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3|回复: 4
收起左侧

亚历山大远征记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六一  
  既然部队已经在希达斯皮斯河两岸准备了许多三十桨大船和一些较小的战船 [ 注 ] 以及一些运送马匹的运输船和其他够全军用的船只,于是亚历山大就决定沿希达斯皮斯河向大海航行。他在印度河中曾看见过鳄鱼,过去他除了在尼罗河 [ 注 ] 里见过鳄鱼之外,在其他河流里都没有见过。此外,他还曾见过阿塞西尼斯河两岸长着印度荷花 [ 注 ] ,和埃及生长的那种荷花相似。他还听说阿塞西尼斯河流入印度河。于是他就以为他已经发现了尼罗河的河源。他是这样设想的:尼罗河发源于印度的某一带地方,名印度河,然后流经面积极大的荒无人烟的地区,在那里才失掉印度河这个名称;然后,当它再次流经开化地区时,就被那一带的埃塞俄比亚人和埃及人叫成尼罗河了(荷马在他的史诗里还曾根据埃及这个地名把它叫成埃及河),最后才流入内陆海 [ 注 ] 。不仅如此,在亚历山大写给奥林匹娅斯的信里谈到印度情况时,除了别的以外,还曾提到他认为他已经发现了尼罗河的河源。他就是这样,只凭极其微小的迹象就给这么重大的事情下了结论。但当他对印度河的地理情况做了更仔细的调查,才从本地人嘴里了解到:希达斯皮斯河流入阿塞西尼斯河,阿塞西尼斯河又流入印度河,二者都在汇流处失掉自己的名称;然后印度河向大海流去,入海处分为二支;本地人还说印度河跟埃及毫无关系。因此,他就把给他母亲的信里关于尼罗河那一段话删去。然后他命令部队把船都准备好,以便按他的设想沿河航行到大洋去。他那些船上的水手是由跟随他远征的腓尼基人、塞浦路斯人、卡瑞亚人和埃及人组成的。  

二  
  这时,亚历山大最信赖的伙友之一科那斯因病逝世。亚历山大尽其力所能及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后,他把诸伙友以及当时正来谒见的印度各地使节召集在一起,宣布波拉斯为他迄今占领的全部印度领土上的国王,属他治理的共有七个民族以及属于这些民族的共计二千余城镇。然后,他把全军分成几部分:一部分跟他一起上船,其中包括近卫队全部、弓箭手、阿格瑞安部队和骑兵特别中队;另一部分由克拉特拉斯率领,包括步骑兵各一部,沿希达斯皮斯河右岸行军;全军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部分兵力以及至今总数已达二百头的大象,由赫菲斯提昂率领,沿希达斯皮斯河左岸前进,这支部队奉命全速向索培西斯的宫殿进军。印度河西岸朝巴克特利亚方向,那一带地方的督办菲利普奉命等待,三天之后再率部跟进。亚历山大命令奈萨的骑兵回奈萨去。任命尼阿卡斯为舰队司令。他自己那只船的领航员叫欧奈西克瑞塔斯。这个人后来写了一本亚历山大传记。他在那本书里撒了一些谎。其中之一就是说他自己当时是舰队司令,事实上他只不过是一名领航员。据托勒密(拉加斯之子,也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依据者)记述,全部船只的数目是:三十桨大船八十艘;运输船、轻型船、包括早已在河上长期使用的和临出发前赶造的各种船舶在内,总数将近二千艘。  

三  
  于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天亮时部队就开始上船。亚历山大按惯例祭神,并按照占卜师的建议也祭了希达斯皮斯河神。他上船时,还在船头用一只金杯向河里洒了奠酒,祈求希达斯皮斯河神和阿塞西尼斯河神保佑。因为他听说阿塞西尼斯河是希达斯皮斯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而且这两条河的汇合地点也距此不远。他还祈求印度河神保佑,因为阿塞西尼斯河随着希达斯皮斯河一起流入印度河。然后也向他的老祖宗赫丘力士、阿蒙以及他经常祭把的那些神奠酒。最后,才下令号兵吹号启航。各部队听到号音后即开始按顺序开船。辎重船、运马船和各种战船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事先都已作了准确的规定,以免无秩序地行船时发生互撞事故。即使是那些速度最快的船也不许擅自离队乱驶。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在同一瞬间一起开始划桨,水手头头们高喊着起桨落桨的号子,成千上万的桨板一起拨动水涡,哼着划桨人的小调。这个大合奏听起来真是不寻常。河的两岸常常高过船体,从而使这乐曲仿佛从巨大的喇叭筒中发出,在两岸之间不断回荡,听来更加响亮。河流两侧不时有幽谷出现,舰队经过时,山鸣谷应,声音愈益饱满高亢。运马船上的那些马匹,从离河老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在印度,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船上装马(印度各部族回忆不起狄俄尼索斯那次远征印度时是否也是坐船来的),他们这回看见船上运这些马匹,感到很惊奇。因此,舰队出发时来看热闹的人成群结队跟着舰队沿河走了很远的路。过去归顺了亚历山大的那些人当中,有些老远地听到橹工的喧闹和桨板击水的声音,也都跑到河边跟着走,还唱着他们自己的蛮歌。印度人确实是最喜欢音乐的民族。而且,自从狄俄尼索斯时期以来,那些曾经跟他一起狂欢过的人也都是极其热心的舞蹈爱好者。  

四  
  亚历山大就是这样在河上航行。第三天在一处靠岸停泊,就是他原先命令赫菲斯提昂和克拉特拉斯带领部队在两岸宿营的那个地方。亚历山大在这里停留两天。当菲力普率领其余部队赶到跟他会合时,亚历山大叫他率领原有部队到阿塞西尼斯河去,要他沿河岸前进。克拉特拉斯和赫菲斯提昂则奉命率所部按指定路线继续前进。他本人仍旧乘船沿希达斯皮斯河继续顺流而下。这条河因渐趋下游,其宽度从未小于二十斯台地。舰队遇到方便的地方就靠岸停泊。一路接待了沿何一带许多主动归顺的印度部族。其中有些曾进行抵抗后才来投降的。但当亚历山大向马利亚人和欧克西德拉卡人的地区前进时,就以全速行进。因为他了解到他们是这一带印度人当中人数最多、也是最好战的部族,而且还接到报告说,他们已经把老婆孩子转移到最牢固的城池里,他们自己则已下定决心要跟亚历山大打一仗。因此,亚历山大不断催促船队加速前进,以便他能在那些印度人还未作好打的准备、正在忙乱之际进攻,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因此,船队在这次出发之后,第五天就到达希达斯皮斯何和阿塞西尼斯河的汇流处。这两条大河汇合后,成为一条很窄的水道。由于河道变窄,流速大增。河水奔腾呼啸,形成许多可怕的大漩涡,急流回荡,咆哮轰鸣,老远就能听到惊涛骇浪的声音。这情况本地人老早就已经告诉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也早已通知到部队。可是,当船队终于到达两河汇流之处时,雷鸣般的怒涛震天动地,水手们一下子都停止划桨,这并非出于谁的命令,而是水手头头们已经吓得目瞪口呆,水手们也被这震耳欲聋的声响吓得手足无措。  

五  
  不过,当他们靠近汇流点时,各船的舵手叫水手们尽全力摇橹,用巨大的力量克服翻滚的水流,把船从急流中冲过去,以免卷入漩涡把船搞翻。船身短而粗的被水冲得打转转,但还能沿一条直线前进,实际上也是让水流冲着一直向前驶行。在渡过这一段险情时,除了引起水手们不小的焦急之外,倒都未受到多大损失。但船体较长的,在这翻滚的急流中却未能全部安然无恙地闯过去。在奔腾的浪涛中,它们动转失灵。那些有双层排奖的大船,靠下一层的排桨很难保持在水面上;而且,当船身被滚滚的洪流冲得船舷倾斜朝前时,桨也都折断,这样一些船实际上已卷入急流,失去控制后不能冲过去,以致许多船都吃了苦头,其中有两艘互撞沉没,上边的水手淹死不少。幸好后来河道逐渐宽展,水流也不再那么湍急,漩涡也不再凶猛地促使船打转转。后来亚历山大把船队带到一处可以避开主流的好地方,这里还可以把船拖到陆地上,部队在此上岸。这里还有一个突入中流的岬角,在上边打捞破船,救护破船上剩下的还活着的水手,都很方便。他打算尽最大努力救护这些水手,也要修复碰坏了的船只。这些事情办完之后,他就命令尼阿卡斯率船队顺流而下,直抵马利亚人的边境。他本人则率部开到尚未归顺的其他部族地区进行快速扫荡,以便阻止他们去支援马利亚人。事毕立即返回船队。  
  在这里,赫菲斯提昂、克拉特拉斯和菲利普再次和亚历山大会师。然后亚历山大带着象队、坡利斯坡康旅、马上弓箭手和菲利普所部,渡过希达斯皮斯河,命令克拉特拉斯指挥他们。还命令尼阿卡斯率领船队,在陆上部队出发前三天启航沿河下驶。把其余部队分为三部分:命令赫菲斯提昂率领一部分先于主力五天出发。这样,如果亚历山大本人所率主力部队中有人开小差而想尽快逃到前边去的话,就会碰上赫菲斯提昂的部队,从而被擒。又将另一部分部队交给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叫他在主力出发三天之后再开始跟进。这样,他本人所率主力部队中如有人往后逃,就可以碰上托勒密的部队,从而同样被抓住。还命令先头部队一到阿塞西尼斯和希达斯皮斯二河汇流处就停下来,一直等到他自己所率主力部队以及克拉特拉斯和托勒密所率部队全都会合一起为止。  

六  
  然后他自己率领近卫队、弓箭手、阿格瑞安部队、培索的所谓步兵伙友一个旅、马上弓箭手全部以及伙友骑兵半数,通过一带缺水的地区,朝实行自治的印度部族之一马利亚人进军。第一天,在距阿塞西尼斯河约一百斯台地的一个小水塘附近扎营。亚历山大吃过饭,让部队稍事休息后,就传令叫人们把自己带着的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装满水,然后又开始前进。在那天剩下的时间再加上一个晚上,一共走了大约四百斯台地。天亮时到达有许多马利亚人逃去避难的一个城市。这些马利亚人连作梦都没有想到亚历山大会通过干旱缺水的地区向他们进军。因此,当时大部分马利亚人都在城外,而且都没有带武器。很明显,亚历山大之所以由这条路进军,正是因为这条路特别难走、恰恰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敌人才绝难料想他会走这条路。于是在他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亚历山大突然袭来。因为他们手里没有武器,大部分几未抵抗,就都被砍倒在地。其余的人都逃入城里。于是亚历山大就让他的骑兵在城外摆成一圈,把敌人围困起来,等待步兵到达。步兵大部队一到,他立即派坡狄卡斯带着他自己的骑兵团和克雷塔斯的骑兵团以及阿格瑞安部队,去进攻马利亚人的另一座城(这一带有许多印度人都逃到那里躲避),命令他监视城里的人,在亚历山大来到之前,先不发动进攻;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人从城里逃出去把亚历山大已在路上赶来的消息传到别的部族。作完这项部署后,亚历山大就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城墙。但那些部族已失去继续守城的信心,纷纷从城里往外逃。亚历山大在追击中打死了大批印度人,其余的也多因负伤丧失了战斗力。他们逃到要塞里躲避,因为要塞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他们在里边还可据守一时。但当马其顿部队从四面八方猛扑上来,亚历山大又亲自在各处出现指挥作战时,要塞终于失守,里边的印度人全部砍杀净尽,总计约有二千。  
  与此同时,坡狄卡斯已到达他奉命前往的那个城市,发现已是一座空城。但了解到城里的人逃走的时间还没有多久,于是他就率领骑兵全速跟踪追击,轻装步兵也以最高速度跟进。他追上以后,杀死了许多逃亡者,剩下的则千方百计地逃入了沼泽地。  

七  
  亚历山大等他的部队吃过饭休息好之后,大约在一更时,就又开始进军。当晚走了很长的路,天一亮就到达希德拉欧提斯河。在当地了解到大部分马利亚人已经渡过河去,还有一些正在渡河。亚历山大趁他们渡河时就带着部队打死一大批。他片刻都不迟疑,立即跟马利亚人一起抢过河去,进一步追击那些早已过了河逃到前边去的马利亚人。追上后又砍杀一大批,也活捉了一些。但大部分都逃进一个设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据点里。亚历山大等他的步兵也赶来会合后,立即派培索带着他自己那个旅和两团骑兵去攻打那个据点。攻击开始,第一次冲锋就拿下了据点。除了当场打死的,其余躲在里边的人全部被俘,并贬为奴隶。这个任务完成后,培索就把部队带回营地。  
  这时,亚历山大听说另有一些马利亚人逃到一座波罗门城市里去了,于是他就朝这个城市进军。到达之后,就亲自率领方阵以密集队形从四面围攻。守城的人看见马其顿人正挖城脚,而且向他们齐发箭石,打得他们站不住脚,于是他们就象其他城市的守军那样,放弃城墙,逃到要塞里自卫。有些马其顿部队跟着他们一起冲入要塞。这时,已退入要塞里的那些马利亚人紧紧地抱成一团作困兽之斗,把一些马其顿人赶了出来。他们往外撤时,还被马利亚人打死大约二十五人。这时亚历山大已命令部队一面挖墙脚,一面在要塞四周竖起梯子。当一座城楼因墙脚被挖而坍塌,城楼之间的城墙也有一部分被轰出缺口时,要塞的这一边就容易攻了。亚历山大第一个爬上城墙,大家都看得见他在那里坚守。马其顿官兵看见主帅已经上去,感到极其惭愧,于是这边一个,那边一个,官兵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往城墙上爬,终于把要塞占领。那些印度人,有些放火烧自己的房子,被当场捉住砍死,但大多数都是战死的。倒在血泊里的至少达五千人,因为他们进行了顽强抵抗。生擒的却很少。  

八  
  亚历山大在那里叫部队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开始追击其余的马利亚人。他所到之处,一个个都是空城,听说居民已逃往荒凉的地方。他又叫部队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派培索和骑兵指挥官德米特里亚斯再回河边执行任务。除了带着他们原来率领的部队之外,又拨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足够的步兵连队。亚历山大命令他们沿河搜索前进,遇到逃进树林里躲避起来的人(沿河有很多树林),除主动投降者外,一律格杀勿论。培索和德米特里亚斯的部队后来在沿河岸的树林里找到大批避难者,全都杀了。  
  这时,亚历山大本人正带领部队朝马利亚人最大的城市挺进。据说很多人放弃了别的城市逃到这个大城市里来。但当他们听到亚历山大逼来的消息之后,连这个最大的城市也不要了,又都弃城逃跑。但他们渡过希德拉欧提斯河后,就在对岸停下来,摆好阵势准备坚守。因为河岸很高,他们打算在这里阻止亚历山大过河。亚历山大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领他当时带着的骑兵全部驰往希德拉欧提斯河上马利亚人设防的地方,叫步兵随后跟进。当他到达河岸,看见敌人已在对岸摆开阵势,他毫不迟疑,立即率领骑兵,从大路上冲入渡口的河水中。敌人看见亚历山大的骑兵已到达河心,就很快地从岸上往后撤,但秩序很好。亚历山大仍然只带着骑兵追击。印度人看见他只带着一些骑兵追来,兵力单薄,于是就掉转头来,进行猛烈的抵抗,因为他们兵力雄厚,大约有五万人。亚历山大看见他们的步兵队形严整紧密,而他自己的步兵还未来到,于是就带着骑兵兜圈子,不时向敌人冲击一下,但不跟印度部队离得太近。不久,阿格瑞安部队和其他轻装连队已经赶到——这些都是他的部队中的精锐。弓箭手跟着也赶到,不远处步兵主力也可以看得见了。印度部队看到这些可怕的兵力向他们压过来,立即掉头飞跑,奔向附近一座设防的城市。亚历山大尾随敌后,紧紧追击,给逃敌以大量杀伤。敌人进入城里后,亚历山大一面前进,一面就先叫骑兵包围城市。步兵跟上来时,就叫部队当天在城墙四周宿营。一来因为天快黑了,不能攻城;二来也由于步兵长途行军、骑兵连续追击逃敌、特别是由于全军渡河吃力,都已十分疲劳。  

九  
  第二天亚历山大把部队分开,自己指挥一部分开始攻城。另一部分交给坡狄卡斯。但印度守军并未等到马其顿人发动进攻,就放弃了城墙,一起逃到要塞里去。可是,亚历山大带领部队早已把一座小城门捣毁,深入城内。坡狄卡斯所率兵力因为爬城困难,落在后边。因为他们看见城墙上已无守军,以为城墙实际上已经被占领,所以大多数人都未带梯子来。但是,当他们看见敌人已很明显地在据守要塞,而且在要塞前边也有许多人摆好了阵势,于是马其顿部队有些立即开始挖墙脚,有些则在有机可乘的地方竖起梯子,力图强攻突入。这时,亚历山大眼看搬梯子的那些人似病非病、磨磨踏踏,于是就从一个人手里把梯子夺过来,自己把它竖在墙上,把身体缩在盾牌下边往上爬。挨着他的是朴塞斯塔斯,手持神圣盾牌(这个盾牌是亚历山大早先从伊利亚城的雅典娜庙里取出的,后来一直由他保存,打仗时就在他前边举着),近卫军官利昂那塔斯跟在他们后边住上爬。在另一架梯子上是阿布瑞亚斯,他是一个功勋战士 [ 注 ] 。这时,亚历山大国王已爬到城垛口处,他把盾牌靠在垛口上,把几个印度兵推下城里;手起剑落,把剩下的几个砍死,从而清除了那一段城墙上的守敌。这时,他的近卫队生怕国王出事,都慌忙在同一架梯子上争着往上爬,结果把梯子压折,已经爬在梯子上的都摔了下来,没有爬上去的也上不去了。  
  亚历山大一个人站在城墙上,因为没有一个印度人敢接近他,于是他们就从附近的城楼里纷纷向他射箭。同时还有人从城里向他射箭,因为那个地方正是城边的一个大土堆,从土堆上往城上射箭距离很近。亚历山大确实极其显眼,一方面因为他的盔甲光耀夺目,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勇武异常。这时他感到,如果他呆在那里,必然要冒很大危险,也搞不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业迹;但如果从城上跳下去,跳到城里,也许这个行动本身就会把印度人吓坏。即使有生命危险,但在完成伟大的壮举之后死去,也算死得光荣,值得后人传颂。他想到这一点,立即从城墙上一跃而下,跳进要塞里。他靠在城墙上稳住脚跟。有几个印度人冲过来要跟他肉搏,他挥动宝剑连扎带砍都给撂倒。甚至连大胆前来攻击他的印军总司令也被他砍死。又有一个冲了过来,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一下子就把他砸倒在地。又来一个,还是如法解决。后来又有些人冲过来,一接近他,他就用剑把他们一个一个砍死。这时,印度人都不敢靠近他了,而是老远地从四面八方向他投掷各种东西,手里有什么投什么;抓到什么扔什么,势如暴雨。  

十  
  这时朴塞斯塔斯、功勋战士阿布瑞亚斯和利昂那塔斯——只有这几个人在梯子折断以前想方设法爬到城墙上去了——也跳了下去投入战斗,以保卫他们的国玉。阿布瑞亚斯面部中箭阵亡。亚历山大本人也负重伤,一支箭穿透他的护胸甲扎入他的肺部上方。据托勒密说,他呼吸时,血从伤口流出。但只要他的血还是热的,亚历山大就继续战斗,保卫自己。但当他后来在一次呼吸中流出大量稠血时,就头晕目眩,在他原来靠着盾牌战斗的地方倒了下去。他一倒下,朴塞斯塔斯立即叉开两腿横跨着他站着,手持伊利亚神圣盾牌保护他。利昂那塔斯站在另一边。他们俩抵挡着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暴雨般的箭石。这时亚历山大由于失血过多几乎昏迷过去。马其顿官兵有不少人刚才看见亚历山大在城墙上受到箭石围攻,跟着又看见他跳进要塞里面,于是他们个个热血沸腾,担心他们国王由于这种鲁莽行动而受害,在这紧急关头,他们把梯子拆开当工具用,想尽各种应急办法攀登城墙:有的在这用土砌起的城墙上钉木楔,抓着木楔吃力往上爬;有的搭成人梯踩着战友的肩膀往上冲。由于情况艰险,马其顿整个攻坚战役就陷入僵局。头一个爬上城去的人在国王躺着的地方跳了下去。大家一面哀号,一面高喊杀声,纷纷冲上前去。顷刻之间,在躺在地上的国王周围就展开了一场殊死战。马其顿人一个接一个地拿着国王的盾牌防护着亚历山大。与此同时,在两座城楼之间的一座城门的门闩被一些战士砸断,于是部队一股接一股地进入要塞。另一些人就用肩膀顶在已裂开一条缝的城门上,拚命往里顶,结果把城门顶开。于是要塞的这一边算是打开了。  

十一  
  现在大屠杀开始。马其顿人把要塞里的印度人一个不留地斩尽杀绝,甚至连妇女和孩子也不放过。同时,有一些人用盾牌把亚历山大抬走。他的伤势危殆,人们以为他活不成了。有些历史名家记述,说科斯城有一位出身于阿斯克利皮亚斯家族的名叫克瑞陶狄马斯的医生,把那支箭从伤口抽出,把附近的肉挖了。又有人说,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手边又无外科大夫,于是近卫军官坡狄卡斯就用他的剑在伤口开刀,把箭取出来,还说这是亚历山大特令他这样做的。往外抽箭时,大量出血,以致亚历山大又晕了过去,而血也因此止住。关于这次大祸,各史家曾有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记述。头一个人瞎编一段,别的人接过来就往下传,以讹传讹,一直传到今天。如果不是我现在用我这部历史加以澄清,恐怕这种谎话就要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断无休止。  
  首先,各种传说一致认为亚历山大这次大祸是发生在他和欧克西德拉卡人打仗的时候。但事实是,当他和印度一个独立部族马利亚人打仗的时候发生的。那个城市是马利亚人的城市,射伤亚历山大的也是马利亚人。不错,这些马利亚人确实曾经决定跟欧克西德拉卡人联合起来打亚历山大。但是,由于亚历山大急行军穿过荒凉地区,来得太快,使他们没有来得及从欧克西德拉卡人那里取得支援,也没有来得及去支援欧克西德拉卡人。和这个谬误类似的还有下述一事:许多传说一致认为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之间的最后一仗是在阿柏拉打的(指的是那次大战,当时大流士从战场逃跑,一直逃个不停,最后被柏萨斯和他的追随者杀死;当时亚历山大正在后边紧追)。这次大战以前那一仗是在伊萨斯打的;最初一仗,就是那次骑兵大战,是发生在格拉尼卡斯河上。事实是这样,那次骑兵大战确实是发生在格拉尼卡斯河上,跟大流士打的第二仗也真是在伊萨斯。但大流士和亚历山大之间的最后一仗,大多数历史家都说不是发生在阿柏拉,而是在离阿柏拉六百斯台地的地方发生的;那些把这个距离说得最小的历史家,也说有五百斯台地。而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都说那次大战是在布摩达斯河边的高伽米拉进行的。而且高伽米拉并不是一个城市,只不过是一个大村庄。它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它的名字听起来也别扭。因此,我分析,由于阿柏拉是一个大城市,所以它就剥夺了这次大战发生地的荣誉。假如说那次大战实际上是在距离阿柏拉那么远的地方发生的,我们偏偏一口咬定是在阿柏拉发生的,那么,我们也不妨坚持说本来在萨拉米斯发生的那次海战是在科任斯地峡发生的,本来在攸卑亚境内的阿特米西亚发生的那次战斗是在爱琴那或苏尼亚发生的。  
  言归正传。关于亚历山大在危急关头时究竟谁拿着盾牌保护他的这个问题,大家都说朴塞斯塔斯是其中之一。但在是否还有利昂那塔斯的问题上,大家并不一致。功勋战士阿布瑞亚斯是否也是一个,说法也不一样。另外,关于亚历山大负伤的事,有的说他先是在头盔上挨了一棍棒,晕倒在地,后来站起来时,胸部又挨了一箭,是穿透胸甲射进去的。但托勒密(拉加斯之子)说只有胸部这一处伤 [ 注 ] 。我认为撰写亚历山大历史的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下边这件事:有些历史名家说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当时是和朴塞斯塔斯一起跟在亚历山大后面爬上梯子的。亚历山大倒地时,托勒密还曾手持盾牌护卫他,因此人们称托勒密为救星。但托勒密本人在记述中却说,当时他本人根本不在场。事实上,他当时正带着部队在另外一个地方跟另外的部族打仗。这些离题的话,请允许我就说这么多。这样,后人对于这么伟大的事迹和巨大的灾祸必会认真对待。  

十二  
  当亚历山大还在这个地方休息并医治创伤时,最先的消息传到营地(他就是从那个营地出发去攻打马利亚人),说他已因伤重死去。消息传开后,全军先是一阵恸哭。哀伤过后,随即想到全军统帅今后谁属的问题,就又陷入悲观失望之中。因为不只在亚历山大心目中,而且在全军心目中,很多将领的威望都不相上下。而且,当大家想到怎样才能安全回到自己家乡的问题时,也感到忧心忡忡。因为全军正处在众多好战部族重重包围之中。其中有些还未归顺,这些人必将为他们的自由而顽强战斗;另一些则因对亚历山大的恐怖一旦消除,也必然会反叛。万千官兵感觉他们现在已陷入了无法到达彼岸的迷津之中。失掉了亚历山大,仿佛一切都没有指靠和希望。但后来又有消息传来说亚历山大还活着,可是大家却很难相信,谁都不相信他还能活下来。后来又有人送来亚历山大的亲笔信,信里说他不久就回营地。甚至在这时,多数人仍然由于受惊太大,还是不相信。他们以为那封信是亚历山大的近卫和官长们伪造的。  

十三  
  亚历山大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为了避免部队里发生骚乱,当他感觉好一些、能够走动时,就叫人把他抬到希德拉欧提斯河岸,然后乘船顺流而下,到达位于希德拉欧提斯和阿塞西尼斯二河汇流处的营地(赫菲斯提昂在营地负责指挥地面部队,尼阿卡斯负责舰队)。国王乘坐的小艇驶近营地时,他马上就叫人把船尾的篷布掀开,好让人都能看见他。但是,部队甚至在这个时候还是不相信,交头接耳的说运来的必是亚历山大的尸首。直到最后小船靠了岸、亚历山大向人群挥手时,他们才爆发出一阵呼喊。有的还高举双手感谢苍天,有的把手伸向亚历山大。这意外的欢欣还使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人们把他抬下船时,近卫队的人给他抬来一副担架,但他不要,叫他们把他的马牵来。他一骑到马背上,当大家都看见他的时候,全军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河岸和附近的山谷都回响共鸣,震天动地。亚历山大到达他的帐篷旁边时,从马上下来,好让部队看见他走路。于是大家从四面八方向他跑来。有的摸他的手,有的摸他的膝盖,有的摸他的衣服,有的在附近注视着他,为他说句祝福的话就走开了。还有些人把当时正在印度土地上开放的鲜花摘来扔到他身上,有的还编成花环扔过去。  
  据尼阿卡斯记述,亚历山大的朋友们因为他只身突入敌阵去冒这么大的危险而责备他,说这是战士的事,不是一位统帅应当干的。亚历山大听了很生气。我个人认为,亚历山大听到这些责难而生气,是因为他明白他们的话说得对,这些责备是他自己招来的。确实,正如其他人热中于某种乐趣因而忘乎所以地不顾危险那样,亚历山大则由于热中于战斗、醉心于荣誉,以致在危险面前控制不住自己。尼阿卡斯还接下去说,有一个上年纪的包欧提亚人(他没有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他看出亚历山大因为朋友们的责备而生气,脸上还流露出愤愤不平的样子,于是就走到他跟前用包欧提亚方言对他说:“亚历山大,见义勇为,此乃大丈夫。”然后他又朗诵了一首诗,大意是:“伟业渊源于艰辛。”这话立即得到亚历山大的赞赏,此后两人即成知交。  

