好地用影像体现的。而根据原著的描述,最难变成影像的莫过于这对男女由人变化为狼的戏,即便能拍出来也不会好看。这一场场关键的戏会怎么拍呢?当记者听说田壮壮即将执导《狼灾记》电影时,不由得为他捏着一把汗。

  3
  焕发生命力的人性冲突
  那么,原著里的什么东西打动了这位具有浓厚文艺气质的著名导演呢?据媒体报道,田壮壮曾表示:“七天里两个人由性的冲突,到最后愿意为爱成为狼,挺狠,挺好,也挺让人感动。”由此可见,小说深深打动田壮壮的,无疑是其以宏大的背景和异化的取材探讨了人性在欲望中的挣扎。
  小说中,当陆沈康再次回到铁勒村的土房时,那个铁勒族女子说:“我一直希望你不要回来,总在向天祷告,可是,现在你又回到这里来了。”“我本应为丈夫而死,可是现在由于前世的因缘,我想为你活下去,即使变成野兽也要活下去。”
  如果说,铁勒族女子最初对陆沈康的强暴是抗拒不成的无奈接受,那么,这时,她对陆沈康的接受已经由性转到爱了。“那一夜过后,男人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变成狼)的,’女人回答,‘晚上醒来的时候就发现了,那时吃了一惊,可现在我不再叹息,也不再悲伤了。’”这样简单的问答很好地表现了两人日渐深厚的感情和依赖,也很好地揭示了两个人对为这种不寻常的感情付出高昂代价的宿命的平静和无奈。
  强暴者与被强暴者之间在短短的六天里便产生了可以牺牲人身和性命的爱情,说起来很不符合常理,但却符合人性中最基本的生存和欲望。两个被自己的世界和生活遗弃的男女,尽管陌生而敌对,但在孤独和寂寞中,却于彼此的身体和性欲里找到了自我生命的渴望和生机,他们在风雪茫茫的天地间和寒冷的土房中如同两只困兽相互纠缠,彼此慰藉,体味着生命的存在和律动,即使是变成狼也无怨无悔。
  像猛火一般的激情令人变成野兽,是神话的咒语,也是现实的象征。有人说,井上靖在这个充满神秘性和魔幻性的故事里,探讨的是人性在不同境遇中的变化,欲望使人性退化到狼性,但狼性却能够创造生命,而生命更适合野兽的生存法则。原著最后,因受诅咒的欲望而异化为狼的陆沈康在野兽生存和欲望的基本法则支配下,狼的野性最终战胜人的心性,残酷地咬断了好朋友张安良的喉咙,这样的悲剧结局透露着作家圆滑的宿命感和理性的悲悯心。
  在记者看来,这可以理解为文学评论家对井上靖的升华。就井上靖而言,他或许只是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意愿——相比人类的异族之间互相征战、同族自相残杀、甚至亲朋同事之间彼此争斗导致人的终极孤独而言,也许野兽世界那种群居或有伴相守但又远离尘世的生活更值得追求和崇尚。

