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解佩令在 2005/11/21 06:00pm 第 11 次编辑]
关于评论问题——与笔下人间的商榷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在2005/11/16 10:39pm发表的内容:
"解佩令先生是从琴版赶来的回复者,但这种态度我不大习惯"[笔下]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1&topic=33297&show=50 下面引用由解佩令在2005/11/18 03:13am发表的内容:
本人来唐宋时间不长,虽在琴版发表过几次作品,但在本坛发表的更多,不知笔下此说何意?难道你能驰驱的地方我不能走动?当然,我说你的诗一 ... 下面引用由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在2005/11/18 12:41pm发表的内容:
有很多时候,其实我就是这样被动应战的,在琴版也好,这里也好,我专事评论,自然要比他人激烈些我是能理解的,可是事实也往往如此——先生的评价就是违背孤鸿规定的不可超越范围人身攻击,但是先生的回复呢,恰恰就是这样的内容。不信大家可以去看,实质性评论没有,有的就是贬损之辞。是啊我们都提到了琴版,在那里,先生的风格和这里有相类似处。
而且先生也和某些人一样,偏在这时候显身而现了,貌似从旁,其实有偏。我的关于“艺术”“技术”的回复,是不很苟同那样一番人身攻击也会帮助我进步的论断的反应。别人可以不负责任的说,我可以听从,也可以不从;我也知道学无止境的话,平时也实在在学习着,学会了上网,已经很奢侈了,何尝一日耽误看书。可我又不能赞同先生又扯出“老师”来!好像只要是老师就得立地成佛,诚惶诚恐。而我自认为这样做也并没有给这个职业抹黑。不知道先生干什么的,不是教师,真是可以感到万幸的了。我决不是这样一个人:当对方心存不善的时候毫无反应,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大度;我是要给以回击至少给以揭露的。
如同斑竹所言,我的这个东西可谓文字不少,我对原作所论所改以及己见是否有商,这才是先生该注意的地方——我等待着你对此的不同见解。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1&topic=33297&start=12&show=50
本人来唐宋不久,发表过一些习作.当然招来笔下的批评!无聊的说辞,让我以为是游离网上的好闲之徒.当然不予理会.然而,一再卖弄花拳绣腿的竟是专们从事评论的”大腕”!不禁为之愕然!之后,看了他的一些作品及几场争论.感觉他心高手低,目空一切.往往把自己观点当真理,不入法眼者便一棒打去.而自己却学风不正,治学态度马虎.诗作不多,字写不少!可那一张作品是认真做的?随便拿片纸凃涂画画,便不停卖弄.到今天为止我还没见他能拿一张象样的出来!既然如此,也难怪别人不尊了!
本人9月18日与网友在字聊作中秋酬唱,我作了两首:
偶借长河一月轮, 分明光彩两半分; 愁人望月好圆梦, 骚客融以诗入魂.
月有清辉人有诗, 中秋偏遇韵方奇; 一从坡老高吟后, 不见词坛有好辞.
再看看笔下的高论:
有典故 无内容。摆弄文字,非写中秋之感。
※《唐诗宋词》或作者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纸张世界书居所 文字人间笔路途
本人知道,临屏酬唱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作为专门从事评论的笔下竟然走眼到如此地步!两首诗都没用典,他说用典.无内容你咋能看出非写中秋之感?那些文字是摆弄的?
再看下一首:[见本版蝶依发表[10回世界汉诗同好会中日韩作品汇篇],国人参加者不多,特来助兴!]题目规定为:[叹地球村各处自然灾害]
居 屋 自 捅 穹 窿 开 , 谁 让"圣 婴"沓 踵 来 !
百 载 文 明 埋 裴 翠 , 五 洲 经 济 逐 楼 台 .
春 秋 寒 暑 失 时 序 , 流 转 圆 融 已 破 胎 .
白 骨 年 年 叠 旷 野 , 洪 荒 再 度 有 轮 回 ?
再看笔下的评论:(1)“题目欠思考”
(2) 此作题目。各处二字可删。如加各处,显然非作者所历,倘限于闻而感, 便无须“各处”。
诗的好坏跟内容不评,别人规定的征文题目你会挑刺,但却留一句自相矛盾的话. “非作者所历”跟”闻而有感”不都一样吗?咋就一个能加"各处"另一个不能?大师不捉弄人么?这水平如何教学生,如何指点别人!