十四  
  这时,剩下的马利亚人派使者前来为其部族请降。此外,欧克西德拉卡人各城市和各地区的首领也亲自来谒见,还有其他重要人物,总数将近一百五十人,带着最贵重的印度礼物,以全权代表的身份前来谈判全族归降的条件。他们极力坚持说他们的错误是有情可原的,因为他们没有能早一些派人来谈判。还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和自治,说是自从狄俄尼索斯来到印度的那些年月直到亚历山大的到来,他们确实一直保持着他们自由的完整无损。不过,既然据说亚历山大也是神的后代,因此,如果他愿意,当然可以派总督去统治他们,不论派谁去,他们都接受,而且还愿意交纳亚历山大认为适当的贡赋。此外,不论亚历山大要多少人质,他们都可以交出来,亚历山大要他们把他们部族里的一千名首领交出来,如果他本人愿意,就叫他们当人质;不然就叫他们在他的部队中服役,直到他跟所有其余的印度人打完仗为止。后来他们果然按规定送来一千人,都是从他们族里挑选的最重要、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未经索求,还一起送来五百辆战车和驾车的人。亚历山大任命菲利普为欧克西德拉卡人和剩下的马利亚人的督办,把那些人质都退还给他们,只留下了战车。  
  当他把这些事情都作了妥善处理,并且在他养伤期间又造了一大批新船之后,他立即命令部队上船。其中有伙友骑兵一千七百、跟以前同样数目的轻装部队以及约达一万名步兵,在希德拉欧提斯河上顺流而下。走不多远,希德拉欧提斯河就和阿塞西尼斯河汇流。从汇流处往下,就只叫阿塞西尼斯河,希德拉欧提斯这个名称就没有了。于是他们就沿阿塞西尼斯河继续下驶,直到阿塞西尼斯河和印度河汇流处。这四条都能通航的大河全都流入印度河。各河在汇流时并不是都保有自己的名称。情形是这样:当希达斯皮斯河流入阿塞西尼斯河时,将全部水量都注入其中,同时也就接受了阿塞西尼斯这个名称;然后阿塞西尼斯河又与希德拉欧提斯河相遇,接受了这条支流的水,仍然保持阿塞西尼斯这个名称;然后又接纳了希发西斯何的水量,仍以原有名称流入印度河,合流之后就和印度河混为一体。再往下就叫印度河了。从合流处直到印度河分支流入三角洲之前这一段河道,我想至少有一百来斯台地宽,或许还宽一些。它已经变得不大象一条河,倒更象一个湖。  

十五  
  在阿塞西尼斯河和印度河汇流处,亚历山大叫船队停下来,一直等到坡狄卡斯在进军途中征服了独立的部族阿巴斯塔尼亚人后,率领地面部队到这里跟他会合。这时,早已归顺的另一个印度独立部族扎西瑞亚人为亚历山大新造的一批三十桨大船和一些运输船,也送到这里来交给了他。还有另一个独立部族欧萨地亚人派使者前来为他们全族请降。亚历山大办完这些事之后,就把阿塞西尼斯河和印度河汇流处划为菲利普督办辖区的边界,给他留下色雷斯部队全部以及从其他各旅抽调的足够驻守全地区的部队。还命令他在二河汇流处修建一座城市 [ 注 ] ,心想这样一座城市将来一定会兴旺发达,闻名世界。他还命令在那里创建船舶修造所。大约就在这时,亚历山大的王后罗克塞妮的父亲欧克西亚提斯(巴克特利亚人)前来拜会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还把帕拉帕米萨斯地区的管辖权给了他,撤掉原来的督办提瑞亚斯皮斯的职务,因为有人向亚历山大汇报说这个人办事目无法纪。  
  然后,亚历山大命令克拉特拉斯率领全军大部和象队渡到印度河左岸,因为重装部队在河左岸比较好走,也因为沿左岸各部族并不都是友好的。然后他本人率部乘船下驶到达皇城索格地亚。在那里又修建了一座设防的新城,还修建了新船坞,把那些破船都修理好。任命欧克西亚提斯和培索为自印度河与阿塞西尼斯河汇流处直至全部沿海印度地区的督办。  
  然后,他又命令克拉特拉斯率部通过阿拉科提亚和德兰吉亚地区回到原处。他本人则率部顺流而下朝穆西卡那斯的王国进军。据说这个地方是全印度最富庶的,但至今穆西卡那斯还没有亲自前来归顺,也不派代表前来修好。对一个大王,本来应当派人来谒见或奉献礼物,但他什么都没有办,也没有向亚历山大作过任何请示。亚历山大率部顺流飞速下驶,当他们已经到达这位穆西卡那斯的国境时,他还不知道亚历山大的大军已经朝他这里开过来了。亚历山大的突然出现使他大为震惊,于是他立即带着印度人认为最贵重的礼物和全部大象,亲自去谒见亚历山大,为他本人和全族请降并承认错误。这个办法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讨好亚历山大最为有效的了。果然,穆西卡那斯得到了亚历山大的宽恕。亚历山大非常欣赏他的国家和首府,于是就允许他继续享有主权。命令克拉特拉斯加强城内要塞的防御工事。在亚历山大停留在这个城市期间,工事就按要求修好。然后亚历山大派部队驻守其中。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地点对监视和控制附近各部族来说比较便利。  

十六  
  这一带地区的总督名叫欧克西卡那斯,他自己不来也不派代表来归顺献地。于是亚历山大就率领弓箭手、阿格瑞安部队以及跟他一起乘船来的骑兵出发去征讨。欧克西卡那斯所辖省内两个最大的城市都很容易地被攻占了。攻下第二座城时,欧克西卡那斯本人也被俘。亚历山大把所有俘获都发给部队,自己只把大象带走。全地区其余各城,亚历山大一到就都投降了,无一座进行抵抗。这是因为亚历山大的威名和他那所向无敌的红运已经使所有的印度人闻风丧胆。  
  下一步,亚历山大就讨伐散巴斯。这个人原先由亚历山大亲自任命为印度山区的督办。他跟穆西卡那斯有仇,听说亚历山大饶了穆西卡那斯并叫他继续统治他那个省之后,据说散巴斯就逃跑了。但当亚历山大带着部队进抵他那个地区的首府辛地马那时,城门在他面前打开了,散巴斯的亲戚把他的财宝全数搬出来带着去见亚历山大,还把所有的大象都牵来。他们解释散巴斯逃走并不是因为对亚历山大有什么恶感,而是因为亚历山大对穆西卡那斯的宽大使他惊恐万状。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又攻占了一座造反的城市,把那些应负罪责的婆罗门(即印度的智者)加以处决。对这些人的智慧,我将在本书末卷“印度”中如实介绍。  

十七  
  这些事情正在进行之际,穆西卡那斯反叛的消息传来了。亚历山大命令培索(阿格诺之子)率领足够的兵力去讨伐。他本人则去进攻臣服穆西卡那斯的各城市。有些城市,他把里边的居民贩卖为奴,把城市夷平;另一些城市,他加固了其中的要塞工事,派兵驻守。这些事情办完之后,他就回到自己的营地和船队那里。培索把穆西卡那斯俘虏以后,也押到这里。后来亚历山大下令把穆西卡那斯和教唆他反叛的那些婆罗门押回他们自己的国土处以绞刑。这时帕塔拉地区的总督也来到这里(我曾讲过,帕塔拉地区就是由印度河形成的那个三角洲,比埃及那个三角洲还大),亲自向亚历山大投诚,并献出他的国土和他拥有的一切。亚历山大命令他回到他自己的辖境,为迎接亚历山大的部队做好一切准备。然后派克拉特拉斯率领阿塔拉斯旅、迈立杰和安提格尼斯所部各旅、弓箭手一部、以及正在遣送回马其顿的那些超过服役年龄的伙友和其他官兵,路经阿拉科提亚人和扎兰伽亚人的地区,到卡曼尼亚去。把那些大象也叫克拉特拉斯带着。亚历山大还指派赫菲斯提昂统帅其余部队,只有随他本人沿河下驶前往大海的部队除外。命令培索带领马上标枪手和阿格瑞安部队到印度河另一边去,不在赫菲斯提昂进军的那一边。叫培索在已设防的那些城市里安顿一些人定居,把那一带企图反叛的印度人都平服之后,最后再到帕塔拉去跟他会师。  
  亚历山大在河上航行三天之后,得到消息说帕塔拉的首领带着他那个部族的大部分人已逃跑,留下的整个地区是一片荒凉。亚历山大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加快了航行速度。到达帕塔拉时,发现城镇和乡村果然空无一人,既无居民也无劳力。于是他就派遣装备最轻的部队去追赶逃亡的人们。抓住一部分之后,就放了他们,让他们去找别的,告诉他们要回来,不要害怕,他们的城市仍然是他们自己的,可以照旧居住下去;农村也还是他们自己的农村,可以继续在那里种地。后来大部分人果然回来了。  

十八  
  亚历山大然后就命令赫菲斯提昂在帕塔拉城里的要塞上修筑工事。还派别的部队到附近的沙漠地区去打井,使那些地方适于生息。但附近有些部族却来袭击这支部队。由于他们的突然袭击,部队确实受到一定损失,但这些部族所受杀伤为数也不小,后来他们就逃到荒凉地区。因此,派去的部队还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亚历山大听说部队受到土人袭击后,曾另派兵力前往支援,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印度河在帕塔拉分为两条大河入海,二者直到入海处都保有“印度河”这个名称,亚历山大开始在这里修建港口和船坞。这些工程已有相当进展时,他提出计划沿右手那条河下驶直入海口。然后派利昂那塔斯带领一千骑兵和约八千的轻重装部队到帕塔拉岛上去,以便和船队齐头并进。亚历山大本人随即带着船队里最快速的水手驾着一批一排半桨船只、所有的三十桨大船以及一些轻快船沿右边河流下驶。但因为这一带的印度人都已逃走,未能找到领航员,以致在航行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启航后的第二天,来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狂风逆水而来,河面上顿时巨浪滚滚,向船队猛烈扑打。结果船只大部破损,有些则已完全破碎,甚至包括一些三十桨大船。幸亏在全部被毁以前,他们把一部分船只推到岸上。这样,只好又造了一些新船。然后,亚历山大派遣装备最轻的一些辅助部队到对岸地区捉了一些印度人,让他们在以后的航程中充当领航员。不过,当他们到达河道宽展的地方(最宽处甚至扩展到二百斯台地),狂风从海洋吹来,在大浪中,水手们连桨都难于举起。为了避凤,在领航员的指引下,他们驶进了一条小河汊子。  

十九  
  他们就在那里停泊了。随即出现了海洋的常有特色:退潮。结果他们的船高高地搁在地上晒在阳光下。这种事亚历山大的部队从前没有经历过,因而使他们吃惊不小。但过了一些时间,海潮又回来了,又把他们的船漂了起来,这回叫他们更加惊叹不已。原来在泥上稳稳地落着的那些船,潮水一来又安然无恙地把它们托起来,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继续航行。但是那些停在硬地上而且又未落平稳的船只,汹涌的潮水一冲,它们不是相互碰撞而破损,就是被水冲翻摔坏。亚历山大尽可能把这些船只修好。然后派两只舢板载着些士兵顺流而下,到那个名叫西拉塔的岛上去视察,因为当地土人说,亚历山大乘船出海时,非在这个岛边停泊不可。侦察兵回来汇报说那个岛边确实有很好的停泊地点,还说那个岛很大,上边还有淡水。于是他的船队大部分就去那里停泊。亚历山大本人却带着船队中最好的水手驾驶另一批船到那个岛的另一边去,为的是看看河水入海处的情形,看看有没有安全出海的航道。当他们离开这个岛又走了二百斯台地时,发现了另外一个岛,就在大海之中。然后他们又回到河里那个岛,在由岛上伸出的一个岬角旁边抛锚。亚历山大在岛上祭神,就是他常说的阿蒙叫他祭的那些神。第二天他又朝那个海岛驶去,靠岸后,在岛上又以不同的仪式向不同的神贡献了不同的祭品。他说这些祭把也都是按照阿蒙的神谕执行的。然后,他们就越过印度河的两个入海口,向大海驶去。据他自己说,他是为了看看附近的大海里是否还有别的国家。但是,(主要根据我的判断)他可能已经航行到印度以远的那个大洋里去了。然后他就宰了些牛投入海中向普塞顿致祭,后来还向海里洒了奠酒。又把金杯金碗投入水中作为谢礼,祈求海神保佑他打算叫尼阿卡斯率领海军安全到达波斯湾和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二河的入海口。  

二十  
  办完这件事之后,亚历山大就回到帕塔拉。看见要塞工事业已完成;培索在成功地完成了交给他的全部任务之后,也已率部按时归来。这时,亚历山大又命令赫菲斯提昂为在港口设防和修建船坞所需一切都准备好。因为亚历山大打算在印度河分流处的帕塔拉城留下一支由若干船舶组成的舰队。  
  然后,亚历山大又顺着印度河另一条入海水道驶向大海,为的是了解一下究竟沿哪一条航行更安全。印度河的这两个人海口相距一千八百斯台地。当他顺流而下走到距河口不远处,就进入了一个大湖。这个湖是由河道展宽而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附近有别的河流注入而形成)。这里的水面宽阔。看起来就和一个海湾一模一样。事实上在这个湖里已经可以看到海洋里的各种鱼类。这些鱼比我们海里产的鱼还大。随后,亚历山大就在领航员的指导下在湖里一处停泊。他把大部分部队留在那里,由利昂那塔斯指挥,把所有轻快船也都留下。然后他自己带着三十桨大船和一排半桨大船驶出印度河口。发现沿这条水道航行,不但同样可以到达大海,而且比沿着另一条水道航行更觉容易。他随即在海岸停泊,自己带着一些骑兵沿海岸走了三天,视察沿海岸返航时附近陆地上的情况,叫士兵们沿路打井,以便部队返航时可以取用淡水。随后他就回到船上驶回帕塔拉,另派一些部队到更远处的海岸上干同样的活,叫他们干完之后返回帕塔拉。后来亚历山大再次驶往大湖,修建了另外一个港口和其他船坞。他留下部队驻守。在那一带又征集了全军四个月的给养,并做好了返航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工作。  

二十一  
  但当时的季节不适于航海,贸易风 [ 注 ] 连续不断。这个季节,在我们自己国家里只刮北风,但印度河口一带的风却是从南面的海洋刮来。据说要等到初冬,从昂星消失到冬至这一段时间里,这一带的海洋才适于航行。到那时候,陆地当然都已被雨水浸透,因而微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海岸返航时,不论用帆用桨都很方便。  
  因此,海军司令尼阿卡斯就和舰队等待航行季节到来。但在这期间,亚历山大却率领由陆上返国的全部队伍离开帕塔拉走了很远的路,到达阿拉比亚斯河。到那里之后,他就带着近卫队和弓箭手半数、所有所谓的伙友各旅、伙友骑兵特别中队、从各骑兵团抽出的一些骑兵中队以及马上弓箭手全部,转朝海洋方向进军(海洋在他左手边),目的是为了挖井,以便在沿海一带给返航的部队准备充足的水源。亚历山大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因为这一带有一个长期独立的印度部族欧瑞坦人,从来没有向亚历山大和他的部队表示过任何友好姿态,亚历山大打算这回给他们一个突然袭击。他把留守部队交给赫菲斯提昂指挥。阿拉比亚斯河附近另一个印度独立部族阿拉比太人,在亚历山大看来是不值一打的。可是当他们知道亚历山大要来时,又不愿意投降,于是就逃到沙漠里去了。后来亚历山大渡过了河道又窄水又很少的阿拉比亚斯河,在夜间越过了沙漠很大的一部分,天亮时已接近有人烟的地区。于是他就命令步兵以行军序列跟进,他自己则率领骑兵先去突击。把骑兵分成许多中队,分别出击,以便扫荡尽多的地区。亚历山大就是这样侵入了欧瑞坦人境内。凡是进行抵抗的都被骑兵砍杀,活捉的人也很多。然后,亚历山大临时驻扎在一条小河边,等赫菲斯提昂率领留守部队跟上来之后,再一起继续前进。后来进抵欧瑞坦人最大的一个名叫拉木巴西亚的村庄。他觉得这个地点特别好,如果在这里建一座城,将来一定会繁荣兴旺。于是他就把赫菲斯提昂留下完成这项任务。  

二十二  
  然后,亚历山大带着近卫队和阿格瑞安部队半数、骑兵特别中队以及马上弓箭手,朝伽德罗西亚和欧瑞坦人的边界前进。据说到达边界以前必须通过一条狭谷,而且伽德罗西亚人和欧瑞坦人已经联合起来在狭谷入口处扎了营,以阻挡亚历山大进来。实际上,他们都已经摆好阵势。但当消息传来说亚历山大已逼近时,大部人马都已放弃阵地从狭谷里逃跑。但欧瑞坦人的头目们倒是前来向亚历山大投降,并代表他们全族表示归顺。亚历山大命令他们把大部分欧瑞坦人召集起来,叫他们放心回家,保证不会伤害他们。派阿波罗发尼斯当他们的督办。还派近卫军官利昂那塔斯跟他一起留下,在欧瑞坦人的地区驻军。拨给他的部队有阿格瑞安部队全部、弓箭手和骑兵各一部、以及希腊雇佣军步骑兵各一大批。利昂那塔斯的任务是在那里等待将要路过此地的舰队。舰队来到之前,就在那里筑城,把欧瑞坦地区各种事情整理得有条有理,好让老百姓更勤奋地服从督办的领导。这时赫菲斯提昂已率留守部队赶来,于是亚历山大就率领全军大部向伽德罗西亚进军。经过的地区大都是沙漠。  
  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载,这一带沙漠里生长许多没药树,比普通的没药树高得多。这种树的树干上产一种树胶。因为生长在这一带的这种树很粗大,而且从来没有人采过树胶,所以采起来特别丰富。随军作生意的腓尼基人把这种树胶采集起来,放在骡背上驮着。沙漠里还产一种甘松根,又多又香。腓尼基人也采集它。这种甘松根很多,大部队经过时,脚下踩踏的就不少。从这些踩踏过的甘松根上发出扑鼻的芳香,随风飘散,老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沙漠里还生长别的树木,其中有一种,叶子长得好象月桂,生长在海水冲得到的地方。潮水一退,它们就都露在地面上;潮水回来,它们又都泡在水里。好象在海里也能生长。有些还长在海水总也退不走的空隙的地方,虽然树根老泡着,海水也伤害不了它。这一带长的这种树有的有三十库比特高,部队路过时,树正开花,很象白色的紫萝兰,不过它的香味可清甜得多了。还有一种高杆的蓟树从土里长出。树干上的刺特别厉害,骑兵在树边经过,衣服一再被这些刺钩住,常常把人从马上扯下来,而那些刺都在树上,依然不动。据说野兎在树林里奔跑,兎皮一触到刺,就钩住了,就象小鸟被鸟胶粘住或者象鱼上了钓钩一样。不过,这种刺一斧子就能砍下来,砍破的树皮上流出很多树汁,比春天的无花果的汁还多,味道也很浓烈。  

二十三  
  亚历山大从这个地方继续前进。通过伽德罗西亚地区,路途坎坷,供应缺乏。特别困难的是,部队常常找不到饮水。人马不得不利用夜间赶路,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每晚长途跋涉。亚历山大本人打算沿海边走,一路视察现有海港,并为海军尽可能创造些方便条件,比如挖些井、清理一些场地、准备抛锚的地方等等。但伽德罗西亚沿海完全是一片荒凉。于是他就派陶斯(曼德罗多拉斯之子)带着少数骑兵到海边去看看那一带有无抛锚的地方,有无淡水和其他必需品。他回来汇报说他在海边发现了一些渔夫,住在闷人的小屋子里,小屋的墙是用贝壳砌起来的,屋顶是用鱼脊骨搭的。但这些渔夫很少喝到谈水,他们常挖开砂石取水,但还不能常常取得淡水。  
  但当亚历山大在伽德罗西亚境内到达一处粮秣比较充足的地方,搞到了一些食物,把它包扎起来,贴上盖着他自己图章的封条。分派给各运输队,让他们运到海边去。但在部队向距海最近的一个休息站前进途中,士兵们,甚至警卫本身,都不把亚历山大的封条放在眼里,他们把给养包打开吃了,还分给已饿得要命的一些人。这些人饿极了,只好先考虑解决马上就要饿死的这个明摆着的严重问题,认为这么干是应当的;至于国玉的惩办,也就顾不得了,那个危险还比较遥远,也难肯定。果然,亚历山大了解到他们的处境确实严重,也就饶恕了这些犯法的人。然后他又派部队遍搜整个地区,尽可能多搞些食物,派克瑞西亚斯(卡拉提斯人)负责运到海边交给乘船的部队,还命令高原地区的居民把粮草运下,尽可能多磨些面运来,还要带下椰枣和羊,部队照价收买。还派伙友之一太利发斯带着一小部分磨好的面到另一个地方去。  

二十四  
  然后,亚历山大就向伽德罗西亚的首府进军。这个地区叫保拉,亚历山大自从由欧瑞坦地区出发到达这里一共走了整整六十天。撰写亚历山大历史的人多数都认为,把亚历山大的部队在亚洲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们在这一个地区所受的罪。这并不是因为亚历山大不了解走这条路的困难(只有尼阿卡斯一个人是这么说的),而是因为他听说从来还没有哪个人带着部队成功地通过这条道路。只有一个女酋塞米拉米斯从印度逃跑的那次曾走过这条路。当地人流传说即使是她,在带领全军走完这条路以后,也只剩下十二个人了。居鲁士(坎比西斯之子)率部通过此道后,幸存者只有七人。居鲁士确曾到过这里,企图侵入印度国土,但在他到达目的地之前,由于一路荒无人烟、困难重重,全军损失了绝大部分,亚历山大听到这些传说后,就激动起来,一定要跟居鲁士和塞米拉米斯比个高低。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据尼阿卡斯说,也是因为海军舰队已距此不远,可望给他提供一切给养,所以他才决定走这条路。不管哪一种原因,反正一路上烈日当空,几无滴水,以致大批人马丧生在茫茫荒漠之中;特别是驮运牲口死得更多,因为它们身负重载,脚下沙土既深且烫,踩下去简直象受火刑。但大多数还是因为没有水喝渴死的。它们在高高的沙丘上走着走着,常常一下子就躺倒在沙上,不是因为被鞭打而倒的,而是因为沙土太松软,陷下去就如同陷入烂泥或无人踩过的积雪里那样。此外,不论上坡下坡,因为地面极其坎坷,下脚不稳,骡马受的罪真是难以形容。长途跋涉叫部队也实在够呛,因为沿途缺水,往往为了赶到一个有水的地方,非一鼓作气、走很远的路程才行。如果在夜间走完了必须走的路,天亮时到达有水的地方,这还不算太受罪;但如果路程太长,白天还必须继续赶路,部队就要倍受酷热和干渴之极度困苦。  

二十五  
  驮运牲口损失之大,另外还有原因。有些是由部队故意弄死的。没有东西吃时,人们凑到一起,把骡马杀了吃肉,一匹又一匹地把大部分牲口都杀了,就说它们是渴死的或累死的。没有一个人揭发事实真相,因为大家都在受煎熬,都参与了犯罪活动。亚历山大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但他很明白,解决眼前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不知道,这比公开纵容还好些,另一个难题是无法照顾那些病号和那些累坏了躺在路上掉了队的人。一则是缺少驮运牲口,再则也因为拉车的人不断破坏车辆,因为在这么深的沙土上拉车简直是不可能的。在这次行军开始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曾不得不避开较近的沙土路,去走车辆好走的远道。这样,有些人就拉在部队后边跟不上未,其中有的得了病,有的累倒,也有的中暑,还有些是渴坏了的。没有一个人伸出一只手扶起他们前进,也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照顾他们。因为行军急如星火,大队人马在一片焦躁紧张之中,某些个别人的不幸也就顾不上了。由于一段段路程大多要在夜间走完,有些人睏得要命,躺下就睡。醒来时,如果还有余力,就跟着部队的脚印往前赶。在大批这样的落伍者当中,只有少数得救,多数人则如同沉入大海,消逝在这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  
  部队后来又遇上另一大灾难,它给部队和牲口带来的损失,恐怕比哪种灾祸都严重。季风吹来,伽德罗西亚地区暴雨成灾,就和印度常有的情形相仿,山区比平原雨量大。风起云涌,遇到高山阻挡,云层超不过山顶就化为雨水倾盆而下。当时部队正在一条小溪旁边宿营——实际上是因为这里有水才来此宿营。大约在半夜二更天,小溪陡然暴涨。部队并未看见下雨,洪水却排山倒海而来。随军的妇孺大多被山洪席卷而去,御用帐篷以及其中的一切均荡然无存,许多在行军中残存下来的牲口也都一扫而光。部队本身也是几经挣扎才保住性命,除了武器之外,其他已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武器也不是全都保住。许多人在长时间的干渴折磨之后,好容易才看见这喝之不尽的水呀,于是就大喝特喝起来,这些人多数也因此送了命。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亚历山大一向不准他的部队紧靠河边宿营,一般都在二十斯台地开外,这已成了惯例。就是怕他们一窝蜂似的拥到水边拚命喝,把自己和牲口的命都送了;同时也怕那些最贪喝的人们,跳到水里把水搅混,搞得全军谁都喝不成。  

二十六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亚历山大一件极其高贵的行为。由于我粗心大意,在上文中漏掉未写。这件事究竟是发生在这个地区,还是象有人说的那样,是早些时候在帕拉帕米萨斯发生的,我已记忆不清。反正当时部队正在沙漠里行军。虽然烈日早已当空,炎热异常,但由于部队必须在找到水源以前赶完全部路程,所以仍然在极度困难中继续前进,而水源离此还远。亚历山大这时也已渴得要命,但他仍然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徒步带队向前。这样,有苦大家一起受,没有什么人特殊,部队就觉得罪过还好受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是这样)。这时,有些轻装部队离开大队去找水。他们在一条很浅的干河床上,找到一个小得可怜的水坑。费了很大劲才从里边淘出一点点水,于是他们就带着这点水飞快地跑到亚历山大那里,好象是给他送来了多么了不起的礼物似的。走到他跟前,就把盛在头盔里的水送给国王,亚历山大接了过来,向那些弄水来的人们表示感谢;然后当着全军的面,把那点水泼在地上。他这一泼,全军感到这样振奋,好象每个人都喝到了亚历山大泼出来的那点水。对亚历山大办的这件事,我最热烈地表示赞扬。这件事充分证明,他作为全军统帅,有多大的耐力,有多卓越的品德。  
  部队在这个地区行军时,还发生另一件事。带路的向导终于说他们找不到路了。因为狂风把一切辨认方向的标志吹得模糊不清。在茫茫无际的大沙漠里,四望都是沙丘沙岗,看不出有任何不同。既无路边常见的树木,又无坚硬的土丘石岗,认不清哪里是道路。这些向导又不习惯于晚上凭星星、白天靠太阳认路,就象腓尼基水手凭小熊星座和其他人凭大熊星座航海那样。亚历山大心里明白他应当带领部队朝偏左的方向前进,于是他就带着少数骑兵在最前面引路。当马匹因炎热开始走不动时,他就叫大部分人留在后边,自己只带着几个人骑马前进。后来看见大海了,就在海边的砂石里往下挖,找到清新的淡水。于是全军都开过来。后来部队沿海岸走了七天,一路都有水喝。然后向导又认出路来了,于是又带着部队往内陆开去。  

