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2-12-25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五古 岁暮杂感
[这个贴子最后由冶心在 2002/12/25 01:16am 编辑]
菜鸟兄在回帖中言“
写母念儿令人感动,情者,发乎于心,示之以词藻也,且不表.
纵观全篇,有逻辑混乱,表义不明之嫌,菜鸟不才,愿以一己之见示之于众,供各位达人开枪做靶,嗟乎,斯言如下,若有不妥,乞复之:
儿幼不知忆,娘心不胜愁。
---(因其不知“忆”而致母愁,未见妥当,盖此“忆”为何解也?晕之乎?)
(复言:解读一诗,颇费时日,盖时,世,事之异耶,盖词,句,习惯之殊也,若果贻笑于大方,尚请眀示,已解小生求知之望,渴求之念,嗟乎,呜呼幸哉!
今答之:
“有逻辑混乱,表义不明之嫌”
答菜鸟:“逻辑混乱”何处?请道其详。
“表义不明”又在何处?
儿幼不知忆,娘心不胜愁。
---(因其不知“忆”而致母愁,未见妥当,盖此“忆”为何解也?晕之乎?)
“儿幼不知忆,娘心不胜愁。”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儿和娘的两种心态,是并列关系。
“儿幼不知忆”本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句意,言子女尚小,还不知知道思念远在异乡的父母;
“娘心不胜愁”是说母亲思念儿女,却无时无刻不在揪心。
这两句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可“晕”的?若问“忆”何解,我想当与老杜“未解忆长安”中同解。
另,所谓“词,句,习惯之殊”,我倒没有感觉出来,请具体指明,何处见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