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揽胜火州
6月22日,行程:吐鲁番。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嘉峪关、敦煌,进入新疆第一站哈密,经哈密西行,就进入天山中间的吐鲁番盆地。吐鲁番历史上有“火州”之称,每年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近百天,极端高温曾达49.6℃。一年中降水量只有16毫米,但蒸发能力却达3600毫米。吐鲁番不仅热得出名,而且低得出奇。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艾丁湖,是世界第二低地。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沿途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和高速公路并行的是一条河流,时而宽如湖泊,时而窄似溪流。湖面银光闪闪,湖畔不时可见原盐堆得像小山,沿途有管塔密布的化工厂,这就是新疆盐湖,是一座带状的巨大咸水湖。盐湖方圆几十公里,据说透过清亮的湖水能看到湖底白色的盐,这里专门修建了一家化工厂,现在整个新疆的食盐及工业用盐全都产自这里。
突然,前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映入眼中,巨大的风车林立在高速公路两侧,延绵数十里。在高高的风车塔柱上,写有“达坂城风力发电厂”的标识,它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
据王导介绍,一台风力发电设备的造价很高,在800万元左右,每根线杆高30米,风轮旋转一圈能发0.5度电。风力发电是一种充分利用大自然、无污染的发电方式。乳白色的线杆、风轮与黑色的戈壁呈一种鲜明的对比状况,望过去蔚为壮观。在车上,只是看到风车的风叶隐隐约约地转动,走下车,瞬时就感到了风力的巨大,仿佛永不停息,一直保持着一个固定的速度吹拂着我们。
啊!恒久的永不停歇的力!我有些迷惑了,像是记起了什么,又像领悟到了一种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也时时感受到一种永不停歇地推动着自己的神秘力量吗?
再往前就到了达坂城,它是位于天山中部的一个无名小镇,因为王洛宾一曲《达坂城的姑娘》使它名扬天下。游客乘车由乌鲁木齐到吐鲁番,途经达坂城时,总要停车驻足,看一看达坂城的姑娘。这次,我们坐的旅行车走的是新修成的高速公路,所以只能从边上领略一下这个小城的远景,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边听着导游的解说,边在记忆中的歌声里放飞思绪,仿佛看到了达坂城姑娘的美丽,也思考着这位西部歌王的一生。
接下来要去火焰山。火焰山在《西游记》里是一道“赤焰烧虞云,炎氛蒸塞空”的险关,孙悟空在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声名远播。如果吐鲁番是大火炉,那么火焰山就是熊熊燃烧的火炭。这里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红日当空时,赤赭色山体在阳光照射下,仿佛烈焰熊熊。正如岑参诗云:“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传说,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踢翻太上老君炼丹炉落入凡间的火炭。火焰山脚下,迎面竖立着“火焰山”的石碑,不远处就是火焰山地宫游览区。这是一个环形建筑展厅,包括了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高昌历史名人厅以及休闲购物中心。建筑物被独具匠心地设计为炼丹炉的造型,环形建筑“炼丹炉”直径20多米,距地面深4米,为人们游览开辟了一个清凉天地。展示厅内西游文化长廊由二十四幅的以《西游记》中重要的故事情节为题材的浮雕组;地理文化厅展示火焰山微缩沙盘和介绍吐鲁番风情及文化的壁画、浮雕;高昌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吐鲁番的旧称,历史名人厅展示了历代名人在此的事迹。“炼丹炉”的中央天井中耸立着一直径60厘米,高12米的巨大金箍棒造型的温度计,清楚标明当时70℃的高温。据介绍,金箍棒造型温度计已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证书。
由于气温极高,我们不敢流连,匆匆地拍照留念后,踏上了去交河故城的路途。
距吐鲁番县城约10公里,便是新疆的交河故城。故城是一处文化遗址,导游介绍说:交河是西域名城。交河故城,亦称雅湖故城、高昌都城遗址。《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城由此得名。
交河故城,主要集中在两条古河床交叉的土岗上,犹如孤岛。站在孤零零的一座土城遗址上,放眼望去尽是残垣断壁。听着导游讲述故城兴衰起落,我们的心灵也随着她的声音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远古的年代:
公元前2世纪,车师人建国并在现在的故城建都。后来在多次的抗击外族的侵略中,车师人战败。为了不让婴儿落入敌人手中,国王在城破之时下令将城内所有婴儿杀死,然后埋于一处。站在婴儿坟遗址前,每个人无不唏嘘,战争的罪恶在这里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极限,不知道那些发动战争的罪魁来到这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今,我们处于和平年代,站在明净的蓝天下,更加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
有考古资料证明,车师人建国最晚在战国后期,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交河故城是我国大西北最古老的古城之一,它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要早。据导游介绍,早在西汉时期,在汉王朝“五争车师”之后,便派重兵在交河屯戍。汉名将班超、班勇父子亦曾在此戍边。唐时在此设立安西都护府,统领中亚地区。唐代大诗人岑参有诗写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叙述了当时士兵的生活。
在故城的遗址上,除了感受到世事的沧海桑田和历史的久远烟尘外,一定还有些什么是可见而不能言的,这也就是每天会有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这座故城的原因。
回程的路上,从车窗里看着戈壁滩上落下去的夕阳,似乎还能听到旌旗猎猎作响,抑或无数亡魂不谙世故的纯稚哭声,我感到时时都有重新陷进历史隧道的危险。
下一站游览景点是坎儿井,葡萄沟。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古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的绿洲良田。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地下大运河”。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大片的沙漠却依偎着绿洲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人们用杰出的智慧又开创了一个奇迹。
在吐鲁番,迷人的葡萄沟是游人必去之地。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的地方。从吐鲁番市出发,行车半小时,便到了素有“火洲桃花园”之称的葡萄沟。有副清联,颇能表达我们此时心境的愉悦:
田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桃花犹在,携太守常来问津。
葡萄沟实际上是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因盛产葡萄而闻名。葡萄沟的两侧山坡上,由于干旱缺水,只稀稀拉拉长有几棵零星的杨树。可葡萄沟内却别有洞天。依靠天山上融化的雪水,沟内潺潺流水,绿树成荫,葡萄架成片,犹如绿色的海洋。那挂满枝头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绿得纯净,耀眼,简直让人觉得走进了一个清凉国。
架上的葡萄尚未成熟,我们被导游带去维族老乡家家访。
能言善辩的维族小伙热情爽朗,服务周到地领我们坐到了庭院里的炕上,先是水果葡萄干,又是维族美女欢歌热舞,还拉着团里的游客一同参与,好不热闹!接下去对不同种类的葡萄干的制作工艺和特点又耐心讲解,还教给我们如何辨别质量不好的葡萄干的方法。大家看他如此辛苦,忍不住各样买了一公斤,以表达对他们热情款待的谢意!
那晚我们住在吐鲁番火洲大酒店,没想到新疆和内地时区相差如此大,在这里晚上11点左右天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