二十七  
  最后全军开到伽德罗西亚首府。亚历山大叫部队在那里休息。撤销了阿波罗发尼斯的督办职务,因为发现他对所有的命令都采取玩忽的态度。派陶斯接替他的职务。陶斯不久又病死,又派西比尔提亚斯接任。这个人不久前曾被亚历山大任命为卡曼尼亚督办。现在亚历山大又调他兼管阿拉科提亚和伽德罗西亚两个地区。命令特莱坡利马斯(坡索发尼斯之子)接管卡曼尼亚。亚历山大已开始向卡曼尼亚进军之后,又接到报告说管理印度部族的督办菲利普被雇佣兵阴谋刺杀,他的马其顿卫士当场就杀死一些凶手,其余的后来也都抓住了。亚历山大知悉后,就给印度的攸达马斯和太克西利斯写信,命令他们暂时接管菲利普原辖地区,等他将来再派一个督办去管理。  
  亚历山大进入卡曼尼亚时,克拉特拉斯所率其余部队和大象也都到达,把反叛后被捕的奥达尼斯也押来。阿瑞亚督办斯塔萨诺和扎兰吉亚督办也都来了。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帕西亚和赫卡尼亚督办福拉塔弗尼斯的儿子发瑞斯马尼斯。到这里来会见亚历山大的还有原先和帕曼纽一起带着部队留守在米地亚境内的一些督办克连德、西塔西斯和赫拉康。他们把大部分部队也带来了。米地亚人和部队官兵都告发克连德、西塔西斯和他们手下的人抢劫庙宇、挖掘古墓并对居民横行暴虐。亚历山大接到这些控告之后,就把这两个人处决。这是为了杀一儆百,叫那些留在地方上当督办或总督的人有所戒惧。如果他们胆敢干这类勾当,就会得到同样的下场。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使那些部族稳定安分,不管是被征服的还是主动归顺的部族,为数确实不少,而且彼此相距又很遥远。杀这两个督办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只要是在亚历山大势力范围以内,任何统治者都不许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赫拉康当时确实还无人控告。但不久之后,苏萨人终于揭发了他的罪行,说他曾洗劫苏萨庙。因此,他也受到了惩罚。伙友斯塔萨诺和福拉塔弗尼斯给亚历山大带来一大批驮运牲口和骆驼。他们听说亚历山大向伽德罗西亚进军时,就曾猜想他的部队准会遇上灾难,后来的事实果然是这样。他们这时才来,也总算是适时的,特别是带来那些牲口和骆驼。亚历山大把牲口分给军官每人一匹。其余的人,按牲口和骆驼的数目,每中队、每百人或每纵列各分配若干。  

二十八  
  有些史家还记述了亚历山大另一段故事。不过这件事我是不大相信的。他们说亚历山大叫人把两辆战车连在一起,他和他的伙友们在车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旁边还有人吹着笛子消闲解闷,在卡曼尼亚境内巡礼。同时部队头戴花环在后边跟着,边走边闹。卡曼尼亚人还把吃喝以及其他寻欢作乐的东西摆在他们经过的路旁。还说这一切都是亚历山大为了仿效酒神狄俄尼索斯那样狂欢作乐而精心设计的,因为据说很久以前还有这样一段关于狄俄尼索斯的故事,说他在降服印度之后,就曾用这种方式走过亚洲大部地区。狄俄尼索斯当时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凯旋”。由于同样的理由,他得胜后举行的许许多多庆祝游行都叫作“凯旋式”。所有这一切,不论托勒密(拉加斯之子)还是阿瑞斯托布拉斯(阿瑞斯托布拉斯之子)都无记述。任何其他可信的史家也都未编造过这样的故事。至于我自己,我把这些仅仅作为传闻记载在这里。但下述这些事,我是根据阿瑞斯托布拉斯的记述写下来。他说亚历山大曾在卡曼尼亚为征服印度献祭谢神,也是为他的部队安全通过伽德罗西亚沙漠。还为此举行了体育和文艺比赛。还把朴塞斯塔斯列为近卫军官之一。他已经内定朴塞斯塔斯为波斯督办。因为朴塞斯塔斯在跟马利亚人作战当中表现得极为英勇,亚历山大急于要在正式任命之前,就赐给他近卫军官这个表示荣誉和信任的头衔。到这时为止,亚历山大已挑选了七个人当他的近卫军官。其中有利昂那塔斯(安提亚斯之子)、赫菲斯提昂(阿明托之子)、莱西马卡斯(阿枷托克利斯之子)、阿瑞斯托诺斯(皮萨亚斯之子),这几位都是培拉人;此外还有坡狄卡斯(欧戎提斯之子,欧瑞斯提斯人)、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和培索(克拉提亚斯之子,攸达亚人)。现在又加上第八位,朴塞斯塔斯。他曾用自己的盾牌救了亚历山大的命。  
  这时,尼阿卡斯已率领舰队完成了在欧瑞坦地区、伽德罗西亚和伊克西欧发吉诸地区外围海上的航行,在卡曼尼亚有人烟的地区靠了岸。然后只带少数人乘船到亚历山大那里去汇报在大海上航行的结果,亚历山大又叫他回去率领舰队继续航行到苏西亚地区,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关于尼阿卡斯从印度河出发、经过波斯海、到达底格里斯河口的经过,我打算以尼阿卡斯本人的记述为根据,另作撰述,用希腊文另写一部关于亚历山大的传记。这恐怕要等到将来什么时候,情况适当,我拿定主意后再说了。  
   亚历山大现在派赫菲斯提昂率领全军大部、运输队以及象队,从卡曼尼亚出发沿海岸前进,命令他把部队带到波斯。因为当时正值严冬,波斯沿海一带阳光充分、比较暖和,沿途供应也比较充足。  

二十九  
  然后亚历山大本人带着装备最轻的步兵、伙友骑兵和弓箭手一部,沿着通向波斯境内的帕萨伽代城的道路前进。派斯塔萨诺回他自己的家乡。当亚历山大到达波斯边界时,不见督办福拉索提斯来迎接。原来亚历山大还在印度时,他就病死了。现在是欧克西尼斯在治理波斯,这并不是亚历山大指派他干的,而是他自己感到波斯没有别的总督的情况下,为了替亚历山大维持波斯的秩序,自认为自己是最适当的人选。米地亚督办阿特罗帕提斯也来到帕萨伽代地区。还押来一个米地亚犯人巴瑞阿克西斯,这家伙曾把帽尖朝上戴着,自称波斯和米地亚之王。一起押来的还有跟他一起造反的同党。亚历山大下令把他们都处决。  
  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述,亚历山大发现居鲁士的坟墓被捣毁抢劫,对盗窃居鲁士和坎比西斯坟墓的罪犯特别恼火。这位居鲁士的坟墓就在帕萨伽代境内的皇家花园里。四周植有各种树木,都已成林,林中有渠水灌溉。到处都是高高的芳草地。墓基是用正方形的石头砌成的长方形底座,上边盖了一间石头顶的屋子。屋子有一小石门,窄极了,一个身材细小的人也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挤进去。屋里放着一具金棺,棺里放着居鲁士的尸体。棺旁放着一条有靠背的长凳,凳腿也是包金的,上边铺的是巴比仑毛毡,下边衬着紫红绒毯,上边放着一件外衣和一些马甲,也都是巴比仑手工艺品。此外,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还有米地亚裤子和蓝色的、紫色的和五颜六色的袍子,还有项链、弯刀和镶着宝石的金耳环。旁边还摆着一张桌子。放着居鲁士尸体的金棺就放在长凳上边的正中央。在院里通到陵墓的甬道旁边,还有一所为守墓的马吉亚人盖的小房子。他们自从居鲁士的儿子坎比西斯以来,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看守居鲁士的坟墓。波斯国王每天发给他们一只羊,还供给粮食和酒,每月还给一匹马,用以祭祀居鲁士。墓上有用波斯文撰写的墓志:“在世的人们!我是波斯帝国的创始者和亚洲霸主坎比西斯的儿子居鲁士。因此,请把我这个纪念馆保留下来吧!”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就急于要拜访居鲁士的陵墓。他发现除了金棺和长凳外,一切都已洗劫一空。盗匪甚至还破坏了居鲁士的尸体。他们曾把棺盖打开,把尸体扔到外边;还曾企图把金棺砸成一块一块的以便搬走。这里凿开一些,那里砍下一点,但最后未能达到目的,只好留下金棺跑了。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述,他曾亲自奉亚历山大之命把坟墓恢复原状,把尸体的残存部分放回棺内,把棺盖盖上,破损的地方加以修补。把长凳饰以丝带,然后一件一件地完全按原样放好。为了消除室门被盗匪破坏的痕迹,仍用石头砌好,一部分用泥涂上,还在泥上盖上御玺印记。后来,亚历山大还把看坟的马吉亚人抓来刑讯,让他们交代罪犯的情况。但在任何严刑拷打之下,他们都供不出什么来,既未供出是他们自己干的,也未供出其他人。看情况他们跟这个盗窃案无牵连。于是亚历山大就把他们放了。  

三十  
  然后亚历山大就率领部队朝着他自己原先放火烧毁的波斯王宫前进。我上回谈到这件事时曾表示不赞成。亚历山大本人回来之后,也表示不以为然。此外,波斯人还针对福拉索提斯死后擅自在波斯掌权的欧克西尼斯,提出许多控诉,证实他曾洗劫庙宇和皇陵,还无故处决了许多波斯人。于是亚历山大就派一些人去把他绞死。正式任命近卫军官朴塞斯塔斯为波斯督办。亚历山大认为朴塞斯塔斯对他特别忠诚,这主要是他跟马利亚人打仗时表现英勇,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亚历山大。而且他那东方式的生活方式在波斯也易于被当地接受。这一点他后来又用事实证明了。他当上波斯督办之后,立即换上米地亚服装(其他马其顿人可不喜欢这样)和学习波斯话。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仿效波斯人的作风。对他在这方面的表现,亚历山大都是赞赏的。波斯人看见他宁愿象波斯人那样生活而不坚持他本国的习俗,也都很满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tracy、阿修比 [校对制作] 20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远征记功

卷七
一  
  亚历山大到达帕萨伽代和波斯波利斯之后,又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航行到波斯海。打算看看这两条河的入海口,就象上回视察印度河口那样。还要看看附近的大洋。有些史家记载,亚历山大还打算乘船绕过阿拉伯半岛大部、经过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再绕过阿特拉斯山以外的游牧民族地区,直到我们的海里的伽代拉。如果把利比亚和卡科顿都降服,亚历山大那时再称为全亚洲之王就算名符其实了。因为波斯和米地亚历代国王实际上连亚洲一小部分都未控制过,因此不配自称为大王。有的史家还说,亚历山大还想从那里再去攸克赛因海,到西徐亚和米欧提斯湖。还有人说他还打算去酋西里和埃阿皮吉亚海岬,这是因为罗马的声名远扬,使他难于忍受。  
  究竟亚历山大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猜不准,因为我没有什么根据,而且我也不想猜。但有一点我是可以断言的,这就是:亚历山大雄心勃勃,决不会满足于已占有的一切。即便是在亚洲之外再加上欧洲,把不列颠诸岛也并入欧洲,他还是不会满足。他永远要把目光投向远方,寻找那些他还未见过的东西。他永远要胜过对手。实在没有时手时,他还要胜过他自己。在这种事情上,我倒是很赞赏那些印度智者。据说亚历山大有一回在野外一片草地上看见几个智者。平时他们常常在这片草地上辩论各种问题。那天他们看见亚历山大带着部队来到时,就停止争论和其他活动,只是在各自站着的地方跺脚。亚历山大叫通译问他们,这么跺脚是什么意思。他们回答说:“啊,亚历山大大帝,我们每个人在大地上只能占有他脚下踩的这一点地方。你也不过是跟别人一样。只不过你特别好动,特别狠心。老远地离开自己的家乡,在这大地上到处游荡,给你自己找了不少麻烦,也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可是,过不了多久你就要死去。死后,你在这大地上所能占领的,最多也不过是你的坟头所占的那一小块土地而已。”  

二  
  当时,亚历山大热烈赞扬了他们说的话,也夸奖了说这些话的人,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总是反其道而行之。例如,据说他听到辛诺普城的代欧吉尼斯 [ 注 ] 的情况之后,表示惊异。有一回,代欧吉尼斯正在地峡某处晒太阳,亚历山大正带着他的近卫队和步兵伙友从旁路过。他们看见代欧吉尼斯就停下来,问他需要什么东西。代欧吉尼斯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求他和他的随从别挡住他的太阳光就行。由此可见,亚历山大并不是没有高超的思想。只是因为他的野心太大,使他不能自拔,以致到了可悲的地步。有一回,他到达太克西拉,看见一些印度智者一丝不挂地在路上走着。因为亚历山大特别佩服他们的耐性,所以很想请他们当中的一位跟随他。于是这些智者当中有一位最年长的人,也就是他们这一伙人的师傅,名叫丹达米斯。他说,他本人不跟随亚历山大,也不许他的徒弟去。据说他回答亚历山大时说自己跟亚历山大一样,也是宙斯的儿子。他无求于亚历山大,因为他对自己现有的东西已感到满足。他还说他看得很清楚,跟着亚历山大走遍天涯海角的那些人,一点也不比他自己好受,而且他们的奔波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他并不想得到亚历山大能够给他的任何东西,也不怕得不到亚历山大可能得到的东西。他活着的时候,印度的土地就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到什么季节,他就能得到什么果实。他死时,只不过是从一个不愉快的伙伴——他的身体——的纠缠之下得到了解脱。亚历山大听了这些回答,体会到他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因而也并没强迫他跟自己走。但根据米伽西尼斯的记述,说是在这一带的智者当中有一个叫卡兰那斯的,被说服跟了亚历山大。其他智者都认为这个人是他们当中最不能控制个人欲望的。他们责怪他抛弃了他们正在享受的快乐,偏偏去伺候一个并非是上帝的主子。  

三  
  我之所以把这些都记载下来,就是因为如果不提卡兰那斯,亚历山大的历史就没法写了。这个人虽然过去一直没得过病,但到了波斯之后,就一天天地消瘦起来。但对一般人的任何治疗他都不接受。只是对亚历山大说,他愿意就这样结束他的生命。不然他将来就会受痛苦,到那时,他将不得不采取其他办法自尽,反而用不上他们习用的方式。亚历山大跟他争辩了很久。但最后看出卡兰那斯不可能让步,如果不迁就他的话,他真会用别的办法找死。于是就下令由近卫军官托勒密(拉加斯之子)负责,按照卡兰那斯本人的愿望,给他准备了火葬用的柴堆。有些史家还记述,说亚历山大还命令他部下的人马搞了一个大规模的仪仗队,一些部队全副武装,其他的则拿着各式各样的香火准备往柴堆上放。别的史家还说,有的人还拿着金杯银碗、王室衣袍等等。因为卡兰那斯病得走不动,于是给他准备了一匹马。但他已经连马都上不去了,只能用担架抬着他。他躺在担架上,头戴印度式的花环,嘴里哼着印度歌曲。据印度人说这些歌是唱给某些神听的赞歌。原来准备给他骑的那匹马是一匹奈萨亚御马。在卡兰那斯登上柴堆以前,就作为礼物送给跟他学过哲学的徒弟之一莱西马卡斯。亚历山大叫人们扔到柴堆上的那些金杯银碗、锦衣锦被之类,他也都一件件分赠给他的门徒。然后他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庄严地登上柴堆,躺在上边。亚历山大看见自己亲近的一个人这个情景,感到很不自在。至于其他的人,看到卡兰那斯在烈焰中怡然自若、毫不退缩,只是感到惊讶。据尼阿卡斯说,就象亚历山大事先吩咐的那样,当负责点火的人把柴堆点着时,为了向卡兰那斯致敬,号兵立即吹起喇叭,全军也象进入战斗时那样高声呼喊,大象也如临大敌大声吼叫。关于印度人卡兰那斯这段故事以及一些类似的故事,许多史家都有记述。对人类说来,这故事并非毫无价值。至少对于某些想了解下述一点的人是有用的:当一个人决心要实现他的志愿时,他能有多么顽强的毅力和毫不退缩的精神。  

四  
  这时,亚历山大吩咐阿特罗帕提斯,等他本人率部向苏萨进军后,就回他自己的督办辖区。他到苏萨后,因为苏萨总督阿布莱提斯滥用职权,亚历山大就把他本人和他的儿子欧克萨斯瑞斯抓起来处决了。因为在亚历山大用武力征服的许多地区,不少统治者搞了许多违法乱纪的活动,诸如劫庙盗墓和涂炭百姓等等。他们敢于这样胡作非为,就是以为国王远征印度已有年月,一路又都是异族部落,还有那么多能打仗的大象,看样子亚历山大不可能活着回来,命运已注定他是要死在印度河彼岸,也许死在希达斯皮斯河、阿塞西尼斯河或希发西斯河彼岸。后来亚历山大在伽德罗西亚遇上灾难,更使以近的这些督办们放心大胆,一笔勾销了关于亚历山大回来的任何顾虑。有人说这时亚历山大更容易听信控告,好象凡是控告都是可靠的;而且对犯有较轻罪过的人也严加惩处。这些说法虽不能算错,不过,这是因为亚历山大感到如果听任他们发展,那他们就会犯更大的罪。  
  然后,他还在苏萨举行了集体婚礼——他和他的伙友们一起举行婚礼。他娶了大流士的大女儿巴西妮 [ 注 ] 。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他同时还娶了欧卡斯最小的女儿帕瑞萨娣斯,他过去已娶过巴克特利亚人欧克西亚提斯的女儿罗克塞妮。他把大流士的另一个女儿德莉比娣斯送给赫菲斯提昂,她是巴西妮的妹妹。亚历山大希望将来赫菲斯提昂生的孩子就是他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儿。他又把大流士的弟弟欧克西亚提斯的女儿阿玛斯特莉妮给了克拉特拉斯。给坡狄卡斯的是米地亚督办阿特罗帕提斯的女儿。给近卫军官托勒密和皇家秘书攸米尼斯的是阿塔巴扎斯的两个女儿:阿塔卡玛给了托勒密,阿托妮斯给了攸米尼斯。给尼阿卡斯的是巴西妮 [ 注 ] 和门托所生一女。给塞琉古的是巴克特利亚人斯皮塔米尼斯的女儿。给其他伙友的也都是波斯和米地亚最显贵的人物的女儿,加在一起一共有八十个。婚礼是波斯式的。给这些新郎按顺序摆好坐位,大家一起祝酒之后,新娘就进来,各自坐在自己的新郎旁边,新郎握住新娘的手,亲吻。由于婚礼是在一起举行的,所以一切动作都由国玉带头,人们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亚历山大还能俯身下士,表现了战友精神。这种事倒是不多见的。新郎得到新娘之后,就都领着回家。对每一对亚历山大都送了礼物。对其余娶了亚洲女子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也都送了礼,把他们的军籍也都取消,这样的竟有一万多人。  

五  
  现在,看来已是清理全军债务的好时机。亚历山大下令造了一张欠债清单,还作出保证要偿还一切债务,但开始时,只有几个人在单子上签了名。这是因为人们担心亚历山大也许只是想试试,看谁不靠薪饷生活,谁胡花乱花、铺张浪费。亚历山大了解到大部分士兵不签名,反而把债券藏起来。于是他就针对部队这种疑虑进行了批评。他说,国玉对臣民说话必须算数,臣民也不应当对他们的国王怀疑,怕他说话不兑现。接着就叫人在营房里设立了一些柜台,上边放着现款,叫会计人员清理债务。吩咐他们,凡是持债券前来的人,都如数付款,连姓名都不用登记。于是士兵们都相信亚历山大说的是真话。大家不但感谢他还清了欠饷,更感激他允许人们不必写出自己的名字。据说这次清偿欠饷总数达二万塔仑。  
  此外,对某些名誉特别好或在危难中有显著英勇表现的人,还额外发给各式各样的奖品或奖金。对有特殊英勇行为或巨大贡献的军官,还赐戴金冠。第一顶金冠给了曾救了他本人性命的朴塞斯塔斯。第二顶给了利昂那塔斯,因为他救过他的命;还因为他在印度冒过大险,打败了欧瑞亚人;当他面对欧瑞坦人和临近部族的反叛时,只用留在身边有限的兵力就打败了他们;还因为他跟欧瑞亚人打仗时所作的各种战斗部署也是令人满意的。此外,他为了表彰尼阿卡斯率领部队由印度沿海岸航行归来(这时尼阿卡斯也已回到苏萨),也给他戴上一顶金冠。其次也给了他的皇家斾舰舵手欧奈西克瑞塔斯。赫菲斯提昂和其他近卫军官也都得了金冠。  

六  
  后来,亚历山大创建的那些新城市和占领的那些地区的总督们,带着总数大约有三万的青年人来到苏萨。这些青年的年龄都一般大。亚历山大称呼他们为他的“继承人”,都给他们穿上马其顿服装,按马其顿军训制度进行训练。据说,他们这一来,使马其顿人很不高兴,觉得亚历山大仿佛正在千方百计地想把马其顿人在将来踢开。事实上,很久以前,当他们看见亚历山大穿上米地亚服装时,就已经感到痛心,那次举行波斯式的婚礼,多数人不满意。的确,即使那些新郎,虽然因为和国王一起结婚抬高了身价,得到了荣誉,但在他们当中心情不舒畅的也不乏其人。至于波斯督办朴塞斯塔斯不论在衣着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仿效波斯,东施效颦。甚至亚历山大还对他这些东方习气表示赞赏,这就更叫马其顿人感到气愤,还有,巴克特利亚、索格地亚那和阿拉科提亚的骑兵,由扎兰伽亚人、阿瑞亚人、帕西亚人,还有叫作伊瓦卡的那一部分波斯人所组成的骑兵,都跟最漂亮最优秀的伙友骑兵编在一起,从而使他们十分神气。这也使马其顿人看不惯。除此之外,还新成立了一个骑兵第五团。这个团不都是东方人。但整个骑兵部队扩大了,为了扩编,特地挑选了一些东方人。在骑兵特别中队里,还招收了阿塔巴扎斯的儿子科芬 [ 注 ] 、马扎亚斯的两个儿子海达尼斯和阿提包利斯、帕西亚和赫卡尼亚督办福拉塔弗尼斯的两个儿子西西尼斯和福拉达斯米尼斯。亚历山大的妻子罗克赛妮的弟弟、欧克西亚提斯的儿子希斯塔尼斯。还有奥托帕兰斯以及他的弟弟米特罗巴斯;还竟然把巴克特利亚人希斯塔斯皮斯任命为他们的指挥宫。他们手里拿到的不是东方式的标枪,而是马其顿长矛。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亚历山大的心已经完全东方化,他已经很少考虑马其顿的风俗习惯,甚至连马其顿人都不放在眼里。马其顿人对这一切都表示愤愤不平。  

七  
  这时,亚历山大下令赫菲斯提昂率领大部分步兵去波斯海。当时希腊海军已在苏西亚地区靠岸。他自己则率领近卫队、骑兵特别中队和一些伙友骑兵上船,沿埃拉亚斯何驶向大海。在距河口不远处,把大部分船只和那些有毛病的船都留下,自己带着一些快船从埃拉亚斯河口沿海岸驶往底格里斯河口。船队的其余部分沿埃拉亚斯河驶至该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开凿的运河处,顺运河驶入底格里斯河。  
  现在介绍一下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这两条河。叙利亚的一部分位于二河之间,这一部分的边界就是这两条河。因此,当地居民把二河之间这一地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势较低,有许多运河和沟渠从幼发拉底河把水引来,此外还有许多支流注入。因此底格里斯河在流入波斯海途中形成流量很大的一条河。又因为它的水并不用于灌溉两岸的土地,水量不减,所以下游直至入海口,无处能徒涉。因为两岸土地高于河身,所以它的水也未通过运河或沟渠流入任何别的河流。与此相反,其他河流的水有不少注入它的河道,因此它的水不能用于灌溉两岸土地。幼发拉底河则正好相反,河床高,河水一路向两岸泛滥。人们还挖了许多运河和沟渠把水引走。有些长年有水,沿沟渠的百姓可以利用;也有些人等到土地干旱时才引水灌田。这个地区大多长年无雨,用水很多。因此幼发拉底河流到末尾,水量很小,最后流入分散在海边的沼泽中。  
  这时,亚历山大沿着埃拉亚斯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波斯湾海岸驶抵底格里斯河口。然后溯流而上,到达赫菲斯提昂带着他的全部兵力扎营的地方,然后又开到修建在河边的欧皮斯城,逆流上驶途中,把原先在河里修筑的水堰一个个都拆毁,使河道畅通。原先波斯人修这些水堰是为了防止外国海军沿河入侵征服他们的国家。波斯人不谙海战,所以才搞出这个名堂来。他们在河里隔不远就搞一个水堰,使上溯到底格里斯河的航行极为困难。亚历山大说,搞这种名堂的人,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军事上的优势。他认为这种防御措施对他来说毫无价值。波斯人下这么大工夫修起来的这些东西,亚历山大不费什么气力就都给破坏了,可见它们的价值是不值一提的。  

八  
  到达欧皮斯后,亚历山大就把马其顿部队召集在一起,宣布凡是超过年龄或因残废不能继续服役的都就地解除军职遣送回家。答应在出发之前发给每个人许多钱,说他们回家之后,乡亲们一定会羡慕他们。这样就可以鼓动其他马其顿人踊跃参军,热情地跟亚历山大去打江山,不畏艰险。亚历山大说这些话,显然是为了讨好马其顿人。可是他们并不领情。他们感觉亚历山大现在已经瞧不起他们,认为打起仗来他们这些人已经毫无用处。因此,他们听了亚历山大这些话,很自然地感到厌烦。在整个远征过程中,使他们厌恶的事情已经不少:他穿着波斯服装,叫人一看就气愤;还把他的东方“继承人”装备得和马其顿部队一模一样;还把异族的骑兵编人伙友的行列。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的心变了。因此,马其顿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他们向他呼吁,要求把他们这些人都从军队里清除出去算了,请他在他的“老头子”(他们用这个头衔轻蔑地暗指阿蒙)的帮助之下继续打他的江山。和过去不同,现在亚历山大的脾气越来越大;东方人在他面前的卑躬屈膝使他不大喜欢马其顿人。他听了这些,一下子就从讲台上跳下来,身边的军官也跟他跳下来。他命令他们把带头扰乱军心的人抓起来。他亲自用手指着那些应当抓起来的人,叫卫兵去抓。一共抓了十三名。他下令把他们押出去处决。在场的其他人,个个目瞪口呆,全场鸦雀无声。然后,亚历山大再登上讲台,讲了下边一段话:  

