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9|回复: 15
收起左侧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4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人大多谓宝钗为“封建正统女子”,我觉得不太完全。
    宝钗是现实主义者吗?我觉得不完全是,她的“现实”与贾雨村那种“现实”完全是两种程度,两种性质,比之元春犹未及之。宝钗的一言一行都试图合乎儒家“德、容、言、工”的标准。这一点就很重要,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不是这样的,不会成为“教条”的奴隶,比如“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比如“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他们的思想行为算是儒家吗?但这才是“现实”,宝钗的“现实”非此“现实”。.常常觉得宝钗就象某个历史时期的天真学生,在封建社会里,象宝钗这种人不会成为得力者,只能做殉葬品。有人说宝钗在那个社会吃的开,我觉得这是您太善良了,对污浊复杂的人世认识不够,总之,我不以为然。
宝钗的“现实”得到封建正统的肯定了吗?未必尽然。从游园时贾母批评宝钗屋里摆设“素净”,到贾政的“皆非有福之人”,还有凤姐的“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些都不能算对宝钗的认同。象宝钗这种人,我觉得雪芹批“山中高士”四字极恰。别说古代,就是现代,这种人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欣赏,统治者需要什么人呢?一种是象元春那样“母仪天下”的人,一种是象凤姐那样“好揽事”的人,一种是象张飞那样的勇夫,或许还有其他,但决不是宝钗这种。
    宝钗真的那么得人心吗?我觉得不会,她是即不取悦于上,也难相和于下。书上说,下人们都很喜欢她,我觉得这是表面现象,以宝钗对金钏,对小红的态度,时间久了,稍稍有心的下人都会对她敬而远之,这里面也包括袭人。
    宝钗家里是“老江湖”的薛姨妈和呆子哥哥。她很孤独,没有人能了解体会,她和惜春一样冷,但冷于惜春多矣。冷的那样残酷,让你几乎没有拒绝这种感觉的能力。她和平儿一样,但得不到象宝玉那样的理解,王昆仑在《红楼梦人物论》里对平儿的结语是“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她本身不想害人,但客观环境不会给她选择的余地……”宝钗知识丰富,其实对一切都是颇看得透的,但她却难以做出抉择,别说是她,就是百年后聪明的我们,恐怕也难以决断吧!
    所有这些构成了宝钗一生的矛盾与悲剧。
    每年重读一次《红楼梦》,对《红楼梦》的痴迷已经渗透到了我的灵魂血脉之中了。我也承认,或许国外有的作家的写作手法比曹雪芹更加高明,但我相信,只有曹雪芹做到了把华美的诗篇和深刻的哲理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首,也是小说创作的颠峰之作,它的文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当代红学家周汝昌教授曾经说过,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那就一定要读《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也就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历史上曾有众多的爱情小说,例如《牡丹亭》、《西厢记》,它们也是字字玑珠,词藻华美不在《红楼梦》之下,可是为何国人独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呢?因为《红楼梦》脱离了以往才子佳人的旧窠。
  宝黛的爱情有佳人,宝玉也算得上一个才子,从他所做的《芙蓉女儿耒》及《姽婳词》就可见一斑。但是曹雪芹又创造了一个比男主人公更有才华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我们从《红楼梦》看到了林妹妹魁夺菊花诗,重建桃花社,悲题《五美吟》的场景,它打破了女人靠容貌取悦男人老套,驳斥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从这一点上看,《红楼梦》就已经超越了任何一部古典作品。
 《红楼梦》最可贵的是作者描写的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彼此相知的基础上,他们爱的是彼此的灵魂。宝黛都是至情至性的人,他们心有灵犀,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在这一点上连我们现代人都自叹不如,尽管我们有了自由的追求爱情的权利。
  我看到的那些感人的现代爱情故事往往是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女孩的容貌,评价一个女子只是看她是否漂亮性感,所以我并不以为现代男子的爱情比得上宝玉对黛玉的爱。换了他是宝玉,大概更多的人会爱上宝钗的“雪白的膀子”,她皇商的显赫家世,她学得很透的厚黑学。既是美人,这个美人还能帮他往上爬,真是某些人求之不得的呀!而林妹妹体弱多病,尽管曾经有个好爸爸,可已经死了,尽管她有满腹诗书,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又有什么用?满腹诗书能当饭吃吗?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功利的爱情观,我们的爱情并不比宝黛的爱情更伟大!
