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傷白 于 2012-3-17 22:36 编辑
【唐】伤白(229754483) 2012-3-17 20:04:39
今于很高兴再次邀请到笔下人间老师到我群来开讲第四课:《谈谈语法:之一,关于词性的一些问题》在此希望讲课期间群友们也能像上次一样能遵守纪律,尊重笔下老师,不要随意插话捣乱扰乱他的思维,下面就由我再次把时间交给笔下老师让他为大家演讲吧: 【唐】笔下人间(121263292) 20:07:37
诸位:{:soso_e163:}{:soso_e163:}
三为众,所有女士先生,请了 【唐】笔下人间(121263292) 20:10:02
这语法问题其实是前几天手机和几个朋友群里闲侃想到要谈谈的,我觉得,有说说的必要。
谈理论问题,我向不喜欢转载他人或套用现成,观点认识方面,总还是自己的好,取借别处,虽便一时之需,到底与己无干,为人作嫁。语法却做不到完全这样,不能完全心造,规律性的东西,重在于总结确认,而非特立再造。就即如讲历史,怎么讲都不能离开史实,只要是事实和真理,就不能以个人喜好情绪来改变它。要看的是这个基础上的准度和深度。不过,在我们弄清以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延展和深入,却不再是无意义的事。当然,一定要对正确的规律持尊重态度。我常常慨叹艺术上打不明白官司,探讨语法之类,有点靠近学术了,却也未必能够人人面对,因为这学术也是为艺术服务的,这也怕抬杠,究竟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我想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所谈的,不是司法证明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客观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文言语法和现代语法一样,词性都是第一课,这是语法的基础。就诗学而言,词性的重要性主要反映在对句上。我们以此为主线梳理,似乎可使复杂的语法的相对清晰起来。我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将自己对这方面的理解谈谈,相互都受益。诗词联均与对句有关;其中又以联对和律对为重。词性也好,词组也罢,总不外名动主谓之类,了解了这语法中最基本的东西,就知道了每个词的属性,在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能够明确判断对句词属是否统一,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应该说,现代语法,的确比古代语法要明晰完备,就像和拼音字母的确比古代切音要好一样,更先进,更科学。但我们应注意,古今语法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例举三处:1.实词与虚词指向涵盖有别;2,.在句中做谓语时动、形今分而古合;3.在对句上原属词性古比今限制要严。第一点我们后面要提到,后两点我们留待下一讲专门谈谈。
在这里讲这基础的东西不是认为诸位水平浅,仅这一个群里,高手就很多。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象,很多里手,水平高的,经验多的,灵气好的,诗词联时有喜人之处,但是于基础的语法往往并不能准确认识,仅凭感觉想当然。这说明悟性有时候可以使人走艺术的捷径,但却不能给未涉的学术带来帮助。我们毕竟是研究这个的,多少沾着那么一点“专业”的气息,严整对待还是应该的。
相比之下,联对比律对更重对称性,反之,律对比联对更重生动性,即意境感。律对有时匹配性不够而意思到并不影响艺术上的审美满足,而联对通常即使意到,如不能完全匹配对称,也会感到缺憾。例如放翁自我欣赏的对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对的很稳,却饱受后人诟病,原因就在于它的身份是律对。人们不满于这样一位大家会留意于如此无聊的小趣上,在诗中是那样造作干枯,实在没多大意思。难怪黛玉要说写诗一旦入了这个路子,就再也写不出来的了。如将其单提至于对联的角度看呢?情况可能就不大一样,独立审视,谁能否认这是一副好联呢?内中何尝不有些巧妙、不有些哲理呢?