九  
   “马其顿同胞们!现在我想对你们说的,并不是要阻挡你们回家的愿望。就我个人说,你们愿意上哪儿去都可以。但是,你们应当想想,假如你们就这样走掉,那你们究竟算是怎样对待寡人的呢?而寡人又是怎样对待你们的呢?因此,我打算先从我父亲腓力说起,这是应该的,也是适当的。腓力起初看到你们的时候,你们不过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浪汉,大多数只穿着一张老羊皮,在小山坡上放几只羊。为了这几只羊,还常常和边界上的伊利瑞亚人、特利巴利人和色雷斯人打个不休,而且往往吃败仗。后来,是腓力叫你们脱下老羊皮,给你们穿上大衣,把你们从山里带到平原上,把你们训练成能够对付边界敌寇的勇猛的战士。因此,你们才不再相信你们那些小山村的天然防卫能力,而相信了你们自己的勇气。不仅如此,他还把你们变成城市的居民,用好的法律和风俗把你们变成文明的人。腓力使你们当上了原先那些欺压你们、抢劫你们财物和亲人的部族的主子,再也不当他们的奴隶和顺民。他把色雷斯大部并入了马其顿版图,夺取了交通便利的沿海城镇,给你们的家乡带来了商业,使你们能安全地开发自己的宝藏。然后,他又叫你们当上了多年来叫你们怕得要死的色雷斯人的老太爷。他还制服了福西亚人。由你们家乡通到希腊的道路原来既窄又难走,后来他把它开成又宽又好走的大路。过去,雅典和底比斯一直在伺机毁灭马其顿,但他后来降服了他们。我们马其顿不但不再向雅典和底比斯交纳贡赋,相反,他们现在必须争取到我们的允许才能生存。现在,我们大家正在分享我父亲腓力这些功业的成果。后来他又进入伯罗奔尼撒,把那个地方也搞得服服帖帖。然后,他被宣布为全希腊的最高统帅远征波斯。他赢得这么高的威望,并不只是为他自己,主要地还是为了马其顿。  
   “我父亲为你们大家完成的这些崇高的事业,就其本身而言,确实是很伟大的,但跟寡人的成就相比,不免显得渺小。我从我父亲手里继承下来的,只有几只金杯银碗,还有不到六十塔仑的财宝。可是他欠的债务却多达五百塔仑。在这个数字之外,后来我自己又借了八百。当时我们的国家不可能叫大家过舒适的生活。就是从这样一个国家里,我带领你们出发,开始远征。虽然当时波斯人是海上霸主,但寡人还是一举打通了赫勒斯滂海峡。然后,又用我的骑兵打垮了大流士的许多督办,于是就在你们的帝国的版图上加上了爱奥尼亚和伊欧利亚全部,上下福瑞吉亚和利地亚;米莱塔斯是在寡人围攻之下夺到手的;其余各地都是投降的。这些胜利果实我都交给你们分享。埃及和西瑞尼 [ 注 ] ,我不费一枪一箭就拿到手,那里的东西都归了你们。叙利亚盆地、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现在也为你们所有。巴比仑、巴克特利亚和苏萨也属于你们。利地亚的财富、波斯的珍宝、印度的好东西、还有外边的大洋,通通归你们所有。你们有的当了督办,有的当了近卫军官,有的当了队长。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困苦之后,留给我自己的,除了王位和这顶王冠之外,还有什么呢?除了你们已经占有的和我为你们保存的以外,谁也指不出我还有什么财产。我并未为我个人需要保留什么东西。因为我跟你们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觉——不,在你们当中有些人,我很难说我跟他们吃的一样,他们吃的可讲究呢!我还知道,我每天比你们早起,为的是让你们安安静静地在床上多睡一会。  

十  
   “可是,你们也许认为当你们忍受劳累和痛苦的时候,我自己则是轻闲自在地坐享其成。但我要问,你们当中有谁真正感觉到他为我受的苦和累比我为他受的还多呢?或者,你们当中那些负了伤的,不论是谁,请把衣服脱下来叫大家看看,我也脱下来叫大家看看。我的全身,至少是前面,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伤疤。没有一种武器,不管是近距离的还是远距离的,没有在我身上留下伤痕。这是事实。在肉搏中我挨过敌人的刀;还不知道挨过敌人多少箭;还受过弹弓子弹的打击;棒打石击则更是不可胜数。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荣誉,为了你们的财富。我带着你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走遍陆地、海洋、河流、山脉和平原。我结婚,你们也结婚。你们许多人的孩子将和我的孩子结为血肉相连的亲戚。还有,对你们当中欠了债的人,我不是好管闲事的人,都未加追究,而你们的薪饷确也已够高,每当攻下一个城镇时,你们还都分了那么多战利品。我实在不明白你们怎么会欠下公家的债。但我不管这些,把你们欠下的债务通通一笔勾销。而且,你们大多数都得到了金冠。这是你们英勇功勋的纪念,也是我对你们关怀爱护的象征,是永远磨灭不了的纪念品。不论谁牺牲了,他的死都是光荣的,葬礼也都是隆重的。多数还在家乡立了铜像。父母受到尊敬,还豁免一切捐税和劳役。因为自从我率领你们远征以来,还没有一个人是在溃逃中死掉的。  
   “现在,我本来打算把你们当中那些不能再参加战斗的人送回家乡,成为乡亲们羡慕的人。但是既然你们都想回家,那你们通通都走吧。到家之后,告诉乡亲们,就说你们的国王亚历山大打败了波斯、米地亚、巴克特利亚、萨卡亚,征服了攸克西亚、阿拉科提亚和德兰吉亚,当了帕西亚、科拉斯米亚以及直至里海的赫卡尼亚的主人;他曾越过了里海关口以远的高加索山,渡过了奥克苏斯河和塔内河,对了,还有除了狄俄尼索斯之外谁都未曾渡过的印度河,还有希达斯皮斯河、阿塞西尼斯河、希德拉欧提斯河,如果不是因为你们退缩的话,他还会渡过希发西斯河;他还曾由印度河的两个河口闯入印度洋,还越过了前人从未带着部队越过的伽德罗西亚大沙漠;在行军中,还占领了卡曼尼亚和欧瑞坦地区;当他的舰队由印度驶回波斯海时,他又把你们带回苏萨。我再说一遍,你们回家之后,告诉乡亲们,就说你们自己总算回了家,但把国王扔下了,把他扔给你们曾经征服过的那些野蛮部族去照顾。当你们当众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毫无疑问,这在人世间一定算得上是无上的光荣;在老天看来,也一定够得上是虔诚无比。你们走吧!”  

十一  
  亚历山大说完后,立即从讲台上跳下来,大步跨进王宫里。这一整天,他生活上的各种需要一概不顾,连伙友都不接见。甚至到第二天还是这样。到第三天,才把波斯亲信召集起来,分派他们掌管各旅。只允许现在已经成了他的亲戚的人象往常那样吻他一下。马其顿人这方面,当时听了他的讲话都很受感动,站在讲台周围一声不响。但当国王离去时,除了他自己的伙友和近卫之外,没有一个人跟他出去。一大群人呆在那里,既不言语,又不动作,也不想走开,但当他们听到波斯人和米地亚人受到器重,还听说指派了波斯人当指挥官,东方的官兵被选派担任各级职务,一个波斯中队改用马其顿番号,还有由波斯人组成的所谓“步兵伙友”以及其他人组成的“伙友”,还有一个波斯“银盾牌”连和一支“伙友骑兵”,甚至其中还有一个新成立的“皇家中队”等等,马其顿人听到这些,再也沉不住气了。于是一起跑到皇宫门口,把武器扔在地上,对国王表示哀求。大家在门外呼喊,要求开门让他们进去。他们还说要把上回搞骚动的教唆者和带头叫喊的人交出来。实际上,他们已下定决心不论白天黑夜都不离开宫门,除非亚历山大对他们有了某种怜恤的表示。  
  这个情况汇报给亚历山大后,他立刻就出来,看见这些马其顿人这样低声下气,听见多数人都在抽泣哀伤,他自己也不禁掉下眼泪。后来他走上前来好象是要说什么,大家仍然苦苦哀求。其中有一个人,就是在伙友骑兵军官当中年龄较大级别也很高的那个很有名的卡利尼斯。他说:“国王陛下,马其顿人伤心的是,您叫波斯人当了您的亲戚,称波斯人为‘亚历山大的亲戚’,您允许他们吻您,而马其顿人反而没有这个权利。”亚历山大听到这话之后就插嘴说:“可我把你们也都当成我的亲人哪!从今以后我就这样称呼你们。”他这话说出后,卡利尼斯立刻走到他跟前吻了他。其他愿意吻他的人也都去吻了。于是他们又拿起自己的武器,一面喊着,一面唱着胜利之歌,回到营房。为了这件事,亚历山大祭祀了他经常祭祀的神,表示谢恩。接着就大摆宴席。自己坐在中间,马其顿人都围坐四周,往外是波斯人,再往外就是声望较高的其他部族的人。亚历山大和战友们用同一只大杯喝了酒,还一起洒了奠酒。充当司仪的希腊占卜者和波斯僧人这时也开始了仪式。亚历山大为许多事情祈福,特别是为帝国内部的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之间的和谐和友谊祈祷。据说出席那次宴会的有九千人,他们一起洒了奠酒,一起唱了胜利之歌。  

十二  
  然后,那些因年老或伤残不适于继续服役的马其顿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和亚历山大告别。他们共有一万人左右。亚历山大不只是按他们退役的日期发给他们全饷,而且连到家以前在路上的时间也照发。此外,每个人还发给一塔仑的赏金。对那些有亚洲妻子而又生了孩子的人,他吩咐他们把妻子和孩子都留下,免得回马其顿后,这些外国妻子和她们的孩子跟原来留在家乡的妻子和孩子之间发生麻烦。他答应把他们留下的孩子照应好,给他们以马其顿式的训练。在军事训练方面,马其顿人是有他们的特长。等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亚历山大将亲自把他们带回马其顿去交给他们的父亲。这些事,在他们临走时,亚历山大虽然都答应办,但看来有点含糊,不一定有把握办成。于是,亚历山大为了表明他对这些还乡人的好意和热情是真实的,他考虑最好再加上一项更硬棒的证据:他派他最忠诚的侍从、亲得象他自己的生命一样的克拉特拉斯护送他们返回家乡。随后他就跟大家告别。他和这些要离去的人一样,眼睛里都含着泪水,就这样送走了他们。他吩咐克拉特拉斯,在完成带领他们安全回到家乡之后,就把马其顿、色雷斯和塞萨利都要管好,还要保持希腊的自由。他还命令安提培特征召适龄的马其顿青年服役,顶替这批退役回乡的人。临行还派了坡利斯坡康充当克拉特拉斯的副手。因为克拉特拉斯有病,万一他在路上出什么事,回乡的人们也不致于无人率领。  
  这时,喜欢议论王室事务的人正在暗中流传着这样一些谣言。越是偷偷摸摸,传得就越来劲。往往把可靠的消息任意加以歪曲,再加上自己的揣测甚至恶意中伤,胡扯一气,完全不管事实真相。谣传的内容是:亚历山大的母亲在给他写的信里说了安提培特大量坏话,在这些诽谤中伤的压力下,亚历山大吃不住劲,急于要撤掉主管马其顿政务的安提培特的职务。不过,我推测亚历山大解除安提培特的职务,并不是有意对他贬黜,而是因为安提培特跟他母亲之间的不和,连亚历山大本人也无法去解决。为了避免他们二人之间发生更不愉快的事情,亚历山大才不得不这样办。他们二人一直不断地给亚历山大写信说对方不好。安提培特在信里说奥林匹娅斯性情粗鲁,脾气暴躁,爱管闲事,干扰他的政务。作为亚历山大的母亲,实在太不应该等等。于是,关于亚历山大的母亲的所作所为,就有许多流言蜚语,说亚历山大偶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母亲说因为怀了他十个月,硬要他拿出一大笔钱作为代价。奥林匹娅斯则在给亚历山大的信中控告安提培特,说他身居高位,已受到应有的尊敬。但他骄傲自大,待人接物极其狂妄无礼。甚至把赐给他高位的恩人都忘了。他忘乎所以,一心想凌驾于一切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之上,作威作福。在这一点上,亚历山大显然吃不住劲了。如果有什么原因使亚历山大不再信任安提培特的话,再没有比不忠二字更厉害了。不过在亚历山大公开的言论和行动方面,都还没有这样的记载可据以判断安提培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比过去低了。  

十三  
  据说赫菲斯提昂在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下,跟攸米尼斯和好了。攸米尼斯是愿意和好,赫菲斯提昂则是不得已。据说就是在这次行军途中,亚历山大看见了放牧御马的平原大牧场。这片平原叫奈萨平原,这些马叫奈萨马。这都是历史家希罗多德说的。御马总数原来有十五万匹以上。但亚历山大看到时已不足五万。据说大部分已被盗匪抢走。  
  据说就是在这个地方,米地亚督办阿特罗帕提斯献给亚历山大一百名妇女,说她们是阿马宗人 [ 注 ] 。她们装备得象是骑兵,只是手里拿的不是长矛而是斧子,不是盾牌而是小靶子。有人说她们的右奶较小,打仗时露在外边。亚历山大把她们送回去,不让她们接近他的部队,免得马其顿和外籍部队对她们粗鲁无礼。亚历山大叫她们捎口信给她们的女王,说他本人将去看她,希望叫她生后代。不过,这件事阿瑞斯托布拉斯和托勒密二人都未提过。其他可靠的史家也都未记载过类似的事。我个人认为,阿马宗这个种族不会存在很久。实际上,在亚历山大的时代以前,塞诺芬在记述希腊人到达特利比宗以前或又从那里出发之后,虽然曾经提到他们遇到了发西利斯人和科其亚人以及一些别的部族,但并没提到他们遇到过阿马宗人。如果这些女人那时还有残留的话,那些希腊人一定会在特利比宗一带遇上她们。但是,如果说许多很好的历史权威都曾提到过的这个女儿国根本不存在的说法,我认为这也未见可信。因为赫丘力士曾被派到她们那里去,而且还把她们的女王希波莱特的腰带带回希腊。这事早已家喻户晓。还有人说,当这批女人侵犯欧洲时,还是西索斯带着雅典人首先把她们打败的呢。画家西蒙也曾把雅典人跟阿马宗人打仗的情景画成画,和他画的希腊人和波斯人打仗的画一样。而且希罗多德也经常提到这些女人。而且,雅典所有为阵亡将士们念颂词的人都还特别提到雅典人跟阿马宗人打仗的事。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阿特罗帕提斯确曾献给亚历山大一批女骑兵的话,这些人很可能是另外一些学会了骑马的其他部族的妇女,只是他把她们的外表打扮得象传说中的阿马宗人那样罢了。  

十四  
  在埃克巴塔那,亚历山大也象往常在一件事情成功之后祭神那样,进行了祭祀,又举行了体育和文艺竞赛,还跟他的伙友们痛饮。在这期间,赫菲斯提昂病了。据说当他病到第七天时,正赶上那天特别热闹,运动场上满都是人,因为那天正好是男孩子进行体育竞赛。就在这时,亚历山大听说赫菲斯提昂病得很厉害,于是他急急忙忙离开运动场去看他,但当他看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死去。  
  赫菲斯提昂死后,亚历山太极为悲痛,这一点是所有史家的记述都一致的。但在亚历山大表示哀痛的具体行动方面,则是各有各的说法,所记内容悬殊很大。这跟他们对赫菲斯提昂有好感或恶感是有关系的,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对亚历山大的好恶各有不同。在这些史家当中,有的人详详细细地记述了亚历山大当时的丑态。我看,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亚历山大的一切言行都是好的,只不过是由于他最亲密的人死了,当时他过分悲痛,因而在举动上有些失常;反之,就是认为他一切都不好,他这些举动实在不象话,太失身分,任何国王都不应当这么办,亚历山大当然也不应当这么办。有的说,那天他大半天都爬在他的好友的尸体上痛哭,怎么劝都不下来,最后还是被他的伙友们硬给拉开的。又有人说,他一整天一整夜都一直爬在尸上。还有人说他绞死了格劳西亚斯大夫,因为他开错了药方;又有人说是因为格劳西亚斯看见赫菲斯提昂狂饮不停而未加制止,有的还说亚历山大为了纪念死者,把自己的头发都剃了等等。我觉得这样的事倒还是有些可能的,因为他这是在跟阿基利斯争胜 [ 注 ] ,因为他从小儿就把阿基利斯当成竞赛对手。有人还添上这么一段,说亚历山大还曾一度亲自驾着殡车。这说法我认为很不可信。甚至还有人说他曾下令把埃克巴塔那的阿斯克利皮亚斯庙 [ 注 ] 铲平。这是野蛮的命令,跟亚历山大的风格毫无共同之处。这倒有点象薛西斯对神物粗暴无礼的作法,跟他搞的那套脚镣是一脉相承的——据说他曾把一套脚镣扔到赫勒斯滂海峡里,妄想惩办海峡之神。不过有人记述的下边这件事,我认为并不完全超出可能性的范围:说是亚历山大在去巴比仑的路上,遇上从希腊来的使者,其中有几个埃皮道拉斯代表。他们求亚历山大的事他都答应了。然后亚历山大叫他们把一座雕像带回去给阿斯克利皮亚斯,放在他的庙里,雕像上刻着这样的话:“阿斯克利皮亚斯对我并不慈悲,连我看得比我的生命还宝贵的战友都不替我保佑。”多数史家还记载,说后来亚历山大还下令把赫菲斯提昂作为英雄经常祭祀。又有人附加了一段:他派人到阿蒙处祈求神谕,问是否可以把赫菲斯提昂当神祭祀,神拒绝了。  
  下边这一段情况,各史家的记述是一致的:在赫菲斯提昂死后的三天当中,亚历山大一点东西都不吃,对自己的健康也毫不在意,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呜呜咽咽,愁眉苦脸,一言不发。他下令在巴比仑给赫菲斯提昂修造一个极大的火葬台,一共花费了一万塔仑。有的说比这个数字还要大。他还下令东方诸国同时举哀。为了向赫菲斯提昂表示崇敬,亚历山大的许多伙友把自己的身体和武器贡献出来殉葬。这是攸米尼斯首倡的。在上文不远处 [ 注 ] ,我们曾谈到他和赫菲斯提昂之间曾有争吵。他现在这样做是为了使亚历山大不会怀疑他会因赫菲斯提昂之死而高兴。不管怎样,赫菲斯提昂死后,亚历山大没有再派任何人去接任他的伙友骑兵大将的职务,以便叫赫菲斯提昂的名字不致在他的原属部队里消失。部队仍叫赫菲斯提昂旅。行军时队伍前头的人举着他的遗像。后来亚历山大又倡议举行极盛大的体育和文艺比赛。排场之大,花钱之多,都是空前的。参加竞赛的人也极多,共有三千人。这些人不久之后又参加了亚历山大本人的丧礼。  

十五  
  治丧哀悼已有时日,亚历山大逐渐复元,他的伙友们能扶着他走动走动。于是他就又率领部队去讨伐攸克西亚边界上的一个好战的部族科萨亚人。这些科萨亚人都是山寨居民。任何军队开进他们的深山僻谷时,他们就一起成群转移,按各小股的方便,分散溜走,使企图以武力进攻他们的人扑空。敌人一走,他们就又恢复沿路打劫等土匪活动,以此维持生活。可是亚历山大这回却把他们这个部族赶跑了。袭击虽然在冬天进行,但数九寒天和崎岖山路都未能把他们挡住。托勒密(拉加斯之子)率领的那一部分部队也克服了这一切困难。事实上,亚历山大不论打什么仗,任何困难从来都是不在话下。  
  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仑之后,利比亚派使者前来献给他一顶王冠,庆贺他当了亚洲之王。还有从意大利的布拉提亚、卢卡尼亚和提瑞尼亚来的使节,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据说卡科顿人也派代表来了。还有从埃塞俄比亚和欧洲西徐亚来的。凯尔特人和伊比瑞亚人也派使节来修好。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来说,这些民族的名称确实是他们头一回听说的,这些人的模样他们也是头一回看见。这些民族派人来,据说有的甚至是请求亚历山大仲裁他们之间的纠纷。这时,不只是亚历山大本人,甚至连他的部下,都特别清楚地感觉到他确实象是所有的陆地和海洋的主宰。在撰写亚历山大的历史的作者当中,还有阿瑞斯塔斯和阿斯克利皮亚第斯,他们二人确实还曾肯定地说,甚至连罗马都派来了使节。当亚历山大看到这些罗马代表时,注意到他们勤勤恳恳,有条有理,热爱自由,又听到他们谈到罗马宪法的一些情形时,他曾说他可以预见罗马将来一定会强大起来。我只是把这件事记下来,但不敢肯定是真是假。不过,关于罗马派使节去见亚历山大这件事,至今还没一个罗马人提到过。作为我写这部亚历山大历史主要依据的二位史家托密勒(拉加斯之子)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也未提及此事。而且,当时的罗马共和国是完全自由独立的,这样的国家派使节去拜见一位外国国王也是不适当的。特别是当时亚历山大又离他们那么远,他们既不感到迫使他们非去不可的恐惧,也并不期望亚历山大的任何援助。特别是因为他们这个民族一直就憎恨国王,甚至一提到国王这个名称就厌恶。  

十六  
  亚历山大把这些事情办完之后,就派赫拉克雷第斯(阿伽亚斯之子)带领造船工人到赫卡尼亚去。命令他们在赫卡尼亚的森林里采伐木材,按照希腊式样修造战船。有带甲板的,也有槽式的。他下令造这些船,是因为他又产生了一个愿望,也要到这个里海(也叫赫卡尼亚海)里去探索一下,看看它还跟别的什么海相连;是不是和攸克塞因海相通;或在朝向印度的东边,围绕印度的那个大海是否也注入赫卡尼亚湾,就象他已发现的波斯海(有人也叫红海)只不过是大洋的一个海湾那样。因为到那时为止,还没有人发现过里海的发源地。虽然它四周住着许多部族,也有许多通航的河流注入其中,象奥克苏斯河——除了印度诸大河以外,它就算是亚洲最大的河流——就是老远地从巴克特利亚流来,注入这个海;还有流经西徐亚地区的雅克萨提斯河也是这样 [ 注 ] 。一般还都说阿拉克西斯河是从亚美尼亚流入这个海。这些河是最大的。此外还有许多河流汇入这些大河中,也都随着它们注入这个海里。其中有一些是在亚历山大远征经过的一些地区发现的。至于在海湾以远那边的河流以及经过西徐亚游牧地区的那些河流,至今仍完全不了解。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渡过底格里斯河之后,就向巴比仑进军。半路遇上一些卡尔达亚的占卜家。他们把亚历山大从伙友那里拉到自己一边,请求他停止向巴比仑进军。他们说,这是因为他们从柏拉斯神那里得到神谕,说亚历山大那时到巴比仑去一定会凶多吉少。可是,亚历山大却引用了戏剧家攸瑞庇狄斯一句韵文回答他们,说道:  
   “预言家,预言家,预言最好的事,才是最好的预言家。”  
   “不过,国王陛下,”那几位卡尔达亚人说,“您可别朝西看,也别带您的部队往西走。您最好带着您的部队向后转,往东走吧。”但是因为在东去的道路太难走,他不能去。于是命运就注定叫他走向一条死亡的道路。就在他这功业辉煌和众望所归的时刻死去,也许比将来死于平常的灾祸要好一些。也许就是根据同样的道理,梭伦 [ 注 ] 曾劝克罗萨斯 [ 注 ] 要注意一个人的长寿如何结束,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就不能说他是幸福的。比如,赫菲斯提昂的死对亚历山大来说,也是不小的灾难。我相信,亚历山大宁愿自己死在他前头,也不愿意活着受这份罪。对阿基利斯的死,我也这么看。我认为他也是宁愿死在帕特罗克拉斯之前,而不愿在他死后替他报仇。  

十七  
  这些卡尔达亚人的话引起了亚历山大的怀疑,觉得他们说的不象是预言,而象是为了他们的私利。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阻止他进入巴比仑对他们自己有好处。柏拉斯庙就在巴比仑全城中心,极其宏伟,用砖砌的,砖缝不用灰浆而用天然沥青粘合。这座庙跟巴比仑其他的庙宇一样,薛西斯从希腊回来以后,一座座都给铲平。亚历山大打算重建柏拉斯的庙。有人说他计划在原来的庙基上重建,因此才叫巴比仑人清除旧址上的瓦砾。还有人说他打算把庙修得比原来的更大。但自从他上回离开巴比仑之后,那些负责施工的人拖拖拉拉,完成不了,所以他打算用他的全部兵力参加,把工程完成。亚述的历代国王曾陆续给柏拉斯神供献了许多土地和财宝。过去这座庙的修缮和祭祀用的款项就是从这里边出的。自从庙被毁之后,这些收入就放着不用,而这些卡尔达亚人却享用着神的这些收入。亚历山大怀疑他们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想叫他把部队开进巴比仑城,免得大庙迅速完成,他们就再也不能享用这些收入。不过,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关于部队进不进城的问题,亚历山大很想向他们让步。于是第一天他就叫部队在幼发拉底河边宿营。但第二天在河左边行军时,走到城墙朝酋的那一面,本想尽快走过去,以便转弯向东。但因为那地方很不好走,带着部队过不去。因为如果从西边进去,再转向东,一路就全是沼泽,到处都是水洼水坑。所以,他这回没有能听从神谕。一方面是有意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得已。  

十八  
  此外,阿瑞斯托布拉斯还记述了这样一段情节:亚历山大的伙友之一、由他留给巴比仑督办马扎亚斯的部队指挥官、安菲坡利斯人阿波罗多拉斯,当亚历山大从印度回来之后,他曾见到过亚历山大,发觉他对各省督办惩罚很严,有些担心自己也受到惩罚,于是就写信给他弟弟培萨高拉斯。他这个弟弟是一位占卜家,能根据牺牲尸体的情况作出准确的预言。阿波罗多拉斯请他弟弟也预卜一下他未来的祸福。他弟弟写回信问他哥哥最担心的是谁,为什么要求助于占卜。阿波罗多拉斯又去信说他最担心的就是国王和赫菲斯提昂。于是培萨高拉斯先为赫菲斯提昂的事杀牲问卜,看见牺牲的肝上没有肝叶。于是他就把这情况写在信上,封好,从巴比仑寄到埃克巴塔那他哥哥手里。向他哥哥保证说他不必担心赫菲斯提昂,因为不久他就会从他的道路上消失。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就是在赫菲斯提昂逝世的前一天,阿波罗多拉斯收到了这封信。然后培萨高拉斯又为亚历山大的事杀牲问卜,牺牲的肝叶也没有显露出来,于是他又给他哥哥写信说亚历山大也有类似的凶兆。这回阿波罗多拉斯没有保密,把他得到的这个消息告诉亚历山大,意欲讨好国王,叫他在近期内小心行事,避免灾祸。阿瑞斯托布拉斯接着还说,亚历山大听到后,对阿波罗多拉斯表示感谢。等亚历山大到达巴比仑之后,就问培萨高拉斯,究竟是什么样的具体征兆使他给他哥哥写这样的信。他回答说他发现牺牲没有肝叶。亚历山大又问这现象预兆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兆主大凶。”亚历山大听了之后,不但一点都不生他的气,反而因为他直言不讳而很尊敬他。阿瑞斯托布拉斯在记述中说,这件事是他亲耳听培萨高拉斯说的。他说后来培萨高拉斯还给坡狄卡斯和安提贡纳斯占卜,结果都是凶兆。坡狄卡斯是后来在跟托勒密作战时死于战场;安提贡纳斯在伊帕萨斯跟塞琉古和莱西马卡斯打仗时阵亡。除此之外,还有与亚历山大的死有关的先兆,记述过印度智者卡兰那斯的一段。说当他走上火葬柴堆自尽时,曾向所有的伙友们打招呼告别,惟独不到亚历山大面前去告别,只说他将在巴比仑跟他会面,在那里欢迎他。当时他这话人们都没有在意。但当亚历山大后来在巴比仑逝世之后,当初听见卡兰那斯说这话的人才回忆起来,认为他在那时实际上就已经对亚历山大的死有所预感。  

