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阵子之前有一个帖子,现在已经不能回复,是不速客老师发的“我读《诗经·关雎》”,先摘录如下:
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3】,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4】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5】。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6】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解: 1,关关:“尔雅·释诂”: 关关、音声和也。此处指雎鸠和悦对鸣。雎鸠:“禽经”注:“王雎:雎鸠,鱼鹰也”。 2,洲:陆地,此处专指河滨。 3,荇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4, 寤寐:寤,指醒着。寐,指睡着。此处指日夜。 5,思服:思念。 6,芼:本意为可供使用的野菜。此处作动词,指选定了伸手采摘之意。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 在河滨委婉对歌。 就好像, 美丽的姑娘, 被君子们追求。
我站在河滨, 望着那随波浮动的荇菜, 我要采摘, 最肥美茁壮的那棵。 就像是, 我遇到了一位好姑娘, 日夜都想求得她、 成为我的新娘。
求不到啊, 我日夜将她思念, 长久思念着, 有什么办法, 我能够, 走入她的心房。
带上我的琴, 来到了姑娘的屋旁, 优雅的琴音, 飞入了闺房。 琴声里, 有巍峨的高山, 有朦胧的月光, 春天里盛开的百花, 冬日里孤独的飞雪, 一切都在, 音符的旋律中热烈奔放。 蓦然间, 屋里传出悦耳的瑟音, 琴瑟和鸣, 让巍峨的高山, 有泉水流淌。 朦胧的月光中, 轻散出情人的欢唱。 百花中蜂喧蝶舞, 飞雪里松傲梅香。 我陶醉了, 陶醉在这和谐的旋律之中, 就好像, 在繁茂的荇菜从, 双手不停地采摘, 不知疲倦, 不肯停歇。
在荇菜从中, 我轻轻地。 用双手摘起, 最心爱的那棵。 那位美丽的好姑娘, 我用鼓乐礼器, 让她, 成为了我的新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称为“诗”,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历代诠释“诗经”的作品多如牛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有高论。汉代大儒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于是我也斗胆尝试着解读一下“诗经”,
愚以为,要解“诗经”,首先得了解先秦时,人们对诗的评判标准。儒家认为,诗有六艺,即:赋,比,兴、风、雅、颂。我以为,六艺可分为“赋,比,兴”和“风、雅、颂”两大部分,“风,雅,颂”是指是的三种形式,宋代郑樵在“通志序”中云:“土风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由此可知,风是指土风民歌,雅是诸侯在朝会或宴会时的乐歌,雅有大雅,小雅之分,猜测和表演的场合和规模有关。颂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
“赋,比,兴”是指三种写诗的技巧,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认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由此可推论出,若把“兴”用现代直白的词来解释,就是“联想”两字,这种联想放在诗的开始部分,就叫“起兴”。“比”即比喻,兴和比在一首诗中经常会同时使用。“赋”指吟唱,至今我们还保留着“赋诗”一词。作为可赋之诗,必须要做到,组成诗的句子是流畅的,通顺的,语法是合理的,合于时宜的,内容是清朗的,真实的。联想,比喻,真情是诗歌的三大必要元素,并且这这三大要素在现今的诗词中,创作者都还要必须遵循使用。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我国自古就有深严的等级制度,因此愚私心暗忖,作为开篇,“关雎”应该有其自身的资格和因由所在。
