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征 于 2013-5-9 12:07 编辑
释纯一于2010-7-18日上午8。30在XX大学国际学术报告中心就“唯识和幸福生活”展开专题讲座。释纯一曾经1988年10月应北京大学哲学系邀请,于文史楼作“唯识哲学及其译经运动”专题讲座,听众为外校来北大进修中国哲学的教员,建国后,佛教界僧人应邀至北大讲学,这是首次。2010-7-18日是纯一大师首次走入江西的高校。 什么是唯识? 唯识的思想体系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认为实实在在的“我”偏偏佛教说没有呢?这不是与我们的常识唱反调吗?要认清这点,就要理解“唯识”的含义。
刚才咱们说,本不存在人、法我而只是你主观臆造,所谓唯识就是说我们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唯是主观臆造,只有认识作用,没有实体。注意,这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不一样,不管唯物还是唯心,都是把其中一方面推到一个与其它不平等的高度上,认为它就是本体,就是真理所在。唯识虽然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只有心识的认识作用,听起来好像类似于唯心主义,而唯识并没有把“识”推到一个恒常实有的位置上,实际上,不论心还是物在佛教来看都是平等的,都不实在,都没有人法二我。所以,若说佛教是唯心主义可就大错特错了,唯心主义往往以心识来证实“我”的存在,这还是我执;而唯识恰恰是以心识来证明“我”不存在,只有识存在,没有人我、法我。
为什么说这五彩缤纷,差异万千的世界只是一个认识的作用呢?以我面前的这张桌子为例。大家看到它后可能都会不加思索的认为这里确确实实摆着一张物质的桌子,佛却说并没有一个独立于我们认识之外的、物质的实体——桌子存在!为什么呢?我们感觉到桌子的存在,是由于我看到了一个桌子的图象,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能闻到这个木头和油漆的气味,有了一个桌子样儿的触觉……都只是认识上生起的一些感受,无论怎么分析,都不能找出一个超出我这些感受之外的实体来,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这个物质实有的桌子,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五种感觉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西方有位哲学家曾说过,“物质是感觉的组合”。有点唯识道理的意思。普通我们认为,要产生一个认识,首先要有所认识的对象,以此为前提引发我们的认识作用,而唯识学与我们的经验相反,正是由于有了认识作用,才产生了外在对象的感觉,也就是说,只有能认识,没有所认识!
“能”和“所”是唯识学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 “能”是指动作的施动者,是事物能动性的一面,“所”指动作的对象。以眼睛看色为例,我们的能动的认识作用——眼识,是“能认识”,注意,不是眼球这个器官,器官只是认识作用的一个助缘,佛教中叫做“根”;所看到的色,是“所认识”,佛教中叫做“境”。我们一般认为,认识活动产生的前提:一个是具有功能的器官——根,一个是认识的对象——境,根和境接触,才能发生认识作用,而佛教认为,恰恰是由于这个认识作用,才产生了有外在根和境的感觉,根和境都只是心理作用。只有能认识,没有所认识,这点很难理解,只有施动者没有受动者,这个动作能完成吗?能!佛经上常以做梦为例,在梦中是铁定了没有所认识的对象,只有能认识的意识,梦到发财,其实还是一分钱没得着,但是这是醒来以后才知道,没醒的时候可高兴着呢!佛说我们现在就像一场生死大梦,只是由认识作用产生了实体的感觉,而没有真正所认识的实体存在。因此,我们认为真实不虚、坚固实有的物质世界,其实很脆弱,只要把人的五种感觉骗过去,人们就死心塌地地认为是物质实有了,而事实上是我们在种种种感受之上用意识虚构出来一个大千世界,而沉迷其中。
唯识的道理,就是“唯能无所”,也就等于说这世界并没有能、所,主、客,内、外的分别,因为没有了“所”,“能”也无所谓能了,现代科学的一些结论也在向这一点靠拢,如“测不准原理”,指出了主、客之间是无法划清界限的。
一、如何结合唯识谈幸福生活? 因为人一直被意识指引,所以过于追求虚幻的东西。唯识可以让心放静,让幸福指数增加。 二、“佛教与人类文明”的结合三点。 一是佛教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再展望未来。他指出,这门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它与已存在的科学心理学和单纯的宗教是不同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一门显学。二是他指出此门学科的精华就是告诉世人“自知其心,自治其心,自净其心”,这是个人自我超脱痛苦的三个阶段,它有助于克服人因“无意识或不理智”而带来的伤害。三是他阐述了此门学科所面临的和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就是人类最深的焦虑—对死亡的焦虑,假如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怕了,他还会纠结于这纷扰繁琐的各类小痛苦吗? 基于以上的观点,纯一大师将展开详尽的论述,欢迎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