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1|回复: 8
收起左侧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区区初学读诗、略知平仄用韵。
今天用七律的平仄格式卡《黄鹤楼》,竟发现不对。
又拿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亦有字不通。
我想这首得称七律之魂的诗,应该不会有错吧...
那即一定是我的学问太浅,还有些理论不知?
请各位网友指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4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因为很多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个例外,详情见《唐诗鉴赏词典》P36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28 22:4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3-7-1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一是古今音不同;二是律体至晚唐才全面定形(第一届奥运会比赛规则和现在的肯定有所不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下面引用由Q湘灵Q2003/07/14 10:59pm 发表的内容:
    一是古今音不同;二是律体至晚唐才全面定形(第一届奥运会比赛规则和现在的肯定有所不同).
    斑竹所说不敢苟同。
    崔颢的《黄鹤楼》与古今音不同无关。与律体至晚唐才全面定形也无关。
    规范的七律体早已有之,崔自己先曾写过。
    古今音不同是指入声,崔的《黄鹤楼》与之无关。
    崔是知之而不顾,不得不为之。(因有了绝句,无法顾及平仄)
    然崔还是按照律体的起、承、转、合而收,并不是一味不顾律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古诗出律的多了 着眼于此 无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7-1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崔颢的黄鹤楼

    下面引用由何亚贤2003/07/15 10:55am 发表的内容:
    斑竹所说不敢苟同。
    崔颢的《黄鹤楼》与古今音不同无关。与律体至晚唐才全面定形也无关。
    规范的七律体早已有之,崔自己先曾写过。
    古今音不同是指入声,崔的《黄鹤楼》与之无关。
    ...
    此一问一答是谓之知诗者也。同意此观点。但初学者还是不为此道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6# 何亚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崔颢的《黄鹤楼》与古今音不同无关。与律体至晚唐才全面定形也无关。
    规范的七律体早已有之,崔自己先曾写过。
    古今音不同是指入声,崔的《黄鹤楼》与之无关。
    崔是知之而不顾,不得不为之。(因有了绝句,无法顾及平仄)
    然崔还是按照律体的起、承、转、合而收,并不是一味不顾律体。  此人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7 02:12 , Processed in 0.1603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