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都浪子 于 2013-11-12 14:21 编辑
迟雨 孙从海 酒困闲听雨,晓凉疑是秋。
危楼虫迹少,古渡蛙声稠。
龙伯勤施布,黎民莫欠收。
不知农事久,些水可盈沟?
从海兄这首诗刊于《凤阳诗词》第二辑,最早看到是在《钟离吟坛》上,记得当时和从海兄交流,从海兄说凤阳地区久旱无雨,一次雨后他写了这首诗。
昨晚闲翻《凤阳诗词》,又看到这首诗,吟咏、体味之余,不由想把它解读、梳理一番。
题为迟雨,是久旱无雨之意。用字简洁,得唐人拟题法。
首联就题而起,开门见山,因为久旱无雨(迟雨),心中惆怅,头晚多喝了几杯,致使早晨还宿酒未醒。但一听雨来,心情忽然轻松起来。以一“闲“字置"听雨"之前可见。丝丝凉意袭来,仿佛已到秋天。微露一丝快意。
颔联反对承接,蜗居破楼里那些烦人的蚊虫已经没有了踪影;远处渡口又传来阵阵蛙鸣。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下雨时候气温下降蚊虫大多敛迹;久旱雨后,蛙鸣更欢。出句言雨中;对句言雨止。蚊虫敛迹;蛙鸣震天。一少一多(稠)更增添了诗人的好心情。
颈联接蛙鸣雨止自然转出,但愿龙伯能殷勤施布,多下几场雨,好让农民的庄稼不要歉收。表达了诗人美好而急切的期盼。
尾联一问作结,很久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了,也不知道这一场雨能不能淌满田头的小沟。透露出诗人一丝淡淡的隐忧。
纵观全篇,这首诗语言平淡朴实、简洁精练却饱含浓浓深情;节奏变幻莫测,颂之有金石之声;章法上以七律法(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结)作五律独具特色、浑然一体;属对上一反对一流水皆精工有力,特别是颔联,观察、体验生活非常深入、仔细,提炼语言准确、生动。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明暗两条线始终贯穿全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分。明线写雨,知雨、雨中、雨止、雨后顺序而下井井有条;暗线是诗人情绪,愉悦、欢乐、期待、隐忧上下起伏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两条线使得这首仅仅四十个字的小诗摇曳生姿,特别是诗人情绪的变化,更让这首诗波澜起伏。“拳打卧牛之地”,不能不佩服从海兄也是一位写诗词的少林高手。
最打动我的就是这条暗线,通过诗人情绪的变化含蓄又鲜明地展现了一位心系农民、以农民收成为喜乐的诗人形象。“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海兄虽然不是处庙堂之高,但是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公务员,可谓衣食无忧。但他始终心系农村、关注农民,表现了一位诗人应具有的赤子之心,真是让人钦佩。
“些水可盈沟?”这轻轻一问,不由让人心痛。“些水”两字饱含无数内涵,农事、福利、惠政?余韵绵绵……
值得商榷的是“蛙声稠”三平尾了,但是,记得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写诗时说过这样的话:“若果有了奇句,便平仄、虚实都不问了。”另外,“欠”字似乎是“歉”字的笔误,应该是拼音打字惹的祸。还有,稍觉“疑是秋”无来由,从诗中读不出季节是夏天,所以应该考虑在题中加“夏日”两字。但此等皆小节,所谓“瑕不掩瑜”。
从海兄工作很忙,学诗的时间不长,作品也不多。但是,正如后长兄和朝晖兄评价的那样:“从海有诗心。”而这首诗正是从海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比较完美的一首诗。所有特别向大家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