十九  
  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仑之后,希腊各地都派代表团前来朝见。但历史上井没有记载这些代表团来的目的。我推想,他们多数是来向亚历山大献花环,庆贺他取得的许多胜利,特别是在印度取得的胜利;同时对他从印度安全归来也表示高兴。据说他接待这些代表时态度温文尔雅。象往常那样,在对他们表示了问候之后,就叫他们回去。还托他们带回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过去薛西斯从希腊弄到巴比仑、帕萨伽代、苏萨和亚洲其他城市的一些雕像以及其他艺术品和谢恩奉献之物。据说哈摩第亚斯和阿瑞斯托吉唐二人的铜像,还有凯尔卡人 [ 注 ] 阿提米斯的坐像,就是这次运回雅典的。  
  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述,亚历山大还在巴比仑和他的小舰队重逢。其中有一部分已随尼阿卡斯从波斯海出发沿幼发拉底河上驶。其余的则都已从腓尼基调来。其中有两艘五排桨的腓尼基战船,三艘四排桨战船,十二艘三排桨战船,还有三十多艘三十桨战船。这些船都是先在腓尼基拆卸装车,运到幼发拉底河上的萨普萨卡斯城,在那里重新装配好,然后再放进河里顺流下驶到巴比仑。阿瑞斯托布拉斯还说,当时在巴比仑地区也砍伐了柏树,给亚历山大造了另一批船。因为亚述境内只有这一种树到处生长,别的造船木材一概都没有。新船队的水手和其他水师人员都是从腓尼基和其他沿海地区招来的一些采捞紫贝的潜水人和其他在海上谋生的人。据说亚历山大还在巴比仑挖了一个港口,足供一千只战船抛锚之用。港口里还修了船坞。还派克拉左米那人米卡拉斯带着五百塔仑到腓尼基和叙利亚去雇用或收买习于海事的人。因为亚历山大打算在波斯湾沿岸一带和距海岸较近的海岛上殖民。他认为这一带地方将来很可能象腓尼基那样繁荣。他在海上的备战主要是针对大部分阿拉伯人的。因为在这一带所有的部族当中,只有他们从来没有派使团来过,也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或向亚历山大表示过敬意。我估计,真正的原因在于亚历山大的占领欲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二十  
  还有一段流行的故事,说亚历山大听说阿拉伯各部族只崇拜两个神,即乌拉那斯 [ 注 ] 和狄俄尼索斯。他们崇拜乌拉那斯是因为他们看得见他,因为他拥有一切星辰,特别是太阳。显而易见,是太阳从多方面赐给全人类最大的幸福。他们崇拜狄俄尼索斯,因为他曾远征印度。因此,亚历山大认为阿拉伯人应当把他本人当作第三位神来崇拜,因为他完成的业绩比狄俄尼索斯更加闻名于天下。至少,如果他真地把阿拉伯人征服并允许他们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惯治理(就象他允许印度人那样),他们就会这样崇拜他。此外,阿拉伯地区的富庶招引他去,因为他听说阿拉伯半岛的绿洲上生长肉桂,有些树上还产没药和乳香;从灌木上还可以割取桂皮;在草地上,不用人工下种就可生长出天然的甘松。还有,这个地区幅员辽阔,有人向他汇报说阿拉伯半岛的海岸线并不比印度的短,距海岸不远处还有一些岛屿,沿岸到处有港口,足够他的舰队停泊,还可以在各港口修建城市,看来这些城市将来可能会很富。  
  还有人向他汇报说幼发拉底河口附近有两个岛。头一个离河口较近,距海岸约一百二十斯台地,这个岛较小,上边林木茂密,还有一座阿提米斯 [ 注 ] 神殿,附近的居民主动照管殿里日常祭祈等事。岛上有野山羊和小羚羊,都是为阿提米斯保留的供品,不许任何人猎取,为了祭神可以作为例外。有人就利用供神为借口去打猎,这样就可以不受禁止。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亚历山大下令给这个岛命名为伊卡拉斯,为了和爱琴海上那个伊卡拉斯岛同名。据传说,伊卡拉斯是代达拉斯 [ 注 ] 的儿子,他父亲给他在背上用蜡贴上两个翅膀,嘱咐他要靠近地面飞低些,千万别飞得太高。但他调皮,飞得太高,太阳把蜡晒化,翅膀掉了。结果他就从天上掉下来,掉在那个岛上摔死。于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给那个岛命了名,叫伊卡拉斯岛,附近的海就叫伊卡拉斯海。据说幼发拉底河口外边的第二个岛叫太拉斯,距河口较远,乘顺凤船还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达。这个岛大,岛上大部地区地势平坦,也没有森林,地上长有果树,可按季节收获。  
  所有这些情况都向亚历山大作了汇报。一部分是由阿科亚斯汇报的,他曾奉命乘一只三十桨大船沿海岸侦察去阿拉伯半岛的路线,到达太拉斯(Tylus)岛 [ 注 ] 之后,他就没再往前走。安德罗西尼斯也曾奉命乘另一艘三十桨大船沿阿拉伯半岛海岸走了一段。在派去视察的人当中,要算索利人海戎走得最远。他是个舵手,也是从亚历山大处得到一艘三十桨大船驶去的。亚历山大给他的命令是围绕整个阿拉伯半岛航行一周。他一直驶到面向埃及那边靠近赫利欧波利斯的阿拉伯湾,这时他已围绕阿拉伯半岛走了大半圈,但不敢再向前进。他回来向亚历山大汇报说,这个半岛极大,不亚于印度,还有一处陆地向海洋突出很远。这个突出部分,尼阿卡斯率领舰队从印度回来转向波斯湾以前,海员们就曾看到过。他们认为这块陆地突入海中并不太远。他们当时还差点儿就在那里靠岸,至少舵手欧奈西克瑞塔斯曾提出这个建议。尼阿卡斯说他当时拒绝这么办,因为他已完成了绕行波斯湾的整个航程,必须去向亚历山大汇报执行任务的情况;他并未奉命在大洋上航行,只是奉命视察大洋沿岸的情形,诸如沿岸居民、抛锚地和淡水供应状况以及岸上居民的风俗习惯、什么地方适于种庄稼、什么地方不行等等。这就是亚历山大能够带领部队安全通过的原因。如果沿着阿拉伯沙漠地区的海岸航行,显然就不能这样顺利。这也是海戎所以能够回来的原因。  

二十一  
  当战船正在修造、巴比仑港口也正在挖掘的时侯,亚历山大乘船从巴比仑出发沿幼发拉底河下驶,打算到距巴比仑八百斯台地的波拉科帕斯河去视察。这条河是从幼发拉底河引出的一条运河,它没有自己的河源。幼发拉底河发源于亚美尼亚山区,冬季水小,在河槽里流。但一到春季,特别是伏天,流量大增,河水溢出两岸,在亚述境内到处泛滥。这是因为天一暖,亚美尼亚山上积雪融化,洪水沿河而下,使水流猛涨,因而溢出河槽向两岸泛滥。为减少两岸涝灾才挖掘了波拉科帕斯减河。这条河把洪水引到一连串的湖泊和沼泽,直到接近阿拉伯半岛的地方,从那里再往下就全是沼泽地。一直到入海处都是迷迷茫茫,一片水乡,看不出哪里是河口。山上积雪融化后,大约在昂宿星团下落时,幼发拉底河的水量才渐渐减少,但多余的水量仍需借助于波拉科帕斯减河泄入湖泊。不过,如果不及时把减河堵住,幼发拉底河的水量将全部泄走,亚述平原就再也没有水灌溉了。因此,人们到时候就得把减河入口处堵住,使幼发拉底河保持一定水量,以利灌田。巴比仑督办每年都要费很大人力物力堵口。不过把堵口打开却很容易,因为堵口用的完全是附近松软的泥土,河水很容易流入减河。而且一旦通了水,再堵住可就难了。尽管如此,为了这项工程,他们往往动用上万亚述民工干三个月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人们把这情况向亚历山大汇报后,他很想帮亚述的忙。于是他就决定想办法把幼发拉底河水流入波拉科帕斯减河处堵牢。当他到距减河入口三十斯台地处勘察,发现土质坚硬有石性。他看到这情况后就认为如果在这里挖一条新河道跟老减河相连,因土质坚硬,可避免冲刷,到该堵的季节时也很容易堵住。为了搞这项工程,他乘船进入减河,顺流而下,朝阿拉伯半岛方向进入沼泽地带。路上发现一处适于筑城,于是就筑了一座新城,还修了城防工事。另外,希腊雇佣军中有些人,凡志愿留下来的和年老伤残不能继续服役的,可留下定居。  

二十二  
  卡尔达亚占卜家的预言好象已被亚历山大证明是错了。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亚历山大在巴比仑并没有象他们所说的那样遭到灾害,而是又平安无事地带着部队离开了巴比仑。因此,当他在巴比仑左边的湖沼里航行时,胆子还很壮。这时,他的一部分船队因为没有领航员,误入一条狭窄的水道,直到亚历山大亲自派了一名领航员去,才把他们带回河道。传说亚述历代国王的多数坟墓都修在湖沼地带。正当亚历山大在这一带航行时,据说他正在一只三排桨大船上亲自掌舵,忽然一阵疾风吹来,把他的草帽和帽带都吹跑。草帽因为比较重就掉到水里,帽带却被风吹到一根芦苇上挂住。这根芦苇就是古代国王的坟墓附近生长的那种芦苇。这件事本身的兆头已是不妙。不过,有一个水手游了过去,把那条帽带从芦苇上取下来。怕把它弄湿,所以往回游时没有把它攥在手里,而是缠在头上带了回来。多数史家都说亚历山大因为这个水手机敏,还赏给他一塔仑。但因为预言家对亚历山大说过,不论谁,如果把国王的帽带缠在自己头上,这个人的头就不应当再留着。于是他就叫人把那个水手的头砍下来。不过,阿瑞斯托布拉斯的记述和这个不同,说那个水手收下了那一塔仑;由于他曾把那条帽带缠在自己的头上,因而挨了一顿鞭打。他还说那个取回帽带的人是一名腓尼基水兵。又有人说是塞琉古,而且还说这件事就预兆着亚历山大的死并把他的大帝国留给塞琉古 [ 注 ] 。不管怎么说,反正塞琉古是亚历山大死后最伟大的国王。他的思想也最象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统治的地区极其辽阔,仅次于亚历山大的大帝国。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十三  
  后来亚历山大又回到巴比仑。这时朴塞斯塔斯已从波斯带来两万波斯兵。还带来一些科萨亚和塔普瑞亚兵,据说在波斯边界上各部族中,这两个部族最勇猛善战。前来会师的还有菲罗克森那斯从卡瑞亚带来的部队,迈南得从利地亚带来的部队,还有米尼达斯带来的他部下的骑兵。这时又有从希腊各城邦来的代表团。他们走到亚历山大面前时,头带花环,依次给亚历山大戴上金冠,简直象向神仙进香朝圣一样。不过,亚历山大的死已为期不远。  
  然后他又对那些波斯兵讲话,表扬了他们的热情,说他们在一切方面都很好地服从了朴塞斯塔斯的领导。也表扬了朴塞斯塔斯本人,说他治理有方。随后把这些波斯兵编入马其顿部队各旅。每一名马其顿十人班长 [ 注 ] 带领一个小队。小队中除小队长外,还有领双饷的马其顿军士和“十元级” [ 注 ] 军士各一名,所谓“十元级”是一种薪饷级别,少于双饷,多于普通士兵(功勋等级除外)。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就是十二名波斯士兵,小队排尾还有一名“十元级”马其顿军士。这样,一小队中,计有马其顿军士四名(其中三名有额外薪饷),小队长一名和波斯士兵十二名。马其顿人带的是本国的武器,波斯人手持弓箭或标枪,标枪用皮带挂在身上。  
  在这期间,亚历山大还不断地训练他的舰队。经常在河上进行三排桨大船或四排桨大船竞赛,橹工赛橹工,舵手赛舵手,优胜者戴花冠。  
  这时,亚历山大原先派到阿蒙神托所去祈求神示的特使也已回来。他们是奉命请示应如何祭祀赫菲斯提昂。他们向亚历山大汇报说,阿蒙的神谕说,把赫菲斯提昂当英雄祭祀是合法的。亚历山大听了很高兴。从那时起就一直把他当英雄祭祀。于是,亚历山大就派人送信给在埃及作恶多端的坏人克利欧米尼斯。他在这封信中表达了他对赫菲斯提昂和对他的死的怀念。这些我是无可非议的。我认为很不妥当的是下述一些事:他在信里下令克利欧米尼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为赫菲斯提昂修建英雄殿。在城里修一座,在灯塔所在地的发罗斯岛上再修一座。殿堂要修得特别宏伟,要尽量多花钱,显得有派头。还吩咐他把那个岛改名赫菲斯提昂岛。而且,凡是商人互相交换的纪念品,上边都要刻上“赫菲斯提昂”字样。我对这些可以不如指责,这只不过说明亚历山大没有在大事上下功夫。但下边的事,我就不能不指责了。他竟然在信中对克利欧米尼斯说:“假如你能在埃及把赫菲斯提昂的庙字和殿堂修好,使我看了满意,那就不管你过去犯了什么错误,我一概可以宽恕。将来也一样,不管你再犯多大的过错,也不会在我手里吃亏。”这就是一位伟大的国王给统治着一个人口众多的伟大国家的人——而且是一个很坏的人——下的命令。这我是绝对不能赞许的。  

二十四  
  亚历山大本人的末日也快到了。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述,他死前还出现过一些事情,投下了一种阴影。有一天,他正在把朴塞斯塔斯从波斯带来的士兵以及菲罗克森那斯和迈南德从海上带来的士兵分配给马其顿部队各单位,一时感到很渴,离席位而去,使宝座空着。宝座两旁各有一列扶手椅,椅腿都镶着银子,这些椅子是侍从伙友们常坐的位子。这时,有一个样子十分卑贱的人来了——有人说是从牢里放出的一个假释罪犯。他看见宝座空着,两旁许多椅子也空着(因为国王离位时,伙友们也都跟着走了),宝座周围还站着许多宫廷大臣。于是他就从大臣群里钻了进去,坐在宝座上。这些大臣,由于某种波斯礼法的限制,真地没有从宝座上把他拉下来,而是一个个扯破自己的衣服,捶自己的胸,打自己的脸,仿佛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灾难。亚历山大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下令严刑拷打这个擅自登上宝座的怪人。估计他干这件事,也许背后有什么阴谋诡计。施刑逼迫他招供。但他只说这是他一时心血来潮干的。情况如此,占卜家们就更说这件事是预兆着要出大事了。  
  没有过多少天之后,亚历山大向平时常常祭祀的诸神献祭,对神明赐给他的好运气和对由于占卜家的劝告而未出事表示谢恩。当晚还和他的朋友们宴饮直到夜里。据说他还把牺牲分给部队叫他们分别献祭,还把酒按小队或每百人分若干,叫大家都喝。有的记载还说他本想离开狂饮的人们回到自己的寝室去,但路上碰见他当时最亲信的伙友之一迈狄亚斯。迈狄亚斯又请他到他那里去喝,说要玩个痛快。  

二十五  
  据随驾日记记载,那些日子他的确实情况有如下记述:那天晚上,他确实是跟迈狄亚斯一起饮酒作乐。后来离席去洗澡,睡了一会,又和迈狄亚斯一起吃饭,然后又喝到深夜。后来又停止狂饮去洗澡,洗完又吃了些东西,就地睡下。这时他已开始发烧。但每天还用担架把他抬去作宗教礼拜,并象往常那样进行祭祀,祭完就在男宿舍躺到天黑。这期间,他指示一些军官如何行军、如何航行等事。对一些人说准备三天之后开始行军,对另一些准备跟他一起航行的人说,陆上部队出发后再过四天就启航。后来他躺在垫着褥子的担架上从那里抬到河边,乘船渡河到对面的花园里,又洗了澡休息。第二天又洗了澡并象往常那样献了祭,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躺着,和迈狄亚斯谈话,叫军官们明天清早来见他。然后稍许吃了些东西,抬回自己屋里,一宿发高烧。第二天洗澡后又献了祭。然后又指示尼阿卡斯和其他军官三天之后的整个航行应当如何指挥。第二天又洗了澡,进行了规定的祭祀,祭祀之后,一直发烧不止。即使如此,他还是把军官们召来,叫他们把航行的准备工作都做好。晚上又洗了澡,洗完后病更加严重。第二天又抬到洗澡房附近的屋子里,进行了规定的祭祀。虽然他的病已很厉害,但仍把主要军官叫来,再次对他们的航行作了指示。第二天他尽力挣扎着,还是叫人抬到祭祀的地方献了祭,再次指示军官们如何航行。第二天在重病中仍进行了日常祭祀。不过这回他叫将军们在院里听令,千人指挥官和五百人指挥官 [ 注 ] 在门口听候。因为这时他病得太重,人们就从花园把他抬到宫中。官员们来了,他还能认出是谁,但已经不能再说话。两天两夜高烧不止。  

二十六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随驾日记上写的,他的战士们这时都渴望去看他。有的是想在他死前见他一面,有的则是听说己宣布他死了,但他的近卫把这事隐瞒了起来——至少我是这样猜想的。多数人则是出于悲痛,惦念自己的国王,要挤进去看看。据说当士兵在他身边鱼贯而过时,他已不能说话,但还能吃力地抬头,以目示意。向他们逐个表示欢迎。据随驾日记记载,在塞拉皮斯庙里参加通宵值勤的有培松、阿塔拉斯、代摩凤和朴塞斯塔斯。克利欧米尼斯、米尼达斯和塞琉古祈求神示,是否可以把亚历山大抬到神庙里向神祈祷,然后请神治疗。但神谕说不要把他抬到神庙里去,最好叫他呆在原处。伙友们公布这项神谕后,亚历山大不久就断了气。这就是神所谓的“最好”的事。除了这些情况之外,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两人就再也没有别的记述。不过,另外还有人记载说伙友们问他打算把玉国留给谁。他回答说:“留给最好的人。”还有的人记载说他还附带说了一句,叫在他的丧礼期间,举行盛大的竞赛。  

二十七  
  关于亚历山大的死,当然,我知道还有人记述了许多其他细节。例如:有人说安提培特曾送给亚历山大一服药,说亚历山大吃了这服药才死的。还说这服药是亚里士多德替安提培特配的。这是因为卡利西尼斯死后,他怕亚历山大害他。还说这服药是安提培特的儿子卡散德送到亚历山大那里去的。有人还说这药是盛在一个骡蹄壳里,是由卡散德的弟弟埃欧拉斯递给亚历山大喝的,因为他是亚历山大的御杯侍从。不久前亚历山大冤枉了他,他很气愤。还有人说,在这件事情中,迈狄亚斯还插了一手,因为他迷恋着埃欧拉斯。那次狂饮就是迈狄亚斯提议的。说亚历山大一口把那杯酒喝完后,就感觉剧烈疼痛,说这就是他当时离席的原因。有一位作家甚至还写出这样荒唐的事,说亚历山大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就跑到幼发拉底河边去投河,以便从人间消失,使后代更加相信他本自神中来,又还神中去,要永远流传下去。但他的妻子罗克塞妮看见他往外跑就拦他。于是他就大声喊叫,说他要永远叫人们相信他是神的儿子,要永远保持这个名声,她这样拦他,就是有意不叫他成圣名。这类故事写这么多已够了。我的目的是要说明我知道有这些故事,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一定可靠。  

二十八  
  亚历山大死于第一一四奥林匹亚德 [ 注 ] ,在雅典正值赫吉西亚斯执政。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记载,亚历山大一共活了三十二年又八个月,在位十二年零八个月。他体格健美,酷爱艰苦生活;机智勇敢,以艰险为乐;他热爱荣誉,对宗教十分重视;在肉体享乐方面极有节制,但在精神享受方面却永无满足,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一心追求光荣显赫。他采取行动时英明果断,即使在昏暗迷茫中,也从不犹豫;情况明朗时,则更是目光炯炯、成竹在胸。对部队,从装备训练到调动指挥,都异常精明巧妙。他善于鼓励士气,使全军感到前途光明。遇有艰险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胜负难分成败不定之际,他能当机立断,大胆行动。他能急中生智,掐算如神,常使敌人措手不及,束手就擒。他对敌人的阴谋诡计经常保持高度警惕,绝少陷入圈套。他言必信、行必果。他在金钱问题上,对自己一贯苛刻,对别人则十分大方。他的品德崇高,人世罕见。  

二十九  
  如果说亚历山大曾在仓猝之际或恼怒之中犯过错误,或者说他在仿效东方式的骄矜方面走得未免远了一些的话,我倒觉得这些并不能算是什么重要问题。如果读者能从宽厚的胸怀考虑到亚历山大还很年轻;他的一生一直处在连续不断的胜利之中;而且,朝臣对王上一贯是馅媚而不是规劝,甚至明知要陷国王于不义但往往偏要这么干;考虑到这些之后,就可以理解我的意思。但我可以断言:在历代一切国王当中,只有亚历山大一个人曾经对自已的错误表示过悔恨。这只能归因于他品德的崇高。就多数人来讲,即使承认自己有什么错误,往往也是百般为自己辩护,好象他办的是什么好事,以为这样就可以把错误遮掩起来。这样才算是莫大的过错。至少我个人的认识是这样:医治罪恶只能是坦白认罪并有悔恨表现。因为,只有为害者承认自己做错,受害者才不至于太委屈。对为害者本人来说,也只有对自己过去的罪恶表现出悔恨,以后才不致再去为害他人。这样,他的未来才能有较好的希望。至于亚历山大说他自己出身于神,即使这样,我并不认为是严重问题,除非他为了愚弄百姓、哗众取宠、骗取威望而纯粹搞诡计。就事实而论,我认为他这个国王的威望并不低于迈诺斯 [ 注 ] 、伊卡斯 [ 注 ] 或拉达曼萨斯。他们都说自己的老祖宗是宙斯,然而在古人看来也并不认为他们在擅自骄矜。西索斯 [ 注 ] 还曾说他自己是海神普塞顿的后代,埃昂 [ 注 ] 说自己是阿波罗的后代,也无人责怪他们。而且,我认为亚历山大采用波斯服饰器物,只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一种手段:对波斯人来说,这可以表明国王对他们并不疏远;对马其顿人讲,也是对他们的粗鲁和傲慢的一种纠正。我猜想他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把波斯贵族引进马其顿各骑兵中队,把高举“金苹果”标志的波斯部队编人马其顿队伍里。据阿瑞斯托布拉斯说,他举行的宴饮,有时拖到深更半夜,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他并不是个酒鬼),而是在于战友情谊。  

三十  
  谁说亚历山大坏,那就请他把亚历山大的坏事指出来,但不能只把那些可以说得上几句坏话的事情端出来,而应当是把他的全部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和盘托出,再下针砭。还是让这样的人首先考虑考虑他自己,他自己的人格和他自己的一生一世吧。然后再去考虑亚历山大。试想,在他成为欧亚两大洲的无可争议的主宰和他的名声远播天涯海角之后,他成了什么样的人,他的成就在人世间达到了何等辉煌的程度!我再说一遍,让这个说他坏的人再考虑一下他究竟在说谁坏呢!而他自己只不过是个渺小的人物,两只眼睛成天盯在渺小的事情上,而连这些渺小的事情他都还没有搞成功。我确信无疑,在当时,全世界没有哪一个种族、哪一个城市或哪一个人没有听到过亚历山大这个名字。因此,即使是我,也不能设想,象他这样超乎一切人之上的人,在出生时没有一点神力的影响。而且亚历山大的死,据说神也早有预示,各式各样的人也有这方面的梦幻。全人类对他这样超乎一切的崇敬,在他死后对他这样超乎对一切人的怀念,也都使人得到同样的结论。甚至在相隔这么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神谕降临马其顿民族。这一切都表明,人们对他的估价是至高无上的。不错,在我自己写的这部亚历山大的历史当中,对他的某些行为也曾提出异议,但这并不妨害我对亚历山大仍然大胆赞美。我之所以对他的某些行为进行斥责,一方面是因为我要说真心话,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做对全人类有益。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么一部历史的原因。我的写作也只能说是在上帝的支持之下才得以完成。  
  (亚历山大远征记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远征记功

卷八印度 [ 注 ]  

一  
  位于印度河以西直至科芬河的全部领土上居住着属于印度的部族阿斯塔西尼亚人和阿萨西尼亚人。他们跟印度河以东的印度人不同。他们的身材没有那么高大,也没那么勇猛,也不象大部分印度人那么黑。这些人古时受亚述统治,接着又受米地亚统治,所以后来又臣服波斯 [ 注 ] 。他们奉居鲁士(坎比西斯之子)之命,以自己地区的物产向他交纳贡赋。奈萨亚人不是印度种族,而是原先狄俄尼索斯带到印度去的一批人,甚至还可能是他原先带去打印度、后来因超过服役年龄而留在那里的一些希腊人,也许是当时附近一些部族的志愿军,后来狄俄尼索斯让他们和希腊人一起定居在那里。那一带地方因奈萨山而定名为奈萨亚,城市本身就叫奈萨。奈萨城建在另一座山的山脚下,这座山叫迈罗斯 [ 注 ] ,起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狄俄尼索斯的出生。关于狄俄尼索斯这一切,诗人多有歌颂。这些事都留给希腊或东方的史家去记述吧,我在这里就从略了。阿萨两尼亚人有一座大城叫马萨卡,里边住着他们全族的要人。离印度河不远处还有一座叫朴塞拉的城市,也很大。从印度河往西直到科芬河这一带,当时都有人烟。  

二  
  我在下文中所说的印度,是指印度河以东的地区,那里的居民我称为印度人。印度的北界是陶拉斯山脉。在印度,现在这条山脉已不再叫陶拉斯。它是从潘菲利亚、利夏和西里西亚对面的大海开始,往东横跨亚洲直至远方的东大洋。这条山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一个地区叫帕拉帕米萨斯,在另一个地区叫赫木达斯,在另一处又叫埃玛昂。可能还有许多别的名称。不过,跟亚历山大打仗的那些马其顿人管它叫高加索山脉,不是西徐亚那座高加索山,而是另一座。因此,人们才传说亚历山大曾到达过高加索山以远的地方。印度的西部以印度河直至大洋一线为界。印度河分二支人海,跟伊斯特河分为五支后又合流入海的情形不同,而是象尼罗河形成埃及三角洲那样,也形成一个印度三角洲,不比埃及三角洲小。印度话里的三角洲叫帕塔拉 [ 注 ] 。由此往南,印度大陆与大洋相接。大陆东边也是大海。印度河口和帕塔拉附近靠南的一部分,亚历山大、马其顿人和许多希腊人曾进行过考察。至于印度东部,亚历山大并没越过希发西斯河再往东去。少数史家曾描写过恒河以近的一些地区的情形,也叙述过恒河口以及恒河上印度最大的城市帕利木包特拉的情况。  

