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双 于 2011-5-23 20:36 编辑
看到张恨水和朋友谈及择偶问题的一段小插曲
关于择妻的标准,张恨水对朋友说,要美丽的,我以为不如赏花,要道德好的,我以为不如看书,要能帮助我的,我以为不如买假机器,要能让我快活的,我以为不如找各种娱乐。那到底啥标准呢?张恨水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要一个能了解我的。后来又有女子问他择夫的标准,张恨水说的比较具体,也很有意思:要说话诚实,做事有秩序,且知卫生。身体强壮,而不肥胖。无论学文学、科学,要喜欢文艺,有美的意味。无不良嗜好,无虚浮习气,收入虽不必太丰,然家庭及子女教育之费,必能努力罗致(但有不得已,亦可原谅)。合乎以上几个条件,女子似乎可以嫁了。大腹便便的官僚政客,满口新名词的代表,身洒香水、脸擦雪花膏的荷花大少,这种人,未必不可取,但是以言终身的良伴,那就差得远了。
无论择妻还是择夫,张恨水似乎都遗漏了爱情这个关键词,看似无意,却大有深意的吧。关于择妻的标准,未免说的堂皇了些,但也说出了其中很关键的问题。爱情本无标准,那么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呢?“了解”这个词是很中性的,但内涵却不简单。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知字,可以连命都舍了,与传统意义上的爱情的值域大差不离。有趣的是,现今社会在谈论择偶标准时,会很自然地忽略掉这个词,无论出于何种心理,起码说明,对是否“了解”已经看得很淡很轻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爱情的值域在降低,直接点说,爱情在迅速贬值。
与之相反的是,内心的渴望却有增无减,择偶的标准与内心的渴望呈现出一种盲目和矛盾的情形。
张恨水对那女子说的择夫的标准,很显然是以自己为参照的,不无调侃的意味。但似乎却歪打正着,即以今日标准来看,也不过时。对女人来说,有几类男人还是不嫁的好。但实际情形却恰恰相反,这说明不论是张恨水那个时代,还是现如今,张所列举的那几类人,都是女子追逐的目标,这不仅是对张恨水的讽刺吧,呵呵。
当然,关于择偶的标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只是这把尺子长短不一,刻度的精准也相差很多。近些年离婚率在不断增高,说明,大多数人心中的这把尺子的刻度都模糊不清或者产生了巨大的误差。有人说,离婚的增加是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的一个标志,我日他大爷的,纯粹是胡说八道,用一个词总结,世风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