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秦淮小记
我是南京人,家住离夫子庙不远,因而经常去秦淮河边散步。今日读楼主此文,特摘录日记一篇,一是为楼主文笔喝彩,以示支持;二是表达一下对秦淮风月的喜好之情。
残雪日记:
吃完晚饭,推开凉台的窗子,轻风徐来,满月西斜,在暗的天空闪着她的媚眼,透着撩人的诱惑.在家闷了一天,我决定带着女儿去夫子庙散散步.
印象中的夫子庙一直以来都不是太好.那里多半出售零散的家居饰物,内衣鞋袜,非法音像制品.所售物品大都是些极其粗劣的假冒居多,因而少有光顾.女儿独独喜欢去那里,是因为这小小的,万平米有余的地方云集着各种美食,和数家肯德基,麦当劳.小孩子总是喜欢吃零食的.今晚姑且束起我的长发,带孩子去打打牙祭吧.
走在仿制的青石板路上,随处可见旧日欢场的遗风.翘角的屋檐,高大的牌坊,到处悬着的各异的红灯笼,无不显露出古都的风韵.以内秦淮河为界,明清以前的那条位于河南端的烟花名巷---大十坝街,小十坝街上,如今修建了成群的仿古宾馆,酒店,字画店.有著名的 “晚晴楼”, “秦淮人家”,里面可以品尝到有着百年历史的金陵风味小吃.那食物的精致,稀罕,乃至价格都能使一般老百姓跌破眼镜.与酒店并行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店铺经营着古玩玉器,旅游纪念品,那仿制的雨花石,桂花鸭自是少不了的主角儿.走过王谢故居前的朱雀桥,就是热闹非凡的夫子庙大成殿,东市西市傍依着大成殿的两厢,这是古玩字画的集散地.
现如今的夫子庙,无论白天晚上都乱哄哄地挤满了看热闹的闲人.那外地的游客,一队队地跟着拿着红白黄绿三角旗的导游,不知为什么总让我联想起贩卖人口的比喻.晚间,华灯初放时节,又有成群结队,穿着褴褛的建筑民工,用只有他们自己懂的方言大声喧哗着嬉闹着,肆无忌惮地瞪大了瞳孔看着过往女人们的胸部和裸露的大腿.三三二二浓装艳抹的坐台女子,站在阴暗的建筑物的弯角,做着各种撩人的姿态招揽着性饥渴的男人们的视线.想来这也是古城的遗风之一吧.人类的文明总是少不了一些沉渣相伴的.
我俩先在拥挤的麦当劳吃了两份冰点,小坐片刻,女儿要去吃那 “黄氏凉粉”.这是一家出了名的小食,一年四季生意红火,只一个早点摊大小的地方,一米左右的操作台上,店主熟练地一只手(准确地说连手臂都派上用场了)同时可以放六七碗凉粉,碗的大小有如我们家居用饭的碗.另一只手于各调味品的容器间游走,动作麻利,一气呵成.客人的钱从包里取出后,那粉也调兑成功了.接过飘着油香,醋酸,刺辣的纸盒的碗,立在永和园的廊檐下,道也吃得津津有味.抬眼看向周围,无论是穿着前卫的少男少女,抑或是步入中年的游人,都像我一样立在屋沿边儿有滋有味地吃着.想不明白,无论何时,无论哪一阶层,这吃总是人的头等大事情.
逛了一圈,肚皮也撑饱了,我们都有些乏了,就又一头扎进肯德基,点了二份汉堡,一份虾往回走,那是给女儿预备的早点.
在夫子庙西厢出口处,巨大的牌坊内侧的广场上,竖着几个露天的大遮阳伞,吸引我视线的是那伞前的几口大铁锅和散发出缕缕清香的味道.凑前一看,原来是南京雨花茶场把作坊摆到了市场前沿,让老百姓购买那 “看得见的新鲜”.这主意不知是创新还是猎奇,我一时也想不明白,只是单看那炒茶的工人用一只红红的泛着青筋的肉手在挺热的锅子翻腾着,就让我一时生出怜悯来,自觉地掏出钱包买了两包龙井.我因为是看见工人炒龙井的,把那叶子在锅里边翻边用力压出了扁扁的模样,只是不知那搓成一圈圈的毛茸茸的碧螺春是怎么弄出来的,否则我还是爱喝碧螺春茶的.想问人,又不好意思,就算了.
一路嘻嘻哈哈,母女俩由着性情闲逛着,难得有这样的兴致,有这样惬意的心情.手机响了,老公寻问是否用车来接我们,得!回家吧.池塘里还有一大堆事没处理呢,已经冷落了我的朋友们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