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2|回复: 18
收起左侧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播种青春

                                    雪岭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
      这是前苏联的一首歌曲,流行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的许多同学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故土,走向边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至今在我的影集里,还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群弱冠书生,正对着镜头傻笑。那是五十多年前,我们到达炉城后在一家相馆拍摄的。

      照片后排左起第一人,姓赵,同班同学。六十年代初我奔波于色曲河畔时,他也生活那里,在一个卫生所当所长。他那个卫生所座落在一块向阳的坡地上,乃是方圆一百公里内唯一的医疗机构。说来十分重要,其实小得可怜,全所上下仅仅四个人。
    我和他的重逢实属偶然。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一辆返空的大货车停在我们道班房门前,驾驶员揭开车盖给水箱加水。车上载了几个人,说是色达的干部。我抬眼望去,瞥见靠在车厢前板上的一人很是面善,定睛再瞧,不禁叫了一声:赵杰。那人听见喊声也认出了我。原是同学,我们同车抵康,他分配在道孚的一个铁矿。一晃五、六年,不闻音讯,今日相遇,自然喜形于色。原来当此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道孚的铁矿也“下马”了,他调到色达的色尔坝区,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一个回族女工,康定人,念过中学。我要他夫妻俩下车在我处玩几天,以便畅叙。他说这条路来往车辆太少,只能随车先去报到,好在此地距翁达不过二十多公里,以后容易见面。那时他妻子已有孕在身,没过几个月便临盆了。弄瓦之禧,我作为同窗自当拜贺。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饥馑之年,寒碜得很,实在拿不出什么营养之品。况且时已开春,藏民都不宰杀牛羊了。我托附近寨子的藏民替我想法子,不到两天,一个藏民拿来一条半干半湿的狼腿肉,我赶忙送到翁达,算是略表心意。说来真不好意思,人家妻子分娩,哪有送野味的?而且还是狼肉。不过他倒没有怪罪之意,连声“谢谢!谢谢!”。当时我想,狼肉也是动物蛋白嘛!那年头,除了人肉,什么都吃,我就吃过马肉、猫肉、乌鸦肉。此事现在看来,真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其中滋味,今人谁解?
      六十年代初,生活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的,还有一位同学,高我一年级,一身书卷气,一瞧便知其为“知识分子”,“十年浩劫”期间,换了称呼,叫做“臭老九”。其妻亦系大学同学,成都姑娘,其名如其人:善良而丽秀。夫妻俩揣着大学文凭,听党的话,来到草原,“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色达生活了半辈子,经霜历劫。那时只要我上县城,免不了登门叨扰,蒙其接待,优礼有加。二十多年后他们终于回到成都,彼此在街头偶然相遇,俱已是人过中年,鬓边染霜了。不过他那一身书卷气依然如故,只是少了倜傥,多了沧桑。而赵杰则是扎根边疆,奉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听说其子接了他的班,也做了卫生所长,坐在他坐过的位子上。后来我调离色达,彼此忙于工作,天各一方,也就无缘见面了。
      我在雪域期间,鉴于所在单位的流动性,也就提供了与各地同学时聚时散的机会。其中与我接触时间最长,过从甚密者莫过于一个姓金的重庆仔儿。在霍尔章谷地界,此人知名度极大。除了割头换脑、掏心剜肝之外,上腹部以下的手术他都敢做,也会做,人称“金胆大”。娶了一位藏族妻子,感情至笃。五十年代末我初到炉霍,首次见到那位藏族姑娘时,她的汉话说的很不地道。我把“金胆大”拉到一角,悄悄问他:
      “你学会藏话了?”
      “没有。”
      “那你们怎么谈的恋爱呀?”我问。
      “我喊她的名字,说,我们两个一起坐了。就这样。”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我噗哧一声笑了:“好个金胆大!真有你一招,一句话就把人家‘依姆’(姑娘)哄过来了!”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你学不学吗?”
       其实,那藏族姑娘的父亲,乃是当年红军长征时当地“博巴政府”(藏语意为“藏族人民政府”)的成员,曾与红军总司令朱德一同坐过主席台。她却从不对人提起,我是听“金胆大”说的。“金胆大”平常一副木讷模样,实则聪明绝顶,好学上进,孜孜不倦,精于仁术。“十年浩劫”中,他同我一样遭了不白之冤。后来我告别高原,回到内地。他却在康巴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一恍五十多年过去,当年相濡以沫的汉藏夫妻,如今变成了白头厮守的老伴,膝下儿孙满堂。他的藏族妻子成了富态的老奶奶,他则面如出土文物,嘴唇常年发绀,这是长期在缺氧环境下生活,引起心肺功能障碍所致,应诊断为:高山性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视为把青春奉献给高原的物证,这也是他可以引以为自豪之处。
       还有一位捐躯的同学,与我们同年级但不同班,在一个乡下的工作组工作。有一次护送伤员,走到一个临江的峡谷地带,突然遭遇叛匪袭击,受伤后坚持抵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最后跳进江中,以身殉国。他用年轻的生命,在履历表上划了一个句号。半个世纪之后,当我重游故地时,在当地《县志》附录的烈士名册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询问当地有关人士,皆不知其然。
       雪域二十年,在宇宙的长河中诚不能以之一瞬,但在人生的里程表上却是最璀璨的黄金时段。雪山草地,马背星霜,斜阳冷树,衰草寒沙,如今悉数化作了盖有时代烙印的历史黄页。斗转星移,世事变幻,雪山永在,绿水长流,年年格桑花发,岁岁秋月凝碧,天空的星辰依然闪烁。昨天的晚霞消失以后,必将升起新的红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雪山草地,马背星霜,斜阳冷树,衰草寒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6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岁月悠悠,回忆似梦寐中的青春,留下隽永的情怀!
    问好雪岭先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3-2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看到了一群把青春播种在祖国边关年轻人。
    问雪岭先生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6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
    好振奋人心。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7 10:13
  • 签到天数: 14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8-3-2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花甲之人应该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壮士暮年,书写自己不朽的青春岁月,可歌可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7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播种青春,
