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云地野 于 2016-6-18 01:07 编辑
家乡的端午记忆
我的家乡在川东,大巴山延长线上华莹山外。地理上属于秦巴山地-大巴山区,古巴人生活区。本区居民基本是湖广填川移民后裔,习俗相近。 在这个地方,我生活了20多年。苦难的童年和青涩的少年时代,都在此消磨了。有些是可以回忆的,有些是不愿回忆的。所以,我不喜欢那个年代。 言归正传,回到端午。 童年的端午,是贫困的端午。 端午节到时,正是热火朝天的红五月,旗风猎猎、战鼓声声!因为,每年红五月到来,大队都要开大会,支部书记在台子上面对千百人手持长稿热情洋溢地宣讲大战红五月的重要性、光荣感,用今天的话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都放农忙假,老师和街道居民都要下乡支农几天。
端午来得太早,可能小麦还在最后的成熟中,大麦刚好收割。收割的大麦和之前的葫豆豌豆是这个时期的主食;来得晚一点儿的年份,小麦加洋芋是主食。不论早晚,那个时候都是红五月中最忙的时候,收割麦子加插播稻谷。红五月末六月初的这个节日,生产队上,除了三五户人可以有点肉香外,大多数家庭就是能用拇指节大小的陈年猪油块炒一顿小菜,再凉拌一个汗菜(我们家乡俗称,煮了血红红的,学名不知道),煎炒点面饼儿,这就过节了。记忆中,家乡的端午节是没有吃粽子这个节目的。 孩子们从春节后,能期盼的节日就是这个。翘盼这个节日,作为孩子的我们,用饥饿的身姿拉长了一个春天,才盼得有点油水入肚,煎饼可吃。感谢传统,给了一个节日,丰富了饥饿的童年!我们当时就是这样的感恩。 有一年,好像穷到了极点。除了麦子加洋芋,没有别的可吃。猪油、食盐都没有一粒。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天空非常干净,除了太阳,就是一望无际的蓝天。面黄股瘦的大地上一派农业学大寨的忙碌,忙着栽秧。父亲收工回来,坐在床沿上,点起烟闷声不响的抽起,和往日一样。我和姐姐在灶屋里煮饭,麦子面加洋芋的糊糊。 过了一会儿,父亲似乎想起今天是节日了。叫哥哥和点面,煎几个饼子。没有油,只能在铁锅里烙,像现在街头巷尾烙锅魁一样。在我的记忆中,不粘油的节日,这是第一次。对于父亲来说,可能还有更清贫的节日,比如武斗最激烈的年月。 哥哥把面和好了,正要“煎”饼的时候,二姨家的长孙女端来一小碗菜油给姐姐,说是她奶奶让送来煎饼子。二姨和大姨与我们一个村子,一墙之隔。由于他们成份好,且孩子都在公社的什么单位做事,条件是全大队里不可多得的好家庭。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两家没有少接济我们一家。有了菜油,油饼在锅里很有底气的欢腾起来,油香顿时塞满了屋子的每个角落,富裕得直往肚子里钻,鼻梁似乎都理直壮地升高了。父亲一下子也富有了起来样,让姐姐到地里把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南瓜摘回来,他亲自下厨切南瓜丝。一边切一边给我们讲,要怎样握刀怎样的方式才能切好菜。还讲了在部队时,他是如何切菜的故事。这顿南瓜丝,父亲切的很细很均匀,受此影响,后来我也学会了此法。多年后,我切的土豆丝因为太细,有人竟然用筷子夹不上,对此抱怨非常。 这个节日是贫穷的。 除了贫穷,端午节也有些别的。 家乡的端午节这天,孩子们一早起来,割艾叶、扯菖蒲、八角枫回来挂在门前,这是传统。据说一是可以辟邪,二是这天的艾叶、菖蒲等可以入约,用来熬水洗澡可以防夏季蚊虫、治疗一般的皮肤疾病。到现在,还流行用它们来熬水给小孩子洗澡。 节日来临,街上小贩叫卖雄黄和灯芯草。雄黄用于兑雄黄酒不说。灯芯草一则可以辟邪,二则可以当药方,据说,小儿肚痛流口水,可以熬水治之。当药,还有一用,治身上蛇缠腰。什么是蛇缠腰?一种皮肤病,现在医生说的疱疹的一种,起病后,在腰部位一线生长如蛇样,据说长到前后一线围合时人就会死亡。这病现在医院都能治,打针吃药。可是在农村不需要用药,就这灯芯草点燃,把火苗吹了,留下火烬,用火头去烧“蛇”的头和尾,这一烧后,过一天,“蛇”就消失了,一两天时间病好了。这是真事,小时后见过很多次,没有什么不良样,包括皮肤痕迹都没有。 这天,家乡还有一俗与其他地方或许不一样。收干儿干女也是这天。旧俗,到了这天,干爹干妈一家要准备一副碗筷和草帽。干儿干女家准备好礼品来正式拜认干爹干妈,作为回礼,干爹干妈将预备好的碗筷和草帽交给孩子。从这天起,孩子就是这家的半个孩子了。道义上,一家孩子成了两家的孩子,彼此都有责任和义务管教甚至养育。 在此,再延伸一下。在家乡,七月半鬼节,其实是祭祀先辈的日子,那天中午家里的晚辈要打起伞、带上斗蓬等遮阳的工具在外把逝去的先辈请回家来作客。因此,在家乡没有亲缘关系的同辈人开玩笑,有时说:“我七月半要回来哟。”这就是指回来当长辈,占人家便宜;作为回话的一方,往往会说:“你端午节来嘛,我给你把碗筷准备好了。”一些外地人有时不明白双方这话是什么意思,道理在此。 端午最重要的一个节目,就是划龙舟。但小时,因为隔河远,又是大集体农忙时候,没有看到过划龙舟。划龙舟的事只停留在人家的口头上,从人家嘴里听到县城绘色绘声的龙舟赛羡慕极了。长大后,还是没有真正看到过一次。算是虚度年华了吧。 我的端午记忆就这样,很贫乏,如我当时的日子一样,没有血色!可是,它终是我童年的主要成份,虽然贫血,却也伴我长大!
2016-06-17
补白:好久没有上来了,那天上来看到有关写家乡春天的贴子,感动。时辰已过,不再适合。想想,正好端午节不久,写个节日的文字来充数。文字如何不论,作些习俗的介绍总是可以的。抛砖出来,贻笑大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