  4
  关注悲剧性的异域历史和文化
  这样的意愿始终贯穿在井上靖的文学创作中。综观他的作品,有不少是以西域古代历史和文化为背景的,如《楼兰》(1958年)、《敦煌》(1959年)、《苍狼》(1959年)等,不仅广为中日读者所称道,更获得了不少文艺大奖。
  在这些小说中,常常会出现一个异族女子,与来自中原的男子发生爱情,或者仅仅是欲望,但几乎总是换来不可饶恕的惩罚和不可逃避的悲剧。《狼灾记》中,陆沈康和铁勒族女子双双因性欲而罔顾异族男女不可媾和的诅咒化为狼,也是一种无以逆转且不可救赎的宿命。西域环境奇异的风光,异族女子旺盛的生命,原始情感魔幻的欲望使这些作品凸现了一种浮雕般的悲剧美。
  与以往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一样,《狼灾记》讲述了一个奇幻而神秘的故事,它的神话元素和人性思考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井上靖把人内心最大的寂寞、最原始的本能以及最深层的斗争表现出来,并表达了对在荒冷的大自然中坚持生存及游戏规则和忠贞情感、欲望需求的狼的些许敬意。狼对看到自己和同伴交配的动物会穷追不舍直至咬死对方,井上靖这一游戏法则的设计既表达了欲望对于生命个体的必要性和神圣性,又借此发展了故事必备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抒发了对狼这种动物图腾式的崇拜之情。
  井上靖对狼及狼文化的崇拜之情,在他以成吉思汗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苍狼》中体现得更为鲜明。整部《苍狼》叙述了这个蒙古民族英雄如何以狼的性格,一步步地征服了自己的民族,征服了周边其他民族,征服了能与之抗衡的国家,最后征服了自己。井上靖将小说题名为“苍狼”,依据的就是蒙古人的古代神话传说,他们认为自己民族是上天派下来的一匹灰色的狼与一只洁白的牝鹿生下来的,因而,这个民族自命为“狼”的后代。而当年,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民族,都遵循着草原上的“苍狼”的法则——幼崽在哪里都能得到喂养,一切都要凭自己的运气和奋斗来求得生存。
  井上靖在《苍狼》中充分表现了蒙古民族“苍狼”的性格:群体性、爆发性、坚韧性……同时拒绝任何无谓的感伤。成吉思汗就是在这样的群体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英雄。对在这些“狼性”支配下的征战、征服,井上靖并没有加以道德上的、乃至文明论的评判,而是带着感叹的审美目光来描写成吉思汗及古代蒙古人的争霸过程,对蒙古民族典型的大陆草原性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乃至蒙古族与成吉思汗个人的性格加以诗意化。
  井上靖的《苍狼》既表现了对一个民族英雄的崇拜,也表现了对蒙古民族狼文化的向往,他的写作穿越了时空,穿越了种族,更穿越了人和狼的生存世界。在《苍狼》中,狼最后和人成为了一体,这和《狼灾记》仿佛是一种唱和。


  作者简介
  井上靖
  1907年生于日本北海道旭川町的一个军医家庭。读中学时喜爱上了中国历史文化。1930年进入大学后,更加自觉地广泛涉猎中国史籍,阅读了中国的《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等。1936年3月,他从京都帝大毕业后,就职于每日新闻社。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9月,他应征入伍,作为士兵来到中国的河北省,4个月后他因病退伍回国。
  井上靖的作品,其人物、时间、空间、故事都是他抒发孤独感的媒介。在他看来,孤独是一种生命的常态,宿命是一种历史的常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道和人道


  《精神领袖》 (俄)索洛维约夫等 著   
(俄)阿希姆巴耶娃 编 徐振亚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2月版


  ○张旋(书评人)


  《精神领袖》一书的副标题是“俄罗斯思想家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汇集了俄罗斯的十四位重量级思想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评论,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领袖”的理想和追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能实现吗?《精神领袖》正是对这问题的探索和论辩。该书虽然没能证明人道确实可以在世上真正地实行,但至少可以让人明白人类在幸福的事业上到底应该追求什么理想。

  1.《圣经》和《群魔》
  如果只是把所有书籍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在善良和爱心方面加以比较的话,那么我想人们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物能与耶稣相比!也就是说,《圣经》中耶稣的形象在人类精神上的完美,使任何其他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变得渺小。因此,许多作家在写作时能取耶稣人格中之一点加以表现,只要能在一点上达到耶稣的高度也就可以满意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时也是奔着超越《福音书》的方向走的——他熟读《圣经》,就像尼采写《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也是想要超越它。陀氏写《白痴》里的梅什金公爵的时候就有模仿耶稣的意思,但是梅什金公爵是根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梅什金公爵也善良且博爱,但是他不能带给人永恒的希望。直到陀氏写了《群魔》,这时候才突然灵光闪现,终于写出了一个真正能配得上耶稣的人物,但是却不是向他看齐,而是正好与他对立,也就是说在这个人身上把耶稣的人格全都给反转了过来,让它们全部毫无保留地走向反面,这就是斯塔夫罗金。

