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9|回复: 27
收起左侧

五律·黄昏(题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野苍穹暗,清波落日圆。
蛩声临水静,草色枕风眠。
借影红云阔,流光绿树妍。
茫茫俗思远,且醉梦怡然。

2006年9月

-------------
说明:此图为网上下载,并非本人作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好景好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谢过酱油水!。。。又来了,,,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下面引用由墨子2007/09/17 21:05 发表的内容:
谢过酱油水!。。。又来了,,,哈!
酱油水配快餐,那个嘛嘛香的,吃饱了没事干,到处瞎逛,老师不要赶我哦,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功力不低。问题是,草色一句,略欠清通。有王维之风,只是古人的作品初看可能难解,细辨却有奥妙,且绝对是通畅的。我辈当追学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7/09/18 12:52 发表的内容:
......问题是,草色一句,略欠清通。有王维之风,只是古人的作品初看可能难解,细辨却有奥妙,且绝对是通畅的。我辈当追学之。
这样的评论可以放在任何你想放的作品之上,而被评之人是绝无还手之力的,,,很难说你评得不在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你的圆滑和老练也在他人之上了,不的不佩服一下!
这个诗版真是出高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读今人古诗最怕的就是熟悉感了。。。
又妄言了,请勿恼。。。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下面引用由墨子2007/09/17 22:16 发表的内容:
这样的评论可以放在任何你想放的作品之上,而被评之人是绝无还手之力的,,,很难说你评得不在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你的圆滑和老练也在他人之上了,不的不佩服一下!
这个诗版真是出高人啊!
如果只想得到夸奖,那么就该标明才好。我指出的不通之处,该是事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借影”、“茫茫”不太喜欢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这个贴子最后由墨子在 2007/09/18 16:59 第 1 次编辑]

为了方便回答两位高人的“批判”,我在这里先把自己的诗抄一遍:
大野苍穹暗,清波落日圆。
蛩声临水静,草色枕风眠。
借影红云阔,流光绿树妍。
茫茫俗思远,且醉梦怡然。
然后把两位的评论集中放在下面并编号:
------------------------------
1、笔下人间:

问题是,草色一句,略欠清通。有王维之风,只是古人的作品初看可能难解,细辨却有奥妙,且绝对是通畅的。我辈当追学之。
2、记事本:
读今人古诗最怕的就是熟悉感了。。。
3、笔下人间:
如果只想得到夸奖,那么就该标明才好。我指出的不通之处,该是事实。
4、记事本:  
“借影”、“茫茫”不太喜欢啊。。。
------------------------------

诗是题图诗,也就是把图片的意境用诗句描写出来。当然,在描写的时候渗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对诗的评论,我的理解是要整体、全面来看,还要加上个人的情感和共鸣。如果缺少后者,那么再好的诗也可以说成是垃圾。
笔下1的评论看似有理,但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句不着边际的“为说而说”,换言之,笔下先生可能根本就没有读懂这诗的意境,更何谈共鸣?何谓“欠清通”?恕我愚笨,不明白你这“清通”指的是啥。是文理欠清通还是意境欠清通,笔下先生没说,这就是我说你老到、圆滑的地方了。果然,我的回帖直来直去,落入了笔下先生的圈套,所以有了笔下3。但他还是没有说明究竟如何不通。你说那是事实,但事实是要有具体细节来左证的,并不是你说事实就是事实。
我并不拒绝批评,但象笔下先生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欠清通”难道是正常的批评吗?在这里,我想请笔下先生拿出几句清通的妙句来。。。可惜,我看不到!笔下先生在此坛活动看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个从他那快要到8千的“文章”数目可以看出来。我们其实在2、3年前就打过交道,在我的印象中笔下先生如果不是从来不写,也是很少把自己的诗作帖上来让大家批评,但却热衷于在论坛指手画脚批评别人的诗作,以此来竖立自己“论坛教主”的地位。
记事本先生的两条评论比较中肯,因为谈的是他自己的感受!一句“不喜欢”比一句“欠清通”要合理的多,因为他带出了个人的感情和共鸣。。。没有共鸣(即不喜欢),管你是啥诗,就是一堆垃圾!还有,他在读此诗的时候读出了“熟悉感”,尽管出乎我的预料,但也无话可说,因为那是他的个人文化底蕴。。。读的书多,而我写的这些句子可能恰好在哪里“面熟”。。。这个,我汗一个,赶紧要加强学习了!
最后,就诗论诗,在其它论坛有人曾经提过“流光绿树妍”于整诗的意境不合,然!因为全诗的色彩以红为主,以暗为主,以静为主,营造的是那种落日余辉下万物溶化其中的意境,突然跑出个“绿”来确实不是很和谐,而且从图中看也确实看不到绿!
可惜,笔下先生没看出这一点,而那句“欠清通”,恕我直言,根本就没批评到点子上!
最后,谢谢记事本先生的直言!
笔下先生,承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1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进来学习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俗思”的“思”字在这里是否作平声用?
    问好墨子先生!你的博客已经收藏了!谢谢关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个人倒觉得“流光绿树妍”没什么不妥;
    树是绿的,那是原本的事,即客观的一种存在;
    后面的“妍”不过外界环境所带来的装饰;
    只要稍微用点脑子想就明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诗多有可取可读之处,拜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俗思”的“思”字在这里是否作平声用? - 是!这句用的是特许拗格“平平仄平仄”,连救都不用救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好家伙,这么大一堆。不必如此激动;我的话够清楚了,而你的情绪也真真可以。
    凡创作,无论怎样已经,都要依靠表达,方法在巧妙,前提却是通顺。
    如果说我的委婉的话“欠清通”先生以为不够明白的话,那么可以换成“不通”。“草色”如何能“眠”?真是奇闻。即便作为通感来解释,也没有桥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笔下先生,不会吧?你的理解和想象力竟然如此弱?真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了!
    “白发”如何“三千丈”?“飞流”正好“三千尺”吗?哈哈哈哈!你到是配去说相声!
    我不会再回你的帖了,因为你的理解和想象力还不及小学毕业生了,可惜啊,,,你混了这么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以前也听说过拗句格、拗绝这类的话题,但一直不曾见过。
    墨子先生是否可以给我讲一讲呢?伊人在这里先谢过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先生回不回帖无关系,但我却须再解释一下。
    我的话即便有不对,但却无指责先生之一,很遗憾先生见我意见不同,便即纵容情绪,大加嘲讽之能。这也罢了,回说这“不通”一案。先生斥我为不如小学生,这是可能的,孩子往往是聪明的,我们不要轻看了小学生。只是看先生回答似乎也同样未到初中程度。李白有“白发三千丈”,也有“飞流...三千尺”,这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稍有艺术修养者都明白,这是夸张,是可以理解的,是包含合理性和想像力在内的。岂但此也,他还有“燕山雪花大如席”呢。然而先生的不同了,不同什么?这不同就是语法的“不通”。先生虽用诸多的叹号搞得眼花缭乱,还是无法掩障这一错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黄昏(题图)

    个人觉得“草色”主于“色”,而“色”既然上了草身,还是拥有了生命了的;
    特别是当风吹掠而过时,整片的“草色”摇动,也是蔚为可观的。
    可以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2 07:22 , Processed in 0.1450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