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7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对联的平仄格律
一、关于平仄
汉语的发音,至南北朝时确立了四声系统。“四声”概念是当时的沈约、周颙提出来的。自古以来,诗词、骈文,直至对联,若使文字读起来能够抑扬顿挫,气韵饱满,凭的就是四声运用得当,在句中和谐的交替,以使得词句富于变化,听起来有一种起伏跌宕的韵味。
在对联中,平仄律犹如它的双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脚走路一样,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收藏,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联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句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与新音相比较,古音中多了一个“入声”,而入声字如今分别归属于普通话的四声中。分入三声及四声中的,我们可以不去理会,而往往困扰大家的是分入普通话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中的字。不过也有专门入声字例表可供我们查询,而在这百余字中,我们常用到的也不过几十字,在勤于练习写作对联过程中是会逐渐记住这些个常用字的。使用古音,可以方便引用古诗句、词相对仗,不方便处就是得注意入声字。
所谓平仄,是声律音韵方面的术语。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古人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基本滴规律,称为格律,用于古诗创作,并在唐代逐步完善、成型,从而形成了有别于以前旧体诗的新诗体——律诗,也叫近体诗。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严格讲究平仄的搭配,追求诗句的音律美。
到了宋代的宋词,对于平仄的要求就更高了,必须严格按照词谱的规定使用平仄。
对联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近体诗和宋词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尤其是对于平仄格律的继承和发展,使对联真正成为了一种高雅独立的文学表现形式。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首先掌握好平仄,是很必要的,不可借口平仄在对联中的地位略次于对仗,而放松对平仄的学习和把握。
当前联手(无论网络及现实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两套标准,即古音(平水韵)及新音(普通话),联界要求无论使用哪套标准皆可,但在一副对联中不可混用。两套标准各有自己的不便利之处,所以联手可根据各自的习惯,酌情使用,以不混淆古今音为原则。【联都习惯 ,凡以新音入联者得标注,不标注者一概以古音论】
二、关于马蹄韵
汉字的特有发音特点,如果较多的平声字连在一起,语感平淡,失之情感;如果较多的几个仄声字连在一起,则语感艰涩,失之流畅;语感之大忌,是一个平一个仄交替在一起(联家自行品味)。只有在大致为两两交替的原则下,语感才能达到抑扬顿挫,流畅自然的境界。
后人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马蹄韵这一概念,并为大多数联家所接受。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
现将马蹄韵要求的平仄安排原则归纳如下(以上联为例):
第一类:
一字:仄
二字:仄仄
三字:平仄仄
四字:平平仄仄
五字:仄平平仄仄
六字:仄仄平平仄仄
七字:平仄仄平平仄仄
……
以下以此类推。
根据前人诗词对联创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平仄安排还有一种更为多见的用法,同样也是马蹄韵规则。格式如下:
一字:仄
二字:平仄
三字:平平仄
四字:仄平平仄
五字:仄仄平平仄
六字:平仄仄平平仄
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以下以此类推。
三 关于律句
众所周知,联律源于诗律。所谓的律句,就是符合诗律的句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律句限五言或七言句;二是句子的音节划分为二二三节奏(其中的三,也可细分为一二节奏、二一节奏,但不影响其是否为律句)。非二/二/三节奏的七言句子,不算律句;非二三节奏的五言句,也不是律句。
律诗的平仄格式有二种,相互交替使用:
第一种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诗句
五言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诗句
第二种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句
五言为: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王维诗句
律句的平仄,有三个基本点要说明,一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就是七言的一、三、五位置,平仄上并不做严格要求,但二、四、六位置必须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平仄格式,五言的一、三位置和二、四位置亦当如此;二是要避免孤平,孤平的定义是是指第一种格式的下联,除去最后一个平声字外其余六个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三是要避免最后三个字三连平或者三连仄,俗称三平尾、三仄尾。这样律句的平仄格式可表述为:
第一种格式:
通平通仄通平仄
通仄通平通仄平(此处注意,避免孤平①)
第二种格式:
通仄通平平仄仄
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是指此处用字平仄皆可。
我们平时见到的对联,尤其是七言和五言联,大多数都是律句。
掌握律句对于我们初学者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说,不懂得律句就谈不上懂得对联。初学者必须要记住的是,对于二二三节奏的七言句和二三节奏的五言句,必须遵守律句的平仄格式。
四、关于长联的各分句句脚平仄安排