  2.斯塔夫罗金
  斯塔夫罗金,在《群魔》一书里被称为“过一种嘲笑人的生活”的人,他既嘲弄那些欺凌者,也凌辱那些被欺凌者,总之他嘲笑一切人,嘲笑一切对生活漫不经心的人,就像耶稣的“博爱”爱一切人,爱一切冥顽不灵的人。当然,仅仅赋予一个人所有和耶稣相反的人格那还是不足以与耶稣相对比。耶稣达到了善与爱的完美,他在受到审判并被钉上十字架之前,他可以仅用两个手指头就把那些反对他的人捏为朽粉,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甘愿被羞辱后钉死。“他以一人的顺从使众人成为义人。”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通过让斯塔夫罗金冷酷地害死一个天真无邪、因为爱而顺从的14岁女孩马特廖莎(房东的女儿)让他成了一个至恶的人,以致让他“以一人的犯罪,而使众人承担后果”(再没有人可以自称为义,所有人都成为恶的共谋)。  
  这一段故事是《群魔》的精髓,它是斯塔夫罗金用“自白”的形式写的,这个自白使这世上没有一页书所写的邪恶能与之相比。在这个自白中,斯塔夫罗金在诱奸了马特廖莎以后又把她抛弃,让她从怀疑到动摇,再到最终可怕地承认自己最为纯真——或者说是童贞——的爱是罪孽,且只能以死纠正,才14岁!而且正是在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与《福音书》里耶稣在喀里马尼之夜里同样让人惊心动魄的东西。
  在《福音书》的喀里马尼之夜里,也是耶稣在被抓捕的前夜,最后的晚餐之后,他自己离开门徒独自去祷告,因为他知道“被钉十字架”这杯酒太苦,于是请求在天的父把它撤去,但是又不愿违背他父的意志。他一连祷告了三次,每次都说一样的话,但一次比一次用力,而且“汗水像大血点一样滴在土地上”,但是他天上的父只是派了一个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使他祷告更加用力。这是福音书里最动人的一节,在《群魔》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是这样来写的:
  那天……马特廖莎自己走了出去,斯塔夫罗金在屋里坐着,然后听到了小姑娘在楼道里急促的脚步声,他拉开门缝朝外看,看到她进了一个小鸡窝似的储藏室。这时候,他心里一下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但是,然而……”
  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但是,然而……”里面包含了什么东西?这是不可以解释的。其实读到这里,读者和斯塔夫罗金一样完全能够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斯塔夫罗金在这个“但是,然而……”之下,什么都没有做,其实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而是做了比什么也不做更邪恶的事,他!从兜里掏出了一块怀表,当时间过去了20分钟以后,他没有看到马特廖莎走出来,然后,最冷酷的事发生了,他数着表又静静地等了15分钟——这一时刻你要想到一定有魔鬼撒旦加添了斯塔夫罗金的力量——多么可怕的15分钟!
  15分钟过去了,斯塔夫罗金向“小鸡窝”走去,他从窗子悄悄地朝里看,确认了他的预感,而且有这15分钟的保证,那小姑娘是任谁也救不活了。从前所发生的一切都除了他以外再也无别人知晓,而且马特廖莎是自杀的,她的死谁也无法把他与此扯上关系(所有人被迫成为此恶的共谋)。从此斯塔夫罗金怀此罪孽走上了嘲笑一切人的生活。最后,在完全没有人审判的情形下结束了自己。死前没有忏悔,因为他觉得再也无法与世上的一切人取得和解,既使是在上帝那里也不能,他的路就是没有路,理性和道义只能把他的供述当成疯言疯语而拒绝其信服性,因此与它们和解更是没有可能。这就是斯塔夫罗金,一个可以和神子耶稣相对立的邪恶的人子。