三  
  我希望读者允许我对西瑞尼人埃拉托西尼斯表示特别的称赞,因为他是一位地理学者。据他说,从印度河发源地的陶拉斯山开始,沿印度河直至河口处的大洋,印度大陆的这一边共长一万三千斯台地。对面的那一边,即从同一座山开始直到东大洋,他认为比这一边还长,因为那边有一块陆地突入海中很远——大约有三千斯台地。因此,他认为印度东侧的总长度有一万六千斯台地。这就是他说的印度的宽度。至于印度大陆从西到东直至帕利木包特拉城的这一段的长度,则有一方斯台地——他说他根据的是用芦杆量过的距离,因为有一条御道贯通东西。由那座城再往东,情况就不很明确。一般人说,包括突入大海中的陆地在内,印度东西延伸约一万斯台地,但靠北部的长度约有两万斯台地。尼达斯人提西亚斯断言印度大陆的面积和亚洲其余部分加在一起的面积相等,这说法是荒谬的。欧奈西克瑞塔斯 [ 注 ] 说印度的面积有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也是荒谬的。尼阿卡斯则说,在印度平原上从一头步行到另一头,要用四个月的时间。米伽西尼斯则说,从东到西应当算是印度的宽度,别人却都把它看成长度。据他说最窄处也有一万六千斯台地。他认为从南到北才是印度的长度,从最南部的尖端往北量,共长二万二千三百斯台地。印度的河流比亚洲其他地区的任何河流都大。最大的要算恒河和印度河,印度的名称即由后者而来。这两条河当中的任何一条都比埃及的尼罗河和西徐亚的伊斯特河大,甚至把这两条接起来都不行。我个人认为,即使是阿塞西尼斯河也比伊斯特河或尼罗河大。阿塞西尼斯河接受了希达斯皮斯、希德拉欧提斯和希发西斯三条河的水量,当它流入印度河时,总有三十斯台地宽。印度大陆上还很可能有其他一些更大的河流。  

四  
  因为亚历山大没有到过希发西斯河以东,所以我无把握叙述那边的情形。但关于恒河和印度河这两条最大的河流,我还可以谈谈。据米伽西尼斯说,恒河比印度河大得多。其他谈到恒河的人也都这么说。据他们说,恒河在它的发源地就已经是一条大河了。后来又接纳了许许多多支流,如凯那斯、埃兰诺包斯、科索那斯等河流,都是能通航的大河;又如索那斯、西托卡提斯、索罗马提斯等河,也都是通航的;此外还有康多卡提斯、散巴斯、马贡、阿高拉尼斯、欧乌利斯等河;汇入恒河的还有一条很大的卡门那斯河,还有从曼狄亚狄那族所住地区流来的卡库西斯河和安多马提斯河;再往下还有流经卡塔杜帕斯城的阿米斯提斯河,还有在帕扎莱地方流入恒河的欧克塞马吉斯河;流经印度马太族地区的埃伍尼西斯河也汇入恒河。据米伽西尼斯说,上述这些河流,没有一条是小于可通航的米延德河。因此,恒河最窄处也有一百斯台地宽。恒河的河道有时还扩展为湖泊,在这些地方,由于地势低洼,又无突出的山岗,所以人们看不见对岸。印度河也是这样。流经坎比索利亚人地区的希德拉欧提斯河,接受了流经阿斯特利柏人地区的希发西斯河,又接受了流经塞西亚人地区的萨兰吉斯河以及流经阿塔西尼亚人地区的尼德拉斯河,挟所有这些河流的水量注入阿塞西尼斯河。流经欧克西德拉卡人地区的希达斯皮斯河,接受了流经阿瑞斯帕人地区的西那拉斯河,也汇入阿塞西尼斯河。还有一条叫土塔帕斯的大河也汇入阿塞西尼斯河。所有这些河流的水量注入阿塞西尼斯河之后,使它的流量增大了许多。这样,流经马利亚人地区的阿塞西尼斯河,就骄傲地保持着自己的名称,注入印度河中。在朴塞劳提斯人境内流过的科芬河,接受了马兰塔斯、索斯塔斯和加罗亚斯诸河的水量之后也汇入印度河。此外,还有相距不远的帕任那斯和萨帕那斯二河也流入印度河。流经阿比萨瑞斯人山区和无任何支流的索那斯河也注入印度河。据米伽西尼斯说,上述这些河流,大部分也是通航的。如此说来,就流量讲,尼罗河和伊斯特河根本就不能跟印度河或恒河相比;这一点就不应当怀疑了。因为,我们知道,尼罗河不但没有支流注入,反而挖了许多沟渠把它的水引去灌溉埃及的土地。至于伊斯特河,它的河源只是一条极小的溪流,它虽接受了不少支流,但跟印度河或恒河的支流比较起来,不但数目少,而且能通航的只有几条。我自己只知道其中的埃那斯和索斯二河可以通航。埃那斯河流经诺瑞卡和莱提亚二地区的交界处汇入伊斯特河;索斯河流经培欧尼亚汇入伊斯特河。诸河汇流的地区叫陶兰那斯。如果有谁知道伊斯特河还有哪些支流能通航的话,他所知道的一定为数不多。  

五  
  如果有谁打算说清楚印度河流的数目和大小,我倒是很希望他这样做。我在这里所说的就算无稽之谈。除了印度河和恒河之外,米伽西尼斯还提到过许许多多其他河流的名称,这些河也都流入东方或南方的大洋。单就印度能通航的河流讲,他说一共有五十八条。就我所知,即使是米伽西尼斯,也没有在印度旅行过多大的地区。但比起跟随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去的那些人来,他走过的地方却又多得多。因为他说他曾去见过印度最大的土邦王上森德拉科塔斯,甚至还见过一个比这个土王还大一些的坡拉斯王。这位米伽西尼斯还说印度人不打仗,他们不打别人,别人也不打他们。和印度这种情形不同的是,埃及人塞索斯特利斯曾征服亚洲大部地区,然后又率领军队侵入欧洲,后来才回去。西徐亚人印达西尔西斯从本国出发,征服了亚洲许多部族,还成功地侵入了埃及。亚述女王塞米拉米斯曾企图侵犯印度,但计划还未完成她就死了。事实上,侵入过印度的只有亚历山大一个人。在亚历山大以前,大量传说都讲狄俄尼索斯曾侵入印度并把印度民族征服。关于赫丘力士远征印度的传说就没这么多。关于狄俄尼索斯到过印度的事,奈萨城可以说就是他那次远征的重要见证;还有迈罗斯山,山上长着长春藤;还有,印度人出战时有敲锣打鼓的习惯;衣着花花绿绿,象狄俄尼索斯式的狂欢作乐者的穿戴。关于赫丘力士入侵的纪念物却很少见。不过倒有传闻说亚历山大攻占的阿尔诺斯山寨 [ 注 ] ,赫丘力士曾想攻下但未能实现。可是我认为这只不过是马其顿人吹牛而已。这就跟他们管帕拉帕米萨斯山叫高加索山一样,谁都知道那座山和高加索山毫无关系。甚至,当他们了解到帕拉帕米萨斯山区有一个山洞时,就说那就是巨人之一普罗米修斯的那个山洞——他是因为盗取天火才被囚在这个山洞里并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看见一个叫西巴人的印度部族穿着兽皮,于是就说这是赫丘力士远征后的遗俗。更不着边的是,因为西巴人手持木棒,而且是用火棒给牛打烙印,于是他们又把这件事跟赫丘力士的大棒联系起来,以证明他去过印度。假如有人相信这种事,至少也别认为他们说的这个赫丘力土就是底比斯的赫丘力士,而是别的赫丘力士,也许是提尔的或埃及的那个赫丘力士,或者是离印度不远的高原地区的一位大王。  

六  
  这话未免离题太远。不过,这是为了让人们不要过于相信某些人关于希发西斯河以远的印度人描述的情况。我们倒是有理由相信亚历山大的部下所说的希发西斯河以近的情况。米伽西尼斯还讲了另一条印度河流,说它的名字叫西拉斯,它的源泉也叫西拉斯,它的流域的居民叫西拉斯人。这条河里的水很特别,什么东西都不能在水里游,也不能在水上漂;不论什么,一沾水就沉到河底。跟别的河里的水比起来,这条河的水极其稀薄,极其轻飘。一入夏季,印度全境降雨,山区雨量尤大。帕拉帕米萨斯、赫木达斯、伊毛斯等山上的山洪泻入各河,使河水猛涨、奔腾澎湃,一泻千里。印度平原往往在夏季也是阴雨连绵,大部地区变为沼泽。事实上,亚历山大就是在仲夏间,正当阿塞西尼斯河泛滥时,就从那里撤兵。这情形使人联想到尼罗河泛滥的景象。可能是因为埃塞俄比亚山区夏季降雨,山洪倾泻尼罗河中,溢出两岸,淹没了埃及土地。在夏季,尼罗河的水也是浑浊的,洪水可能不是积雪溶化而来;再者,如果夏季有季候风能抑制它的流速,当然也不致如此混浊。另外,由于埃塞俄比亚气候炎热,山上可能无积雪。但那地方也能象印度那样下雨,这一点倒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在其他方面,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并无不同。印度的河流里也有鳄鱼,就和流经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有些印度河流里的鱼类和其他较大的水生动物也跟尼罗河里的一样,只有河马除外。不过欧奈西克瑞塔斯说,印度的河流里也有河马。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居民的相貌也差不多。印度南部的人和埃塞俄比亚人极其相似,黑面孔、黑头发,只是不象埃塞俄比亚人的鼻子那么扁平,头发不那么卷曲。印度北部的人的外貌则极象埃及人。  

七  
  米伽西尼斯说,印度的部族一共有一百一十八个。印度的部族确实不少,我同意他的说法。但他究竟是怎样搞到这些具体数字并把它们记载下来,这我就难以猜测。因为,他在印度并没有走访过很多地方,而且印度各部族相互之间又很少来往。他还说,印度人起初都是游牧民族,就跟不从事农业的西徐亚人一样。西徐亚人常常是坐在大车上在他们那个地区到处迁移,时而住在一处,时而又住在另一处。他们不在城市定居,也不修庙敬神。当时印度人也是这样,既无城镇也无庙字。身上披的是兽皮,吃的是树皮,印度话管这种树叫“塔拉” [ 注 ] ,就象棕搁树那样,顶上也长着象绒毛团似的东西。他们猎取到的动物是生吃的,至少在狄俄尼索斯到达印度以前是这样。自从狄俄尼索斯到达并统治了印度之后,他就叫人们建筑了许多城镇,制订了城市法律,教给印度人酿酒喝酒,就和他教给希腊人那样。还给他们种子,教他们种地。这也许因为德米特 [ 注 ] 派特利托利马斯到大地来撒种时,没有到印度这边来的关系吧。也许是在他来到印度之前,这位狄俄尼索斯(不管他是哪一位吧。)就已经来了,给了印度人已驯化了的植物种子。后来他还亲自带头把牛套在耕犁上。于是,大部分印度人就从游牧者变成了庄稼汉。他还教给他们拿着武器打仗。此外,狄俄尼索斯还教给印度人敬神。当然啦,特别是要敬他本人。一面敲锣打鼓,一面跳着萨提尔 [ 注 ] 式的舞,希腊人管这种舞叫“考代克斯”。为了敬神,他还教给印度人留长发、戴圆锥帽、涂面油抹香水等等。所以,后来印度人与亚历山大打仗时,还敲锣打鼓。  

八  
  当亚历山大做好一切准备离开印度时,他指派他的伙友之一斯帕但巴斯当印度王,这是因为他精通酒神礼节。斯帕坦巴斯死后,由他儿子布狄亚斯继位。父亲当了五十二年印度王,儿子当了二十年。他死后,又传给他的一位叫克拉狄亚斯的儿子。再往后,也大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后继无人时,就指定杰出的人物继位。但据传说,远涉万水千山到达印度的赫丘力士,印度人竟然管他叫“乡亲”。崇拜这位赫丘力士的,主要是印度一个叫苏拉森尼亚的部族。他们有两座大城,一座叫迈索拉,一座叫克雷索包拉。在他们的领土上,还有一条可以通航的叫埃欧巴瑞斯的河流。米伽西尼斯还说这位赫丘力士穿的衣服和底比斯那位赫丘力士穿的一样。对此印度人有同样的记述。这位赫丘力士在他的国家里也有不少儿子,因为他也娶了很多妻子。他只有一个女儿,叫潘达娅。她出生的那个国家,也就是赫丘力士教给她治理的那个国家,也是跟着他这个女儿起的名字,叫潘达亚。她父亲给了她五百头大象,四千骑兵和多至十三万的步兵。关于赫丘力士,有些作家还叙述了下边的情况,说他走遍了全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把地球上一切害人的怪兽全部消灭干净之后,在海里发现了女人特别喜爱的一种珠宝。因此,即使是我们当代,凡是从印度买货出口到我们国家来的人,都在印度以高价收购这种珠宝运出。  
  古时所有的希腊阔人和近代罗马的暴发户都特别热中于购买这种宝贝。印度话管这种宝贝叫海珠。因为赫丘力士发现这种宝贝特别招人喜爱,就在从希腊一直到印度的所有的大海去捞集珠宝,以装饰他的女儿。米伽西尼斯说,产这种珍珠的牡蛎是用网捞取的。它们在海里就象一窝蜂那样聚集在一起,也象蜂那样有王有后。如果有人碰巧捞住牡蛎王,其他牡蛎也就很容易捞住;如果牡蛎王从网眼溜走,其他的也不能捞住。印度人捉到牡蛎后,让它们的肉烂掉,用它们的外壳作装饰品。在印度,这种珍珠的价钱有时能相当于它自身重量的三倍的黄金,而金子也在印度挖掘。  

九  
  在赫丘力士的女儿当女王的那个国度里,女孩子七岁就可婚配,男子也活不过四十岁。在印度人当中还流传着跟这件事有关的一个故事,说赫丘力士在壮年时期生了他这个女儿之后,知道他自己的末日快到了,又找不到一个有为的男子配得上他的女儿,于是等她长到七岁时,就亲自当了她的丈夫。就这样,他们留下的后代就当了印度历代的国王。赫丘力士在他的女儿那样小的年龄就跟她婚配,结果,潘达亚所有的王族都仿效他,也享受同样的特权。但我想,如果说赫丘力士能干得出这么荒唐的勾当,那他就应当有本领延长自己的寿命,以便等女儿再成熟一些再跟她婚配。如果说这个地区的女子成熟的年龄真是这么早的话,我看男子也应当有类似的趋势。既然最老的男人四十岁就要死,那他们的成熟期就应当相应地提前。如果说他们在三十岁就进入老年时期,那么二十岁就已进入壮年,十五岁成年。果真如此,那么女子到七岁就可能成熟婚配。确实,这个国家的水果都比别国的成熟得早,也烂得早,这是米伽西尼斯自己说的。印度的国王,从狄俄尼索斯算起直到森德拉科塔斯,共一百五十三世,历时六千零四十二年。其间曾有三次求解放的起义……历时三百年,另一次历时一百二十年。印度人说狄俄尼索斯比赫丘力士早十五代。除了这两个人以外,再没有别人侵入过印度。即使是坎比西斯的儿子居鲁士也未去过,虽然他曾远征西徐亚,而且在共他方面也都是亚洲诸王当中精力最旺盛的,但他还是未能侵入印度。亚历山大却来到这里并用武力征服了他所到达的一切国家。如果他的部队愿意跟着他继续干下去的话,他很可能早已把全世界都征服。但印度人和他不同,他们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越出自己的国境去侵略别人。他们的正直实在可佩。  

十  
  据某些人记述,印度人对死者不搞什么纪念建筑。他们把那些逝者的品德视为足够形成对他们的怀念所需要的一切。在丧葬期间,他们还唱悼歌思念故人。至于印度的城市,因为太多,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在近河近海的城市里,都用木头修建房子。这是因为雨水太多,河流又不断泛滥淹没平地,用砖泥建筑不能持久。不过那些建筑在地基较高的地方的城市,则都用砖泥修造。印度最大的城市叫帕利木包特拉,位于普拉西亚境内埃兰瑙包斯河与恒河汇流处。恒河是一切河流当中最大的。埃兰瑙包斯河可能是印度第三大河,它本身就比其他各地的河流都大。但它还要让恒河领先,因为它本身只不过是注入恒河的一条支流。据米伽西尼斯说,跨河修建的这座帕利木包特拉城,最长的地方能有八十斯台地,宽约十五斯台地。四周挖的护城河有六普莱特拉 [ 注 ] 宽,三十库比特深。城墙上有五百七十座塔楼和六十四座城门。所有印度人都是自由民,连一个奴隶都没有,印度的这一特点是很出色的。在这方面,印度和拉斯地蒙相仿。不过拉斯地蒙人把赫拉特人当奴隶使用,叫他们干奴隶的苦活。而印度人却不使用任何异族奴隶;印度人本身,更是无人当奴隶。  

十一  
  印度人一般分为七个等级。被称为智者这个等级的人数最少,但荣誉最高,最受尊敬。他们不必进行任何体力劳动,也不必把工作成果交给公家。实际上这些智者受不到任何约束。只管代表全族的人祭神。如果有某一个私人要祭神,就由一个智者当指导,不然他的祭祀就不会被神接受。这些智者还垄断占卜预言这一行。除智者外,谁都不许占卜预言。他们预言一年四季的时令或即将降临公众头上的灾难。但他们不替私人私事占卜预言。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预言范围不能下及众生私事,也许是因为他们不屑于理睬这些琐事,认为有失尊严。如果一个智者三次预言都错,也不受处分,只不过以后永远不再预言就完了。对这样一个受到责今不再预言的人,任何人也不会再去求他。冬天,这些智者赤身露体在野外的阳光下消磨时光;夏天太阳炎热,他们就在大树 [ 注 ] 下边的草地上或沼泽边乘凉。据尼阿卡斯计算,一棵这样的树,四围能有五普莱特拉,一棵树下边就能呆下一万人乘凉。这种树可真大。这种人按季节以各种果类为食,也吃树皮 [ 注 ] 。这种树皮既甜又有营养,简直和椰枣差不多。在智者这个等级以下的就是农民。农民是印度人数最多的一个等级。他们不使用武器,不打仗,只管种地。他们向国王或自治城市交纳赋税。如果在印度人之间发生内战,打仗的人也不干扰这些农民,也不毁坏他们的庄稼地。往往有这样的情景:一边有些人正在打仗,正在砍杀前来的对手;而他们身边的农民却在平平安安地耕地、摘菜、摇果树或收庄稼。印度人里边的第三个等级就是放牛放羊的牧民。他们不在城镇或村庄居住,而是一年到头在山坡上以游牧为生。他们用牲畜交税,也在乡间猎取鸟兽。  

十二  
  第四个等级是工匠和店员。这些人都是干活的,都要交纳行业税。只有制造武器的人除外,他们由公家支付工资。造船工和河上的水手们都属这一等级。第五个等级是士兵。他们的人数仅次于农民。他们最自由,最神气,只干军事一行。他们的武器由别人替他们造;马匹也由别人来提供;营房里的各种活也另有人干,如饲养马匹、擦拭武器、赶大象、保管和驾驶车辆等事。他们自己只是有仗打时才去打仗,在不打仗的和平时期,就成天玩乐。他们从公家领取优厚的薪饷,很足以养活别人。第六个等级是那些叫作检查员的人,他们负责检查全国或全城邦一切事务进行的情况。在国王管辖地区,他们就把检查到的情况向国王汇报;在独立的城邦,就向城邦当局汇报。人们向这些检查员报告假情况是犯法的。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印度人被指控假报情况。第七个等级是那些协助国王或自治城邦当权者审议公事的人们。这个等级人数很少,但他们的智慧和正直是突出的,受到其他各等级的拥戴。各级政府所有的长官,包括总督、区长、议员、司库、财务官、陆海军官、农业检查官等等,都是由这一等级选出的。不同等级的人通婚是非法的。例如:工匠的女儿嫁给农民或农民的女儿嫁给工匠,都是不许可的。一个人也不能从事两个等级的行业,也不能从一个等级转到另一个等级,如收人转成农民、工匠转成牧民,都不行。只允许从各等级转成智者,因为智者的职业并不容易,可以说是最为艰苦。  

十三  
  希腊人猎取的野兽,印度人多数也都猎取。但印度人猎象限猎取任何别的野兽都不同,因为这种动物也跟别的动物很不一样。情况是这样:猎人先挑选一块向阳的平地,挖一道壕沟围成一个大圈,简直有一个大部队的宿营地那么大。壕沟有五噚 [ 注 ] 宽,四噚深。挖出的土就堆在壕沟两边作土墙。然后在外边那道土墙上挖窑洞,洞里留下透亮的小窗。猎人就住在这些窑洞里,利用小窗透过的光线监视前来的野象,看着它们冲入围墙。然后就留下三四头最老实的母象,把别的都轰走。壕沟只留一个入口,在那里搭上桥,在桥上撒上许多土和草,使野象看不出是桥,免得叫它们疑心。这时猎人就躲到壕沟里的掩体里,外边一点都看不见。白天,野象一般都不到有人烟的地方去。但一到天黑,它们就成群结队到处去找东西吃,由个子最大长得也最好的大象领头,如同公牛带领牛群那样。当它们走到壕沟附近,听到里边的母象吼叫,嗅到它们的气味时,就冲到围墙边上,在沟外摸索道路,最后找到那座桥,就从上边冲进围子。猎人看见野象进来之后,有的就机警敏捷地把桥拆掉,有的就跑到附近的村子里告诉村民说野象群已入围子。村民听到消息后,就骑上最勇猛最听使唤的大象赶到围子这边来。来到之后,并不是马上就和野象斗,而是先让那些野象挨饥受渴,折磨得它们沮丧,杀一杀它们的威风。当猎人认为已经把它们折磨得差不多,就又把桥修好,骑着家象进围子。于是家象和野象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不久之后,野象就驯服了。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它们本来就已经饿得够呛,又受了这么一大阵子折磨。这时,骑在家象上的人就下来,把这些无精打采的野象的四条腿用绳子捆在一起,然后又叫家象一再打击它们,一直打得它们失魂落魄、卧在地上为止。然后猎人就走到它们跟前,用绳套套住它们的脖子,趁它们躺着的时候,爬到它们身上骑着。为了不叫它们把骑在身上的猎人甩下来或进行伤害,猎人用尖刀在它们的脖子上拉一整圈伤口。绳套就顺着伤口拴上。这样,由于怕病,它们的脑袋和脖子就都不敢动弹。如果它想掉头干坏事,绳下的刀伤就擦病难忍。于是,它们只好不声不响,承认被征服,老老实实地被家象用绳子牵着走。  

十四  
  未成年的小象和那些有缺陷值不得要的大象,猎人都把它们放回它们的隐蔽处。然后把捕获的这些都带回村里。头一件事,就是用嫩树枝芽和青草喂它们。但是,因为它们心里难受,什么都不愿意吃。于是印度人就在它们四周围一圈,敲锣打鼓又唱歌,哄它们睡觉。如果说动物里也有聪明的,就得算大象。据说,在战场上赶象的人战死时,大象就用鼻子把他卷起来带回去埋葬;还有的大象站在倒下的象倌旁边保护他;有的则勇猛战斗,为死者报仇。据说还有一只大象在暴怒中用牙戳死了它的驭者,事后悔恨无及、忧郁而死。我自己也曾亲眼看见过一只大象敲钹,另一些大象跳舞。这只大象演奏家的两条前腿上各拴着一个钹,鼻子上也拴着一个,它用鼻子上那个钹敲前腿上那两个,敲完这个敲那个,节拍十分有格律。其他大象排成一圈,随着钹的节拍跳舞,两支前腿一抬一弯,一弯一抬,非常齐整。一到春天,母象的太阳穴上的某些腺孔就张开,放出气味,于是就到了交配的季节,和牛马入春交配一样。母象怀胎最少十六个月,最多十八个月。和马一样,也是一胎只生一崽。喂奶一直喂到八岁。寿命最长的大象能活到二百岁,但多数都因病早死。如果单就可能活到的岁数讲,确实能活到二百年。大象的眼睛红肿,用牛奶浸润就能好。得了其他的病,可以给它喝黑葡萄酒。受了外伤,用一块烤猪肉贴在伤口就会好。这是印度人用的一些治疗方法。  

十五  
  印度人认为老虎比大象凶猛得多。据尼阿卡斯记载,说他自己曾看见过一张老虎皮,但未见过老虎。印度人的记载说老虎的个子有最大的马那么大。它的速度和力气是任何兽类都比不了的。一只老虎遇上一头大象,一下子就能跳到它头上把它掐死。我们见过的所谓的老虎,实际上只是花斑豺,只不过比一般的豺个子大些。关于蚂蚁,尼阿卡斯说他自己也未见过某些作家所描绘的那种印度土著蚂蚁;他只见过别人拿到马其顿营房里去的几张蚂蚁皮。不过米伽西尼斯却曾证实关于这种蚂蚁的一些描述,说它们确实能挖金子。当然,它们并不是有目的地去挖金子,而是象我们这里的小蚂蚁挖出一些土那样,这些印度蚂蚁也习惯于在地里挖洞。不过因为这种蚂蚁比狐狸还大,所以它们挖出来的土当然也就多得多。这种上里含有金子,印度人就这样取得黄金。不过,米伽西尼斯这些话也不过是转述一些传闻而已,未必可信。因为我对这种蚂蚁的实情毫无把握,干脆把这个题目放弃不提了。尼阿卡斯还描绘了鹦鹉,就象描写什么奇迹似的,说这种鸟是如何在印度发现的,如何发出象人的声音等等。但是因为这种鸟我还见过几只,而且我知道别人也都见过,我就不必把它当作新鲜事来详细描绘。关于印度猴子身材的大小,某些猴子有多好看以及捕捉方法等等,我也不必多说。因为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不用我多费唇舌。也许只有一句话可说的,就是任何地方的猴子也不见得会好看。尼阿卡斯还谈到印度人捕蛇的事,说蛇是花的、跑得快。据他说,安提吉尼斯的儿子培松抓住的那条蛇,从头到尾有十六库比特以上。他还说,印度人说最大的蛇比这条还大得多呢。任何希腊医生都没有发明治疗印度蛇咬伤的药。印度人倒常常治疗被蛇咬伤的人。尼阿卡斯还说亚历山大请了一批非常能干的印度医生跟着他,并传令全营地,凡是被蛇咬的人都要到他的皇家大帐篷里去报告并诊治。这些医生也治别的病。但因为印度的气候比我们这里温和宜人,所以一般人不会生病。印度人得了重病,就会找他们的智者诊治。据说智者能求助于神,以治疗那些能治的病。  