长联的定义是指单边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联。对于长联的平仄安排,除了句中要符合马蹄韵的平仄规则外,单边各分句的句脚(就是各分句的最后一个字)也要符合马蹄韵规则。
在实际的创作中,句脚的平仄安排并不强求。
五:关于失替与失对
1. 按照马蹄韵的要求,一联中平仄要有规律的交错使用。除了某些艺术技巧联之外③,概莫能外。如下联:○(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 ◎●◎○○●●
“比”与“云”,“影”与“光”与“证”必须平仄交替,否则就是所谓的“失替”。
2.对联最基本要求之一是平仄相对,就是在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应该是相反的。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 ◎●◎○○●●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④
◎○●● ◎○◎●●○○
此上、下联的关键字④处平仄必须相对,“比”与“同”、“云”与“水”、“影”与“声”、“光”与“色”、“证、忘”平仄是对立的。对联中有可平可仄处,所以就会出现两联同一位置上,两个字成为同声(同平仄),如“身”和“心”。两联同一位置上的字,平仄若无相对,就是所谓的“失对”。
以上所讲,均为平仄一般规律,联律也有其灵活之处。比如首字的可平可仄,七言中的“仄仄平平平仄仄”虽与马蹄韵一般规则不尽相同,但也属于正格,特拗句,领字的不计平仄,联中的变格,等等,同学们可在实际练习的过程逐步掌握。学堂提倡在考试和参赛时,力求使用正格,所以关于联律的灵活性,不做过多的讲解。
注释:
①中楹会的《联律通则》中取消“孤平”一说,足以说明对联中的平仄更放宽了。
②所谓“某些艺术技巧联”,是指有些联有意只用一个音,如:“近代近士尽是近视”。
③所谓关键字,是指一联中处于“二、四、六”位置上的字,或者是意节点“点”上的字。
④“忘”字多音,此处为平。
六,关于平仄格律的一些补充:
1、尾字平仄规则
一副对联,上下联收尾的各一个尾字,合共两个尾字,必须是一平一仄。在正格联中,这个原则是铁定的,不能更改.一般要求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当然,正如前面所讲,有些变格联,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的,不过这在浩若烟海的古今楹联中,却是为数不多的。
2、句中平仄规则
句中平仄,指的是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般规律是,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或三个字要互换平仄。(平仄交替规则)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对立规则)公式如下:(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内)
(1)一言联格律。
上联:仄
下联:平
例如 1,虎 2,雨 3,画 4,墨
龙 风 诗 泉
(2)二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例如 上海 彩凤 绿叶 好友
宁波 金龙 红花 良朋
(3)三言联格律。三言联格律有两种:
A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B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例如: 三尺剑 桃叶渡 空中月
六钧弓 琼花台 水底天
(4)四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例如:天明鸟语==月夕鸡栖 (夕字古仄)
B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例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杰字古仄)
(5)五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例如 残灯明市井==晓月辨楼台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6)六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鹜齐飞 (下联平仄为“仄平平仄平平”,是一种变格)
(7)七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白字古仄)
名传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 (压字古仄)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 地到无边天作界===山臻绝顶我为峰。 (绝字古仄)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8)八言联联格律。
A 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 社会和谐,国强民富===神州壮丽,水秀山青 (“国强民富:仄平平仄,为平平仄仄的变体)
B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八言联也可以是四言联的组合。
九言联,一般是四五言(或是五四言)联相加。十言联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十一言联多为四七言相加,也有五六或六五相加组合而成,其余照此类推。一般八言以上(含八言)联的平仄可视节奏而定。下联平仄与上联相反。
几点说明:
1.在联句格律上,目前联界并存着三种规则。允许在应对和撰联时只顾其一。
(1)“诗词格律”,五七言对联遵从诗词长短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不过不可滥用这条宽大政策,也就是说,放宽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的平仄要求,一不能包括尾字,二不能因此而出现三平尾等犯忌的现象.
(2)"马蹄韵"规则,即如上面叙述的一些规则。
(3)“意节说”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比如联句中使用了3个字或四个字或者更多字的专名、成句,(如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因特纳雄耐尔)这时可遵循“节奏点交替”规则灵活处理.如:“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2.字越少的联,如三字、四字的联,越要讲究平仄分明。
3.古声、今声不能在一幅对联中混用.