“关雎”是一篇联章诗,共五章。第一章是总纲,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君子描叙自己从被拒绝到迎娶的过程。孔子在“论语”里曾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中“哀而不伤”是展现在第三章中,君子被拒绝,这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但君子并没有沉侵在伤感之中,而是积极想办法去努力争取,因此得到“哀而不伤”的赞誉。“乐而不淫”是展现在第四章中。在此,我必须要对“淫”字加以解释,现在人看到“淫”字,很自然地想到“淫乱”一词,而且马上与性扯上关系,这大谬。我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得知“淫”字在古时是一个广义字,譬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善防者水淫之”,此处的“淫”字作动词解,郑玄注:“谓水淤泥土留著,助之为厚”此解我们说的直白点,就是河岸的淤泥留着,并把它加厚加高。“庄子•在宥”:“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听邪,是淫于声。”此处“淫”字作“沉溺”解。“宋玉•招魂”:“归来归来,不可久淫些!”,此处作“滞留或停留”解。“战国策•韩策三”:“不如止淫用,以是为金以事秦。”此处“淫”字作形容词使用,作“过分或过度”解。“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此处作“惑乱或放纵”解。“王充•论衡•刺孟”“论不实事考验,信浮淫之语。”,此处作“浮华不定”解。“范晔•后汉书•光武纪赞”:“民厌淫诈。”此处作“邪恶或不正之风”解。至于孔子在‘乐而不淫’里,“淫”字具体作何解释,大家可以见智见仁,各自揣摩。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讲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以推论出,在当时,先贤们认为男女之情是和饮食是一样重要的大事情。作为一首写情的诗,既然所吟的是大事情,又“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当然是有资格作为“诗经”的开篇。
我们再以儒家的六艺来看“关雎”,首先,这是一篇采自周南的民歌,属“风”的范畴。以雎鸠在河滨的求偶对鸣“起兴”,引导出一篇美好的爱情诗篇。以采取荇菜的不同形态来“比喻”爱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兴比贴切,吟唱委婉,完全符合诗歌六艺的要求。
此诗全篇五章,每章四句,每两句有独立的内容存在,这种以两句为独立单位的结构形式,就是现在诗联的初萌。先有窈窕淑女,后有君子好逑,先有求之不得,后有寤寐思服,这些在两句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就慢慢发展成现今我们常用的诗联“流水对”。全篇采用2-2结构,整齐划一,为古典诗词的双音节结构奠定了基础。愚以为,正是这一切,当仁不让的使他成为“诗经”的开篇之选。
以下为往事成茧回复: 愚生以为,“关关”译成“雎鸠的叫声,和鸣”是错误的,从什么时候错的,谁记错的,谁传错的,这几个有难度的问题就交给老师您了。下面几点是愚生认为其错误的依据:
一,如果世界上真有一种鸟是“关关”的叫,那它绝对不会出现在泡妞的情诗里!有哪个“君子”会用叫得这么难听的鸟来追求“淑女”?拒不拒绝先不说,起码会有反感。
二,愚生认为,这个”关“字,可以从象形字的角度来看,像不像一只拍打双翅的鸟?翻译成欢快的鸟,活泼的鸟,就好理解了,就有了追求”淑女“的情调。
三,通假字,通”弯“。通“弯”。
1.越人关弓而射之。——《孟子·告子下》
2.豹则关矣。——《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用通假字来解释就更好理解了,弯着脖子在”在河之洲“觅食的鸟,有食可觅的鸟当然也会很欢快。 四,觅食,也可以改成跳舞,依据二是拍打翅膀,好像用跳舞,舞蹈与全文意思更贴切。
译文第一段可以这样:
活泼可爱的鱼鹰,
在河滨欢快的觅食。
就好像,
美丽的姑娘,
被君子们追求。
以下为不速客老师回复: 欢迎光临鄙楼,谢谢留墨探讨。 首先我得自我介绍一下:我不是老师,我仅有的一点古典诗词知识是从唐宋诗坛版主惊鸿客老师那儿偷师得来的。来唐宋诗版当敲边鼓的版主纯属巧合,只因其他版主杂务繁忙,故而我暂行代为处理常务事宜。 我解诗经是因为我喜欢读书,也读过几篇贤达学者们的解经作品。我认为,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不是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服务的,也不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既然大儒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那也无妨就我的观点,斗胆试着解读一下十五国风。