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难忘那杯酒 于 2013-5-18 08:20 编辑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写作背景:天宝三年,李白在政治活动中遇到大失败,被‘赐金还山’,离开了长安以后,他在齐州道观紫极宫,由北海道士高如贵传授道箓,成为一名正式的“注册”道士。之后为高如贵饯行时写的.这就是写作背景,李白向道的心已久,这就是他正式入道之后送别高如贵仙长的诗.别的不说,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李白传》,里面介绍的很多.
奉饯,表示对被送者的尊重。 高尊师如贵道士,同尊师高如贵道士。传道箓毕:道箓,道教的符箓。传道箓,就是授箓,得授符箓才能算是说道派的正式弟子。归北海:古代的北海郡,大体在潍坊市昌乐县一带. 奉饯 高尊师 如贵道士 传道箓 毕 归北海 我觉得这样念还是比较好一点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此诗的意思与内涵: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道, 大家对这个概念可能有种即熟悉又陌生.千百年来,无数人在追问,道究竟是什么.易经中有载, 一阴一阳谓之道. 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 而老子的道德经,开篇便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不论如何演化,其中都存有最原始的“道”。也就是说,道是当今一切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根本。 老子又说, 道隐无名。意思是说道的形象始终处于一种隐态、非肉眼可见状态。处于无形无象无声无音,不可名状.但他却是有的,也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我们才感觉到即熟悉又陌生. 作者所书之道,是飞升之道,是成仙之道. 隐:不是隐藏,而是隐态,虚无缥缈的; 不可见:不能够见到; 灵书:不是指流传下来的学飞仙入道的书,而是指天书. 唐代诗人 李贺在其诗中写道: “碧峯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 藏,这里不是隐藏,而是指收存, 储藏;洞天, 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 作者这里的洞天,则另有含义,就是群仙居住的地方.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的意思就是 我们追求的飞升成仙之道,是那么地虚无缥缈, 始终处于一种隐态、非肉眼可见呀,而那些天书也都被收存储藏在神仙居住的地方; 道后着一隐字,说明道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却是一种隐态,它无处不在,而又不能看到,这就赋予了道 这种难以描述的名词一个动态感,同时那种虚无之状,那种渺茫之态; 如云似雾,如梦似幻,都一一浮现在我们的心里,同时作者是相信有道的存在的,尽管它是看不见的;并且,正是因为道的那种隐态,而不可见则是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隐态的道; 如果说,道隐是一个主动句,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隐起来,是他自己隐起来的.那么, 灵书藏洞天则是一个被动句; 是天书被收藏起来了,收藏在哪里?洞天.被谁收藏?当然是神仙. 上面说了,洞天是指道教地上仙境,这里的洞天应该是山顶有楼观,山凹有涧泉。嵯峨怪石,盘秀乔松。钟韵香烟冲碧汉,仙鹤鸾凤自在鸣的,这里是一片祥和. 进一步讲,洞是什么?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通过这个洞就能看到作者想要的天呢?是不是这个洞天内就是有形的道呢?而这灵书是不是打开这个天的钥匙呢? 天之一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那样的神秘,所以,这个道也就如同天外之洞,变得更加神秘,是不是也能激起我们那种对历史的询问,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呢? 但是,这一切看似神秘而又实在的东西,就因为一个藏字,让人很是无耐;这个藏字,也就更加激发出作者要寻道的决心.即然有洞天一样的向往,那怕天书藏的再深,我也要把它找出来.然后打开这个洞,通向那片天. 作者两头两句便把我们引入了那种即神秘又冲满着无比艰辛的色彩上来.这两句一动一静,一主动隐藏,一被动收藏,一个虚无缥缈,一个却是遥不可及,两联相辅相成,并相应成趣. 而第二句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句的解释,这就是因果关系,意思是为什么道隐起来而不能看到呢?因为天书都被藏在了仙境之内.没钥匙呀. 并且,一隐,一藏,一不,一天,这就在平淡中更夹着求道路上的无比的艰难;所以,作者才能发出以下的感叹: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吾师,是指仙长本人. 四万劫,这里是有典故的,四万劫是道家用语,也是佛家用语. 道家三家经中有载: 空洞篇,不轻泄。传斯文,四万劫。而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 道家有造劫历世说,经历世劫和灾难.比如老子, 道家玉皇大帝等, 红梦楼中云: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 联系后面,这句应该还是写道长的,就是说高尊师经历了许多世劫和灾难, 传递着成仙之道. 吾师二字是承接道,同时也是对高如贵的高度赞扬,如同一个前来历世应劫的仙人;一个四万,虽属化用,但却用之无痕, 却把成道的无比艰辛进一步实体化,也说出道人的根基之深厚无与论比.相传二字,道出仙人的和蔼近人,不吝相传的优良品质,这样一个仙风道骨的仙人面貌便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很简单, 分离别时你为我留下青竹杖,走时脚踏着紫烟吟唱着歌. 别杖:这是用典的;别杖化龙. 留,留是留下,既然是留下,那么这根化龙的竹杖就一定是高道长的所带之物,所以,暗喻的意思是吾师是骑龙而来的,这就是仙人的能力了,这也扣了相传二字. 竹杖是什么?相传竹杖是道家人的物品,上面画着些符号,可以驱鬼. 而竹杖也是测量一下那个是仙家宝气的东西.(典出张道清)。 这里说的留,还是传承,传承的是什么?是作者内心的希望.作者是不是也拿着这根竹杖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洞天呢? 行歌蹑紫烟, 行歌是什么?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意向、意愿等. 紫烟是什么呢? 指紫色瑞云, 宋范仲淹《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行还有个意思,行是什么?离开,离开为吾子之将行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蹑:踩踏.这句是说,唱着清歌,踏着祥云而走.这里的歌,是清高的道歌.里面含着天机,蕴着天道.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这两联,进一步写出高道长的道术高明,来时骑龙,归时乘风,唱着含着天机的歌谣,这是多么地洒脱,这是多么惬意. 另外,这些也许就是李白心中也想的,所要的.青竹对紫烟,青竹的清新幽静;紫烟,仙气的华贵与缥缈;竹是真实,烟是写虚,所以,作者的心境就在清新幽静当中,在似烟似雾当中. 别字着力,行字着情;紧扣了题目的奉饯二字.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这里的离心,不是异心,也不只是具体指什么心,而是指别离之情. 隋朝权臣杨素 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离心多苦调,讵假雍门琴。 无论我们距离远近,向道之心都长在仙都玉京悬挂.
第一句用了两个动词,一个隐字,一个藏字,隐是主动,藏是被动.隐是动词,藏却是动词静用.这一句就把人们引入了神秘的道门世界中,同时也体现了修道的艰辛. 第二句是本诗的承句,承接开头.直接写高士贵的修行与品质.高道长历尽四万世劫,将道传递.四万劫,历世,都是多么地久远,修道多么地艰辛,无大毅力者是万万不行的. 第三句是转句,点出离别的主题,离仗与行歌相对;青竹与紫烟相衬,此为妙笔也.并且,前句暗喻一个来,后句明写一个去.把道家的呼风换雨也着实体现了一把,把他向道的心也有了隐隐的伏笔. 第四句是合句.离心扣题,玉京合道.又顺着第三句,即说明了两人是知己,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