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3|回复: 24
收起左侧

[词] 五言 莲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垢 于 2013-7-28 10:26 编辑

莲花

冰心照水墨
玉骨同诗开
未了红尘愿
成全咏絮才


莲藕
白衣临碧水
弱骨蕴幽香
欲断三千念
相思恰恰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25 收起 理由
小糊涂仙 + 25 糖豆一枚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仙前辈,无垢交作业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首尘寰 发表于 2013-7-27 23:30
韵啊韵

呃,知道了。{: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7-2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诗肯定形成于汉。
    贵族化说,是脱于战国春秋的载道四言。
    我相信,古来民间本就有,不载道。慢慢贵族接受而载道入文体。

    汉的五言韵,乱。大约多是方言缘故。
    到了魏晋,佛教入中原,为了传法,念经文诗多是韵语。刺激了韵的发展与总结。
    再后来慢慢形成皇家颁布“韵”。

    现代人不是没人写两韵的绝句诸如夏承焘:
    苍颜英概世无双(韵)来缔同心漆与胶(韵)他日与翁重照影(句)黄河如镜练如江(韵)

    无垢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3 15:45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清新的两首小诗。
    拙以为:相思恰恰长,可斟酌。既写藕,必写丝。相思未苦情丝、心丝或者断丝。
    小诗最需小情趣点缀,才不至离生活太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3-7-28 08:47
    五言诗肯定形成于汉。
    贵族化说,是脱于战国春秋的载道四言。
    我相信,古来民间本就有,不载道。慢慢贵族 ...

    谢谢前辈指点.{: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脉生 发表于 2013-7-28 10:22
    好清新的两首小诗。
    拙以为:相思恰恰长,可斟酌。既写藕,必写丝。相思未苦情丝、心丝或者断丝。
    小诗最 ...

    改了两字.您再看看.{: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首尘寰 发表于 2013-7-28 10:32
    这两首还不错。

    谢谢临帖.{: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6 19: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2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全部都看懂了,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河共影 发表于 2013-7-28 11:47
    喜欢第一首,写莲花想到咏絮,本身就是个大想象

    “咏絮才”,多被文人墨客用来形容有才华的女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斛离殇 发表于 2013-7-28 11:52
    终于全部都看懂了,呼,

    这也算评。小懒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6 19: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垢 发表于 2013-7-28 13:02
    这也算评。小懒鬼。

    对于你,这句话就是极大的进步{: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7-28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形神兼备,好!{:soso_e1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斛离殇 发表于 2013-7-28 13:29
    对于你,这句话就是极大的进步

    呃。好吧。对你来说,你通常是对的。{:soso_e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速客 发表于 2013-7-28 13:45
    形神兼备,好!

    谢谢您临帖。敬茶。{: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骨同诗开?骨也能开?
    成全咏絮才?

    白衣临碧水?
    不是在地下长的么?何来临字?

    我觉得,写咏物诗,必须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欲断三千念,这怎么看怎么不融合,我觉得应该多看一些先辈们写的荷花诗,再去看一下荷花,进行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垢 于 2013-7-28 14:22 编辑
    难忘那杯酒 发表于 2013-7-28 14:05
    玉骨同诗开?骨也能开?
    成全咏絮才?

    玉骨同诗开?骨也能开?==骨不能开。但风骨可以入诗。更何况我们有花骨朵一说啊。与诗开也可以说通吧。{:soso_e120:}
    成全咏絮才? ==古往今来,写诗的就几乎没有不咏荷花的。其中不能说没有“咏絮才”吧。

    白衣临碧水?
    不是在地下长的么?何来临字?=====因为莲藕在水下泥中,所以我才说白衣,即指白莲。



    谢谢小酒银砖。{: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8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难忘那杯酒 于 2013-7-28 14:37 编辑
    无垢 发表于 2013-7-28 14:19
    玉骨同诗开?骨也能开?==骨不能开。但风骨可以入诗。更何况我们有花骨朵一说啊。与诗开也可以说通吧。 ...

    玉骨是风骨?玉骨就是花骨朵?你省略大了吧?
    我没弄明白,倒底荷是什么絮。我说了,藕长在地下,何来临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那杯酒 发表于 2013-7-28 14:35
    玉骨是风骨?玉骨就是花骨朵?你省略大了吧?
    我没弄明白,倒底荷是什么絮。我说了,藕长在地下,何来临 ...

    只有二十个字,不省略不行啊。

    玉骨:我们通常以玉喻色或质。同意吗? 骨,作风骨解没有什么好难理解的吧。

    至于絮,请百度“咏絮才”。{:soso_e160:}

    临:是说白莲花。后三句才是写莲藕的。有什么不妥当么?

    譬如说你写去捉知了。为什么要写书生,娇儿与贤内助,这些也不是知了啊。{: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2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垢 发表于 2013-7-28 14:45
    只有二十个字,不省略不行啊。

    玉骨:我们通常以玉喻色或质。同意吗? 骨,作风骨解没有什么好难理解的 ...

    不用百度也我知道,什么是咏絮才。典不是乱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1:36 , Processed in 0.0911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