我是带着探索本真来解读的,我认为,十五国风是诗经时期的黎庶们展现他们的情感,生活状态的篇章,我努力将自己进入他们的时代,以他们的情感、文字的本意为切入点来解读的。当然,我还是难能跳出个人的三观,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做不到尽美尽善,只是尽力而为。 您对“关”的解读,我认为是解读古籍的正道。古时,一字多义是很普遍的,在不同的篇章里,往往同一个字的含义是不同的,只有弄明白这一篇的内涵,才能够肯定某个字的字义。虽然你对第一章的译文与整篇主题相谐,也符合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论点,但不能说服我。理由有三:1,关关作于象声词使用出于“尔雅·释诂”,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辞书,接近那一时代,“关关、音声和也”的可信度大。2,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一个字的读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谁也不能肯定某字在原生态时的读音,以现在的读音来武断几千年前的读音,不切。3,从这首诗的谋篇来看,第一章有点像序曲或引言的味道,这一章的主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为相对照的雎鸠,也应该处于求偶间段才能相映益彰。我喜欢看“动物世界”,发现动物的求偶行为和人类很相似,都是雄性采取主动进攻,若得到雌性的回应,那成功率就成倍增加,所以,我认为把“关关”作为雎鸠的和谐对鸣来理解、会更接近原篇的本意。
以下为往事成茧老师回复: 小别重逢,还计较称呼了,叫老师怎么啦,别忘了前年我可是向您拜过师了。
咱从后往前捋一捋吧,先说雎鸠,就是鱼鹰,这个没有争议吧?再说关关,愚生个人比较偏向于依据三,也就是“关”通“弯”,因为鱼鹰的形体就是“好几道弯”,用鱼鹰的形体,比喻“淑女”的“窈窕”,也就是女同志的曲线美。所以“君子”才会“好逑”。
说心灵美和有才华大于外表好看的,只是女同志单方面的猜测和部分伪君子的抬杠行为,正常男人都喜欢相貌端正曲线优美的女同志,这是进化的本性。至于有没有才华,会不会唱歌,会不会和鸣,那都不是必选项目。 这段时间我退步了,好惭愧。明明知道老师解读得很精辟,却跑过来钻牛角尖。 |
以下为不速客老师回复: 读了留言,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我佩服你的勇敢,说了真话。
男性和女性,由于荷尔蒙的不同,对情感的看法和感悟也完全不同,对各自的欣赏角度也就相异了。对于女性曲线美的欣赏,确实很诱人,但是这种引诱能抓住一些男同胞的眼球,但抓不住男人的心。故班贵妃说了一句“以色侍人,且能长久”的名言。
对古诗的翻译从来就是饱受诟病,因为凡是直接翻译,都会远远逊色于原作,诗词的翻译就像是诗词的理解,每个人本来有不同的理解感知,但因翻译一出,这个感知空间的差异性就消失了,而且错觉美也消失了,有时候对诗词的非文学感知可能更加有市场,就好比外行看热闹,不懂诗词的人觉得你的作品热闹,于是就流传了,懂得人很谨慎,却不易流传。《诗经》中“雅”和“颂”比“风”更文学吧,其流传名篇却不如“风”多和广泛。因此我在想我们的翻译不一定要按照愿意翻译,可以是再创作,如不速客老师的翻译风格就很棒,既保留原来的意境和基础内容,又加入了诗人新的想象,于是译文和原作品都具有了可读性,我也作此尝试,聊以附之风雅。
关雎(仿 不速客 先生 而作) 2020.2.12 珠海 诗心止道
关关之声骤起, 那是雎鸠鸟坠入了爱情。 河滨上清婉的对歌, 流淌成这旖旎的风景。 姑娘你绽放的秀色, 把我的心弦撩动。 我君子般的矜持, 竟被你一笑倾空。
伫立在河岸上, 瞥见水草流影浮光, 自在摇曳的那棵, 这丰腴已刻在心上! 这般优美的姑娘, 你让我日思夜想, 梦寐以求的, 是你成为我的新娘。
可这只是奢望, 暂将你记在心上, 挂肚牵肠, 不住地念想…… 何时我才能, 映入你的心房?
我抚弄琴弦, 在姑娘的屋外吟唱, 让浓蜜的爱意, 飞入她的闺房。 琴声悠扬, 让高山巍峨拔地而起, 再挥洒些浪漫的月光, 采撷春天百花的馨香, 漫播冬日飞雪的雄壮, 这音符热烈奔放, 在爱意里自在徜徉。
我欢喜在望—— 悦耳的瑟音传出闺房, 这琴瑟和鸣的曼妙, 有巍巍高山的回响, 有亲亲流泉的奔淌。 在朦胧的月光中, 激荡出有情人的欢唱。 似蜂蝶炫舞在百花丛中, 如白雪飘洒伴着红梅流香……
我的心, 沉入这和鸣的韵律中, 如这婆娑的水草竟也多情烂漫。 我意欲采撷, 不曾停歇, 并无困倦。
如水草般丰盈的爱情, 我已如愿倾心, 中意我心爱的姑娘, 于是我用钟鼓琴瑟, 为爱情铺路, 娶你成为我的新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