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1|回复: 22
收起左侧

[诗歌] 农民的贫困和富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1-10-24 09:38 编辑

                                                                 《农民的贫困和富裕》
       摆脱贫困,追求富裕本是人的天性。摆脱贫困最为简捷、直接的方式便是剥夺富裕。就中国为数最众的农民而言,又简单的将剥夺富裕的理论(舆论)基础建立在“把富裕等同于罪恶”上。而毛氏便提供了这样的理论給中国农民,也由此他首先被农民拥戴。同时,农民也用这一理论在土改中完成了对富裕的剥夺。
       但是一时得了这轻易到手的成果后,农民所付出的几十年无间断的沉重代价却是当初所难以料见的。因为,依照这一理论进一步推演:既然富裕等同罪恶,则剥夺者在成为拥有者之后,也仍应该远离这“罪恶”,即不可追求(特别是个人生活的)富裕。这一政治学上的悖论使得中国农民彻底陷入了尴尬。在为国为民,为集体,为公家的旗帜下,在失去富裕的同时,他们也完全失去了自我。
       我们无法完全忘却那个荒谬的年代。“火车站台卖茶蛋,投机倒把”;“自留地里种蔬菜,资本主义”。这样匪夷所思的怪事是现在的思维方式难于理解的。但在当时,大部分人竟在煎熬中日渐承认了这种被神圣化了的英雄主义理论,成为自我麻醉的英雄。而人的天性毕竟是难于压抑的。故也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屡教不改”;“铤而走险”。其中,最可称之为“悲剧”的是受制于贫穷社会主义理论的麻木的灵魂中充满了赎罪感,在真诚的忏悔里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
       现世的政策倒是允许富裕了,岂止小康,甚至暴富!但农民的富裕标准太难确定。不知还有多少农民兄弟的梦里,“富裕”和“温饱”是等价的。他们生生祷告、祈盼的无非如此,真是境界太低,太低。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但如果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既非捞世界,也非闯世界地涌入都市,成为新的盲流,不知将是如何心情,怎般无奈。
       他们的内心,我想,恐怕是宁愿失去富裕,也不愿失去土地的。只是一切已无可奈何的被改变了,而他们不会填词吟诗地感慨。我想起老舍先生经典话剧《茶馆》里的一句台词:年轻时有牙,没有花生米;现今儿有了花生米,可又没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87 收起 理由
南草萋萋 + 20 + 87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7 09: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0-2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第一次品读旧主的文字,几多感慨。。。
    依然记得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时代,尽管开放,尽管搞活,一切都还那么实在。而今,却只剩下一堆泡沫。。。
    越来越高的大厦,越来越少越来越贫瘠的耕地。农业大国,将何去何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坑洼蜿蜒的小路
    穿过三个村庄
    它们都已年代久远
    每个村庄的场院里
    都铺了一地金黄的谷子
    那是农民们金色的汗滴
    阳光赋予它们温暖幸福的香气
    立秋的凉风被香气感染
    醉在村落间旋舞

    极目田野
    有簇簇微烟
    成堆的稻子的身躯
    在它们站了一季的土地上
    光荣火葬
    那烟弥漫在村落上空
    带着蒸起的泥土气息
    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
    自己也是颗人间烟火
    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这片丰裕的土地上

    未来不想
    路是要修了
    新的楼房
    会在旧村落的废墟上崛起
    那田野呢?田野呢
    不过是历史发展的洪流
    一段小小的插曲
    那时
    面对一幢幢钢筋水泥的庞大怪物
    要到哪里
    找回人间烟火的自觉

    这是我去年暑假写的,我家乡最真实的场景,那里的田地很快就要被政府收购。
    农民不是不想富裕,只是有田地的农民才称之为农民,农民和土地的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15 银子 +87 收起 理由
    南草萋萋 + 15 + 87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0-25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是要修了
    新的楼房
    会在旧村落的废墟上崛起
    那田野呢?田野呢"
    田野就渐渐的消失.........飞飞好文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草萋萋 发表于 2011-10-25 07:48
    "路是要修了
    新的楼房
    会在旧村落的废墟上崛起

    谢谢草草~~~
    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或许再过几年,我的童年的一切就只能在照片上回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0-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飞绿 发表于 2011-10-25 05:42
    谢谢草草~~~
    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或许再过几年,我的童年的一切就只能在照片上回忆了。

    飞飞,我的童年已经拆掉了。。。。。跳房子,玩跑跑抓,看谁家结婚过生日,一条老弄堂的热闹,几十年的历史,变成了一方闲在那里的空地。。。。。。{:soso_e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草萋萋 发表于 2011-10-25 15:55
    飞飞,我的童年已经拆掉了。。。。。跳房子,玩跑跑抓,看谁家结婚过生日,一条老弄堂的热闹,几十年的历史 ...

