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7|回复: 58
收起左侧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传说写下的短篇,有些与原来的故事情节作了相反的描述。想来神话传说总是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总不会被说成是偷梁换柱吧。一些已是发过的,为了集成一册,也一并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蝶殇》(取自《梁祝》)
我永生难忘千年以前那个叫吴桥镇的地方。
当时因天色突变,为避雷电,我慌不择路地栖息在一座坟莹边的牡丹花丛里。坟是新的,花也像是刚栽上去,我惊诧于造墓人的用心,坟莹与牡丹放在一起,是多么地奇怪。
然后,我看见从前呼后拥、花团锦簇的大红花轿里出来的一个白衣素缟的女子,满脸清泪,扑在坟前,不停的叫着“山伯、哥哥…...”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声中,我知道了他们的草桥结义、三年同窗、长亭送别、楼台永诀,知道了原来牡丹花是这个名叫祝英台的女子自许终身的暗示……
最后,我眼睁睁地看着她飞身扑进被天雷打开的坟墓,而后在雨过天晴的彩虹中,和墓中那个叫梁山伯的书生双双化蝶,成了我的同类。这里我要说的还有,后世的人们往往把梁祝化作的蝴蝶描述成多么美艳的一对,其实不然,山伯的蝴蝶是蓝色的,而英台那一只是白色的,就如他们生前所着衣服的颜色。但在我看来,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美丽。
那一天,我努力振动疲倦的翅膀,随在他们身后飞了好久好久。我很想一直追随他们,但想到我要去的那个叫蝴蝶泉的地方,只能作罢,因为我也要去赴一个约定。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他们的时候,心中唱着欢乐的歌,因为我在无意中见证了一段传奇而凄美的爱情。我真的很想在蝴蝶泉边遇到他时告诉他这个故事,然后让他陪我回到吴桥镇,看看这两只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蝴蝶。
去蝴蝶泉的路好长,而我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三个月了,这是每一只蝴蝶的宿命,我们存于世上的时间远远不如人类,而且死后也没有魂灵可依。当然如果不去蝴蝶泉,我还有足够的时间享受雨露花蜜,但我始终忘不了和他在羽化前的约定,我们约好在蝴蝶泉边重逢,而在吴桥镇的那一幕更催促着我日夜兼程地赶路。
路上同行的蝴蝶渐渐多起来了,这证明蝴蝶泉已经不远、他已不远。虽然不曾见过他羽化后的样子,但我仍相信我能从千千万万只蝴蝶中一眼认出他来。
终于到了蝴蝶泉,难怪他一直坚持要来,这里异木奇卉、满目流芳真的好美。但奇怪的是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个叫吴桥镇的地方,这里纵使再美,也不是我想终老归依之所。我只想着早点见到他后,能双双远离这繁华所在。
我费力地振动翅膀,尽可能在最高点极目四望:从十几只轻舞弄影的碧凤蝶中,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在羽化前我就料定他会化为凤蝶的,果然被我言中。
而我,兴奋过后,在蝴蝶泉清澈的泉水中,映出了我疲累不堪的身影,就算容光焕发,我也只是一只平凡常见的菜粉蝶。果然,他认不出羽化后的我了,他的目光在我这边一扫而过,而后向着一只与他一般优雅的碧凤蝶飞去,也许他把那只蝴蝶当成了我。
我所有的支撑都在那一瞬间崩溃了,跌坐在茶花树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赶回去,在我生命终结的时候回到吴桥镇。然而来蝴蝶泉已耗尽了我大半生的时间,我再也没有能力回去了。我感觉得到我的活力与生命正在慢慢地离开我的身体,我无助地闭上眼睛,凋零的茶花花瓣落在我的身上,像是愿意为我殉葬。
