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4|回复: 4
收起左侧

一辈又一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辈又一辈
清晨六点钟,我们一家仍在熟睡之中,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婆婆打来的电话,她告诉我们四姨姨昨天夜里去世了,今天准备回老家赴丧。我和爱人睡意全无,昨天上午刚听说姨姨病重,我和爱人本打算今天下午去探望,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了。
婆家的四姨我虽然接触不多,但她每年都到婆婆家来串亲戚,一来看看她的老父亲,二来看看她的姐姐。四姨身体单薄,但看起来还比较结实,脸色总是红扑扑的。她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都会带上小孙女萌萌,背上一大袋自己包的粽子,给婆婆和城里的另外一位姨姨送来。她手很巧,包出来的粽子光滑个大,而且很好吃。这些事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她那红红的脸颊,朗朗的笑声,是那样的清晰可辨,可是,今天她突然走了,永远地走了,永远的消失了。
我又想起了已故去的父亲。那天,我去上坟给他烧纸,站在坟前,我依稀又看到了他那消瘦的身影,看到了他那善良本份的眼神,听到了他那慢悠悠的声音。眼前的坟冢和烧纸告诉我,我的父亲已经去了,去了那遥远的地方,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在上天和菩萨的引领下,他去了天国,去了西方极乐世界,愿父亲在那边的世界生活得幸福安康!
我的父辈们正在陆陆续续地走了。去年,我的父亲走了,我的大伯走了,我的小姑姑走了。前年,爱人的四叔叔走了,紧跟着小叔也走了,舅舅也走了。每一位亲人的离去,都在我们的心里激起了巨浪。有时恍惚间觉得,他们怎么会躺在冰冷的地下呢?荒郊野外,秋风萧瑟,一片荒凉与寂寞,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又想起了我们的祖辈,他(她)们几乎都不在了。我推算一下,如果他们这一辈人还活着,大概得有百岁高龄了,难怪这一辈人都走了。但祖辈这一代人走的时候,我们年龄还小,没有太多的感触。但父辈这一代人走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感伤,太多的触动。
一辈接一辈,一代又一代,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辈与辈之间,代与代之间,又是多么短暂。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我想,孔子的意思是人到中年,就会对人生有一个整体的观照,进而才能不惑。
人生百年,是太短暂的一瞬,应倍加珍惜。人能够出生来到世上,是一个幸运,是一个奇迹。能够遇上父母、爱人、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更是一种缘份。人们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相遇相知缘份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上孝父母,下爱孩子,夫妻互爱,同学同事朋友相扶相携,共度美好的人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又一辈

记得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也许那里就是我们耗尽生命所追求的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又一辈

    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这本是圣人足迹,却被后人奉为安身立命的准则,而立和四十也成了三十、四十的代称。在今天看来,三十而立是寻常情形,四十不惑就不那么简单了。
    四十岁已进入生命的秋季,四十不惑,源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二十岁前渴望公平公正,疾恶如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在丑陋龌龊面前,他们拔剑而起,怒目而视。四十岁的人心不凉血不冷,却能见怪不怪,对一切不平不能说洞若观火,那也是心知肚明,路不平,大家踩,他们忘不了自己的责任,做事却能瞻前顾后,讲究方式方法。他们不再志在必得,但不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是他们的信条。
二十岁前重友情重爱情,他们感情纯真,眼里揉不得沙子,他们对友情的理解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对爱情的认识是只要有爱就能渡过世俗的惊涛骇浪,他们想的是带着自己的爱人浪迹天涯。四十岁后,人情冷暖经过了,世态炎凉看过了,利益、权力的漩涡里挣扎过了,爱的爱过了,伤的伤过了,世俗世界中冲撞过了,他们不在认为最纯真的友情就是刎颈之教,他们不再认为玫瑰远比面包圣洁,他们更渴望安定富足的生活。
    二十岁前的人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一时一事的影响,小小的成功能让他们踌躇满志,觉得道路上铺满了阳光和鲜花,一时的失意也能让他们慨叹世路难行,心灰意冷。人一旦到了四十岁,事业和心态基本稳定,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时候过去了,荣辱得失毁誉都经历过了,深知祸福相依荣辱紧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自然能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自然能宠辱不惊物我两忘,自然能胜不骄败不馁。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四十岁的人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二十岁前考虑更多的是情理,这是应该发生的,那是不应该发生的,四十岁的时候更多的考虑事理,社会是复杂的,情理上应该的,现实中不一定会发生,情理中不应该的,现实中正轰轰烈烈的上演着。四十岁的人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件事情发生了,背后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发生某件事情是偶然的,四十岁的人更能看到偶然背后的必然,条件都已具备了,不发生才是怪事儿。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这个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面前,四十岁又不可能不惑。
    陈子昂登幽州台而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哲人惑的是宇宙人生。苏东坡游赤壁,发思古之幽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李白揽镜自照,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惑的是韶华易逝。贤哲惑安邦定国,庸人惑柴米油盐。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身在红尘之中,名缰利索可以解开,宇宙人生谁能参破?
    四十岁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难免会失落,固有的价值观念有时也会跟新的潮流冲突,也会对自己固守的精神家园产生疑问,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找不到灯火阑珊处。眼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又常常感叹雄心不再,壮志未酬,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象朱自清感慨的:你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为什么来这世上白白的走一遭呢?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理智上明知道它要变,情感上对这种变化还是瞠目结舌。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眼见的旧显新贵,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刚看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未叹完他飞黄腾达,转眼间梦醒黄粱,此时惑的不是不明就里,而是喟叹这世界哪有什么山高水长。
太上忘情,在这个情字面前,谁敢说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为情苦,为情累,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谁能潇洒如此?一个“恨”字,还是惋惜了。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好不容易懂得了,偏又错过了开花的季节,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开放的更加绚丽,一时的阴差阳错,许久的新潮难平:爱还是不爱?弃还是不弃?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又是困惑人的一个普遍问题。
四十不惑,是因为我们走过很多很多,有经验,有收获;四十有惑,是因为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还需历炼,还需沉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又一辈

很深刻啊!文采飞扬,是大师所为。叹服叹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6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又一辈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2 22:32 , Processed in 0.0736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