十六  
  据尼阿卡斯说,印度人穿的是亚麻布衣服。这种亚麻 [ 注 ] 生在树上,这种树我已在上文提到过。也许是因为这种亚麻布比别的亚麻布白,或是因为印度人的皮肤黑,他们穿起这种布来显得特别雪白发亮。他们有一种直到小腿中部的柬腰上衣,肩上披一块布作为外衣,头上还包扎一块。有钱的印度人戴象牙耳环,普通人都不戴。尼阿卡斯说他们还把胡子染成各种颜色:有的人染得雪白雪白,有的人染得黑黑的,还有的人染成红的、紫的、草绿的等等。讲究的印度人夏天打旱伞遮阳光,脚上穿着白色的皮拖鞋,式样很讲究。他们的凉鞋底有各种各样颜色,而且很厚,为了显得个子高些。印度人的武器装备也是多种多样。步兵持弓,长度和持弓者的身长相等。射箭时,人坐在地上,用左脚蹬着弓背,把弓弦往后拉得很远,因为他们的箭差不多有三库比特长。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什么东西都挡不住。不论是盾牌、胸铠、还是厚盔厚甲都不顶事。他们左手拿着用生皮做的小盾牌,比人还窄些,高度倒和人差不多。有的不拿弓箭而是拿着标枪。人人都有一把很宽的大弯刀,总有三库比特长。打交手仗时——印度人在内战中不愿打交手战——就用两只手拿着砍杀,这样砍更有劲。骑兵有两杆象长矛似的标枪,还拿着一个比步兵拿的小一些的盾牌。他们骑的马没有鞍子,也不给马上希腊式或凯尔特式的嚼子,而是用生皮做的套子套住马嘴下端,在这个皮套里面还安上不太尖的铜刺或铁刺,阔人用的是象牙刺。马嘴里还有一个象炙叉那样的嚼子,嚼子两头拴在缰绳上。这样,一拉紧缰绳,嚼子就使马老实多了;嘴套上那些刺也刺痛马嘴,使它听从使唤。  

十七  
  印度人的体形瘦高,他们的动作比别的种族都较轻灵。他们常骑马骑驴或骑骆驼,有钱的人骑大象。在印度,骑大象算是最高贵的,其次是乘坐四匹马拉的车,骑骆驼算三等,骑马算低等。最端庄稳重的女子,什么礼物都引诱不动,但如果给她一头大象,就可以弄到手。一个女子为一头大象而委身,在印度人看来并不算丢脸,反而认为是光荣,因为她的美貌竟能值得上一头大象。她们出嫁时,既不陪送什么嫁妆,也不接受什么彩礼。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孩子们,由她们的父亲带出来。凡是在摔角、斗拳或赛跑中得胜的青年男子,或在其他男子汉的活计中表现出色的,都可以从她们当中去挑选妻子。一般印度人种地吃粮食,山区的人则打猎吃肉。尼阿卡斯和米伽西尼斯这两位有声望的人所记述的关于印度的情况,主要写这些,想必够了。因为我这本书要写的主题并不是印度的风俗习惯,而是亚历山大的海军怎样从印度到达波斯的。这样,以上我写的这些可以说已经离题了。  

十八  
  亚历山大的舰队在希达斯皮斯河岸准备就绪之后,他就把曾参加过北征所有的腓尼基人、塞浦路斯人和埃及人都召集起来,叫他们上船,挑选他们当中有航海经验的人当水手或橹工。  
  部队里还有一些熟习海事的岛民、爱奥尼亚人和赫勒斯滂人。任命了下列一些人当舰长,其中马其顿人有:赫菲斯提昂(阿明托之子)、利昂那塔斯(攸诺斯之子)、莱西马卡斯(阿伽托克利斯之子)、阿斯克利皮欧多拉斯(提曼德之子)、阿昌(克雷尼亚斯之子)、代蒙尼卡斯(阿西那亚斯之子)、阿其亚斯(阿那克西多提斯之子)、欧菲拉斯(塞利那斯之子)、提曼西斯(潘提亚狄斯之子),以上这些人都是培拉人。在安菲坡利斯人当中有下列一些指挥宫:尼阿卡斯(安德罗提马斯之子,他就是记述这次航海情况的那个人)、劳采东(拉瑞卡斯之子)、安德罗西尼斯(卡利斯特拉塔斯之子);欧瑞斯提斯人当中有克拉特拉斯(亚历山大之子)和坡狄卡斯(欧戎提斯之子);俄尔达雅人当中有托勒密(拉加斯之子)和阿瑞斯唐诺斯(培萨亚斯之子);皮德那人当中有梅特郎(埃皮卡马斯之子)和尼卡开狄斯(西马斯之子);此外还有阿塔拉斯(安德罗米尼斯之子,斯提发人)、朴塞斯塔斯(亚历山大之子,梅扎人)、培索(克拉提亚斯之子,阿科米那人)、利昂那塔斯(安提培特之子,埃盖人)、潘陶卡斯(尼科拉乌斯之子,阿劳瑞斯人)和迈利亚斯(左拉斯之子,柏罗亚人)。上述这些都是马其顿人。希腊人有迈狄亚斯(欧克森西米斯之子,拉瑞萨人)、攸米尼斯(希罗尼马斯之子,卡地亚人)、克瑞托巴拉斯(柏拉图之子,科斯岛人)、陶斯(迈诺多拉斯之子)、米延德(曼德罗格尼斯之子,马格尼西亚人)、安德戌(卡比利亚斯之子,提欧斯人);塞浦路斯人有尼考克利斯(帕西克瑞提斯之子,索利人)和尼萨凤(尼塔高拉斯之子,萨拉米斯人)。亚历山大还指派了一位波斯人巴高斯(发那西斯之子)当一艘三排桨战船的船长。亚历山大自己那只战船上的舵手是欧奈西克瑞塔斯(阿斯台帕拉亚人)。全舰队的会计是攸阿高拉斯(攸克利昂之子,科任斯人)。任命尼阿卡斯为全舰队司令。他是安德罗马卡斯的儿子,属克里特族,但家住斯特莱蒙河上的安菲坡利斯城。亚历山大把这一切都部署妥当之后,就献祭诸神,包括他自己民族的神、所有预言家劝他祭的那些神,还有普塞顿、安菲特莱特、妮瑞伊德姊妹 [ 注 ] 、大洋之神、以及希达斯皮斯河神(他率部出发处)、阿塞西尼斯河神(希达斯皮斯河注入其中)和印度河神(前二河汇入其中)。祭祀后,把牺牲按部队番号分发全军。还举行了文艺和体育竞赛。  

十九  
  启航的准备工作都就绪之后,亚历山大就下令克拉特拉斯率领步骑兵一起沿希达斯皮斯河一边前进。赫菲斯提昂已率领另一支部队在河的另一边提前出发。他带的那支部队比克拉特拉斯带的这支还大,他还带着那些大象,总数达二百头。亚历山大本人带着所有的被称为拿轻盾牌的部队、所有的弓箭手、所谓的“伙友”骑乒部队,总共八千人。克拉特拉斯和赫菲斯提昂奉命率部先行,到前边去等待舰队。亚历山大还派前曾被任命为这个地区的督办的菲利普也带着一支很大的部队到阿塞西尼斯河岸去。到这时,亚历山大所率领的部队已经有十二万适龄的战斗人员。再加上他原先从沿海一带带来的部队,此外还有派去招兵的军官们带回来的新兵等等。因此,他这时候带的部队当中,有各式各样的东方部族,使用着五花八门的武器。随后,他就下令舰队启锚,沿希达斯皮斯河而下,驶向这条河和阿塞西尼斯河汇流处。全舰队共有船只一千八百艘。战船和货船都有,还有马匹运输船、给养和部队运输船等等。关于他这支舰队如何顺流而下、一路征服了哪些部族、在跟马利亚人作战中遇到了什么危险、他负伤后怎样躺在地上、朴塞斯塔斯和利昂那塔斯怎样保卫他等等,所有这些情形我都在用雅典文写的那部历史里说过了。现在写的这一部,是为了记述尼阿卡斯率领舰队如何从印度河口出发、通过大洋,成功地到达波斯湾(波斯湾有人称红海)的情况。  

二十  
  关于舰队返航这件事,尼阿卡斯有如下记述:亚历山大极其热切地希望在由印度到波斯的大洋里航行。但他又嫌航程太远,怕遇上某些荒凉地区,土地上不长东西,断绝供应;又怕没有抛锚的地方,从而导致全舰队的毁灭。万一这种情况出现,对他的伟大事业来讲,将是不小的污点,他的幸运也将一笔勾销。但他又渴望办一件不平凡的事,创造个奇迹。这个想法最后还是占了上风。不过,在物色能够胜任这件大事的人选方面,他又踌躇起来。选出恰当的舰队司令才能鼓励舰队全体官兵的士气,使他们感到他们于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不是盲目地被派去冒明摆着的危险。尼阿卡斯说,亚历山大曾跟他反复讨论过派谁当舰队司令合适的问题。但一个一个的名字向他提出后,他都拒绝接受,说这几个人不可能为他去冒险,那几个人又是胆小鬼,其余的又都是一心想家、无心他顾的人。总之,人人部成问题。于是尼阿卡斯就向亚历山大表示自己的决心后说:“大王陛下,让我去带领您的舰队吧!愿上帝保佑这伟大事业成功!只要这个大海可以通航,只要人力所及,我就一定要把您的舰只和人员安全地带到波斯去。”但亚历山大却回答说,他不能答应叫他的朋友去冒这个大险、受这么大罪。但尼阿卡斯仍然毫不退缩,坚决要求亚历山大答应他。最后,亚历山大才接受了他的热情和决心,任命他为全舰队总司令。舰队全体水手和被指定乘船走的那些部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放下心来。因为他们确信,亚历山大决不会叫尼阿卡斯去冒明摆着的危险。由此可知,他们这些人一定也都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而且,整个启航准备工作如此热火朝天,一艘艘舰艇又装备得十分神气,各舰舰长对全体人员表现了饱满的热情,甚至把不久前还犹犹豫豫的人们的情绪也都鼓动起来。这时,大家感到精神抖擞、勇气倍增,对整个事业寄予厚望。此外,亚历山大本人还曾亲自沿印度河下驶,在两条入海的河道,甚至还到大洋里勘察,后来还献牲祭祀普塞顿和一切海神,还把许多珍贵的礼物投到海里祭奠,这些事对士气的鼓励也不算小。于是,大家都象过去那样,相信亚历山大历来的好运气。感到他对任何事情都敢干敢闯,而且干起来总是能够成功。  

二十一  
  整个夏季,贸易风不停地由海洋吹向大陆,因而不能启航。现在夏季已过,季风已停,于是他们就启锚开船向大海驶去。当时在雅典正值塞菲索多拉斯执政。按雅典历,他们在九月十二日那天启锚,但按马其顿人和亚洲人的说法,则是在亚历山大在位的第十一年 [ 注 ] 。启锚之前,尼阿卡斯也曾向保护神宙斯献祭,还进行了体育比赛,然后才启锚开航。第一天到达印度河跟一条大运河的汇流点附近抛锚,在那里呆了两天,那个地区称斯屠拉,距最初开航地点约一百斯台地。第三天,又从这里出发,航行三十斯台地,到达另一条运河。这条运河的水已经是咸的了。因为海水已能灌入,特别是在高潮时灌入的更多。退潮时成水淡水混在一起留在河里。这个地区叫科马拉。从这里出发又走了二十斯台地,在科瑞埃斯提斯抛锚,仍在河上。然后又开航,走不多远就看到印度河这一条入海水道口外有一片礁石,巨浪猛烈拍打海岸,岸上全是嶙峋怪石。他们在那一大片礁石上找到一带松软的地方,挖了一条五斯台地长的运河,趁涨潮时把船队开了进去。然后绕礁石行驶一百五十斯台地之后,又在一个叫克罗卡拉的沙岛旁边抛锚。当天和第二大都呆在那里。岛上住的是一个叫阿拉比亚的印度种族。我在前一本较大的历史书里已曾提到过这个种族。他们这个种族的名称是因阿拉比斯河而起的。这条河流经他们的住区人海,形成他们的地区和欧瑞坦人之间的边界。尼阿卡斯率领舰队从克罗卡拉启航继续前进,右边是名叫伊拉斯的小山,左边是一个低平的海岛。这个岛和陆地平行,形成一条狭窄的海湾。从中驶过之后,就在一个有很好的抛锚地的海港里停泊。尼阿十斯觉得这个海港既大又好,就命名为亚历山大港。港口以外二斯台地处又有一个叫比巴克塔的海岛,海港附近一带地方叫散加拉。比巴克塔岛横卧港口之外,这样就又形成一个海港。这里有从海洋刮来的大风。尼阿卡斯担心土人结伙前来抢劫营地,就在四周修起了一道石墙。在那里呆了三十三天。据他说在这个期间,士兵们曾在海里捞取牡蛎、淡菜、还有所谓的刀鱼。这些东西都特大,比我们海里产的要大得多。这些都是咸水产物。  

二十二  
  风力减弱后,舰队就启锚,航行六十斯台地后,就在一片沙滩外边停泊。距岸不远处有一个叫多梅的荒岛,他们利用它作防波堤,在里边抛锚。岸边无淡水,向内陆走了二十斯台地左右才找到好的淡水。第二天航行了大约三百斯台地,天黑时才到达萨兰加,在海滩外边抛锚。在距岸八斯台地处找到淡水。后来又驶抵一个叫萨卡拉的荒凉地方。然后舰队通过两座山岩之间的夹道,夹道极窄,左右两舷的桨叶划起来都能碰到两边的岩石。又走了三百斯台地,到达毛朗托巴拉港。这个海港呈圆形,很宽大,水深而静,出入口很窄。当地土人管这个海港叫“娘娘港”,因为这个地区最早称王的是一位娘娘。舰队安全通过山岩夹道后,在夹道口外遇上的是沸腾的大海、滔天的巨浪。在靠近山岩的海面上航行,危险就更大。第二天,他们又进入一个狭窄的水道,这条水道是在一个海岛和海岸之间,在这条水道里航行就躲避了外边的风浪。左舷靠岛,右舷靠陆。这条水道也极窄,看起来简直就象人工开凿的一条运河。水道大约有七十斯台地长。岸上长着许多粗大的树木。岛上也全是阴森森的丛林。天亮时,舰队驶出水道,出口处极窄,水流湍急,因为当时仍在退潮。又走了一百二十斯台地,就在阿拉比斯河口停泊,河口有一个很大很好的海港。但无淡水,因为阿拉比斯河的淡水已和海里的咸水混合了。深入内陆四十斯台地处,才发现一个水坑,从坑里取了淡水带回舰队。港口附近有一个高高的荒岛,四外可以捞到牡娠和各种鱼类。阿拉比亚人所住地区到这里就算到了头,他们算是这一带最靠西的印度部族。再往西则是属于欧瑞坦人的地区。  

二十三  
  舰队离开阿拉比斯河口沿欧瑞但海岸西行二百斯台地之后,在帕伽拉停泊。虽然风浪极大,但抛锚还是成功了。水手们后来乘船四出,只有少数人去找淡水,找到后就带回来。第二天破晓启航,走了四百三十斯台地之后,傍晚时,在卡巴那的荒滩上靠岸。因为这一带也是巨浪拍岸,只好在距岸较远处的海面上抛锚。在整个航程中,就是在这一段遇上了由海上刮来的狂风,损失了战船两艘和大帆船一只。船上的人员都游到陆地上平安得救,因为遇难的船只当时距岸很近。半夜又启锚开航,行驶二百斯台地,到达考卡拉。船只就在开阔的海面上抛锚。尼阿卡斯叫官兵下船,到陆地上去扎营。他们在海上历经劳累和危险之后,都想休息一段时间。营地四周挖了壕沟,防备土人袭击。负责讨伐欧瑞坦人的利昂那塔斯所率部队,曾经在这一带跟他们打了一次大仗,在别的部队的支援下打败了他们。马其顿部队的那次仗一共打死了六千欧瑞但人,包括他们所有的高级军官。利昂那塔斯的骑兵有十五人阵亡,他的步兵也有些牺牲,其中包括伽德罗西亚督办阿波罗发尼斯。这些情况我在那另一本史书里已经介绍过。我还说过 亚历山大为了表扬利昂那塔斯的功绩,曾当着全体马其顿官兵的面,把一顶金冠戴在他头上。亚历山大还曾特今为舰队准备好粮食,舰队一来就给舰上官兵食用。他们后来还把全舰队十天的口粮搬到船上。返航途中遭受风暴袭击而损坏的舰只也都修理好。尼阿卡斯还把舰队上那些消极怠工的人们清洗出来交给利昂那塔斯,又从他的部队里挑选一些人到舰队上去。  

二十四  
  舰队从那里又扬帆启航,一路顺风。走了五百斯台地之后,在一条叫托莫拉斯的急流附近抛锚。河口有一带环礁。岸边的洼地里有许多闷人的小屋,里边住的是当地土人。这些土人看到大批舰艇开来,十分震惊。他们在岸上摆开阵势,准备打退任何敢于登陆的人。他们的总数约有六百。个个拿着很粗的、大约有六库比特长的长矛。长矛的矛头不是铁的,但他们用洋火的办法把矛头弄得也很锐利。尼阿卡斯看到他们严阵以待准备死守,就命令舰只开到射程以内就停下来,以便把投射物打到岸上。因为,土人的长矛看起来虽很厉害,但只适用于近战,对付从远距离投射过去的箭石则毫无办法。然后,他就从部队中挑选了一批装备和武器都最轻、游泳也最好的战士,叫他们准备好,听到号令就游过去。给他们这批人的命令是这样:首先游到够得着海底的地方的人,就站在水里等待后边的战友,等人都到齐了,可以站成有三层人的队伍时,再向土人发起进攻,进攻时要高喊杀声,尽快冲上岸去。号令一下,这批人就从船上跳到水里,他们游得十分敏捷出色,然后在水里站成整整齐齐的队伍,形成方阵后,立即向战神高呼口号冲了上去;留在船上的人也高喊口号助威;船上的弓箭手和擂石器也向土人箭石齐下。这些光着半截身子的土人被马其顿人闪闪发光的盔甲和疾风暴雨般的冲击吓得目瞪口呆,再加上从船上射下来的雨滴般的箭石,他们顶不住了,都光着膀子溜之大吉。有些在逃命中被打死,有些被活捉,还有一些逃到山里。从那些被活捉的人看,他们披头散发、满脸胡子,混身都长毛。他们的指甲简直就象野兽的爪子。据说他们拿指甲当铁器用,可以撕开鱼肉,甚至能把不大坚硬的木头劈开。对别的东西,他们用很尖利的石头劈开,因为他们还无铁器。穿的是兽皮,有的甚至还穿大鱼的厚皮。  

二十五  
  就在这个地方,水手们把船推到岸上,把损坏的都修好。第六天又从这里扬帆启航,走了大约三百斯台地之后,就到达欧瑞坦地区的边境。这一带地方叫马拉那。在距海较远的内陆居住的欧瑞坦人,衣着近似印度,作战用的装备也与印度相仿。但他们的语言和风俗则不同。从返航开始至今,舰队已沿阿拉比亚海岸航行了一千斯台地,沿欧瑞坦海岸航行了一千六百斯台地。据尼阿卡斯说,舰队沿着这一带的印度海岸航行时——从这一带再往西,沿岸居民就不再是印度人了——人们在阳光下的影子有不同的变化。当朝着大海的方向向南走时,影子看起来也向偏南方向投下。一到正午,什么东西好象又都没有影子了 [ 注 ] 。他们过去在天上看到的星星,这时有些消失了,有些则比过去低得多,靠地面很近。过去整夜都能看见的星星,这时则看到落下地平线,不一会又升了起来。我认为尼阿卡斯说的这些现象是很可能的。因为在埃及的塞尼一带,一到夏至,正午时从井口往下看,一点影子都看不见。在迈尔欧伊也是这样,一到夏至,也是正午不见影子。由于印度很靠南,发生这种自然现象也是合理的。特别是在印度洋中,因为那里更靠南,当然更是这样。这个问题就谈到这里。  

二十六  
  靠内陆方向跟欧瑞坦为邻的就是伽德罗西亚。亚历山大带领部队通过这个地区时吃的苦头可真不小。实际上,他们在这段路上受的罪,比在整个远征过程中在其余一切地区受的苦加在一起还大。所有这些情况我都在另一本较大的史书里叙述过。沿这里的海岸再往前走,那里住的就是被称为“食鱼者”的人。舰队在这个地区沿海岸通过。头一天二更时就解缆启航,走了大约六百斯台地之后,就在巴吉萨拉靠岸。那里有一个安全的海港。在距海六十斯台地处,还有一个叫帕西拉的村子,附近的居民也叫帕西拉人。第二天舰队启锚较早,绕过深入海中很远的一个又高又陡的海角,然后就靠岸,在岸上挖井。得到的水不多,处境窘迫。因为那天岸边浪大,舰队就在海面抛锚停泊。第二天又走了二百斯台地,在考塔靠岸。拂晓时又出发,走了六百斯台地之后在卡利巴抛锚。岸上有一个村庄,附近长着几棵椰枣树,上边长着的椰枣还绿呢。距岸一百斯台地处有一个叫卡宁的海岛。村民弄来羊和鱼给尼阿卡斯送礼。尼阿卡斯说那羊内部有鱼腥,就象海鸟肉那样。因为这里的羊无草吃,只好吃鱼。第二天又航行二百斯台地,在滩外抛锚。距海岸三十斯台地有一个叫西萨的村子。这地方沿海一带叫卡比斯。舰队上的人在这里找到几只小船,象是穷渔民用的那种小船。但他们未见渔民,因为那些渔民看见舰队抛锚后就都吓跑了。这个地区无粮食,部队存粮又已大部用完。他们在岸上逮了一些山羊弄到船上就走。绕过一个伸入海中一百五十斯台地的很高峻的海角后,进入一个平静的海港内停泊。那里有淡水,附近也住有渔民。这个海港叫毛萨那。  

二十七  
  据尼阿卡斯记述,从那里起,有一个名叫希德拉西斯的伽德罗西亚人给他们领航。他答应把舰队一直带到卡曼尼亚。因为从那里再往前走不会有困难,一直到波斯湾,那一带都算是熟路。从毛萨那起,夜航七百五十斯台地,到达巴罗马斯海滩,然后又走了四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叫巴尔那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椰枣树和一个花园,里边长着爱神木和许许多多鲜花,土人用这些花编成花环。他们一路航行了这么远的路,到了这个地方才算头一回看见果树,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完全象野人那样。后来又走了二百斯台地到达顿德罗包萨,舰队在抛锚地停泊。半夜又出发,走了大约四百斯台地到达科发斯港。这里住的是渔民,他们的渔船又小又不坚固。他们不是象希腊人那样把桨安放在桨架上划,而是象人们在河里划小船那样,在船这边划一下,那边划一下,就跟劳工掘地一样 [ 注 ] 。这个海港有充足的淡水。一更前后舰队又启航。走了八百斯台地到达苏伊扎,那里一片荒滩,大浪拍岸。于是在舰队抛锚后,各舰就自己起伙开饭。从那里又走了五百斯台地,到达建在岸边小山上的一个小镇。尼阿卡斯估计这一带一定种地产粮,于是就对阿科亚斯(培拉人,阿那克西多塔斯之子,他是马其顿一位有名的人,这回跟尼阿卡斯一起航海。)说,他们应当偷袭这个小镇夺取粮食,因为不能指望土人会发善心主动把粮食送给他们。不过,假如他们开始就用武力强攻,万一攻不下,就要围困,这样就要拖延很长的时间,而他们当时就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所以,此计未必可行。他们看到这一带确实产粮,海滩附近就有大批已割下来的谷子堆着,可以去抢。他们决定这么办之后,尼阿卡斯就命令舰队作启航准备,好象马上就要开走的样子。阿科亚斯代替他率领舰队启航。只有尼阿卡斯那一只船留在后边,驶向小镇,似乎只是要靠近小镇看一下。  

二十八  
  尼阿卡斯到达围墙跟前时,土人客客气气地从里边出来送礼。其中有用瓦盆烤熟的金枪鱼。因为这里住的是最靠西的食鱼部族,也是希腊人第一次看见的吃熟食的人。他们还献出一些椰枣和烙饼。尼阿卡斯说,他接受这些礼物时曾表示感谢,并表示希望能参观一下小镇。土人答应了。但他一进入围墙的大门,立即命令两名弓箭手占领边门,同时他自己带着另外两名弓箭手和通译爬上这边的围墙,在墙上向阿科亚斯和部队发信号。这是事先就安排好的,规定尼阿卡斯发信号,阿科亚斯看明白之后,就按原订计划行事。于是,马其顿部队在看到信号后,立即把舰艇全速冲到沙滩上,上边的部队急忙跳到水里。这时,土人对这一招大吃一惊,都跑回去取武器。这时,跟尼阿卡斯在一起的那位通译就向土人大声喊叫,说他们要想保存他们的市镇,就必须交出粮食。土人们回答说他们没有。这边就同时攻打围墙。但墙上的尼阿卡斯和弓箭手往下射箭,很容易地就把他们顶住。这时,土人发现他们的小镇已被马其顿部队占领,眼看自己就要当奴隶,于是就乞求尼阿卡斯把他们的粮食拿走,但不能毁坏市镇。尼阿卡斯不睬他们,只顾叫阿科亚斯占领城门和附近的围墙。同时也派了些士兵跟着土人去检查他们的粮食,看看他们是不是还想捣鬼。土人把他们用鱼干磨成的粉取出让士兵任意查看。但他们只有少量的小麦和大麦。实际上,他们是以鱼粉为主要食物,把用面粉做的面包当成珍贵的点心。当他们把所有吃的东西都取出来之后,希腊人只好有什么吃什么。随后就开走。又在一个名叫巴吉亚的海岬旁边抛锚。当地人把这个海岬看成是太阳神的圣地。  

二十九  
  半夜启锚,又航行了一千斯台地,到达塔米那港,港内有很好的抛锚地。从那里出发又走了四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叫作卡那西斯的荒村。在那里发现了一口井。附近还长着一些野椰枣树。部队把芽芯 [ 注 ] 挖出来吃,因为这时他们已无食物。实际上,他们已经是饿得够呛。于是又启肮,日夜兼程,又在一带荒凉的海滩外边抛锚。尼阿卡斯因为担心士兵们心情太沮丧可能离船跑掉,所以故意叫船只在海面抛锚,不靠岸。从那里又走了七百五十斯台地到达卡那特。这地方有海滩和浅沟。然后又走了八百斯台地,在特罗亚抛锚。海边有一些破落的小村。住在小屋里的人们都跑了。部队在村子里找到少量的粮食和椰枣。还把村民未带走的七头骆驼宰吃。天亮时又启航,走了三百斯台地到达加塞拉抛锚。这地方住着一些游牧部族,从那里出发,又日夜兼程走了一千一百斯台地,才算走完了食鱼者所住地区。这一段航程因缺粮,部队真吃了不少苦。由于这个地方有很长的一大段海岸都有大浪拍打,舰队只好在海面上抛锚。在食鱼者所住地区沿岸航行,一共走了有一万斯台地之多。这一带的人吃的是鱼,所以叫食鱼者。不过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下海捕鱼,因为有适用渔船又会捕鱼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是趁退潮时捕鱼。有些人为这种捕鱼方法织了一种网。这类鱼网多数都有二斯台地长,是用椰枣树的皮搓成象麻线似的东西织成的。退潮后,光地上一般无鱼。但在一些洼地里积存一些水,水里有很多鱼,但多数是小鱼,也有少量大鱼。他们的网就是撒在这些水洼子里捞鱼。捞上来的那些又小又嫩的鱼,当时就吃。那些大的、咬不动的鱼就晒起来,直到晒得干透,就砸成面做成面饼。有人甚至还用这种鱼粉做成糕点。甚至他们的羊群也是以食鱼为生,因为这个地区无草地,不长草。他们还到处捕捉蟹、牡蛎、贝类。这一带产天然食盐。从这些鱼 [ 注 ] 里炼取食油。那些住在既无树木又无庄稼的荒地上的土人,只能靠捞鱼维持生活。但也有少数人种一点地。用出产的粮食作为下饭的佳肴,而以食鱼为主。他们当中最富裕的人盖小屋子居住。把从大海里冲到岸上的大鱼骨头馊罗起来作栋梁,门是用拣来的扁平的鱼骨作的。大多数穷人都住在用鱼脊骨造的小屋里。  