等我醒来,我看见自己的身体还躺在茶花树上,而我,已飘浮在半空之中。按说蝴蝶死后是不能有魂灵的,我怎么会有呢?我正诧异间,却看见吴桥镇上的那一对蝶仙正含笑看着我:“因为你死后精神许久不愿散去,已与凡人无异,所以你便有了精魂。”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因为我见证了一段爱情、坚守了一份执着,才得以换取到不死的精魂。回过头,看见他在我的身体边上发呆,原来他已经认出我来了,他是那么的不知所措,颤动的翅膀诉说着他的悲哀——因为蝴蝶是没有眼泪的。他在我身边徘徊了好久,最后无比留连地离去。
而我,回到了吴桥镇,没有轮回转世。我一直栖息在那株牡丹花丛下,做着千年不死的蝶的精灵,在月光下舞尽清风,无比轻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青蛇》(取自《白蛇传》)
在人间传说的雷峰塔故事中,我只是个复仇的女神,我炼就的三味真火打败了法海,救出了白素贞,使得他们母子相认、夫妻团聚。我小青——是追随白蛇左右与之朝夕相处的丫环、誓同生死的姐妹。
没有人想过我为什么甘心如此,想过的人,也大多认为我法力不如姐姐,被其降服而为奴。其实全然不是这样的,全然不是。
两千多年前,我还是上界的雷部左将,是天庭中呼雷唤电的青色神龙,我奉命收伏峨嵋山刚刚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妖,因为她在修炼时不慎引发了洪水,造成了下界生灵涂碳。
我至今都不明白当初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个上界英武神勇的雷部左将爱上了将被他收伏的蛇妖。
记得当时我按下云头,举起照妖镜,搜寻蛇妖的影子。照妖镜中映出的是一条对着峨嵋山下滔滔洪水惊慌失措的白蛇,我耳边听到的是女子的失声痛哭,遁声看去,我看见的是一个白衣素裙的女子,她的美比得过天庭的任何神女,浑身上下全然没有一丝妖邪之气,她对着山下四处奔逃的苍生泪流满面。
我本可用照妖镜令其现身原形后,让其为闯下的弥天大祸遭受五雷轰顶之灾。然而,虽内心几经挣扎,我却无法下手。相反,我心中却升起一种怜悯爱惜,我承认,我动了凡心。我作法收了洪水,也收了她如洪水般决堤的眼泪。我听见她跪在地上祈祷:“上苍怜悯,如素素今日脱得天谴,他日修成正果,定当造福苍生,做个行善之仙。”
在这一瞬间,我下定决心放她一条生路,虽然我明白这样做了回去后在天庭等着我的是什么,但我决不后悔。除了放过她,我还要保住她不再被别的神将追杀。
我作法让她从峨嵋之巅飞至西湖之畔,那里有六朝繁华,人烟如织,若再有劫数,她也不会无处可逃。我当时未曾算到,我把心爱的女人拱手交给了别人。
素素从未知道我一手按排了她的命、她的运。
回天庭后,我被打入了天牢,私放妖孽、暗动凡心这两条大罪足以使我身受天火炙烤之刑,并永世不得位列仙班。好在我和杨戬素来交厚,在他的周旋下,我终于逃脱了死罪,但活罪难免,我最后被天庭除名神位,谪入凡尘,并只能做一条普普通通的青蛇。
记得杨戬将我送出南天门的时候曾叹道:“你手中也收过不少私动凡心的天神,哪个有好下场?怎能自己身坠迷途?”我只是对他淡然一笑,飞身投入红尘。
我选择了西湖,虽然我不再有通天的法术,但所幸我变成蛇以后,还记得自己的前生。我潜入湖底,开始了苦心修行。以我的悟性,千年以后定能再成正果,即便做妖又有何妨?我要到那时再去寻找素素。
然而,上天注定了素素与我没有尘缘,五百年前我无法与天抗庭,五百年后也不能。在我修炼满五百年的时候,素素已千年成仙。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夏日的清晨,在万朵接天映日的荷花中,素素冉冉而出。我的素素已经不是对着峨嵋山下洪水失声吞咽的小妖,她已经变成了可以呼风唤雨、逆转乾坤、法力通天的蛇仙。
奇怪的是素素一直象是在寻找着什么,在西湖岸边整日徘徊,而我一直潜在水底跟随着她。开始我始终不解她这种怪异的行为,直到我看见了许仙,更确切要说是我看见了素素望着许仙时的眼神。她望着许仙的目光就像我五百年前在峨眉山上望着她的目光那样——深情而专注。和我一样,她也动了凡心,但不是为我。。。。。。
凭心而论,许仙远不如我来得英俊威武,他只是个眉目清秀的青年,而且看上去懦弱无能,我真不明白素素何以对这样的男子动了真情。但以我今时今地的处境,又无法阻挠素素向一个凡夫俗子示爱。我必须改变原来的计划,我等不及下一个五百年再去见素素。
我不信天意,即使天意让我无法与素素相爱,我也要与之拼个鱼死网破。我以前做的种种,与以后做的种种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了素素。
