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8|回复: 18
收起左侧

古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5-26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镇群山合,长街半壁悬。
溪流通洞府,山路接川黔。
集散劳商贾,征收苦吏员。
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5-2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有老杜之风,堪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5-26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作者用心的感受,刻画入骨,山区的人民的疾苦在今天信息高速发达的是社会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只是某读后,有呦口之处,希望能入诗出韵,在把握古韵方面加强点水平。
如:最后一句“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
  是否可用“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5-2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感谢指正。我写成后没有查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5-2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下面引用由前无故人2003/05/26 08:30am 发表的内容:
古镇群山合,长街半壁悬。
溪流通洞府,山路接川黔。
集散劳商贾,征收苦吏员。
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
很明显最后一句才是全诗中心,既如此“征收苦吏员”中“苦”字似有不妥,容易使人产生歧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5-2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征收苦吏员”中“苦”是要完成征收任务,百姓有苦,吏员未尝不“苦”。只是不直接说百姓之苦。
知我者,孤烟也。我们还是同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5-3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饥寒”,何必改作“饥年”?此诗用韵、遣辞,似不必过作挑剔。而作者感慨系之者,揣测文意,当指古代之民生疾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至若现实意义,亦不言而喻。然一则直接意义,一则间接意义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5-3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评诗到位,深知我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全诗一半自然景色描写,一半社会现实表述。
赞成有老杜味道之说,但是“集散劳商贾,征收苦吏员”这句看来是说这里是个商业集散地,或者是枢纽,应该说在现实中属于个经济活跃地带,如是然,那么“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是不是就有些牵强?个人认为不能为写诗而写诗,如果换个地方(贫穷落后地区)来写,岂不更好?
言之不当处,也请海涵。与你商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6-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如果换个地方(贫穷落后地区)来写,岂不更好?”
那是一个乡镇,群山环抱,交通不便,自然是个落后地方。“群山合”、“半壁悬”不只是写景。谢谢提出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既然“山路接川黔”还交通不便?。"集散劳商贾"还贫穷落后?很繁荣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6-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山路接川黔”是山间小路,不是公路。
“集散劳商贾”因为山路难行,所以运送物资很辛苦,并不是繁荣景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6-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山路接川黔”是山间小路,不是公路。
“集散劳商贾”由于交通不便,所以运送物资很辛苦,不能理解为繁荣景象。也许我没有表达清楚吧,作个解释。你看得很细,欢迎批评,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群山合 与 半壁悬 不只是写景?半壁悬是什么?
古镇群山合,长街半壁悬。
溪流通洞府,山路接川黔。
(解:群山围绕着这个古镇,有长长的街道,清澈的溪流流入洞府之中,山路连通着川与黔两省,是不是很美?)
集散劳商贾,征收苦吏员。
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
(解:商贾在此集散很是辛苦,“征收苦吏员”是说税收任务繁重{或者是税务官来这里也很辛苦?}这样的地方还有什么政绩?)
与情与理,觉得很惶恐,请多指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6-6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那里民风古朴,交通闭塞,风景优美。“长街半壁悬。”是街道狭窄,街道一边靠山,一边悬空,成为吊脚楼。虽然吊脚楼好看,但是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残碑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那是清朝留下的。我据实地状况写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1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老前的嘴都咂吧地起水泡了。小菜,上茶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6-1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集散劳商贾----一“劳”字似写商贾之限辛,非写繁荣。
残碑留政绩------一“残”字,似写过去的遗迹,非现实能残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镇

下面引用由天狼星2003/05/26 15:25 发表的内容:
作者用心的感受,刻画入骨,山区的人民的疾苦在今天信息高速发达的是社会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只是某读后,有呦口之处,希望能入诗出韵,在把握古韵方面加强点水平。
如:最后一句“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寒。”
改为
残碑留政绩,百姓受饥年。
 ...
反对,我倒以为可以改为:丰碑留功绩,百姓受饥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2 16:33 , Processed in 0.1510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