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9|回复: 0
收起左侧

打开律诗生命之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律诗内涵剖秘

      中华民族历史悠长,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文字行间都透出大自然气息.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怎样适应自然.顺时而生的生活方式.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无不反应古人顺应自然的养生规律.
       今观古人之律诗偶有所悟,现将剖秘与友分享.律诗讲究平仄,其实是运用阴阳开合之理;运用五音[角,徵,宫,商,羽]治调节五脏[肝,心,胃,肺,肾]气血运行. 引用平平仄仄.例如一首仄起首句压韵律诗[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一起一落声律刺激血管,五脏….等使血管,五脏….同步共振.达到调节人体气血循环.促使气血平衡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律诗讲究压韵.就是为了在朗读时使声波同步顺应同一方向,带动气血引同一方向运行,循环不息.所以古人特别忌讳压双韵或多韵.是避免在吟诗时音律脱节,使气血间断,怠滞,伤身害体.
       古人写律诗讲究邻句相粘.[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其实是使气机一贯而就不致于中途断续影响气机运行.而达不到气血循环之功效.
       古人写律诗讲究对句相对[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其实是使气机起伏带动气血运行.有推波助澜之意.
       古人写律诗运用拗句,[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
起来就叫拗救]。也是调节气机,顺接气机之补气滞之法.
       古人写律诗防止孤平[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是避免气机开端无势无力带不动气血良好的运行.
       古人写律诗防止合掌[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也是为了吟诗时,气机在运行中不致于怠滞与运行不畅之弊.其中还有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病]都是防止气滞之法.等等……..
       古人观天窥地.掌握一些自然界万物生化之机.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顺者昌逆着亡之自然哲理.古人把万物分成五类;木.火.土.金.水.对五音;角.徵.宫.商.羽.而五音又对应五脏;肝.心.胃.肺.肾.古代祖先曾有过不少记载五音治病之功效.律诗其实是运用五音平仄相间.声调起伏.源源不断.川流不息.一气而成.而达到祛病健身,开智增慧之心灵养生之自然境界.........

        我推荐大家多读读前人的律书.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宝.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份文字养生之法.当你进入律诗朗颂忘我状态,我们会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那就是我们的气血在人体内良好循环的效果.当你有什么工作之烦.生活不快.事业不顺….等等不妨打开唐诗宋词大声向天地吟上一首,吐出浊气.吸入大自然生命之气.与青春共行…………
                                  作者天人相应作于乙酉年春月江南乐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14:01 , Processed in 0.0675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