我驾起轻烟来到月老祠,我要月老拆散素素与许仙的姻缘。月老正坐在树下整理着手上千千万万条细细的红绳,看见我到只是抬头微笑了一下,便不加理睬。我对他说明了来意,固执地要他解开素素与许仙的红绳。谁料月老微微一笑,对我说道:“左将军,白蛇之爱上许仙,原也是为了偿还五百年前的一段恩情啊。你回天庭前不是怕她再遭天谴,将她送至西湖么?天庭的确又派了雷部的其他天龙追杀于她,后亏了她躲藏于牧童的背篓之中,再逃一劫,天庭见她诚心改过,似有天佑,况你又治了重罪便不再对她深究。那牧童便是许仙的前身。说起来也是你无意间促成了他们的姻缘。”
原来是我自己将素素送到了别人的手中,原来我遭受的天谴远远不止谪入凡尘受苦。我像发了疯一般地离开了月老祠,耳边回响着月老无情的劝告:“你和她做夫妻永世无缘,做手足倒可以求个今生来世。随缘吧。”
我站在初阳台上,子夜的风吹在脸上,一种咸咸的水流进嘴里,这是我的神、妖生涯中流下的第一行泪水。突然间我有种冲动:我要电闪雷鸣、我要兴风作浪,我要渲泻心中块垒。驾着青烟来到玉凰之巅,我拔出青云剑,剑光划过一道长弧,所指之处,天际亮过一道闪电,顷刻之间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不消片刻,杭州城就可洪涝成灾。在雨中,我纵声大笑,雨水和着泪水在我脸上恣意纵横,如果天意难违,我希望这一刻能为自己的意愿而生,为自己的意愿而灭。
然而一瞬间风停雨消,我的法力被破了,她来了,来阻止我的恶行,正如五百年前的我。我现了原形,遁入西湖,我不知道该如何出现在她面前。做夫妻永世无缘,做手足可以求个今生来世。我闭着眼睛,想着月老的话,头脑开始清醒:如果真的逆天而行,我和素素今生今世就永难相处。
我知道她一直跟在我的身后,她想惩处我,或者说是警告我。咽下最后一滴泪,我转身破水而出,青烟升处,一个青衣绿裙,天真灿漫的小妖精俏笑盈盈地站在了我的姐姐——白素贞的面前。我要做她的手足做她的妹妹,与她在今生来世相依。至于我以前的种种旖梦,都被我自己用慧剑斩断了。
再以后的事,就如人间传说的那样,我被白娘子收伏,其实也不是收伏,因为我根本没有做什么反抗。此后,我无怨无悔地追随在姐姐的左右,跟着她开药辅、收洪水、周济灾民,如果我们是妖,那也是侠妖。尽管我内心有怎样地看不起许仙的懦弱,但还是把他当作我的姐夫来敬重,为了他让起死回生,和姐姐冒死到昆仑山盗取仙草。渐渐地,我已忘了我是当年的雷部天龙,甚至于忘了我当年是怎样爱着这个女人。我只一心一意地要她快乐,为了她,我什么都可以去做。
如果法海不出现,也许我们一直会平静无忧地生活下去。但内心深处,不知为何我不自觉地有点感激法海,因为他的出现,让姐姐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许仙的为人,或多或少地对他产生了失望。而这些,正是我第一眼看见许仙的时候就感觉到的。作为女人的白素贞却没有感悟。
但法海惹怒了我,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姐姐镇在雷峰塔下,他只知收妖却不分好歹。在姐姐的催促声中逃离的我,回到了峨嵋山。我知道对付法海要用三味真火,凭我的内力修为是无法短时间内炼成的,我想到了杨戬。但作为妖,我是无法回到天庭的,我来到了二郎神庙,在那里留下了印信。
不管在人间的传说中杨戬是个怎样的神,但他真是我的好兄弟,他召集了八部天龙,日夜助我苦炼三味真火,终于让我在短时间内可以救出姐姐。离开峨嵋的时候,杨戬对我叹道:“易弁而钗,名虽主仆却情同手足,你真的变了,变成白素贞的妹妹小青了。”我淡然一笑,想起了那个在玉凰之巅的子夜。
救出姐姐以后,她与许仙的团聚其实已不再有多么的慑人心魄的激动,倒是我们姐妹重逢、他们母子相认着实令人感慨万端。看着已出人投地的梦蛟,姐姐终于可以安心了,她欠许仙的,今生都已偿尽。而从一而终的她,纵然长生不老,也不会再有他念。
离开红尘,我和姐姐驾云并行,从未有过的自在、从未有过的澈悟。缘起缘灭,情生情死,都在刹那间随风而逝。我和她在南海紫竹林中按下云头,投身化作佛前的莲花,一白一青,虽非花开并蒂,却能万年相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长相知》(取自《柳毅传书》)
湖衣:
我原以为,泾川有我无可抗争的宿命。当我领着雨工穿梭在残云冷雾中,沦为泾川龙宫的牧羊女时,便再也回不到魂牵梦萦的湘水之滨。
记得14岁时和父亲到篷山谒见西王母,王母曾说我的美丽远胜过织女嫦娥,并预言我注定会有一段仙凡姻缘,当时我的父亲洞庭龙君脸色大惊。临走时王母在我耳畔低语:“孩子去吧,去泾川等你的三世姻缘。”
两年后,我在洞庭湖中救了一个孱弱的凡间书生,并用自己守护元神的龙珠换回了他的性命,父亲为了不让王母的预言成真,便匆忙将他最心爱的小女儿远嫁泾川。其实父亲不知道,即使我救起的是一条狗,我也会消耗自己的真气救它一命,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
但我没有违抗洞庭龙君的圣命,上花轿的那天,我甚至以为我真的在奔赴西王母的预言而去。
仙界也有邪恶与无赖,泾川龙子是个恶魔。他的恶不仅只有对我的凌虐,他每次酒醉便祸害人间,将滔天洪水当成翻覆于掌心的玩物,逼得两岸的百姓背井离乡,他的父母溺爱儿子听任他胡作非为,作为妻子我却必须遵守纲常无力劝解。我知道他爱我,更知道他恨我,因为我永远都不会屈从于他这种不正常的爱。
我不是没有能力冲破泾川的层层封锁返回洞庭,我只是想等一个奇迹,等着西王母所说的我的三世姻缘。只是我等的方式太苦、太累。
柳毅:
我是长安城落第的书生,在如血残阳中牵着瘦马隅隅独行。为了寻访故友,无意中来到泾川河畔,我看到了她:粗衣敝履、满面蓬垢,却依然双眸如翦、冰肌玉容,宛若神妃仙子。
她期期艾艾,只想托我送一封家书,拯救她于危难之中。当时我并不知道,她这样做,只是想试探我。基于对她身世的感怜,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她的请求。洞庭于泾川路途千里,我和她只是萍水相逢,上路前却没有一丝犹豫。我从不曾想到,我临走时的一句玩笑,却让湖衣从此情根深种,我这个凡夫俗子会成为龙庭的快婿。
用湖衣公主的玉簪敲响洞庭湖边的金橘树时,我还在恍恍惚惚将信将疑中,直到蟹将把我带入水晶宫。不错,只有她配得上住在这里,我一向以为水中的神女比起天庭的飞仙,更多十分灵气。
洞庭湖的龙君并没有我想像中这般威严,在女儿的血书面前,他也只是个苍老后悔的慈父,为着女儿避开一段仙凡姻缘,误将她送入万劫不复的冰冷河川。但只是后悔,他仍拘泥于仙规天条之中不想救回湖衣。我震惊于他的迂腐,如果没有钱塘君,也许湖衣只能永远不甘而又无奈地呆在泾川。
直到若干个百年以后,我做了洞庭湖的执管,钱塘君卸下了钱塘江龙王的宝座,他还对当年传书时的我赞不绝口,说他在看到我的第一眼起,就认定湖衣将非我莫属,言谈中颇为自得。现在想来,后世中真的很少有人会相信,我给湖衣冒死传书,仅仅是出于一付古道热肠,至少在那时那景,没有一丝儿女私情。我非襄王,湖衣也绝不是自荐枕席的瑶姬。
钱塘君冲冠一怒,泾川小龙被挑断龙脉,随即自经而死。
喧天鼓乐,万道凌波之中,湖衣向我走来,用那种欲诉还休的眼光看着我,眉梢眼底的款款深情让在场的人一览无疑,包括我。而我此时心里想起的,却是和我早已订下婚约,正倚门盼着我还家迎娶的寒门弱女张浣烟。
泾龙:
我知道历代的传说中,我只不过是条无恶不作的孽龙,湖衣从嫁给我的第一天起,就用那种看不起我的眼光给了我终生宣判。
做为泾川龙君的次子,我不能继承王位,又不需掌管水族。父母对我从没有过高的期望,我终日里只需纵情声色,不出去玩乐闯祸就是父母对我最大的要求。
第一次见到湖衣,是在西海龙君的寿辰上,湖衣的姐姐锦云嫁了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而我的姐姐瑶瑟则嫁了二太子,从这一层上,我们还是姻亲。但我们的地位不同,洞庭湖龙君的地位仅次于四海龙王和太湖龙君,而我的父亲,只不过执掌小小的泾河。
当我任性妄为地一定要父亲挽媒到洞庭湖说亲时,父亲曾提醒过我,“古来婚配,女子只有高攀,断无低就之理。洞庭湖龙女身价非凡,长女嫁了东海龙子,次女成了西海娇媳,三女儿更是掌上明珠,前日濯锦江龙子的求婚都不曾答应。洞庭之于泾川,门户更不相当。这桩婚事纯是妄想。”
我答应父亲,只要我娶到湖衣,从此改掉所有荒唐习气,循规蹈矩,再不让他们操心。父亲见我铁定了心,怕我一事不顺又要闯出什么祸来,便亲自到洞庭湖走了一遭。
事到临头,我反像做了一场梦,洞庭湖倾城绝色的湖衣公主竟真的成了我泾川小龙的妻子。但是,她高不可侵的美、她清高淡泊的冷、她对我一腔欢喜所表现出来的漠然,让我想改邪归正的心愿付诸东流。她居然告诉我,她到泾川只是想等一个梦!
