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3|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 解读清妍诗歌《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3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内网的随缘论坛,清妍的《祭》赢得很多的点击率和回复,当时我只是粗略的看了看,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和清妍短信聊及她的《祭》。清妍说这首《祭》是她最满意的一首诗,对作品的喜爱溢于言表,并让我对这首诗评论一下。于是细细的再读清妍的《祭》,却在不经意间读出文字中隐藏很深很深的痛。以及作者内心对生命与爱的挣扎和反思。
  清妍的文字散落在内网的许多论坛,总体感觉她的文字很是充满灵性。也许作为女性,往往是凭直觉来建构自己对于生命、对于爱的理解和感知。清妍的文字让我感受到源自肺腑的那份情感的朴素、真挚、炽热、还有忧郁和感伤。
  清妍的《祭》,灵感源于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每个人的心里永远都有两个人,一个是得不到的,一个是得到的。
“得不到的
永远是禁锢在心中那株绛仙草
它被弃于高丘
茫然失措于一滴泪
沦为日出日没
忽生忽死”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张爱玲把得不到的归结为“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正是因为得不到,才有了思念,有了期盼,有了人世间无法了却的“尘缘”。清妍借用了《红楼梦》中绛仙草的意象。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林黛玉是绛仙草化身,她来到尘世只为偿还前世一生的眼泪。当流尽最后一滴眼泪的时候,却是“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撒相思地”(《红楼梦》第九十八回)。生命与爱情,犹如“茫然失措的一滴泪”,竟轮回为尘世间的生生死死,轮回为红尘中的日出日落。作者笔下的“一滴泪”象征着单纯的哀怨与伤感,它雕刻着人生与爱情的悲哀。而“茫然失措的一滴泪”与“禁锢在心中那株绛仙草”联系起来,使读者在审美知觉中产生有力的共鸣,因为我们都太熟悉宝黛木石前盟的爱情悲剧。而作者正是通过“绛仙草”和“一滴泪”两个相互联系的意象,引导我们一起体味“得不到”的悲伤和怅惘。使我们深切的感受着哀伤与清冷的一种情绪和心态。
“得到的
终归是装钉在墙上的那滩苍蝇血
它    被生活的千只怒目
一一击碎”
  反观我们得到的,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正是因为容易得到,却失去了最初的美,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以至蜕变为“装钉在墙上的那滩苍蝇血”。许多原有的美丽,被“生活的千只怒目一一击碎”。在人的潜意识中一些唾手可得的东西,拥有的时候都不会去珍惜,等到失去时却带来心灵的巨恸。“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当我们迷恋得不到的镜花水月,而对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视而不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思考我们本身的渴望与坚持,我们是不是该思考我们把握生活的方式。   
  “得不到的”和“得到的”原本就是逻辑上互相排拒的否定判断和肯定判断。作者恰是运用这种逻辑上的双线结构,引发我们去感受隐藏在表象深处的内在意蕴。产生对人生意义与爱情哲理更深层次的思考。
“期待还是绝望
满头青发的灵魂在整个世界的化装舞会上
越站越冷
肉体在沉默的咀嚼着塞满胸腔的泥沙
梦却眨着又黑又长的睫毛凝望着
永恒来来去去
穿行在死亡的狂欢节”
  是期待于“得不到的“,还是绝望于”得到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作者诠释着哈姆雷特的沉思。是在爱与被爱、得到与失去间挣扎?还是默然隐忍地承受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爱、之痛?“灵魂在整个世界的化装舞会上越站越冷”,“肉体在沉默的咀嚼着塞满胸腔的泥沙”,一切常规和传统都已不复存在,唯有人的本质、人的精神在奋力的挣扎。“梦却眨着又黑又长的睫毛凝望着”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含着些许的忧戚,些许的迷惘,些许的痛楚,些许的悲悯。“永恒来来去去/穿行在死亡的狂欢节”是作者内心隐秘的折射,充分展示强烈的生命情感意识。即便是承受着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仍然隐忍而坚强的生活着。这正是诗歌题目《祭》的主旨之所在。
  清妍的《祭》没有很奇特的意象,也没有大跨度的跳跃,更没有深奥的玄思。但是全诗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诗歌在表象上似乎是写一种情爱,然而从整体上却实现了精神的超越。启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爱情不是人生永远的主题,生活的燃烧和自我的价值的体现才是生命难以承重之痛。

祭  文/清妍

得不到的
永远是禁锢在心中那株绛仙草
它被弃于高丘
茫然失措于一滴泪
沦为日出日没
忽生忽死
得到的
终归是装钉在墙上的那滩苍蝇血
它    被生活的千只怒目
一一击碎
期待还是绝望
满头青发的灵魂在整个世界的化装舞会上
越站越冷
肉体在沉默的咀嚼着塞满胸腔的泥沙
梦却眨着又黑又长的睫毛凝望着
永恒来来去去
穿行在死亡的狂欢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 解读清妍诗歌《祭》

需要推荐给大家阅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 解读清妍诗歌《祭》

已阅,学习、领略中!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 解读清妍诗歌《祭》

    得不到的永远是禁锢在心中那株绛仙草
    得到的终归是装钉在墙上的那滩苍蝇血
    期待还是绝望
    满头青发的灵魂在整个世界的化装舞会上
    越站越冷
    肉体在沉默的咀嚼着塞满胸腔的泥沙
    梦却眨着又黑又长的睫毛凝望着
    永恒来来去去穿行在死亡的狂欢节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无以承重的生命之痛 解读清妍诗歌《祭》

    这首《祭》,也觉得写得挺不错。尤其喜欢“得到的。。。。”一句,还有“满头青发的。。。。”以下数句。意象用得很好,张力也足。
    茫然失措于一滴泪
    沦为日出日没
    忽生忽死
    ——楼主在帖子里说是象征,只是在我读来着实吃力了些。
    它    被生活的千只怒目
    一一击碎
    ——这几句也觉得有些赘余。
    前面数句,觉得只要有了“得到的终归是装钉在墙上的那滩苍蝇血”这样的文字就已经很足,再加些第一句的对比强化,应该就差不多的。
    满头青发的灵魂——化妆舞会——越站越冷
    ——这样的意象组合也恰到好处,能够深入到阅者的心里。

    -=-=-=-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2007年09月04日 15:48 时添加 -=-=-=-
    现代诗的意象运用,像北岛、洛夫,往往险中求胜,但也险中有稳。至于像“茫然失措于一滴泪,沦为日出日没,忽生忽死”,恐怕就有些过了。即便是现代诗,倘若需要努力去索解,拨开数丈云雾才能看到,个人觉得不是好事。

    -=-=-=-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2007年09月04日 15:49 时添加 -=-=-=-
    纯属外行胡侃:P
    想到啥就说啥。嘿嘿。

    -=-=-=- 以下内容由 羊之羽2007年09月04日 15:52 时添加 -=-=-=-
    比如像“装钉——墙上——一滩苍蝇血”的运用,便是没有张爱玲的引文,也很直观,一下子就能攫住读者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2:10 , Processed in 0.0771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