这个不同处特别在动词形容词(以下简略为形词)做谓语上显得尤为明显。诗词名作中,颔颈对句处上联谓语动词下联谓语形词并不少见,但因为还有四分之三的篇幅帮衬照应,这种不工之处并非艺术缺点,但到对联就不行,不是极其特殊情况,采用这种办法,总感到失之于粗对之过宽,因为只有这么两句,前后没有关照弥补,要求自然也就严了。当然,事实中也不乏虽此而上佳之句,但这不具代表性,改变不了二者总体的审美意向,况我们是二者相对而言。
对句的基本原则是实对实,虚对虚,切忌虚实相对(《红楼梦》中说“实的对虚的,虚的对实的”乃是曹公一时笔误,其实他想的自然也是虚实统一,但意识走神被“虚实”这里两个字搅乱了,以致竟误将这个最简单的原则说反了;至于后来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却也想不到自己会在这最简单的地方失误,而终于彻底略过了)。这里的实与虚,既指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也包括实物对实物,虚物对虚物。如“三江客”对“四海宾”就匹配(先莫管合掌问题),倘以“三江客”对“四海春”,就不很妥了,表面看,客、春这里都名词性的,然前者实而后者虚,对感就很差,很不匹配,这就是忌讳。
实词和虚词在现代语法中:前者指名动形数量代,后者包括副介连助语感。我前面提到这和古语法有别,在古汉语中,之、其等即便作为代词出现,也被包含在虚词之中的。在具体对句中,这些词的确不能生硬地去和普通实词去相对。还有一些区别,比较细琐,即须在具体实例中去辨别了。
1.这个快不是在说“你走的很快”了,而是在说“你赶快走”,是近于“马上”的意思;“马上”是表示时间的副词,自然这里的“快”转化为副词。
2.我们知道,形容词不能接宾语的,很显然,这是使动用法,“使…利、使…快”的意思,自然转化为动词。
3.这种情况最容易混淆,粗看还很像形容词,其实准确含义是“快这种特点”“慢这种特点”的意思,是名词词组的简略式,只有按这个意思理解句子才通顺,否则就存在语法错误,自然,这里就转化为名词了。 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这不是我的创造,是学习得来的,是一种科学规律。
再举一个基本表示一个意思语位稍有不同而词性转化的例子:
“在”字,在今天它的原属词性是“介词”,换位如下: 1.他在广场聊天;
2.他在广场;
3.他在聊天;
粗粗一看,似乎没什么分别,实际上词性各不相同。第一个是介词不消说了;第二个却再是介词,少了后面的动词“聊天”,这个在第一句里做介词的“在”这里转为表示存现的动词了。而第三个,“在”直接接了动词,就转化为副词了。其意相当于“正在”,是表示时间的副词。
丢个“不”字,第二个里。
最生动的例子要算我们最熟知的两句话:“为人们服务”和“为了谁”。都带有“为别人”的意思,前者是介词而后者是动词。前者的动作行为表现在“服务”上,前面的“为”协助“服务”表示一个动作行为,是介词(容易和连动式混淆);后面的“为”成为动作行为的主体,本身是动词了。
其实,到这里,本次讲述的内容已经告一段落,能注意到词性的变化就够了。可是为了明确词性是怎么回事,临末还须附缀现代汉语中几种词性归类——古汉语归类留待下次作为新篇的开启罢。简单讲这些,互动也够了,再多反而没有抓手。
一,名词:表人、事物名称,包括人、事物(包括抽象)、时间处所方位等。
二,动词:除动作行为外,心理活动、判断态度也算动词。
三,形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的。
四,数量词:注意经常连用。
五,代词:其实就是指代“名词”的词,也包括疑问和指向的词。
六,副词:后接动词形词,以表程度、范围时间的为多,也表否定态度语气。
七,介词:后接名、代及名词性短语,组成介词结构。但要注意在句中必须后面必须要有动词共同完成一个动作过程,否则虽然是介词结构形式也会转化为动词。
八,连词:我们熟知的“和、与、或”等,和关联词语都属连词。
九,助词语气词和叹词不必说了,影响性不大。
人在小时候更习惯于直观感受,十几年前我再给学生讲语法,有时候也犯难。懂语法的人都知道,语法其实也是在熟悉基础语法理论的前提下悟出来的,单靠讲死性硬记是不行的。可是毕竟一些孩子是不善于这方面的思索的,我便采取一个简单的公式性的总结,如果大家觉得有用,也可以一看: 这是我多年前对一些不大善于思索的少字辈提供的一个方法,语法是靠悟性的,但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善于思索,用这个表一套,也算管用。后来一些聪明的孩子也觉得省事好用。如果大家觉得有兴趣,我可以发出来,昨晚 现画的 就是强化记忆句子成分关系的,好像对我们搞嗜血的也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