4、句脚平仄规则
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简称为句脚)的平仄安排也要讲究,一般不能连续使用3个以上连续的平音或连续的仄音。
第二部分 对联的对仗
何为对仗?对联的对仗,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子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
一、词类相当(又称词性相当)
词类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 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悬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
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
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
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二、 结构相同
结构相同,指上下联的句型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主谓:面熟、性急(名词+形容词)地震、祖传(名词+动词)你来、我往(代词+动词) 春风得意(再分:春-风 偏正,得-意 动宾)鸟兽飞腾(鸟-兽、飞-腾并列)
并列:声音、朋友(名词性,名+名)飞腾、歌唱(动词性,动+动)甘苦、好歹(形容词性,形+形) 山欢水笑(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欢、水-笑均为主谓)红男绿女(整体名词,红-男、绿-女偏正)山明水秀(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明、水-秀均为主谓。和 山欢水笑 的不同点:欢、笑为动词,明、秀为形容词)
偏正:铁路、春风(名词性,名+名)晴空、丽日(名词性,形+名)狂欢、微笑(兼具动词和名词属性)雪白、桃红(形容词性,名+形)炎黄子孙(名词性,炎-黄、子-孙并列)艰苦创业(动词性,艰-苦并列,创-业 动宾)
动宾:司令、革命(动词+名词)联系实际(联-系 并列或动宾,实-际 名词性偏正)
述补:鼓足、提高(动词+形容词)好得很(形+助+副)交代清楚(交-代并列,清-楚 并列)
例:
出句:水聚千峰影 [苏三]
对句:风扶万柳腰 [红袖流云]
该联上下比均为主谓宾结构。其中,名词“水”“风”为主语,动词“聚”“扶”为谓语,同为偏正结构的“千峰”“万柳”是定语,名词“影”“腰”为宾语。
又如:一副有名春联: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丽日和春风 同为偏正结构词组,属于工对;但是 春对丽 是名词对形容词,春字在这里的词性可作形容词用,仍然是工对。
又如:
出句:不弃涓流成大海(透风)
对句:能容块垒是高山(飞扬跋扈)
该联上下比均为主谓宾结构,"不弃涓流"和"能容块垒"都是动宾短语作主语,其中,"不弃"和"能容"均为偏正结构动词组,"成大海"和"是高山"皆为动宾结构.又如:
出句:对自心生,非关难易 [冷恬]
对句:词无天造,总要推敲 [空空道人]
该联上下联均为因果复句构成,"对自心生"和"词无天造"都是主谓式,中间两个字为介宾结构,后一分句中"难易"为形容词,"推敲"为动词,但因为是句中自对,所以也很工整.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个例子稍有不同,“处”和“年”单独看词性是不同,但是“处”连用为“处处”时,已经名词化,表示“每一个地方”,和“年年”(每一年)的词性是相同的。(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复字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三、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是指对联语句中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说--真心话===作--老实人,此联是一三节奏。
又如:
寒风---直彻梦;
往事---甚缠人。
千丝--冷韵--因风--谱;
一院--霜心--借酒--题。
常缘木--而求--至乐;
独刻舟--以志--初心。
第三部分 对联的一些禁忌
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了六要素之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在现行的《联律通则》里提到三种:
(1)忌合掌【即同义相对】。
(2)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稿的《联律通则》里取消了关于孤平孤仄的禁忌,其原因是古人并没有确切的给出过孤平孤仄的定义,目前在学术上,这两者的定义还都有着相当大的争论,所以,除了诗钟对此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外,我们对联初级班对此亦根据《联律通则》进行放宽,不再对此作出硬性要求。
除了《联律通则》通则中提到的三种禁忌外,还有两点是需要各位学员多加注意的,即忌联意隔阂;忌同声收尾。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合掌【即: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
2. 忌联意隔阂
除去无情对外,对联禁忌上下联各言其事,只对不联。对联中所谓的隔,或者说隔阂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在特定时间里不能相互存在或相互融合从而达不到和谐的情况。即:在意境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不可能同时在意境中出现而我们却把它写在一起了,这就是隔了,比如上句明明写的“明月照西楼”而下面就写“菊花欺细雨”。这样月月和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出现在诗词对联之中就造成“景隔”了,(当然特别的气候除外)。或者情感方面上句还写的心花怒发下句就写忧愁满面那么就造成“意隔”(情隔)。
至于“隔”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写景的意境的“隔”与“不隔”;二是写意或借景写意的意境的“隔”与“不隔”。下面分别简述:
一,写景意境的“隔”与“不隔”
根据上面的定义,就是两种或多种景物能相互依存的或在某特定时间能够同时存在的就是不隔,如:
出句:静水横舟凭柳钓
对句;微风斜月任松簪
上联的意境是无人的孤舟系在柳树下,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很清雅的一幅画面。下联是清风轻抚着月下的松树,把这两幅画融合,就是: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月下的松柳在微风中轻摇,而柳丝垂落到小舟上,小舟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相互依存统一构成了一副淡雅的画面。这就不隔了。
再如: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联为纯景联,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而下联则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因为没有一个同一地点的信息,无法体现是同一地点春去秋来的变化,少了这一层关联,我们再来细看,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难以融合在一起,这就是隔景了。
再如: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问题同上,在这副对联中秋霜与夏天的清荷碧波难以相互依存,缺少关联,亦是隔阂。
二,写意或借景写意的意境的“隔”与“不隔”
隔意就是后面内容的情(志向、品格)和前面的不一样。如果是对联,那么上下联所表达的情(志向、品格)不一样,就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意图,那就是隔意。如: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好运气给家里增添和煦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颓唐,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这样就是隔意了。再如;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是喜气洋洋,而下联却是悲悲戚戚,这种情况就是隔意,因为上下联的气氛不能融洽。
综上所述,至于“隔”与“不隔”必须也是要从全联来看的,不管是情还是景,都必须有一个关联点,一脉相承,才能不隔。
3.忌不规则重字【即: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都属于重字相对。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不规则重字,也就是“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的大忌。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又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又如: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联中的四个字都是“异位互重”。
4.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所谓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变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变成了三仄尾。两者都由于音律单调而缺乏美感,但是,要注意的是其中,因为古人诗句中,三仄尾的情况亦不算少见,因此《联律通则》里对三仄尾的要求是尽量避免,在避无可避,影响联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不因律害意”的做法而使用。
5.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
(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
(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联脚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当然,也有少量对联是上平下仄收尾的,如: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撰)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但是,这种情况应以特例视之。至于上下联同声收尾,则是违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