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2|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承德随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低头一笑在 2006/09/04 00:30pm 第 1 次编辑]

   看看草原是我的夙愿,终于在今年暑假成行。
   从北京到坝上草原,要经过一个著名的地方,那就是清帝的避暑行宫——承德。我们决定在承德停留一天,看看这座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景区大致分为两个部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我不是很喜欢寺庙,加上时间关系,我们决定先到避暑山庄游览。
    山庄有九座门,我们从正门进去,进门的时候听一个导游在介绍避暑山庄匾额的由来:“避”字不知何故皇帝多写了一笔,是个别字,所以就多看了两眼这个避字,偏偏就忘了看看正门的名字了。进了大门就是山庄的博物馆,其实就是一连串的院子。每个院子都是一排高大的建筑,依次是皇帝的办公,接受百官觐见以及皇族生活休息的地方。我们对建筑没有什么研究,兴趣不大。我们走马观花的看看,穿过几重院落之后,来到了帝后们起居的地方。这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小院,建筑明显比前面的低矮一些。在房子的西边,是帝后们睡觉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十分普通,有南北两铺大炕,炕上叠放着铺盖。从直观上觉得“不过如此”,除了被褥的颜色是皇帝专用的明黄的以外,和一个普通的北方村民的卧房没有多大区别。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皇帝虽自称为“龙”,从这一点上看“龙”也有着凡人的欲望。想来人自从自称为“人”以示和动物的区别以来,就耻于说“性”,但归根到底人还是一种动物而已。很多人从各方面试图总结出人和动物的区别,其实都是经不住推敲的。在我看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学会了伪善,虚伪让人变得美丽起来,虚伪也让人变得疲惫不堪。人在社会上要适应各种角色,要装得“人模狗样”,所以人就学会了伪善。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最清楚自己是什么?皇帝拥有数不清的女人。但是皇帝对每个女人都不能说真话,即使是和女人做着最原始的事的时候,也是“朕”不离口,把自己装成“龙”样。这样想来,皇帝其实也够可怜,甚至连一个 说真话的人都没有。好女人是一本书,要慢慢地品读。皇帝拥了数不清的“书”,可是哪一本他有精力去品读。
    离开皇帝的寝宫,我们继续游玩。这回是真正的游山玩水了。山庄确实很美,处处皆景。据介绍,整个山庄囊括了山、水、村、草原、平原五种自然地貌,一园而括天下,皇帝到底是北方人,有着北方男人的大气和霸气。我们先看了一会水,有怕错过了山,赶紧登车上山。人在山顶俯视,满眼皆绿色。承德的山确实很奇,其中最奇特的当是棒捶山了,山顶一巨石耸立,上粗下细,好象一根捶衣棒倒立着,看着当有有些担心,总怕一阵风来把它吹倒。我觉得棒捶山更像一只竖着的拇指,这是一个表示赞叹的手势。承德的山果然有些灵气吗?是在表示对皇帝的恭维?这样想来,便也有些虚伪了。
   承德的外八庙也很有名气。在一处忘了名字的山顶,我们远远的看到了外八庙中的三个,小布达拉宫在夕阳下显得最为壮观。我没有到过拉萨,不知道布达拉宫有多雄伟,但眼前的小布达拉宫仍让我们赞叹不已。以今天的交通条件,汽车、火车、飞机,我们如果去一趟西藏也是畏途。而在几百年前,坐着马车的时代,远居西藏的达赖竟乖乖的来到承德觐见皇帝。由此可知,当时清庭的强大和威慑。在中学时代,历史课中清史一段,我学得最差,因为听这段课总是心里不舒畅,清朝大部分历史就是挨打受气。直到现在,电视里热火朝天的辫子戏,我也很少看。圆明园的冲天大火,烧得几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脸上发烫。
    山庄里最后一处留下我们足迹的是下山的路上,经过一个小小的院落,导游说,这是一处冷宫,皇帝曾把他一个喜欢过的妃子幽禁于此。这个院子在半山腰,前不着村,后不巴店,想来这个妃子日日看着夕阳西下,一定是寂寞而死了。
    结束了山庄的游览,我们坐在软软的草地上,思绪曾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轮回了几番。默默的静坐着,承德已经深深的刻映在我们的心里。

    http://blog.sina.com.cn/u/1251365322  欢迎到我的博客看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4 10:2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9-5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承德随笔

    几年前曾经去过避暑山庄,很美的地方,一直挂在心里,不能忘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8 21:50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6-9-5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承德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桑在 2006/09/05 00:58am 第 1 次编辑]

    夹叙夹议中,彰显了楼主的对承德的辩证。
    语言比较生活化。景点介绍有加,但承德的总体印象不很清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7 20:41 , Processed in 0.0745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