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怀旧之水在 2004/02/23 02:03am 第 1 次编辑]
世间万般情爱莫不如斯.
春者,短也.
掩映在春怨闲愁中,满目桃花,芳菲满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重重衣褶中的崔莺莺是那种很尤物的女子,只能让男人恋她,却不能久久爱她的那种.比起王实甫的<<西厢记>>,我更信服元稹的<<莺莺传>>,在我看来,她 的心智也就是那样的程度,昨夜成亲,今日别离似乎是命中早已经注定的结局,就是换了李生,王生也同样会抛弃她,这本身就是一出很无奈的悲剧,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出很无奈的悲剧.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江者,逝也.
"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苏小小一缕轻烟似 的,在那个明艳如花的年龄消散于无何之乡土,婷婷袅袅的耀目,却又不招摇,明明灭灭的,这样的小巧,雅致,柔顺明丽,却又哀婉.李义山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的,只有这样的真真纯纯的,似浓似淡的怅然,这样的未曾真真切切的,有未曾消散如云烟的伤感和怀念,才使我感到,一切真正存在着情和爱的东西都是清丽的.寂寞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她那个真正的,最本质的知己也未曾出现,留下的只是她身后,许久如翠烛摇摇的落寞.人只有脱俗了才能驾御的了红尘,而真正完全的脱俗之后呢?
花者,残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来露华浓"这样的金金洒洒,描龙画凤,从骨子中流露出的那种花团锦簇,大概只有杨贵妃才能真正体味,真正理解其中的真性情.当然,我并不是鄙视这种人生中的密密匝匝,光彩斑斓的梦,因为在人生中,什么都是以现实在准绳的,只有抓在手中的,才是真实的,虽然中国人常说人生如梦.李白也说浮生若梦,但是只要是梦,终究会有醒的那一天.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文人做那些寄情山水的游戏,那不是梦,那只是政治与现实中醉生梦死的冲突,是一种比现实更无奈的现实.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梦,所以梦碎了,剩下的只能是血了.杨玉环的一生错就错在她太媚了.媚是女人的天性,若媚恰倒了好处,便是脱俗,收敛了恋恋尘世目光的才子气,在天性中再蕴蓄出一段灵慧来.人生这一世啊,热闹平淡全有了,结局是平和的,就算完美,就像谢道韫和李清照,这样的恰倒好处,也性情,也风流,想不亮丽都难,而杨贵妃的媚却是铺天盖地的,太不切实了,让人心里堵的慌,繁华过尽,就是荒凉.
月者,缺也.
月色如水,冰制作底的女子有着如烟飘渺的温润.说不清楚,到底是岁月消磨了红颜,还是红颜消磨了岁月.站在历史的这端,在摇摇的红烛中翻着有些泛黄的书页,冰裂之纹中有梅影在摇曳.能称为高士的古今原无几人,而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高士."只空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的情感永远不必提及它的来由,去处.净心净灵的笔墨中,才气笼罩了千古,也有淡淡的山水掩映,也有摇摇的竹影婆娑,也有离人泪,也有家国恨.愁丝漠漠,飘逸而不轻浮,哀婉而不伤痛.世外仙葩般的赌书泼茶的生活更是令人羡叹.女子的性情中有着几丝讨巧般的顽皮,有着几丝清丽博雅的明丽,更兼得几丝明心丽目的绮丽.有首禅悟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样的心泉流畅,心心相融,喷香溅玉似的莲花之韵真是绝唱千古.山傍水而高,水依山而流.知己早逝,就注定了李清照的孤独漂泊.但是我却真真切切的喜欢这样的女子,向往着这样的生活,如果不能得一知己若此,我宁愿选择寂寞.
夜者,虚也.
秦淮河的繁华和喧闹是需要夜色的,而董小宛美的却是净洗铅华,清辉淡淡,云影横斜.秦淮河中的梦,隔夜似的飘渺,但飘渺中又不失真实.董小宛不象她的别的姊姊那样凭借着姿色与政要瓜葛不断,所以她的美不专断,只是让人怜.据说董小宛精通茶经,据说董小宛写的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据说董小宛还编过一本<<艳奁>>的一本书,说什么幻即空,空即色,幻灭全灵,说什么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这样灵动飘渺如柳絮般的女子,却被冒辟疆写成死气白赖的,忠心耿耿的要做人家的妾,真真让人心疼,而心疼到了极点更是怜.离开了秦淮河的灯红酒绿,走进了水绘园,无论后世给这位绝代女子赋予了多少逸事,但她在不经意时就山谷晓岚般的散了,只留下了清丽可人,余香袅袅供后人怀念.
女子啊,使命中总是一分痛,并且,难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