泾川龙子和洞庭湖龙女成婚这一夜,泾河暴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这叫什么?冲喜。我让洪水冲掉了我所有的喜悦与希望。从此,我再不进洞房门。
我冷落她、凌虐她,让她以公主之尊沦为牧羊的奴隶,我想籍此发泄我的愤懑,也更想让她向我低头,从此可以顺从我。但是我错了,这样做湖衣只有更看不起我,她根本不在乎她做什么,粗衣糙食,她居然受用得如此心安气顺。每次我接触到她冷冷的目光,心里就会发颤,那种既爱又恨的感情折磨得我生不如死。
解脱了,在被钱塘龙君夺命一击的瞬间,我彻底解脱了。湖衣,从此我对你无爱亦无恨,就让这一段孽缘随着我坠入冰冷河底。公主与王子的传说,原来是那样的残忍。你的梦,终于来救你了。
湖衣:
当我被前簇后拥迎回洞庭湖时,我几乎以为西王母的预言就要实现了。没想到那个要我回了洞庭湖不要避开他的人,此刻却立意要避开我。
他拒绝我,却让我更加倾心。他心底无私,在自己失意落第的时候,还济人于危难之中,不辞千里传书,他对水晶宫的富贵荣华毫不动心,为了不弃糟糠之约,宁可放弃神仙眷侣。这样的大义凛然,又这样的绝情绝爱,手捧着他奉还的玉簪,我欲哭无泪。
水晶宫外,西沉的落日映红了湖水。我送他,一程又一程,一拜再一拜。原来这就叫仙凡路隔,这就叫从此萧郎是路人。我注定要回到深锁的宫墙,他注定只属于凡尘俗世中那个叫张浣烟的女子。
鲛人的泪水,化作晶莹的明珠,就像我的心碎,携一颗,请君子睹物思人。洞庭湖畔细草如丝,牵牵绊绊,如同从此缠上我的心事。你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么?我回过头,笑望着他:它的名字叫长相知。望着他忽而发怔的神态,我试探地:君子也爱长相知,何不临别携一枝?
我无人可送长相知。好冷的话,却让我看到了他好惶惑的神情。柳毅,你知道么,湖衣只需要你这种神情,这种神情解开了我所有的心结,原来,你也是爱我的。
金橘树下,回首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如此良辰却作别天涯。我无语,你夫复何言。
带上这粒明珠,我只要你记得,金橘树下、长相知旁,你——曾经来过。
柳毅:
红罗绡、茜纱窗,凤烛俪影。我的新人就坐在对面,我却分明听到了洞庭湖上如泣的箫声,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此时的我心乱如麻:湖衣根本不是“旧人”,和我成婚的女子,才是我的旧时盟约,难道不是这样吗?
与浣烟婚后三年,我举家迁徒到金陵。其间,浣烟的表妹韩殷因为父母双亡,也投靠到了柳家。我看穿了尘世,再无意于功名,只在学堂授馆育人。我的学生中,偶有从湘水来的,便会让我想起湖衣,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思念已经在心中沉淀成一种习惯,浮上脑海时,再不如当年般惆怅。
一直以为,我的一生便这样了,得妻贤良,夫复何求。虽然浣烟一直不育,我也不以为然,只是母亲间或会流露出一丝焦虑,但浣烟的孝顺乖巧弥补了她心中的的遗憾。
只有浣烟,虽然她出身寒门,但知书达礼,因此深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年余便一再要我纳妾,后来干脆连人都给我物色好了,就是她的表妹韩殷。对此,我只付诸一笑,我本性豁达,根本不会赞成这种荒唐的建议。
浣烟终于怀孕了,只是这个没来得及降生到人世的孩子,一并夺走了他母亲的性命。浣烟临终前用尽最后的力气,只说了三个字:“照顾她。”
从此,韩殷成了我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我并没有娶她的念头,我只想做她的兄长,为她找个好的归宿。
浣烟死后一年,我曾经想过到那个遥远的地方,纵使我已没有了她的玉簪,依然想试着去叩响那棵金橘树。
然而,新近从洞庭湖畔回来的学生说,他们那里出了奇闻,洞庭湖的某天夜晚,湖面上仙乐飘飘,原来是龙君的三公主出嫁了,嫁的是濯锦江英俊潇洒的龙太子。难得的是,那个龙太子苦苦等了三公主六年。
我不是在离开洞庭的时候曾对她说过,我会日日为她祈福,希望她从此平安快乐吗?现在,她终于奔向了她的快乐,我可以心安了。我们都是不会辜负别人的人,这样的人虽然活得很累,但至少坦荡磊落,问心无愧。
半年以后,在母亲的苦劝下,我娶了韩殷。
湖衣:
送走了柳毅,从此洞庭湖的春色秋光与我无关。
我相信没有错,他一定是西王母要我等的三世姻缘。所以在父亲拿着濯锦江龙子的聘礼,要我重披嫁衣的时候,我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柳毅听闻的事情是真的,只不过抬往濯锦江的花轿中,没有湖衣。这是叔叔钱塘君出的主意,父亲无奈之下,用宫中最美丽的侍女——龙儿,代替了他的倔强女儿。
为了解开心中的迷惑,我上了篷山。我想知道,我还要等多久。
天上半日,人间半年,为了追随他,我却再次错过了他。小玉、双成在送我下山的时候,曾开过玩笑:“古来神女下嫁,皆须入凡。你在洞庭等柳相公二度传书不成?”令我心中似有所动。在泾川我可以等,但他不会再来洞庭湖。