三十 [ 注 ]  
  离陆地较远的大洋里有大鲸鱼,还有比我们内海产的鱼大得多的各种鱼类。据尼阿卡斯说,他们离开苏伊扎之后,天刚亮时,就发现有一股儿海水往上蹿,就象海里的龙卷风掀起的水柱那样。部队大吃一惊,他们就问舰上那些领航员这是什么东西,是怎么回事。领航员回答说这是鲸鱼在喷水,它们在海里游来游去时,能把水喷得很高。水手们却吓得连手里拿的桨都掉了。尼阿卡斯赶紧乘船到各舰艇去鼓励部队,给他们打气。每到一只舰艇旁边,就发信号叫他们把船头对准鲸鱼,全速向前冲去,就象要跟它们干一仗似的。在滔天巨浪的咆哮声中,船上的部队又高喊口号飞奔战场。于是部队的劲头上来了。在信号的统一指挥下。各船一齐向怪物扑去。接近目标时,水手们更是提高嗓子大声叫喊,喇叭也一齐吹得震天响,橹工们也用桨拼命拨水,真是翻江倒海、惊天动地。于是这些在船头上已经看得见的鲸鱼害怕起来并钻到深水里。不久之后,它们又在舰队后边浮出水面,喷起高高的水柱。于是整个舰队对这次意外的得救欢声雷动,赞扬尼阿卡斯的勇敢和英明,喝采声犹如急风骤雨。这些鲸鱼,有的有时也游到某些海岸边上,一退潮就搁浅了,有的甚至困在一点水都没有的沙滩上动弹不得,后来就死了,肉烂了。剩下的骨头,正好叫土人用来盖房子。因为这种鱼大多个子特别大,多数都有二十五长,所以它们的肋骨可以作栋梁,小骨头可以作椽子,颚骨可以作门柱。  

三十一  
  当舰队还在食鱼者地区沿岸航行时,他们听到有关一个海岛 [ 注 ] 的传说。据说这个岛就在距离这一带海岸不远处,大约只有一百斯台地。岛上无人住。士人说这个岛叫瑙萨拉,是太阳神的圣地。任何人都不愿意在它一旁靠岸。因为,如果有谁不经意地把船驶到那里,和岛岸一经接触,立刻就会消失不见。尼阿卡斯记述,说他的部下有一艘由埃及人当水手的战船,在离这个岛不远处,连船带人都一起损失了。于是领航员们就一口咬定,说他们准是无意中接触了那个岛,因而消失不见。后来尼阿卡斯派了一艘三十桨大船绕岛航行,命令他们别靠岸,但可以大胆地尽量靠近那个岛一些,一面绕岛行驶,一面高声呼喊那只损失了的船上的舵手名字或者他们知道的水手名字。但他们喊了半天也无人回答。尼阿卡斯说,于是他本人就又乘船驶到那个岛那里,船上的水手们不愿靠岸,但他强令他们靠了岸,然后他本人就登上岸去。于是,关于这个岛的神话就这样给打破了。关于这个岛,他们还听到过另一个流行的故事。说是妮瑞伊德姊妹中有一个住在这个岛上。但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任何水手到岛边去,她都表示十分友好,但紧接着就把他变成一条鱼扔进海里。于是太阳神就生她的气,叫她离开这个岛。她同意搬家,但要求太阳神把加在她身上的符咒去掉。太阳神同意。太阳神感觉被她变成鱼的那些人太可怜,于是就又把他们变回来,又成了人。因而就出现了食鱼者这个民族,一直繁衍到亚历山大的时代。尼阿卡斯表示,这些都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我对他所费的心血和他的学问并不赞赏。因为这种神话极易识破。我认为,把这样的人人皆知故事讲出来,然后又证明它是假的,未免太无聊。  

三十二  
  从食鱼者所住地区往内陆去,就是伽德罗西亚人住的那个贫瘠的沙漠地带,也就是亚历山大本人和他的部队大吃苦头的那个地方。这些我在另一本书里已经叙述过。现在再说舰队。他们离开食鱼者地区刚刚进入卡曼尼亚境内时,由于沿海岸很长的一段都有大浪拍打,所以他们就在开阔的海面上抛锚。从那里往前走,舰队就不是向正西行驶,而是改变了航向,朝西北方向前进。和食鱼者地区比较,卡曼尼亚有更多的树木,产更多的水果,有更多的草地,灌溉条件也不错。舰队在卡曼尼亚一个叫巴地斯的有人烟的地方抛锚。这地方的居民种植各种果树,还有很好的葡萄,也出产粮食,只是没有檄揽树。舰队由这里出发,又走了八百斯台地,在一片荒岸外边抛锚。看到一个海角远远伸入大洋里。看样子单是这个海角就有一天的航程那么长。了解这一带的情况的人说,这个海角叫马塞塔,属于阿拉伯半岛。亚述人从那里进口肉桂和其他香料。舰队在海滩外边的海面上抛锚,看见海角就在他们对面伸入大洋中;而海湾却从这片海滩开始向内陆方向回缩。(这是我的看法,尼阿卡斯也这么认为。)看起来这似乎就是红海 [ 注 ] 。他们看到这个海角之后,欧奈西克瑞塔斯就命令舰队改变航向,直向海角驶去,免得沿海湾岸边航行绕大弯要费很大劲。不过,尼阿卡斯说他是个傻瓜,忘记了亚历山大起初派遣舰队的用意。他原先派舰队运兵时,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本领率领全军由陆路行军安全走完全程,而是为了让舰队一路考察沿岸情况,抛锚地点和岛屿情况,遇到海湾就要彻底调查,还要了解沿岸城镇,什么地方物产丰富,什么地方荒凉等等,这些都要搞清楚。因此,他们决不应当破坏亚历山大的事业。特别是眼看大功即将告成,而且沿岸航行已不再有供应上的困难的时候,就更不应当这么办。他自己担心的是,因为那个海角从尖端往南还有很远很远的路,上边可能无水。在烈日之下,土地可晒焦。他的论点说服了大家,于是舰队仍照旧沿海湾北岸航行。我认为尼阿卡斯这个决定很明显地挽救了远征舰队。因为一般都认为这个海角和附近地区完全是一片荒沙,滴水难得。  

三十三  
  于是舰队又从这里出发,紧靠海岸航行。大约走了七百斯台地之后,在一带叫作纽普塔那的海滩外边抛锚。天亮又启航,走了一百斯台地,在一个叫作哈莫即亚地区的阿那米斯河口停泊。这里的人都很友善,还拿出各种水果招待,只缺橄榄,因为这里不长这种水果。经过长期劳累之后,他们庆幸能在这里下船休息。在海上和在食鱼者地区所受的那些苦难,大家记忆犹新。在交谈中,互相诉说那一带地方多么荒凉,住在那里的人简直象野兽等等,还谈到他们自己受的那些罪。有些人离开大部队往内陆走了相当远,有的去找这种东西,有的去找那种东西。就在这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了一个穿着希腊斗篷的人,又看见他身上穿的别的衣服也都是希腊式的,而且还会说希腊话。最先看到他的那几个人说,他们当时就哭起来。长时期在异域受了这么多苦难折磨之后,突然看到一个希腊人,听见他说希腊活,怎不叫人百感交集呀,他们问他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他说他离开亚历山大的营地之后就失散了,还说亚历山大本人和营地离这里并不太远。于是,他们一面高声喊叫,一面鼓掌,把这个人带到尼阿卡斯那里。他把一切都讲给尼阿卡斯听,说国王本人和营地离海岸只有五天的路程。他还答应把本地区的总督带来跟尼阿卡斯见面。后来他真这样做了。于是尼阿卡斯就跟这位总督商议如何向内陆行军去见亚历山大。后来尼阿卡斯就回到船上。第二天一早就下今把船都推到岸上,把在航行中损坏了的那些进行修理。因为他决定把大部分部队都留下,只带一小部分去见亚历山大。还在岸上的船只周围筑起双重栅栏,又从河岸到拖船上岸的海滩处修了一道土墙,挖了一条深沟。  

三十四  
  正当尼阿卡斯忙着办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个地区的总督因为听说亚历山大极其担心远征舰队的安危,于是他打了个如意算盘:心想,如果他能把远征舰队平安无事的情况和尼阿卡斯不久就要来谒见国王的消息抢先报告亚历山大,那他本人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好处。于是他就选了一条最近的路,急忙赶到亚厉山大那里对他说:“您知道吗?尼阿卡斯很快就要从舰队到您这里来了!”亚历山大听后,虽然不大相信,但这消息本身就使他很高兴,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后来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尼阿卡斯还未来。亚历山大屈指一算,自从听到消息之后,日子已经不短,看来这消息未必可信。而且,还曾一批接一批地派人去接尼阿卡斯。但这一批批人里,有的在走了一段路后什么人也没有遇到就毫无结果地回来,有的往前走,但因为跟尼阿卡斯那些人走的是两条岔道没有碰上,结果连他们自己也回不来。于是亚历山大就把那个官员抓起来,说他是造谣。这位总督大人空欢喜了一阵,反而落得这个下场,可谓乐极生悲。从亚历山大的外表和情绪都可以看出,剧烈的痛苦正在折磨着他。这时,有一批带着车马去接尼阿卡斯的人,半路上真遇上尼阿卡斯、阿科亚斯和五六个别的人(从海边到内陆来找亚历山大的只有这几个人)。不过他们见面时,却认不出是尼阿卡斯和阿科亚斯,因为他们的面貌已经完全变了样:老长的头发、脸也没有洗、又黄又瘦、上边还有盐渍。这是长期的磨难和失眠造成的。他们问亚历山大在什么地方,那些寻找他们的人把地点告诉他们之后,又赶路去了。这时,阿科亚斯倒是灵机一动,对尼阿卡斯说:“尼阿卡斯,你看这些人,在一片这么荒凉的地方,跟我们走的是一条路。我猜,他们准是特地派来找我们的。至于他们没有把我们认出来,这我一点也不奇怪。你看我们都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谁还认得出来?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谁,问问他们到这儿来干什么不好吗?”尼阿卡斯同意了。于是他们就问那些人要到哪里去。他们回答说:“去找尼阿卡斯和他的舰队。”尼阿卡斯紧跟着就说:“我就是尼阿卡斯。他就是阿科亚斯。请你们带路,我们准备向亚历山大汇报舰队远征的详情。”  

三十五  
  于是这些士兵就请他们上车,把他们拉回营地。有几个急于把好消息尽早去报告的人,急忙跑到亚历山大面前说:“尼阿卡斯马上就要来见您。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阿科亚斯和其他五个人。”但当亚历山大问他们舰队如何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于是亚历山大就以为远征的舰队已经全军覆灭,回来的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只不过是奇迹般的幸存者而已。他为舰队的覆灭而心痛难忍。即便尼阿卡斯和阿科亚斯安全归队也使他高兴不起来。士兵们还未说几句话,尼阿十斯和阿科亚斯就来到。亚历山大费了很大劲才认出是他们。他亲眼看见他们那老长的头发、破烂的衣服,就更加相信舰队和全体官兵都已覆灭。于是也就更加痛心。他伸出右手拉着尼阿卡斯,离开他的伙友和近卫,走到一边去,哭了很久。最后才镇静下来说到:“你活着回来,阿科亚斯也活着回来,这就让我经受得起这场大祸的考验了。不过,舰队和全体官兵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尼阿卡斯回答说:“陛下,您的舰队和官兵都安全无恙。我们就是为了亲口向您汇报这个情况才来的。”亚历山大听了这话,反而哭得更厉害。因为少这个消息太好了,哪能一下子就能相信呢?后来他就问舰队现在停在什么地方。尼阿卡斯回答说:“在阿那米斯河口。船都拖到岸上,现在正进行修理。”于是亚历山大就喊着希腊的宙斯和利比亚的阿蒙二位神明的名字,请他们作证,说这件事比他占领了全亚洲还使他高兴。因为他已经假定舰队覆灭,这个痛苦已把他一切其他的幸运全部勾销。  

三十六  
  那位因造谣罪被亚历山大抓住的总督,当场看见尼阿卡斯,就匐伏在他脚下说道:“您瞧,我把您平安返回的消息报告了亚历山大,反而叫我受这个罪。”于是尼阿卡斯就替他求情,亚历山大就放了他。然后,为了庆祝舰队安全返航感谢诸神,亚历山大献牲祭祀了救星宙斯、赫丘力士、逢凶化吉的阿波罗、普塞顿和其他海神。还举行了文艺体育比赛和庆祝游行。游行时,尼阿卡斯走在部队的最前列,人们向他扔鲜花和丝带,真是五彩缤纷。游行完毕,亚历山大对他说:“尼阿卡斯,这回我可不能象过去那样,再叫你去冒那么大险、受那么多罪了。我要另派一位海军司令把舰队带到苏萨。”尼阿卡斯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国王陛下,我有义一务服从您的一切命令。但是,如果您想恩赐我什么好处的活,千万别这样做。还是让我把您的舰队司令当到底,把您的舰艇一直平安地带到苏萨为止吧。别说您现在交给我什么艰难而危险的任务,您是在把这轻松的差事和垂手可得的荣誉从我手里抢走送给别人哩。”亚历山大打断他,不叫他再往下说了,并热情地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就叫他回舰队去。还派了部队护送。因为一路都是友好地区,所以派的人不算多。但尼阿卡斯返回大海的路上并非太平无事。因为卡曼尼亚督办被亚历山大处决后,这一带许多要塞都被附近的土人占领。新派去继任督办的特莱坡利马斯还未树起权威。因此,每天总有两股甚至三股各式各样的土人武装陆续前来跟他们这批人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连一点点时间都不敢耽搁,勉勉强强回到海岸。然后尼阿卡斯向救垦宙斯献祭,并举行了体育运动会。  

三十七 [ 注 ]  
  尼阿卡斯举行了例行的宗教仪式,然后就又率舰队出发。顺着一个叫作欧伽那的怪石鳞峋的荒岛边沿航行。后来在另一个叫欧拉克塔的有人烟的大岛外边抛锚。从出发地点到这里有三百斯台地。这个大岛有八百斯台地长,上边生长葡萄和椰枣,也出产粮食。岛上的总督马梓尼斯当了舰队的志愿领航员,答应把舰队带到苏萨。据说这一带地区最早的一个首领的坟墓就在这个岛上,谁都可以去看。他的名字叫伊瑞斯瑞斯。附近的海也因他而命名。然后舰队又启锚继续沿这个岛岸走了二百斯台地,再次在岸边抛锚。这时看见距这个大岛约四十斯台地处有另一个海岛。据说这是普塞顿的圣地,不许人上去。快天亮时,舰队向大海驶去。正赶上退潮,因为海水退得太急,结果有三只船搁浅、动弹不得。其他舰只也勉勉强强地破浪驶入深水,幸未出事。搁在滩上的那几只船等又涨潮时才漂起来,第二天才赶上舰队。又走了四百斯台地之后,在距大陆大约三百斯台地的一个海岛旁边抛锚。天亮时又启航,左舷对着一个叫皮罗拉的荒岛。后来又在一个叫西西多那的小镇抛锚,这里除鱼和淡水外什么都没有,极其荒凉。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是食鱼者。舰队从这里取了淡水,航行三百斯台地,驶抵一个径直伸入大海中的塔西亚斯海角。从那里出发,又走了三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地势低洼的荒岛卡塔亚,据说是赫耳米斯和阿芙罗黛蒂 [ 注 ] 的圣地。附近的土人每年都把山羊和绵羊送到岛上,作为献给这两位神的祭品。现在在岛旁驶过的人还能看见这些羊,由于多年无人照管,都成了野羊。  

三十八  
  卡曼尼亚地区到此为止,再往前走就是波斯。舰队沿卡曼尼亚海岸一共航行了三千七百斯台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他们的邻居波斯人相似,军事装备也相同。希腊舰队从那个圣岛出发后就开始沿波斯海岸航行,走了四百斯台地之后,在一个叫伊拉斯的地方靠岸。有一个叫塞坎德拉斯的荒岛横卧岸边,形成一个海港。天亮时又驶抵一个有人烟的海岛抛锚。据尼阿卡斯说,这里的人也捞珍珠,就和印度洋沿岸一样。舰队在岛端航行四十斯台地又抛锚。然后又在一座很高的叫欧卡斯的小山脚下的避风港里抛锚。这一带沿岸住有渔民。从那里又走了四百五十斯台地,在一个叫阿波斯坦那的地方的海边抛锚。这地方有许多船只停泊,在距海六十斯台地处还有一个村庄。舰队夜间启锚,走了四百斯台地之后,驶入一个海湾,四围的岸上有许多村落,舰队在一座大山脚下抛锚。那座山上长着许多椰枣和其他果时,跟希腊长的这类果树一样茂盛。启锚后大约又走了六百斯台地,到达一个叫高伽那的有人烟的地区,在阿瑞昂急流口外抛锚。这里的抛锚地很不好,因为退潮,附近形成许多浅滩,使河口处船只出入的水道太窄。从这个地方出发,大约又走了八百斯台地,在另一条叫西塔卡斯的河口处抛锚。这里的抛锚地也不好。事实上,整个波斯沿岸都是这样,不是浅滩就是拍岸的大浪,再不就是环礁挡路。在这个地方,国王曾命令为舰队集中了大批粮食。他们得到这些给养后,就住下来,一共呆了二十一天。在这期间,他们把船只拖到岸上,修理了那些破损的,其余的也都进行了检查整修。  

三十九  
  舰队从那里出发,走了七百五十斯台地,到达一个叫希拉提斯的人口众多的城市,在一条由河通海的叫希拉提米斯的运河里停泊。太阳出来以后,又沿海岸驶到一条叫帕达格拉斯的急流处。这一带地方叫迈萨布瑞亚,整个地区形成一个半岛。上边有许多果园,种有各种果树。从迈萨布瑞亚又走了大约二百斯台地,在格拉尼斯河上的陶斯抛锚。从河口往内陆大约二百斯台地处,就是波斯王族的一个住地。尼阿卡斯说,在这次航行中,他们看见一条大鲸鱼搁浅在海滩上。有些水手从旁边驶过时还量了它一下,足有九十库比特长。它的皮上有鳞,皮厚足有一库比特。身上还沾着许多牡蛎、帽贝和海草,这些东西还都是活的。尼阿卡斯说,他们在鲸鱼周围还看见许多海豚,比地中海的海豚大。从那里出发,又走了二百斯台地后,在一条叫罗戈尼斯的急流口外一个很好的海港里靠了岸。然后又走了四百斯台地,在另一条叫布里扎那的急流边上露营。那地方很难抛锚,既有大浪拍岸,又有浅滩和露出水面的礁石。但等潮水升起时,舰队就能抛锚。不过,潮水一退,船只就都搁浅。等潮水再来时,舰队才启航。后来在一条叫欧若提斯的大河里抛锚。据尼阿卡斯说,在这一带入海的所有的河流当中,这一条算是最大。  

四十  
  波斯地区到此为止,再往前便是苏西亚地区。由苏西亚往北的高地上住的是另一个独立的部族攸克西亚人。我在上一本历史书里曾把他们说成是土匪。沿波斯海岸的航程共有四千四百斯台地。据说波斯大陆按气候不同可分为三个地带。红海沿岸一带因为太热,土地都是沙漠,什么都不长。再往北是温和地带,有的是丰美的草地,还有许多葡萄和各种果树,只缺少橄榄。各式各样的园子很多,又有清澈的河水横贯其间,还有湖泊。非常适合爱在河湖地带栖息的各种鸟类,对于马和其他家畜的放牧也极相宜。有许多林木,也有野味,可供猎取。再往北就是冰天雪地的寒带。尼阿卡斯说,有从黑海来的代表团,他们未走多远就遇上正在波斯行军的亚历山大,使他大吃一惊。他们曾向他解释,说走这条路非常近。我也曾说过,攸克西亚人和苏西亚人是邻居,就象马地亚人——也是土匪——挨着波斯、科萨亚人挨着米地亚一样。所有这些部族亚历山大都降服了,因为他是在冬天出其不意地去的,这些部族却以为冬天谁也到不了他们那里。他一路还修建了一些城镇,为了把他们从游牧部族变为定居的庄稼汉或培育果树的人,使他们和土地发生利害关系,免得互相抢劫。从这里开始,舰队就沿着苏西亚地区的海岸航行。关于这段航程的情况,尼阿卡斯除了抛锚地和每日的航程之外,未能述及其他细节。因为这一带地区大部分是沼泽,而且这些沼泽伸入海中很远,又多风浪,很难找到好一些的抛锚地。所以,舰队大部分时间要在大海航行。因此,舰队从波斯边界上那个河口附近的营地出发时,带了五天的淡水,因为领航员说再往前就无淡水可得。  

四十一  
  舰队又走了五百斯台地之后,到达一个叫卡塔德尔比斯的湖,在湖口以内抛锚。这个湖里鱼产丰富,湖口还有一个叫马伽斯塔那的小岛。天亮时,舰队启航,成一列纵队通过浅滩。滩两边可以看见木头标桩,就象留卡斯岛和阿卡那尼亚之间的海峡里打的标桩那样,为了让通过的船只不致搁浅。不过,留卡斯岛附近的浅滩是沙滩,搁浅的船只很容易摆脱。但这里的这条水道两边都是淤泥,泥深且粘,船只一旦在上边搁浅就很难脱走。因为用篙撑时,篙插入泥中吃不上劲;水手们跳到水里去推船也不可能,因为水底的烂泥会把他们陷下去,一直陷到胸部。因此,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后才开了出去。每只船上的全体水手都坚守岗位,小心翼翼地又走了六百斯台地,这才想起吃饭的事。不过,到了晚上,幸而驶入对行船较好的深水,一直到第二天一整天和傍晚,一路都还好。又走了九百斯台地,才在幼发拉底河口的一个小村子附近抛了锚。这个小村子叫地瑞多提斯,在巴比仑地区以内。这地方的商人收集这一带出产的乳香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各种香料贩卖。据尼阿卡斯说,从幼发拉底河口到巴比仑的航程是三千三百斯台地。  

四十二  
  舰队在这里听说亚历山大这时正在向苏萨推进。于是他们就回航,准备沿帕西底格里斯河上驶去迎接亚历山大。回航时先在底格里斯河注入的那个湖里行驶,苏萨地区就在他们左边。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亚美尼亚,流经一座曾经一度极其繁华的大城市尼那斯之后,就形成了它本身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这个地区因此就叫“两河流域”。从湖里走了六百斯台地就到达河道。那地方有一个叫阿吉尼斯的属于苏萨地区的村落,距苏萨城五百斯台地。从苏萨地区航行了二千斯台地就到达帕西底格里斯河口,从河口沿河上溯,沿岸一带都很繁荣。行驶大约一百五十斯台地后就抛锚,等待尼阿卡斯派去寻找国王所在地点的侦察兵回队。足阿卡斯向诸保护神献祭,又举行了体育运动会。海军全体官兵都尽情欢乐。当消息传来说亚历山大已离此不远时,舰队又沿河上驶,在一架浮桥附近抛锚。亚历山大就是计划通过这座桥把部队带到苏萨。陆海两军就在这里会师。亚历山大为他的舰艇和海军官兵安全返回祭神,也举行了体育比赛。尼阿卡斯在营地,不论走到哪里,部队就往他身上扔鲜花和丝带。亚历山大还给尼阿卡斯和利昂那塔斯各戴上一顶金冠,因为尼阿卡斯率领舰队安全返航;利昂那塔斯打败了欧瑞坦人和附近的土著。就这样,亚历山大终于迎接到他那支从印度河口出发的舰队平安归来。  

四十三  
  巴比仑地区以远的红海右边,就是阿拉伯半岛的主体。其一部延伸至胖尼基和巴勒斯但叙利亚沿海地带。但在两边,直到地中海,则有埃及与阿拉伯交界。沿埃及边界,有一个海湾 [ 注 ] 从大洋伸入内地。这就清楚地说明,由于海湾和大洋相通,人们准可以从巴比仑驶入伸到埃及的这个海湾里。但事实上,至今还无人航行过这条海路。这是因为这一带太热,而且沿岸大都极其荒凉。只有少数人从大海到过这里。但曾由埃及平安地开到苏萨去的坎比西斯的部队、以及由托勒密(拉加斯之子)派出并经过阿拉伯半岛到巴比仑塞琉古(尼卡诺之子)那里去的部队,都曾用了八天的时间通过一个地峡和一带无水的沙漠地区。他们骑在骆驼上,带着饮水趁黑夜迅速通过。因为白天太热,人不能离开荫凉。在这一大块陆地的另一边,就是我先前已经指出过的由阿拉伯湾到红海那一带,是个地峡,上边荒无人烟,北部则全是一片大沙漠。但有人曾从埃及边上的阿拉伯湾出发,沿阿拉伯半岛海岸绕行一大部分,希望到达距苏萨和波斯最近的海。但只走了全程的一部分,后来因为他们船上携带的淡水不够,就又回去了。亚历山大由巴比仑派出的人们曾尽可能沿红海右岸向前航行,打算查看这一边的地区。这些探险的人一路看到一些岛屿,他们很可能在阿拉伯半岛靠过岸。但尼阿卡斯所说他舰队上的人在卡曼尼亚对面看到的伸入海中的那个海角,却从来没有人能够绕航,绕一段只好又转回较远的那一边去。我倒是认为,假如那一带能够通航,有一条航路的话,那么,凭着亚历山大那股不怕困难的劲头,早就会证明它能通航、找到那条航路。而且,利比亚人韩诺还曾从迦太基出发,通过赫丘力士石柱驶人大洋,一路上利比亚在他左舷,他继续向东航行,一共走了三十五天。但当他最后转而向南时,就遇上各式各样的困难:缺水、炎热、沸腾的溪流注入海中,等等。但地处非洲较荒凉地区的西瑞尼一带,土地却很肥沃,灌溉也不错,长着茂盛的绿草,还出产各种水果和动物。这个地带一直延伸到生长西菲桠 [ 注 ] 的地区。过了这里,这一地区的较高处就是一片什么都不长的茫茫沙漠。  
  我所写的这部关于腓力的儿子、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历史,连同另一部,到此就告结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1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远征记功

很不错的资料,推荐大家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远征记功

此文是不错,只是太长了,发表在这里不妥,也未免可惜!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5 22:11 , Processed in 0.119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