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5|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原创报告文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原创诗词精品在 2008/03/10 11:26 第 1 次编辑]

古人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今人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我的叔父——一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本村连续干了四十多年的无品芝麻官,却能够在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不翻船、能够在肃清文革流毒的拨乱反正中稳根基、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中掉转舵……
老人为官四十余年的传奇经历使我这个十三岁就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充满了敬慕和好奇,于是借着回乡探亲的机会走进了叔父的寒舍——我十几年前就特别熟悉的那座破旧、简陋的平房。
靠墙角的腿底还垫着块砖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图像模糊、声音嘈杂的黑白电视机。满头银丝、弓腰驼背、脸上沟壑纵横的叔父正聚精会神地看新闻联播,见我这个稀客进家忙不迭地敬烟、沏茶。
凝视着叔父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身影,我简直不敢想像,这就是那个当年在村里叱咤风云、性情耿直的村干部吗?带着萦绕我心头多年的疑团,我终于让老人说出了他当支书期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

一、   路冒雨跟踪追击,前面的“贼”是自己的婶娘

五十年代各行各业生产形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们村也紧跟形势,全村老老少少近千口人享受着大食堂——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锅里尽是汤,喝饱饿的慌”的优越性。当年某地农村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在大食堂里喝稀粥、吃窝头总是填不饱肚子的农民,非常厌烦排长队吃不饱却还要在吃饭时喊口号这种的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顺口说了句:“毛主席万岁,吃馍馍排队”的顺口溜。这个画蛇添足的农民做梦也没想到,这句顺口溜竟为自己惹出了弥天大祸:他被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抓进公安局,蹲了十多年的大牢。那个时代农村有句俗语: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们村的一些胆大者冒着戴高纸帽、游街示众的风险总是趁夜黑风高之际到地里挖社会主义的墙角,这股歪风使得刚走马上任的年轻有为的村党支部书记——我的叔父很为恼火。他采取了增加夜间民兵野外巡逻数量等措施,要求他们各负其责。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大食堂工作人员监守自盗食物的违法行为,他暗自下决心先从自己亲属头上开刀。

一个秋雨绵绵的黄昏,叔父独自躲在离大食堂门口不远处观察动静。须臾,在大食堂做饭的叔父的婶娘神色慌张地走出了大食堂,匆忙往家赶。一路上,怀里揣了三个熟红薯的她总觉得有个幽灵般的身影不怀好意地紧随其后,于是边加快脚步边回头张望,见自家侄子此刻正蹲在身后不远处系鞋带,她会心的笑了。心想有了这个村里人谁见谁怵的保护神,我还怕谁!但她很快就乐极生悲了:侄子是有意识跟踪她,试图来个人赃俱获。她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无奈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妇女,无论如何快走,甚至一摇三晃地小跑,却怎么也甩不掉这个六亲不认的愣头青侄子。最后干脆豁出去了,故意放慢脚步,然而叔父始终与她保持着一定距离。忐忑不安的她进了家刚准备插门闩,这个紧随其后的愣头青猛的推开了门:“婶娘,你怀里揣着啥?!”
“啥?三个熟红薯啊,你今个能把老娘咋地?!”她迅速从怀里摸出“赃物”递给了跑过来的、三个正饿的眼睛发蓝的三个孩子,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骂骂咧咧地撒起泼来。
“你……”叔父本想将“赃物”追缴充公,在此家丑不可外扬地教育教育婶娘,万没料想婶娘会对他这个人人敬畏的村干部来这么一手。正在犹豫不定之际,“赃物”很快被自家弟妹吃了个精光。
“唉!”叔父长叹一声猛的一摔门,拂袖而去。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愣头青书记冒雨跟踪婶娘的事不胫而走,那些想挖社会主义墙角的阶级敌人闻风丧胆,唯恐哪天运气不佳,落入这个愣头青书记的虎口。

