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8|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乡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菁菁者莪在 2007/09/10 19:06 第 1 次编辑]

乡愁
日子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也许是年龄长了,越来越喜欢平凡的日子,琐琐碎碎,开不完的会,签不完的名,听不完的汇报,发不完的指令,在这种一如既往的工作程序中,心底里隐隐地觉得有一种东西如暗香浮动,我可能失去了什么,是的,我突然间好像弄丢了工作激情,一直以为这一定是来源于前些日子的牙疼,职业女性进入工作倦怠期的一种职业病,过段时间就会不治而愈的。
昨日,一边在QQ上聊天,一边看着电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这样的毛病,一种浪费型的不良习惯。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一个字眼——乡愁,我打字的手停了几秒,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举止,也没有细想,如平常听到任何字眼一样,过眼云烟了,下了QQ,冲完凉已经快一点了,先生这段时间片约特别多,很是辛苦,早已鼾声四起,与周公约会着呢,看了看空调的温度,18度太低,调成25度,一个人体相对舒适的温度,看着先生永远霸道的大字型睡姿,一种钝钝的疼痛直达心灵最柔软的部分,低眉浅笑,顺手帮先生整整被他踢开的薄被,倦意袭卷身心,明天又是周一,一整天的会议,太多的事需要计划,周一于我来说总是黑色的,躺下,准备入睡了,挨着枕头,乡愁这个字眼却突然闯入脑中,浓度之深,让我措手不及。想父亲,想母亲,想家了……
父亲是老牌知识分子,对金钱看得超级淡漠,专业是机械制造与应用,是文革后国家第一批高级工程师之一,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一身本领,思维清晰,头脑冷静、为人大气,这是我对父亲全部的认识。骨子里可能有恋父情结,这种情结影响到我择友的标准,我的男性友人基本上都年长、斯文、懂得尺度的人,年轻人不是不优秀,可能在年龄上我缺少认同感,自然不会相交到能去了解对方优点的地步。
父亲对专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影响着我的人生观,我十年如一日地在服装行业里执着就是这种出处。父亲是学俄语的,但评高工的时候要求英语,他自学过关,后来又被派去那时的西德公干两年,要求德语,他又自学过关,可以用流利的德语与专家们交流专业的技术问题,所以小时候我们家有四张书桌,父母一人一张,我和妹妹一人一张,弟弟还小,那时没有他的专用书桌。现在家里有两间书房,我和先生各自一间,那是私人领域,相互不侵入,其出处就源于我童年时对书房的认识和习惯。
我们的家很大,80年代初期我们家已经是五房两厅了,29寸菲利浦彩电,2层式的东芝冰箱,4个号码的电话,饭后七点半新闻联播完了以后,我们家很静,都在自己的书桌上忙着,每个人都独立着、私密着,还快乐着,这是我长大后才体会到的感觉,而小时候对电视的认识也仅限于新闻联播,到现在依然还是钟爱新闻联播开始的那种音乐,熟悉得让我时刻感觉父亲在我身边。
母亲是另一种类型的人,先是当数学老师,举一反三的能力、良好的空间判断能力、追求解决难题的快感是来源母亲数学方面的培养,再后来调回原籍改行,走上从政的道路,省内第一个女副县长,副职是缘于国人固有的政治观念,不然可能成就会更高。母亲喜欢穿旗袍,尤喜碎花的真丝面料,又心灵手巧,擅长女红,自己量体裁衣,小时候穿新衣是常事,也是一件让同学常青羡慕,无法超越的得意之事。记忆中,一件母亲制作历时半年、手工刺绣满葡萄藤的外套,让当时的我穿得满身满脑的公主骄傲,这可能是母亲的颠峰之作,可惜当时年龄太小,不懂得记忆的珍贵,没有留下来,成为我终身的遗憾。父亲出差再赶时间,来不及给我们孩子买礼物,但一定不会少了母亲的礼物,次次都是一块衣料,父亲到底是出过国门的人,审美观和眼界自是与普通人不一样,很是非凡,母亲做成旗袍穿出去,一定是博得满堂喝彩。