    撒下一腔热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7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攫取流逝的岁月,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品雪岭先生这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不因记忆的褪色而赞美那青春岁月----热血甘洒疆土,此作品对于年轻的一代是很好的启迪与思索,语言朴实,笔触感人,结尾文字清新,欣赏!
    问雪岭先生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27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不速客2008/03/26 14:26 发表的内容:
    看到了一群把青春播种在祖国边关年轻人。<BR>问雪岭先生好。
    同感啊,这群青年人真可敬!
    感谢不速客朋友对现代的支持,欢迎不速客朋友常来现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27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曲径通幽2008/03/27 02:39 发表的内容:
    攫取流逝的岁月,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品雪岭先生这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不因记忆的褪色而赞美那青春岁月----热血甘洒疆土,此作品对于年轻的一代是很好的启迪与思索,语言朴实,笔触感人,结尾文字清新 ...
    曲版品评有理,那一代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学习。建议曲版加重本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qugaolin62008/03/27 02:51 发表的内容:
    曲版品评有理,那一代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学习。建议曲版加重本文!
    支持加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谢谢各位文友的关注和鼓励!雪岭早岁参加川藏公路建设,跋涉雪域高原历二十载。那是一个激情与困惑并存,理想与艰难同在的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并非没有个性、色彩和个人情感,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超越了自我,许许多多的青年毅然走上报国之路,并为之奉献了毕生。在那些充满汗水和希望的岁月,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我曾用笔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惜乎十年浩劫,大多付之一炬。斗转星移,随着社会的转型,价值取向的嬗变,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如今变成了褪色的记忆。现在能得到诸位的理解和认可,使雪岭分外感动,在此向各位拜谢了!
       需要强调的是,雪岭形诸笔墨的初衷,旨在走近历史,还原真实,而不是自恋性的、怀旧似的宣泄。更不希望现代的青年重新经历我们当年的艰苦生活,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西天的晚霞红尽之后,必将升起新的红日。
       谢谢大家!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雪岭2008/03/27 23:10 发表的内容:
    谢谢各位文友的关注和鼓励!雪岭早岁参加川藏公路建设,跋涉雪域高原历二十载。那是一个激情与困惑并存,理想与艰难同在的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并非没有个性、色彩和个人情感,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超 ...
    您的文章对我们是很好的教科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雪岭形诸笔墨的初衷,旨在走近历史,还原真实
    好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不希望现代的青年重新经历我们当年的艰苦生活,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西天的晚霞红尽之后,必将升起新的红日。
    雪岭先生这段话,可谓是五十年代年轻人对今天年轻人寄予的绵绵情怀和殷殷厚望啊!赞赏!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雨歇杨林2008/03/28 11:59 发表的内容:
    您的文章对我们是很好的教科书。
    谢谢朋友的关注!不过,谓之“教科书”,言重了!雪岭委实不敢领受。余以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经历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年华,其人生轨迹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把青春献给祖国”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必然选择。如前所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青年并非没有个性、色彩和个人情感,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超越了自我,许许多多的青年毅然走上报国之路,并为之奉献了毕生。雪岭生活在那个年代,当然应该为祖国作出奉献。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当代青年也必然会超越自我,书写这一代人的璀璨年华。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雪岭2008/03/29 13:43 发表的内容:
    谢谢朋友的关注!不过,谓之“教科书”,言重了!雪岭委实不敢领受。余以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经历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年华,其人生轨迹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把青春献给祖国”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必 ...
    拜读了您的大作很受启发呀。
    我们年轻人不知上一辈的甘苦,前辈多给我们讲您的传奇故事~~
    小雨喜欢读呀。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播种青春(散文)

    下面引用由天边的雨2008/03/30 16:25 发表的内容:
    拜读了您的大作很受启发呀。
    我们年轻人不知上一辈的甘苦,前辈多给我们讲您的传奇故事~~
    小雨喜欢读呀。
    谢谢小雨!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有其时代的烙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在那些激情燃烧而又物质匮乏的年代,虽然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但是我们心中装着祖国,正如 qugaolin6 版主所说,“祖国在那代青年人心中的至高无上的位置”,激励和鞭策着我们。祖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祖国是大地、雪山、江河;祖国是故乡、家园、亲人;祖国是老师、同学、朋友;祖国是书声、歌声、笑声,为了这一切,一代青年挥洒青春和汗血,播种对祖国的忠诚。上一代青年的奉献,正是为了下一代青年不再重新经历前人当年的艰苦。但是,作为炎黄子孙,当代青年的心中应当装着祖国!雪岭高兴地看到,《唐诗宋词》论坛里的许多朋友,都是才气横溢,志存高远的有为青年,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崛起的希望!祖国的希望!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10:41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