再看看他如何评我的书法:
"哈哈,果然是先生,我对先生印象还不大深,看来我没有说错么。你是“无意间”进去的,我可是专程赶来的呢。这个名字比你前面的‘杏花...’好的多。前面的可以虎外行,却骗不得我,像“村”的一竖第二遍还是弯度过大,说明不是笔误,而是理解问题。我说的可是认真的,你想想看是不是?学什么还是别太浮华,形式搞的美丽固然好,但我们是练字。"
※《唐诗宋词》或作者版权所有,不得擅自转载!※
我的字实实在在摆在这,既不需虎外行,也无需骗内行.而你既不是内行也不算外行!需要骗你笔下作甚?书法各有风格,我喜欢周慧君的书法,也喜欢她这样写!而你说这话本身就违背孤鸿的规定。
http://bbs.shiandci.net/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42&topic=901&show=25
“算可以吧,稍稍入法.”(原琴版的丢了)
你不是很严谨的评论家吗?咋样算可以?稍稍入那个法?笔下既是老师又精于此道,当知”一句三年得,一笔十年功”之理,为何要把别人放在小学生,初学者的位置,而后才放一谜给人猜!你的评论水平到那去了?
现在看看笔下的大作: <<咏 荷>>
独守清波未有思,无端引得后人痴。
千秋士子尊芳洁,从此高堂冷自知.
按笔下的解说立意高远在后两句.第三句谁都知道,亭亭净植的高洁,最后却被冷落在”高堂” .这立意高在那?再看他国庆写的诗:
祖国进入两千年怀咏
风云吞吐动天关,世纪中华未等闲。
一日千年春壮丽:纷纷瑞雪点江山。
下面引用由showhand在 2005/10/02 11:06am 发表的内容:
"一日千年春壮丽:纷纷瑞雪点江山。若是在北方国庆时间写的,应该是想法不错,妄言莫怪"。
“正是北方”。[笔下]
笔下的复帖指明是国庆写的.可国庆是秋天,那有雪下?春壮丽后面是冒号,是指即景!一天三季,常识都成问题遑论其它!这才是空洞无物,无病伸吟,有意摆弄!用评论别人的话来评论还不及呢!
再看看笔下的书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ttp://bbs.shiandci.net/lb5000/usr/10/10_18845.jpg


放大一点都无法看。真是怎么好呢[笔下人间]
大概是为保卫斯大林的罢。[笔下人间]
先不说其艺术性,这种随便一块写完字的手纸,涂涂抹抹放上大雅之堂,让读者欣赏,是对读者和艺术的亵渎!不该连的硬连,结体问题很大,毫无美感可言.这不是无知就是”摆弄文字”!下一幅军字掉帽缺胳膊,该连的断了.该断的连了.象锯出来的一样.笔字是错的.
我前几天第一次评了笔下的诗,说了一句”最后两句抬得很高,掉得很惨,一般般”.笔下就说我从琴版赶来回复,违反孤鸿的规定,心怀不善跟一班人一起显身!我来唐宋不久,其它回帖的人我都不认识.你既把我们绑一起,只能说你自己心存不善,犯了众怒!我们的东西我都放上面,让大家来评说.谁是心存不善?谁是摆弄文字?谁在搞伪道学?谁在这里漠视别人?谁在这摆擂搞一言堂?
我们来唐宋是来学习交流,结识同道的.而不是来受你戏弄的,当你想愚弄别人时,自有人戏弄你.因为你修为不高却傲凌他人,自己写不出好东西,还要”先屈他人之兵”,然后抬高自己.
自诩专业评论,可你那一次是从艺术角度来评我的习作?我觉得你不但敢说,还敢于胡说!
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有师德,才能教好学生,受人尊敬!作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有真才学,好品行才能德艺双馨!一味使性行霸道是没市场的.你应从目前的窘境中作反思,改变以往的不好习惯.先学会欣赏而后批评.有时间看看刘逸生的<<唐诗小札>>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你的评论有好处,对作者,读者也有好处!
我称你是老师,是因为我尊重这一高尚行业,和师长本身的修为!(我去年还陪83岁高龄的忘年师友登长城)而你却说:”先生是干什么的,不是教师,真是感到万幸了.”可见你心智已失,厌恶自己行业,不讲修为也成自然了!
文艺评论家首先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明敏的洞察力,高深的美学观念,良好的道德修为,方能作出好的诗品,词话,笔论.看看刘协的<<文心雕龙>>,孙过庭的<<书谱>>是多么的精彩!人家可不是善鉴者不书!而你恐怕连“笔断意连”都弄不明白,还卖弄什么?只能行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的文风.这岂不是把悲哀带给大家,带给唐宋!
最后奉劝你:尊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作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人。不要老想压倒一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时间多练笔,那几张象样的让大家瞧瞧!如能加精,我不管个人喜好,先为你抚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