这种旗袍情结让我柜子里现在挂着的40多条适合各种季节穿着的旗袍,只是我不喜欢碎花,喜欢冷色调的,为了方便打理,真丝料子的只占一半,旗袍穿着场合不多,但每次看见了,依然会买下,尤其情有独钟手工刺绣的旗袍,针针有感情,线线有灵性,挥不去的情结,挥不去的思念啊。
母亲是个果敢的人,可能从事过教师职业,口才极佳,又因为是学数学的,所以逻辑性特别强,一道例题用十种以上的方法证明是我读书时常要完成的功课,绝少借助课外的习题资料,例题倒背如流,举一反三,这让我以后工作中注重现有资源的掌握和融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懒、贪玩的小孩,而功课任务和成绩要求是不变的,所以就学会了寻找捷径,以便更多的时间玩耍。地理学着用拷贝纸描图进行记忆,历史学着用讲故事给弟弟听进行串引,就是其中的捷径。但好景不长,随着母亲的发现,要求会随之增高,可能是引导的好,我的方向没有偏,反而知道假期学完下一学期全部的课程才是解决之道,也就是我自身的要求超过对方的要求,才能好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开始懂得谦虚,目标从来只定自己能力的八成。所以严历的母亲常常会在我身上收获意外的惊喜,交功课、交成绩的时候我从来都是轻描淡写的,偷听母亲背着小孩子在外人面前的夸奖和评论,自己私下里洋洋得意,偷笑是绝不能让父母发现的,他们不喜欢骄傲自满的小孩。那么小的小孩怎么弄得懂虚怀若谷,哈哈……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因为父亲吃过很多国家的美食,对中国的八大菜系也是如数家珍,所以对菜肴色香味的要求很是有高度的。父亲从国外带回来锃亮的纯银刀叉,再加上为国外专家特供的正宗牛油、枕头切片面包、香甜的奶酪、醇厚的原产地咖啡,母亲竟然可以根据父亲的口述做出一顿西餐来,那还是80年代初期啊,我已经记不清那种多汁牛扒的味道了,但方形火腿夹馍、半生的煎蛋、一杯牛奶,日日成为我的早餐倒是记忆深刻,这中西结合得我长大成人以后再也不碰这几样食品了。那么小的小孩被父亲教着一板一眼地使用刀叉,可能也是绝无仅有,一个当时让人苦恼,过后让人幸福的回忆。母亲的厨艺让我有一段时间超级痛苦,走了两种极端,要吃就要吃对得起自己的食物,色香味俱全,如果一定要将就,就宁肯吃咸菜就白米饭,所以吃饭有时候对于我来说还真是一件痛苦的事。随着小家庭的建立,可能更多得懂得品尝的真谛,常常在家婆疼爱的目光下吃完所有的食物也是一件与人与己都快乐的事。
父亲和母亲都是舞林高手,我没见过他们的舞姿,偶尔的几张旧照片中还是能看到他们那国标动作标准的身形,隐约还能回忆起小时候听其它大人赞美的只字片语,但也已经很是模糊了。国标跳得好的人,走路会很有弹性,而且高跟鞋绝对是穿得稳、穿得优雅、穿得婀娜多姿,母亲喜爱高跟鞋,而且高跟鞋穿得很是美,就是到了现在的年纪也还是高跟鞋一双,只是高度不是太高了,这是不是也是国标的产物?有时候就在想,那时的父亲和母亲应该是一对生活极有情趣的夫妻,放在今天应该算得上小资了,三个孩子的养育让他们融入到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琐碎中,我该拿什么来感谢你们呢,我的父母?
睡不着了,陷入一种乡愁中,出也出不来,也不想出来,先生依然是那种坦荡的睡姿,整夜都不翻身的人,应该是一个心中大局明了、世界尽在手中的人,而我呢,小女子一名!怕吵醒先生,一个人轻轻上三楼坐在天台的秋千上。结婚的时候买下这套房子的,当时是因为看中天台上可以有一个小小的院子,20平方不到,可以种一些植物,还可以搭葡萄架,后来又放了一个简易的小秋千,因为先生说秋千是童话故事里常用的元素,希望不管我多老,不管世事多么沧桑,依然有一颗透明的童心。
这个星期宝宝过一周岁生日,这是不是我乡愁的起源?过了十一,要回去看父母,我对自己如是说。
坐在秋千上,初秋的夜晚还是有点凉意的,不知道几点了,很安静的夜空,满是乡愁的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1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乡愁

喜欢旗袍,穿着好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01:20 , Processed in 0.0705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