柳毅:
虽然,我素来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之类的无稽之谈,但当韩殷那张苍白憔悴的脸,几次出现在我梦回的午夜时,我真的开始认定我生来就不能娶妻、生子。因为两个女子都难产而死。好长一段时间,我拒绝任何来说亲的人,我不想再害别人,我怕还有人为我丧命。
这样的坚持,一直到我看见了卢玲珑的画像。她长得太像湖衣,如果她家不是世代居住金陵的名门望族,我几乎认定她就是湖衣。
玲珑三年前丧夫,一直孀居在家,深闺文君,未遇相如。我本无意再续断弦,但母亲再三催逼,甚至不惜以死相胁,我终于妥协了。
红烛下的玲珑美丽绝伦,较之湖衣,少了憔悴多了妩媚。 面对着她,我想起洞庭湖边的金橘树,想起湖边的长相知。我忍不住试探着问她:“你——还记不记得泾川?还记不记得洞庭?”她的目光迷惑而不解,我终于确信,我娶的是玲珑而非湖衣。
玲珑怀孕了,于我就如一场噩梦的开始。一年来,玲珑的温柔与深情,已经在我心时恪下了印,如果这次我们再逃不过天意,我想我一定会随她而去。
湖衣:
柳毅担心着我的安危,而我担心的,却是另一件事。
生下蒙儿的那一天,我看到柳毅那张震惊的脸,我知道,不管命运如何,都是我向他坦白的时候了。蒙儿是龙子,不可避免地有龙的特征,这是我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的。
我只有泪水,为着数载的相思,为着怕婚后被他识穿真相的忧虑,我怕他知道了真相,会像洞庭湖时的绝情,为着他的大仁大义,将我拒之门外。
他回过神来后轻轻的一句:“几时回洞庭,蒙儿见见外祖父母?”所有的委屈和担心都烟消云散,我知道,我替自己找到了一世的依托,为洞庭找到了一代明君。
婆婆百年后,我和柳毅带着蒙儿回归洞庭,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奇。所有的真、善、美、仁、义,留给后世细细品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秋雁吟》(取自《孟姜女》)

咸阳宫外,一行秋雁掠过天际。我知道,又一年过去了。
几案边,堆放着九十九件冬衣,连着我手上的那件,正好是一百件。始皇帝答应过,只要我留在咸阳宫三年,以后的去留就可以由我自己决定。在这百无聊赖的三年中,我不停地做着过冬的棉衣——虽然喜良已经再也穿不上了,但长城边上,还有成千上万个象他那样的人。
华盖凤仪,明朗珠玑,一代始皇嬴政为我准备了皇后才能享用的香车名马。但我却执意步行,车上放着的一百件冬衣,令这个仪仗队显得不伦不类。我看见几名宫女在掩嘴偷笑。
长城边上,嬴政指点江山,意气纷发。三年前在这样的他面前,我只有怒目相视。但今天,当再次听到他说修筑长城是成就千秋万代的功绩,是拒蛮安内兴帮定国的大业,举大业者,必行大事,就算不能被当世的百姓所理解,却依旧能流芳百年时,我却暗里点头。三年来,我看到了这个被世人称作“暴君”的秦始皇的另一面。我第一次对着他莞然而笑。在他霸气豪放的神色间,我原谅了他所有的过错,包括他间接害死了我的父亲和喜良。
但今天,我还是要走。他美伦美奂的咸阳宫留不住我,他气势磅礴的三万里河山留不住我。当我登上烽火台,纵身一跃,在他惊恐莫名无限悲恸的神色中,我如秋叶飘落,溶入他的山河之中。也许惟有这样,才能唤醒他暴戾个性中仁慈悲悯的一面;惟有这样,我自己才能最后解脱。
父亲、喜良,对不起,我来迟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江苏松江畔的孟府,有一个不谙工德,淘气惹事的女儿,每天捧着《风》、《雅》、《颂》,满嘴的天下苍生,一肚子的才情抱负,只恨自己没有生成男儿身。
父母担心女儿任性胡闹会误了自己的终身,曾经请过占卜师测过一卦 结果却更惹上了满心的烦恼——“此女或贵不可言,或华年早殒,此卦千年不可一见,算不得,算不得!”卦师连卦金都不取,便匆匆作别。
待他走后,我冲出帏幔哈哈大笑:“什么贵不可言,难不成我会做皇后?我没病没灾凭什么华年早殒?”父母无可奈何地看着我,真看不透唯一的女儿会是什么样的终了结果。
不过从此以后,孟府绝少了些挤破门来提亲的人,倒是我的两个年长点的侍女被我父母一一打发了出去。他们之所以如此,许是怕我伤春感怀时多了同病相怜的伴。我暗里好笑,却也深感父母亲的用心良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我转身对着身边的侍女灿然而笑:“别以为女子到这世上走一遭,只为了找个好人家嫁。男人能做的事,女人未必不行,只不过这世道容不得罢了。”
正说间,高墙上掉下一个书生。
我并没有对万喜良一见钟情,他是那种文弱型的书生,与我理想中的夫婿相去甚远。我心目中的他应该是峨冠长剑,意气纷发的。
谁曾想到,仅因着他见到了我的真容,父母便将我的终身托付了出去。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也就有了荒唐的婚姻。面对父亲的决定,我束手无策。