  3.天道和人道
  上面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上的成就,这是他的天才,是无人可以匹敌的东西。下面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这个人物的意义,其实所有的意义都在斯塔夫罗金和吉洪长老的对话里了,那就是宽恕所需要的人道基础和作为宗教基础的天道之间的隔膜。斯塔夫罗金如此真诚的自白,最终仍要受理性的怀疑,甚至会被当成愚蠢的自嘲。这全都是斯塔夫罗金无法接受得了的东西。
  其实斯塔夫罗金这个人只是达到了恶的极致,而这个人物在陀氏的《地下室人手记》里就写过了。“地下室人”也蔑视那些彬彬有礼的有教养者,凌辱可怜的被欺凌者,但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是和解。斯塔夫罗金不过是那个“地下室人”的尖锐化。斯塔夫罗金在《群魔》中是沉默得让人捉摸不透的,他想说的东西都分给了沙托夫和基里洛夫。但是在《地下室手记》里,这个斯塔夫罗金的原型却是喋喋不休的人,他所说的就是反理性。在这本《精神领袖》里,舍斯托夫对这个“地下室人”进行了精采的专论,用的标题是“反自明性”。   
  自明性就是理性,是所有哲学和科学的基础,自明性也就是形而上学,哲学史就是形而上学史,也就是德理达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历史。每一条形而上学的命题都是既不可证明又不证自明的“天道”,所有的哲学家所致力于研究的都是这个自明性,也就是“天道”。所有的科学法则,道德伦理的基础都是这种自明性的天道。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地下室人”反对的就是这个自明性,就是这个天道。当然,他不是对它不信服,而是对它所拥有人类统治权极为憎恶。他认为,人人都服从自明理性,这简直不成体统!二加二等于四,这就是一堵墙,谁也无法翻越。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斯多葛主义,什么人都是追求自由和幸福,什么君权神授啦,什么“独立宣言”啦,什么国富论啦,什么进化论啦,这些都不过就是一本本对数表(人是无法通过翻对数表得到幸福的)。
  总之这些都是天道,一种可以让一个奴隶为自己身上的锁链歌功颂德,大呼“对头!”的天道;可以让一个弱者哀愁,让一个强者坦然的天道;可以让一个在不平等之下发扬奉献精神,最后在幸福的关口却被人遗忘掉然后只能加以抱怨的天道。   
  因此,遵从这个天道也许可以让人达到善,但是这个善只能是冷冰冰的,而且被认为只掌握在有教养的人手里,而这个有教养的人虽会以善对待他人,他人所能感到的也只是冷冰冰的善意,即使这善者像招待君王一样招待你,他的内心仍然对你没有任何感情(甚至还有微微的轻蔑)。天道的基础是“善”,此善对于它的对立面“恶”,是绝不宽恕的。人道的基础是“爱”,普世之爱,也就是耶稣的“博爱”,此爱则可以宽恕它的对立面“仇恨”。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福音书》里找到的东西。   
  在天主教的“天道观”中,人世就是一个炼狱,人在今世是不能享受幸福的,幸福只能在来世的天堂中。人应该顺从,并且通过生活和忏悔才能在死后进入天堂才能享受到永恒的幸福。而“人道观”则认为,只要人们都学会了爱,并去爱一切人,那么,幸福根本不用等到来世,在今世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神的天国,不是人死后上天堂,而在生前看到天堂降临人间。也就是说人们在有生之年就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死后不仅太晚,而且也不靠谱。

  4.尼采主义和邪道
  上面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宣扬的“人道观”,当然最后他仍然要相信上帝是存在的,灵魂是不朽的,否则“爱”也就没有意义。而尼采正是从《地下室手记》中吸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思想,但是又除去了他的灵魂不朽的信仰,从而发展出一套强力意志主义,这个强力意志与陀氏的人道主义一样反理性,反对理性对人的统治权。但是他不以建立“普世之爱”的和谐为目标,只是以反理性的意志抒发为幸福之源,最后也就变成了一种“天道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也是一种宣扬“上帝死了”的邪道主义,所以尼采主义看似是“人道主义”,本质上还是一种变态了的“天道主义”,也就是“邪道主义”。
  其实在《群魔》这本书里,尼采主义也就是斯塔夫罗金和他看不起的朋友韦尔霍文斯基的结合体,在《群魔》里,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已嗅出来斯塔夫罗金与韦尔霍文斯基的结合会酿成大祸,所以他让斯塔夫罗金极度厌恶这个小韦尔霍文斯基百般巴结——尼采这个自诩“世上最聪明的人”就没有看到这一点,而这种预感竟然在下个世纪被证实了,那就是尼采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形成的纳粹,而且也确实造成了百万生灵涂炭。
  但是一旦涉及到个人生活层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看起来就只能是个可以将所有人都“扫地出门”的虚幻理想。它可能真正实现吗?这种人道主义如果不与天道主义结合,在这世上是能够达到的吗?这个就是让人怀疑的地方了。当然,这也就成了所有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了。而这本《精神领袖》也正是对这问题的探索和论辩。这本书虽然没能证明人道确实可以在世上真正地实行,但至少也让人明白人类在幸福的事业上到底应该追求什么理想,到底是让人接受爱的教育,还是善的训导,也能够明白所谓的科学主义和共和主义所许诺给人的“天道观”幸福的虚妄。欧陆的幸福全都是建在“天道”之善上面。

