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7|回复: 15
收起左侧

[词] 知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9 10:14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4-2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暖始出土
    荫间自鸣怀
    不知寒风劲
    万里扫尘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暖实添者之笔,暖则暖矣,气失韵味兼凑痕重。出土又清其意,不得其法。承句大妙。转句意顺,下笔稍重,“寒风”据何而来?知了逢秋,顶多秋凉,几得寒风之劲?结句乍看无关主旨,但细一品味,正是言他而喻我。亦可。

    点评

    多谢庄兄的指正  发表于 2013-4-26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句分别是春、夏、秋、冬。

    点评

    对,有时间上的对比  发表于 2013-4-26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二句还不错,可稍作修改:天暖始出土,树巅自鸣怀。(荫间二字不好,如吟诵人易误听为阴间)后二句基本与知了无关,需推翻重写。妄言勿怪。

    点评

    多谢浮兄的点评  发表于 2013-4-26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2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句不是太懂。个见

    点评

    好懂,只是未用心而已  发表于 2013-4-26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14 11: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2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句好象不是知了了

    点评

    呵,结句是在下的自以为知了的不知了  发表于 2013-4-26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换 万里 为 无语 ,倒是说得通了。

    鸣时惹人厌,静时却如禅。(只是个人浅见)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3-4-26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9 10:14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诸友的点评与指正。。此诗旨意在咏物反省。题为“知了”,反省后方知不知。因为知了的生命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时间只经历了一年四季的二分之一,空间也只是树丛间那么一点点的地方,它不知道天地之广袤,更不知寒冬之凛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圣人有叹: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即便穷其一生所学而知道的也仅仅是沧海之一粟,况且每个人的阅历、感悟、境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尽相同,所以对事物的认知必然是有局限性的。聆听不少国学大师的讲座,发现自己以前对很多经典都有错误的解读,老师教的也有很多错误。就那我们论坛点评诗来说吧,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的甚至完全误会作者的意思。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可不察之省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9 08:0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4-2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打回重作,退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 发表于 2013-4-26 00:45
    首先感谢诸友的点评与指正。。此诗旨意在咏物反省。题为“知了”,反省后方知不知。因为知了的生命有时间和 ...

    看了楼主的解释,许是我们没有读懂原意,其中有我们的粗心,也有楼主行文不太明晰之处。假如写作:天暖始出土,树巅自鸣怀。秋来霜风劲,一扫落尘埃。或许不至误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怀至理,切入本诗未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不错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 发表于 2013-4-26 08:45
    首先感谢诸友的点评与指正。。此诗旨意在咏物反省。题为“知了”,反省后方知不知。因为知了的生命有时间和 ...

    写诗在自己,解诗是别人的事,而评诗正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过程。只要是善意的,就是错了也可以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6 19: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浮此一生 发表于 2013-4-26 09:40
    看了楼主的解释,许是我们没有读懂原意,其中有我们的粗心,也有楼主行文不太明晰之处。假如写作:天暖始 ...

    如此一改,却成了完全的咏实在的知了,知了虽名为知了,可至死也不曾知了冬日的景况,天地于它也不过是树丛之间,作者三四句是以此自况,虽不甚得法,可其意更佳,个见(或许我也算是误读{:soso_e113:})

    点评

    正谙我之心意  发表于 2013-7-2 0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斛离殇 发表于 2013-7-1 01:04
    如此一改,却成了完全的咏实在的知了,知了虽名为知了,可至死也不曾知了冬日的景况,天地于它也不过是树 ...

    楼主写知了的不知,立意着实新颖。但我想知了不是不知,而是感知了秋风之萧瑟而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罢了。笑变,笑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蟬很了解,气暖始出土时,蟬在泥土中已经历了18年的努力,自然可以荫间自鸣怀,“荫”字不好,若起用“叶”字会更显出蟬的无知和自大,“不知寒风劲   万里扫尘埃”是楼主针对第二句而发出自己的感叹,“扫”字必须要修改,建议用“逝”字试试,胡言乱砸,楼主姑妄听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6:20 , Processed in 0.0891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