时间久后,却发现喜良的才学人品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原来父亲的眼力不差。
只是我们都不曾料到,在一场大喜的背后,原隐匿着大悲的开始。

                                    二
坑儒,四百六十六名儒生仅仅因为所谓的异端邪说被夺去了生命。但这只是史书上的记载,是始皇帝焚书之后做下的又一桩空前绝后的冤案。事实上,此事的波及之广,是正史中远没有记载的。
喜良的父亲是这被杀的四百六十六名儒生之一,喜良在逃亡中阴错阳差地到了我家。父亲起初是不知道这件事的,等许婚时喜良说出了真相,父亲却被他的诚实坦荡所感动,仍然要把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他。
我要嫁的,原是一个逃犯。
在那个时代,父亲完全称得上是个另类,而我的个性中也秉承了他的与众不同。一方面,父亲恪守着各种几近荒唐的繁文缛节,比如说把女儿嫁给一个仅仅因为看到她真容的男子,一方面他又能不计女婿逃犯的身份,敢冒天下之大不讳。
在父亲的一手安排下,我和喜良择吉完婚。
我至今都不敢回想那晚喜堂中燃烧的红烛、随风轻扬的红幔、娇艳欲滴的秋海棠,还有我头上八宝的珠翠。。。。。。这一切,对我来说,拥有得太短暂、太仓促。
在新婚当夜,我便失去了丈夫。他不是被抓夫去修筑长城的,而是因为暴露了身份,被投入大牢。
可以想见其时的孟府上下是何等的惊恐失措,我耳边忽而想起那个相士的话:想来我的命当真有点算不得、算不得。
父亲终归是一家之主,忙乱消停之后,他便到账房拿走了将近大半的家财到了县衙,最后在父亲的极力周旋下,喜良由坐株刑杖流配边关改为北筑长城服劳役三年。
三年,只须三年,等喜良回来,孟家依然是松江府团圆喜气的家。
送别喜良的那天,天地昏浊,淫雨绵绵。我为他准备了所有过冬的衣物,我希望我的夫君能够捱过边塞的严寒,平安归来。那一天,我真真切切看清楚了他的脸,今生,只此一回。
                                 三
时间在一分一寸的光阴流逝中过去,晓镜朝花,残月晚风,我在希望中安然度日。
然而当我看见做给喜良的寒衣穿在松江府押解人犯的狱卒身上时,再也耐不住原本淡定的心。筑长城的人一直是去多返少,蒙恬是员悍将,对待劳役就象对待手下的兵卒,喜良只是一介儒生。。。。。。我不敢再想下去。
父亲打听到的消息,让全家五雷轰顶,原来喜良到长城半年后,便因受不了边塞的恶劣气候和残酷的皮肉折磨,在伤寒病苦中死去。
事到临头,我却偏不信这样的传言。我既有算不得的命,何至于喜良却客死异乡。
当千里寻夫这几个字从我口中斩钉截铁地说出时,母亲当场晕了过去。松江孟府的大小姐,在冬雷阵阵的雨雪天里,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我哪怕只是去证明一个残酷的现实,也不要在这里无助地等候。父亲从我义无返顾的眼神中,看出了我的决绝,于是无言地递上了行李。
策马扬尘,没有青纱帐,没有一叶轻舟。万里江陵,孟姜知道,这世上没有了她回头的路。(未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看到你好开心,想起你写小说时,我们天天盼着的那些时光了,怎么一回头都走的挺远了.....刚才一直在看,没敢回,怕打扰了你的顺序~明天上来细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写的很特别,新版的搜神记,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内容好多,没时间细读,先挂起来,再抽时间细细品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夕阳瘦马,一个少年立在长城脚下,满面尘沙。茫茫人海,他不知道要寻找的亲人在哪里。
“万喜良?一起筑过北边的一段长城,是个书生啊。可惜可惜了。”终于找到一个曾经与喜良一起服过劳役的人,他告诉我,喜良的确是死了,不过不是病死的。
有一段长城,是用喜良的血肉之躯筑成的,因为他姓万,代表了万众百姓,于是在连续几十天都无法垒筑一段城墙的时候,他的生命就变成了祭坛上的祭品。
离家之前,我原以为自己所接受的最残酷的现实,莫过于喜良在贫病劳累中死去,却万没想到,喜良的冤魂正萦绕在长城内外,怨气冲天,积成一道滚滚浓烟,直逼九霄。而我,却无能为力到只能点起三柱清香,愿他的亡灵早日升天。
也许上苍听到了我心里的祈祷,在我点燃第三支香的时候,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压住喜良的那片城墙又坍塌下来。
狂风中,我顾不得自己已经全然被雨水打湿,踉跄着扑向那一堆废墟,我想要再见他一面,然后亲口告诉他:我来看他了。
但是,我做不到。
押往咸阳宫以后,我遇到了史上最伟大的男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恩  怎么才发出来?  这么些天忙什么去了?