  5.此书的几位作者
  索洛维约夫,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小朋友,是俄罗斯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哲学家。他在书里极力捍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但是很遗憾他的理解都只是教条主义的。特别是在与列昂季耶夫的论战中更显得乏力。
  列昂季耶夫,一位东正教的教士,也是个深刻的思想家,不过他的思想是教会的思想,也就是天道观的思想。他抓住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辫子,认为陀氏危险地想要在俄罗斯建立一种新的宗教,他把陀氏看成了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于是对他大肆攻击,而且也确实地击中要害,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里确实有反教会的天道观的东西,特别是那个希望神的国降临在地面上,让人今生就可享受幸福的观念,这与教会完全相悖,这样一来——那些祈祷和忏悔就是多余的了。
  其后的思想家也个个都是强有力的。其中的罗扎诺夫文笔风趣机智,几乎接近海涅,其实海涅的思想到后期与陀氏的人道主义相接近了。而海涅本人也是个真正的在现实中“嘲笑人的人”。后面的舍斯托夫、别尔加耶夫等等都是大思想家,他们写的专论个个都不差于法国人纪德的那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该书当然也是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是中华至宝



  《色难》  证严法师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杨键(作家,诗人)


  证严法师说过两个故事:一是有一位果农,辛苦地种了一大片果树,太太每天将孩子放在家里,让母亲照顾,自已跟着先生照顾果园。晚上回家,太太一定要孩子回到她身边;假如孩子还依偎着奶奶,她就会把孩子拉过来,责备孩子太过依赖。太太常常在孩子面前,对母亲很没礼貌。老母亲心里很难过,媳妇不在时,都是她在照顾孙子,为什么媳妇一回来,孙子就不能待在她身边,也不能吃她准备的食物?儿子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有时会提醒太太:“你应该对妈妈好一点。”太太就回应:“孩子就像我们种的果实一样,我们种得那么辛苦,就是希望它结果啊!结了果实,我们要珍惜它,爱它。”这话更让先生感到无奈。

  有一天,先生把果园的果树全都连根砍断。过了几天,树上的叶子和果实开始枯萎掉了下来。她着急地对先生说:“怎么办?你看看,果实都掉下来了。”先生就对她说:“你没看到吗?根断了。”
  “为什么根会断了呢?”
  “是我把它砍断的。”
  太太不敢相信:“你这傻瓜,怎么可以把根砍断呢?”先生却理直气壮地说:“对啊!树要照顾它的根,人也一样要顾根本。我是父母生的,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你不能和我一起孝顺妈妈,等于断了根一样,如何结出好果实?”
  从此,太太懂得和颜悦色地孝顺婆婆了。一家人非常和乐。

  二是有位母亲为了救她的孩子,硬闯进火场里,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保护得毫发无伤,而自己却全身灼伤,生命虽然保住了,却面目全非。这个孩子以后在某大公司担任总经理,管理好几百名员工,但是他有一项隐私,就是不让别人知道他有一位面孔很难看的母亲。他待母亲却如同佣人一般,但是母亲不以为意,只要儿子的朋友来,她就做一桌好菜让儿子请客,从不让儿子失面子。母亲总是默默地待在厨房,偶尔进到客厅里,儿子就会抱怨:“你为什么要出来?待会儿就有朋友要来了,你赶快进去。”母亲表面上任劳任怨,其实内心有无限的悲哀。有一天,母亲生病了,病得非常重,她请儿子到床前,想跟儿子说些话。她说:“儿子啊!我知道我让你很没面子,没能让你有个很体面的母亲给人看,但是你知道吗?”她描述了当年火场中的情景。最后她说:“那时我拼命保护你,我很高兴你毫发无伤,只怨恨这场无情的大火烧毁了我的脸,让你没有体面的母亲跟人见面。”儿子听了震惊不已,但是一切已来不及……

