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如若在 2004/09/13 05:14am 第 3 次编辑]
不知从何时起,悄悄习惯于也喜欢上用沉默与自己交谈,与圣人之敏思讷言毫不相干。
只为闲遐的四季里,读几行文字,听一段音乐,品一幅丹青,总令得内里充盈一种淡淡的感觉,想说些什么。相知的人和朋友不在身边时,选择用沉默和自己交谈。想说的心情和感动,一如潮里涛声,秋日碧空,掌间阳光和灿烂笑容,悠远淡致无形,没有相通的那种知感,自己的秃笔拙文很难将明暗冷暖表述尽然。
有时,选择用沉默与自己交谈,亦为抚平内心深处的微微浅浅的无人能探的伤痛感。
当然知道,人的一生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各种伤害,来自自己厌恶的人,深爱的人,相关的人,不相关的人。多数的伤害我们无可逆转和避免,只能面对坦然,让生命在伤疤里厚重起来,长出那种被赞为成熟和宽容的美德。也有一种伤害,过错在己,原罪起于心的柔软--那种青葱的对周遭的敏性知醒。有时会傻傻地笑著对己默言:如果什么东西能触摸到这份柔软,不知会不会留下很深的印痕,不知那印痕会慢慢地抑或很快地消失不见,还是终生永远与己相随相伴。不惧怕把这种柔软给陌生人谈,给陌生人看,因为他们通常“看”不到背后那份深深的凌乱。这种柔软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伤痛。那痛,如雨, 急骤细慢,来去皆由不得心和愿。雨丝骤至,无措地蓦然知觉了那痛却无人可以责怪。雨中只有自己。 可以做的,也只有选择在雨里撑开一柄沉默的伞然后安静地走到一边。
曾经以为用心和文字可以垫起一个高度,几季风雨后发现,有些希望之花结的果子名叫徒然。高度不是遮断幽境的唯一荒壁秃垣。新鲜的希望断成残桥两端,枯朽著去到地老天荒的时间里。留下那方遥远。对岸,古渡柳烟,一脉痕绿流动,几多无叙凌乱。怅然环顾,见
山色凌乱
柳色凌乱
文色凌乱
尘色凌乱
终归一个眸色凌乱
凌乱处,最是误会从生。
只好再次选择用沉默和自己交谈。
在沉默里,用经历告诫自己:红尘万丈,但碎,万碎无复的即真诚和信任; 最难消除却又最易滋生的就是误会丛从。 在泪水里学会穿起沉默这软猥锁甲和误会误解交战。在沉默中期望因时间空间理解错位的误会,不会被多余的辞锋固化出又一个遗憾的空间,瞬间。
天地很大,也很宽。相信总能挑起一片无雨无伤的天。让心扉半掩,立一阙青苔石阶,存几缕淡阳温暖。翻拣旧笺沉封,提笔锋燃新语,故事隐约于壁,漫漫。
锦瑟年华,捻动一弦一柱,湮湮慢慢
墨已罄神近枯,枕着青苔记忆里残阳的印象,身上的字迹睡去了
沉默就这样,染上岁月的颜色继续和自己交谈
如若---9/1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