祝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下面引用由与谁共舞2005/12/06 09:24pm 发表的内容:
恩  怎么才发出来?  这么些天忙什么去了?
祝好
多牢记挂了,这段时间忙乱得很,上论坛往往只能做个匆匆的过客,同样祝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那个十三岁登基,二十一岁亲政的君王,高高在上,威仪绝伦。
我没有下跪,他不是正在统一六国的霸主,他只是我的仇人。我偏要看看那个随意操纵全天下生杀予夺的男人如何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
他的目光从我脸上掠过,深邃而冷峻。我藐视着这一切,天威咫尺,雷霆万丈,该我承受的,决不后退。
“你是谁?”他惊诧我这样的孱弱少年居然能有这样的“法力”。也许这是我没有被就地正法的原因。
我默不作声,因为还没有人知道我是个女子。我不想在屈辱中死去。
秦王的眼光何其敏锐,再没有任何话,我便被安置在咸阳宫的章台,我看到了一些大臣困惑的眼光。
章台,是秦王嫔妃的居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多牢蝶衣、梅子二位版主的抬爱,将我的拙作挂了上去,只不过我之作文,太过随心随性,懒怠得很,只怕负了众望,还是撤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7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下面引用由离亭雁2005/12/06 10:10pm 发表的内容:
多牢蝶衣、梅子二位版主的抬爱,将我的拙作挂了上去,只不过我之作文,太过随心随性,懒怠得很,只怕负了众望,还是撤了吧。
作品挂出来是有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会有动力,期待你的大作尽快完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孟姜”。第二次见到他时,他已能清楚地叫出我的名字,也难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什么事能瞒过秦王。
灵蛇髻、白罗衣,我被强行变成秦王宫最美丽的女人。
我冷冷地看着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你不会说话?”他的语气中有了愠怒。
我却只想激怒他,只想到死。我发誓永远不对他开口。
原以为暴戾的秦王会成全我的心愿,但是我想错了,我还是被留在了章台。并引来了无数宫嫔的忌妒与陷害。
起因,原是那支弄玉公主吹过的箫。
咸阳宫章台的对面,有一座凤台,那是传说中弄玉公主吹箫引凤的地方。在被嬴政挟持出游上林苑的时候,我远远地注意到了。
许是被我眼中突然迸发出的光亮透露了心事,嬴政居然命令车队转过方向。
凤台千丈高,巍然入云霄。身临其境,我当真开始相信,当年的箫史弄玉真的是驾凤乘云而去。而我却身陷囹圄,身不由己!
悲从中来时,秦王却赐予了我凤台最珍贵的宝物:弄玉公主的玉箫。
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凌驾于六国名媛、金枝玉叶之上,成为秦王的最宠。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2-1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有空慢慢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若那枝箫只是件俗物,它会一直被我扔在案边,任它尘积土堆。但这是弄玉公主曾经用过的,我不忍让它有这样的结局。
    “凤兮凤兮思故乡,故乡故乡知何方?鹏鸟来兮不得还,举目望兮独彷徨!”当月照章台,倚栏独立时,家乡、故园、父母一一浮上心头。今生,已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但愿能化作一缕箫声,魂归家园。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王宫没有在后宫中能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女人,就算赵姬也不例外。
    做为秦王的母亲、一宫的太后,她没有母仪天下的威严雍容,在我眼里她更像是随常富足人家的妇人,保养得当,也疼爱自己的儿子,但我奇怪何以嬴政对她总没有好脸色。
    赵姬太后在郑妃的怂恿下,逼着我交出那管玉箫。原来郑妃对弄玉公主的遗物心仪已久,作为当今太子扶苏的母亲,她自认为最有资格拥有这件宝物。.
    当晚,我听到郑妃宫中传来的箫声,但不多久,却是一声撕心裂肺痛喊,秦王发怒了。
    嬴政重新把箫交到了我的手上:“孤想每天晚上听到你的箫声。”
    从这晚开始,我再也不碰那管箫。
    第二天,我又听说一件事,韩夫人因为上柬秦王把我遣出章台,被贬为庶人,到太后宫中听差去了。
    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动摇我在章台的存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后来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凤凰台上忆吹萧.........萧音缠绵如情思,最适合在静夜里听..........这个故事很凄恻.........很喜欢............等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亭雁之搜神记[原创]

    是啊伊人问的是,后来呢?我也想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2:08 , Processed in 0.0947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