  佛陀说,世间有两种人,我们如果能去付出、抚养,回报的功德很大。哪两种人?第一是“父母”,第二是“得道的圣人”,也就是师长,有道的师长,因为父母给我们身体,有养育身命之恩;有道圣贤启发我们的慧命,所以要供养尊重。《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回报父母恩,即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现代人所说的孝,往往只限于物质奉养而已,以为提供父母物质生活,让父母有得吃,有得穿,就算是孝养父母了。反观古人之孝,除了要使父母衣食无缺之外,还要晨昏定省,问候尊亲。现在有很多为人子女者,当父母和他说话时,他连回个头看看老人家的脸,都觉得是多余的。
  证严法师说,孝,是中国文化之宝;西方人不谈“孝”,年轻人倾向独立。证严法师提倡父母年老了,要奉养在自己家里,她很反对父母老了,就送到养老院。证严法师认为,每个家庭应负起抚养父母的责任,老人都住在家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个社会自然葆有伦理的精神,社会秩序也会更加祥和。

  证严法师常常说,世间有两件事情不能等,为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不到墙顶的蜗牛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乔丽华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年12月版  


  ○老祝(书评人)


  托大先生的福,死后六十多年,朱安有了名副其实的传记,虽然诸多事迹已不可考,但读者的叹息和同情终于可以集中起来,这个旧中国妇女的命运也因鲁迅被放大被瞩目被品头论足。
  中国人有种奇怪的“完美观”,但凡有了点出息,即使是他自认为的出息,便忌言过去的不堪。为尊者亲者讳,乃至为自己讳、为名人讳。研究鲁迅的文章在论述周氏兄弟失和与大先生原配太太朱安时,大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鲁迅,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讳”吧。
  就后者而言,鲁迅错就错在“愚孝”,不忍拂逆母亲而葬送了两个人的幸福,姑且称为幸福吧。结婚时,鲁迅25岁,在日本求新学,前途尚未可知。朱安在订婚时悲剧就已上演。相貌不足令鲁迅动心,小脚,并大字不识一个。年轻的鲁迅无力反抗家族和母亲,心存侥幸的他在新婚之夜,彻底“拔凉”,婚后第四天就逃回了日本。后来鲁迅同封建思想斗争,批判愚忠愚孝,自己却在年轻时愚了一次。客观地说,思想的觉悟和行动的改变并不同步,尤其面对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寡母,鲁迅象征地抵抗了几下,就缴械投降,接受了叫他负担一生的“母亲的礼物”。
  有人说假如朱安不“下嫁”周家,或能过上老百姓的日子。假如对历史进行“假如”,那么历史就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了。

  鲁迅单裤过冬,以此克制性欲。这虽是他人之揣测,但鲁迅曾说过搜采植物荟集古书以代醇酒妇人的话。鲁迅有种种爱好可以排遣苦楚,而朱安呢,只有那只水烟袋在与她丈夫的咫尺距离发出寂寞的烟雾。有人说大先生夫妻有名无实,有人说其搬到北平后,“夫妻间Wife(特指同房)多年也仅仅一两次。”但究竟怎样都改变不了“作为夫妇的他们从灵魂到身体都是隔阂、无法融合”的悲剧。
  丈夫之冷漠,子嗣之无望,生活之闭塞,唯在饮食起居上伺候婆婆与丈夫,成了朱安能做和仅仅能做的事情。她一度努力改变夫妻的状态,比如剪掉发髻、学体操等,终因两人差距太大而毫无结果。得知大先生和许广平同居后,她彻底绝望了:“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这是她唯一一次向外界吐露心境——她几乎是一辈子躲在壳里。

  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婚姻,饶有深意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激荡的情形。比如也是奉母之命完婚的胡适,却受到旧派“糟老头子”的一致赞扬。胡适坦诚:“吾之婚事,全为吾母起见。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既然默认婚事,则该承担婚姻义务。鲁迅的矛盾在于他宁肯自己这方吃亏,试图促成一个三方都有个能接受的局面,但受伤最重的当然是朱安了。朱安的相貌实在不敢恭维,鲁迅无法效仿胡适对江冬秀的“力求迁就”,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作者是女性,大概忽略了男人的天性:没有感情也能“极力表现闺房之爱”。

  再举一个朱安认识的女性例子。萧红的婚姻也很不幸,她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但萧红的翅膀从来没有放弃扇动,她不是碰到危险就缩回壳里的蜗牛。萧红比朱安小很多,究其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接受了新思想,和年龄无关。鲁迅和封建思想打了一辈子的仗,却无奈身边的封建思想,的确是他的失败,不能不说有鲁迅的错误——一开始就抱定“供养”朱安的决心,从没想过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9 11:11 , Processed in 0.1081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