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莲濯水在 2007/09/16 09:13 第 1 次编辑]
最近不经常来了,但每周回哈尔滨的时候还要在早晨上来看看,尤其是师傅和许多朋友的作品看了还是很亲切.总的感觉现在的诗韵热闹了许多,纷争不断,但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了又怕挑起新的争端,觉得没有意思。刚才看了风十二斑竹的帖子,又看了师傅正义凛然的态度,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
记得刚学写诗填词的时候,平仄都不懂就在个人文集发帖子,还堂皇地挂上词牌子,现在想想真是汗颜。但令我感动地是,这里的老斑竹没有对我冷嘲热讽,也没有把我挂出来示众,而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师傅也是循序渐进的引我上道。还记得你、侍墨、我在字聊联句时,你的夸奖对我是多大的鼓励啊,你曾说过,不要把诗词当学问做,尤其不要在这里做学问,网络给了我们这些爱好者一个交流的平台,就是寓教于乐的。正因为这样宽松、平和的环境,我才能略窥诗词的堂奥。所以,一直到今天,每次上网再匆忙也要来唐宋诗韵,也要经常把喜欢的作品藏下来深玩,无他,只因这里有令我折服的氛围。
可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了呢?一个网站的凝聚力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也会一点一点流失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宽容、人性化的前提,这里毕竟不是一个学术研究所,没有学术的门槛,似乎没有必要言必有据,论必为证,如果这样立规矩起来,细考之下,谁又是百分之百的原创呢?于四斑竹曾以小语的减兰为例说明化用的不妥,我说小语化用的还不彻底。古人名家整句搬用的例子多着去了,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前两句根本就是徐干的原句,一字未易;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两诗就是模仿崔颢的《黄鹤楼》。这样的例子多了,不胜枚举。我这样说,不是为了攻击任何人,也不是讨论谁对谁非。既然师傅负有管理之责,那么营造一个和谐、人性化、轻松的诗韵就是无可推卸的责任了。学术研究那一套标准窃以为不适合任何网络论坛,曲高和寡,水清无鱼啊。
再,何必要把一个喜欢诗韵,喜欢你们作品的人挂出来示众?或许他的做法不妥,或许他的虚荣心可笑。但是,他影响谁了吗?他伤害谁了吗?起码他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吧,即使发现他行为荒谬,即使已经满心看不起他,付之一笑不就得了。我好久不来,当事人除了师傅外全不熟悉,看了帖子外,我只是尴尬,为那个评论者尴尬。我不知道风斑竹声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想,这样做的后果不外是两个,一是那个被示众者含羞忍垢再不来了,我们少一个将来可能成为诗韵真正出色评论人的拥趸。(即使他引用,也得他懂得引用啊,模仿是创作的前奏)再是,诗韵将多一系列充满复仇心理的马甲。
何苦,何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