    勾起草草的伤心事了。。。。。。
    或许我们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童年只关在铁门里,与左邻右舍都寒暄不了几句话的孩子。。。。。。
    我们还可以回忆,还可以老了拿出来跟小辈讲讲当年的皮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看问题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
    从宏观看,人类这五十年里依仗“科学”对当代人的贡献,
    不要说对后辈,便是对下一代,到底是进步,还是造孽,
    是个需要用“科学”慎重认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旧主 发表于 2011-10-26 01:27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看问题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
    从宏观看,人类这五十年里依仗“科学”对当代人的 ...

    若是我现在以后辈的角度看前人留下的“科技成果”,不能说都是“造孽”,但我也不认为是进步。
    多数人用不上的东西是“科技成果”,而多年前多数人都用得上的原生态的商品却渐渐走向没落与伪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桂芳 于 2011-10-29 16:16 编辑

      永 别 老 宅            
      离巢雏燕暮年回,雨里颉颃望楼台。
      再见何时孵养地?明朝此处无家归。
    file:///C:/DOCUME~1/h/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676.png
    东北角的旧楼是老宅,我出生那年由草房     
    翻成平瓦房,79年改建成二层小楼。三层新
    楼是弟弟88年建的。 去年拆前回家见了最后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1 19:38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1-18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戒痕 发表于 2011-10-24 10:42
    貌似,第一次品读旧主的文字,几多感慨。。。
    依然记得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时代,尽管开放 ...

    同感。看似繁华。却掩藏种种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6-29 14:4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1-1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在其中,谁都观望未来,谁也无法把握未来。每一个前面都没有样本,但发生的总是焉知福,焉知祸,科学最大的错,就是改变了不可改变的。问楼主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1-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六楼兄这个帖子很感慨。
    赖于生存的土地国有化了,就是说一个村长就有权利出卖土地了。

    这个国家过去的有些理论深深刻印在这个时代里。
    我现在真的在归拢准备着,要告诉自己孩子,世界的根本,国家的根本,个人的根本。

    红语录海洋的时代过去了,钞票海洋的时代来临。但都不是人间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27 09: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8 21:53
    看六楼兄这个帖子很感慨。
    赖于生存的土地国有化了,就是说一个村长就有权利出卖土地了。

    看得糊涂最后一句话,脑子里就剩下一句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真谢谢楼上各位.
    我们不是只在玩文字;
    调侃是放松,对一些该认真的事,无论世道,风云;以匹夫自居也无不可.
    如新竹对灌水帖中悦悦之死回帖感慨,我是认同的.
    感谢各班主对发文及回帖的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8 21:53
    看六楼兄这个帖子很感慨。
    赖于生存的土地国有化了,就是说一个村长就有权利出卖土地了。

    江山不再,指点依旧,书生情怀,意气横秋.以前送某兄之语,转赠仙翁,似无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1 19:38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1-1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合花 于 2011-11-19 07:30 编辑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1-11-18 21:53
    看六楼兄这个帖子很感慨。
    赖于生存的土地国有化了,就是说一个村长就有权利出卖土地了。


    合花有时相当敏锐,论坛里朋友看到我只是一个会吟风花雪夜的小女子,事实上恰恰相反,我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极度悲愤中。红语录,绿钞票的时代都过去了,取而代之将会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译者 于 2011-11-21 10:11 编辑

        请恕笔下冒昧地谈两点拙见:
         1,阁下有关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剥夺剥削阶级的财富,均于全民,定义为:毛氏本意即:“把富裕等同于罪恶”——“全民皆贫”之理想(当然我之表述不恰当),此见,余不敢苟同!
         2,余不佞,斗胆谏:多学历史(全面点),再注意温习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可能会使“陛下”的才思更加华丽,更加英明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译者 发表于 2011-11-21 10:09
    请恕笔下冒昧地谈两点拙见:
         1,阁下有关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剥夺剥削阶级的财富 ...

    中国近代革命史,如从百年前之辛亥总结,教训多多.49年建国以来,过"左",偏激的社会行为给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造成的心灵创伤几成定论.无论镇反滥杀,特别是反右,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点善良求实担当精神,(即所谓士大夫精神),予以摧毁,贻害至今.如社会信任缺失,道德观念淡漠.是反右,文革余毒.有关土改剥夺财富及财富等同罪恶的理论,自非简单.我或可称之为是杂文,非论文也.
    但邓氏改革之初,先从农村着手,破贫至富,是改承袭观念.这恐是事实-----史实?
    道德信仰,精神文化重建,谈何容易?
    文乃人也,史乃实也,哲乃思也.
    以史为例,不在读多----当然,不读,少读亦无从谈起------在看待角度.故史学家观同一段历史,常有结论差异.但史实不依人为而改变.
    我辈时值风云变幻之际,也算一幸罢.
    谢兄直书己见,日后多有交流为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12-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旧主 发表于 2011-11-21 11:46
    中国近代革命史,如从百年前之辛亥总结,教训多多.49年建国以来,过"左",偏激的社会行为给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

    我有日对老伴说:哪天高兴了,去图书馆查查,看看汉一代,明一代建国后六十三年的国情。
    没查,没勇气生气。先肯定的说,比对起来,会心寒齿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1:56 , Processed in 0.0924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