二、   烈日下,叔父收缴来的胜利果实里有妻子的汗水
   
在全国农村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们围着生产队的几百母薄田辛勤耕耘播种却总是无多少收获的岁月里,每逢麦收季节,总有一些屡教不改的妇女和孩子擅自到地里拣麦穗。按理说遗失的麦穗不拣早晚也要在地里腐朽成草。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应该大力提倡。然而当时流行一种口号:““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留资本主义的苗””把属于社会主义的麦穗拣起来放到生产队的麦场的确是当代风格高尚的活雷锋。而尽管食不饱腹,也绝不允许擅自把生产队的麦穗据为己有。
为了彻底遏制这种不良行为,叔父顶着烈日亲自带领手下几员干将赴收割过的麦地巡查,终于发现了几个拣麦穗妇女的身影。使叔父难以容忍的是,我的婶娘——他的妻子竟敢把他亲自制定的制度抛掷脑后。此刻正精神抖擞地拣着麦穗……
几个妇女见势不妙四散奔逃。与叔父随行的那几员干将很会来事。他们撇下我婶娘不管,径直去追其他妇女。
此刻的婶娘为了给一条肠子通到底的“憨”丈夫装脸面,忙把自己自己在烈日下爆晒了半上午才拣到的一大捆麦穗塞进沟边——抗战时期村民为躲日本鬼子而挖的一个深洞内,还特意在洞边盖了些残枝败叶,这才煞有介事的躺在离洞口不远处的树荫下乘凉、揩汗。
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我这个在自家人面前总是唱黑脸的叔父三步并作两步地直奔洞口,飞起一脚踢开了洞口边的残枝败叶,扛起洒着我婶娘汗水的胜利果实径直向生产队的麦场走去。任凭婶娘一蹦八丈高地骂声不绝,充耳不闻的叔父始终没回头…….

三、   在儿子推荐上大学的路上,叔父力排众议,执拗地亮起了红灯。

七十年代中期,席卷全国的大哥文化命的浪潮把教育界冲刷地千孔百疮。以一纸白卷红极一时的辽宁铁岭农学院大学生张铁生一夜之间竟然成了八亿中国人仰视、羡慕的大明星,从而使得本来就寒风凛冽的教育界雪上加霜。
在农村,那个时代每年都要推荐一批根正苗红的“优秀”青年免试入工农兵大学深造。七五年,我叔父那个品学兼优的大儿子刚好高中毕业,根正苗红的堂哥凭借着父亲村支书的特殊地位,推荐他上大学无疑成了铁板钉钉的事。
群众的猜测和呼声几乎无一例外的倾斜到堂哥这边。随后召开的由全体村干部参加的推荐优秀青年上大学会上,与会者在主持会议的我叔父刚宣布完推荐上大学条件后,异口同声地推荐了我堂哥。万事俱备,只欠叔父点头应允地东风了。
叔父的一番斩钉截铁的表态四座皆惊:“这次广大革命群众都私下议论说我儿子上大学是铁板钉钉的事,做为村支书的我,今天就要挥起不搞特权的利剑来斩断板上的每一颗钉子,要用铁的事实来实现一个党员的入党誓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面面相觑的与会者沉默了片刻,由衷地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确定了一名除了非干部家庭外,其他各方面条件仅次与我堂哥的优秀青年上大学。这个比现在的幸运52节目里砸金蛋、银蛋中奖者还幸运万倍的青年很快顺利地通过了上级部门的各项审核,兴高采烈地步入了工农兵大学的高门槛。
面对家人的责难和儿子的怨声载道,叔父总是那句话:“党员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时为广大群众起表率作用。”
凡事有笑者必有哭者。本来一心想上大学的堂哥由此心灰意懒,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彻底放弃了学业。以至于在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他在家人的被迫下仓促应战,结果早已把功课忘的一干二净的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高考落榜的堂哥对学习伤透了脑筋,说什么也不肯进高考复习班……

常言说:“一人得道,鸡犬上天。我当了四十多年得村支书,虽然说大半辈子都穷于应付一浪高一浪的政治运动,没有多少精力带领父老乡亲走富裕的路,但从政期间心怀坦荡的我吃的香,睡的安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1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原创报告文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此文塑造的村支部书记,经历文革前,文革中和文革后四十年风雨沧桑,可谓“三朝元老”式,形象逼真感人。拜读,欣赏本文,尊敬这位老书记,欣赏“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古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原创报告文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此篇报告文学的确不错。
    朴实的文字,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1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原创报告文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偶是新人,品味这样的文字和偶接触的现实实在是天地之差。
    8过,朋友的文字确实感人,使偶看到了人间还有如此的青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原创报告文学〉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老支书的坦荡襟怀

    谢谢朋友对拙作的关注,我没上过高中,喜欢写作尤其是喜欢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实实在在的诗文,希望大家喜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10:43 , Processed in 0.071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