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回复: 7
收起左侧

暮色(新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摘菜过柴门,隐入柳林无处寻。
布谷声三声二翠,牛羊点六点七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呵呵~~~~这诗难理解,有点不着边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回惊鸿兄: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就好理解了;下面是士几兄与呼仑兄的评点,看看可能对读这首诗有帮助:
士几兄:
利用柳林中的情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黄昏,写得很有意思。如果只是写了黄昏,意思未免薄些,关键是还附带写了生活,女儿、摘菜、柴门、柳林、布谷、牛羊,这些词语都点缀出了生活的惬意和恬静,所以让诗变得更丰富或者叫丰满了。
第三句“翠”字好像是用了一下通感,把听觉和视觉进行了一下交换和连接,寻找女儿嘛,顺着布谷声音没找着女儿也没瞧见布谷,瞧见了翠烟重重的黄昏(杨万里:暮声惊破翠烟重),于是仿佛“翠”是听来的,这是感觉交换。也可这样理解,听到布谷声音,寻找,却只看到了翠色,这是经过过渡后的两种感觉的自然连接。写到此处,作为寻找孩子的家长还不能说着急的,我觉得,翠这种字眼放在此处,在咱们的审美中还是带有亮色的。
第四句,“昏”,我觉得暮色在此句是更深了,如果没找着孩子,家长该有点起急了。
这诗虽然看似简单,其实字句是用心琢磨过了的。有自家意思,并且意思集中、浑然。

呼仑兄:
这里的女儿泛指村女,也没有谁在寻找女儿,女儿隐入林是一个很朴素、美丽、单纯的生活画面,设意和“云深不知处”差不多,不过这个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那种意境,三四两个对句有乡土风,布谷三声二翠知山色重,牛羊数到六七不分喻暮色绵绵,侧喻生活简单富足快乐,读后一扫邪气,好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我个人觉得写得颇有意味和情趣。
一个“翠”,一个“昏”,确需慢慢体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谢过无弦兄鼓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恬静,淡美
倒觉得后两句有些取巧了,不算喜,浅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我悞翠昏2字绝妙,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暮色(新韵)

谢过清风兄赐教。
谢过泰寿兄评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7 00:07 , Processed in 0.076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