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0|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江阴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儿321654在 2007/01/15 06:43pm 第 1 次编辑]

江阴行   江阴行
 一、别南昌
欲别南昌缓起航,
湘舟送我下吴江。
船行万里千回首,
柳岸依依赣水长。
 
二、古战场
烟雨吴城古战场,
点将台上笑周郞。
陈朱水战康山下,
卷起黄沙候鸟藏。
三、长江行
彭泽龙宫钟乳响,
大姑鞋落小姑庄。
江陵古邑城几座?
六合瓜州到澄江。
四、船家子
船泊秦淮娘束缆,
灯红酒绿儿眼馋。
六朝烟柳后庭月,
不问家中籴米难!
五、说惶恐
江中雾起日昏黃,
夜宿荒洲露水凉。
慎说前年江匪事,
船家满脸是惊惶。
 六、长江轮
南岸青山北面坡,
沉舟侧畔千帆过。
水天一色轮橫出,
疑是山丘浪里波。
七、江南好
婉约秀灵古镇新,
迷蒙慵懒梦江阴,
人人都说江南好,
最是小桥流水情。
说明和注释:1993年4月,我坐湖南的货船,送旋耕机到江阴,一路顺江而下,看景,听流,说事,寄情,写下这组诗。诗中抒写了作者小别离家的緾绵,出游看世界的愉悦,想世事的沉重和对美好的向往。
吴城:鄱阳湖畔的小镇,有三国时周瑜的点将台旧址。
陈朱水战康山下:陈朱水战:陈友亮同朱元章大战鄱阳湖十八年;南昌地区有“败到了康山”一说。
大姑鞋落小姑庄:大姑山:即大孤山,和鞋山在鄱阳湖中,小姑山即小孤山,又叫髻山,在安徽宿松东南六十公里,屹立于长江水中。
江陵古邑城几座:取自李白的名句“千里江陵一日还”,这里写我与李白同样,有快意乗船下长江的心情。江陵古邑:原指湖北省江陵县,这里借指江畔的小市镇。
六合瓜州到澄江:六合、瓜州、澄江(江阴):都是长江下游的市镇。
秦淮:指南京。
慎说前年江匪事:船行到下江,前不着村,后不靠店,船家只得结帮停靠在江心洲畔。晚上,船员小声谈起,长江下游一带,常有河霸强盗出现。
沉舟侧畔千帆过:取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句,我也有与原作者同样的沉郁心境,且又非常应景,故原句照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江阴行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儿321654在 2007/01/15 06:45pm 第 1 次编辑]

小山  2007-1-14 11:03:17
   兄好,这七首诗中,最喜欢第一首,“缓”字,“千回首”,“杨柳依依”表现了离家惜别的依依不舍的情怀 ; 第二首结句也好,感慨世事沧桑变幻; 第三首第二句借神话传说入诗,但所要表达什么不太明确,读来与上下文似乎连接不起来; 第四首对比方法用得较好; 第五首整体通畅明朗; 第六首,首句“南岸青山北面坡”是要表达两岸高山,但这个句子表现力不强,这种句法一般可以用重复字,南岸和北岸,这样更能表现出意境,最后一句也不准确,可以改为“掀起奔腾浪里波”; 第七首,第三句转得有些突兀,“人人都说江南好”给人一个错觉,好象作者觉得江南不好,与下文的“最是小桥流水情”搭不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江阴行

淡香疏影  2007-01-14 19:17
(一)之“欲”字可酌。既已“别”何反“欲”?
(二)候鸟藏何意?
(三)“钟乳”是如何响的呢?
(六)“沉舟侧畔千帆过”在刘禹锡原诗中是一联之出句,楼主取来作对句大不妥当了。
  2007.1.15.
先谢疏影关注!
(一)“欲别”,将别之时,首句所写,并未“既已别”。
(二)鄱阳湖有天鹅等候鸟,由于人为的干扰,只得飞往他乡了。
(三)彭泽龙宫洞中的钟乳滴水的响声,是一景。
(六)应景贴切,用在出句还是对句,不会是问题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江阴行

青山不老    2007/01/16 09:59pm 
坐着船儿,赏着景儿,吟着诗儿,楼主真是安逸~~
宜信  2007.1.18.
    不老君,我有的更多的是沉重,诗中已有描叙,更不安逸,由于水土不服,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真是一路受罪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江阴行

浔阳不笑生  2007-1-16 13:15:37
我是彭泽人,关于第三首,我也来说两句:龙宫当指位于彭泽县境内的龙宫洞,属石灰溶洞群,在地质学上称为“喀斯特溶洞”.故有"钟乳响"的说法,而大姑,小姑指位于彭泽北岸的大孤山和位于对岸安徽宿松县的小孤山,大孤山在岸边,而小孤山则在水中,可谓:大姑岸边坐,小姑立水中.小山指出此处"所要表达什么不太明确,读来与上下文似乎连接不起来"我却不那么认为,宜信兄此处当为描写长江两岸的风景,用以衬托他快意下长江的心情,并无不妥.
一点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小山  2007-1-18 16:21:19
我是觉得既然用了神话,那么神话所表现的内容主题应扣住诗的内容,否则不如就直接写景,不过我对这地方不是很了解,也许理解有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1 04:07 , Processed in 0.073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