  这也是我深爱《红楼梦》的原因,我不仅可以从中欣赏那些华美的诗篇,更重要的是可以看着这些青春如花的女子在大观园中今天哭,明天笑,好像多了一个知音,有了些心灵的慰藉。
  曹雪芹对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有条不紊,以各种人物的性格,语言,心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封建家庭的各种丑态。作者根据他们的不同社会地位而赋予他们不同的思想和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曹雪芹的写作功底实在是了不起。无论是人物的性格,语言,衣着,面相,还是场面描写,作者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一看便知。
  曹雪芹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文学功底,他“文备众体”的写作风格更是流芳后世。小说中有许多的诗、词、曲、赋、歌、谣、谚、诔、偈语、辞赋、对联、灯谜、酒令等等。以诗而论,就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打油诗、写景诗、叙事诗、谜语诗等,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如此丰富的文学表现形式在别的小说中未曾见过。
  只可惜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还未完成,曹雪芹就病故了。
 《红楼梦》一经问世,国人便争相购阅,明明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却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
好了,我也只能说到这里。如果你想看《红楼梦》一定不要只看一遍,那样,我觉得你还不如不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5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读红勿受程高伪续的误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楼主的看法独到深邃,非常赞赏!
    lz主要是从现行本红楼说的,正如“拐”说的,通常读解红楼都是只残本或者曹本原意。
    很好的位置,占个地方,回来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7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此书乃是"亡国败家之教训..."研之明理可也.过于深究其书无益,不如多看看<<史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下面引用由tramp00802006/01/07 03:02am 发表的内容:
    此书乃是"亡国败家之教训..."研之明理可也.过于深究其书无益,不如多看看<<史记>>!
    本人不以为然。此书乃聚集我中华浩瀚的文化底蕴,乃文学上的颠峰之作,深究其书对提高其自身素质有大大的帮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满纸荒唐言,一人一把泪。书里如何痴?读者个中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鲁迅说,因读者的眼光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读者都在心中有一个自已的《红楼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6/01/07 09:05pm 发表的内容:
      鲁迅说,因读者的眼光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读者都在心中有一个自已的《红楼梦》。
    先生所言及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楼主痴迷红楼呀,文章写的不错。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0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宝钗这个人物,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她吃冷香丸。如果不吃冷香丸,她就会病倒。有一次她抓住林黛玉的把柄,说黛玉看一些不合礼教的杂书,并说自已小时候原来也看非礼之书的,后来不看了。并劝黛玉也不要看。作者安排冷香丸这个情节,是有象证意义的。说明宝钗的本性也是开朗、率真的,她的之所以能“循礼”,是因为她定期吃了“冷香丸”之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6/01/10 06:53am 发表的内容:
      宝钗这个人物,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她吃冷香丸。如果不吃冷香丸,她就会病倒。有一次她抓住林黛玉的把柄,说黛玉看一些不合礼教的杂书,并说自已小时候原来也看非礼之书的,后来不看了。并劝黛玉也不要看。作 ...

    宝钗这个人物,《红楼梦》之冷香丸其名其药乃首创,精通医礼的曹先生费尽心机创此药其实是在暗示读者——宝钗不仅要用冷来压制,并且要受尽苦难。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或许这句话便是作者所云之苦吧,可惜后四十回高鄂并没有继续把此叙说详尽。
    “不合礼教的杂书”,先生所言是指《西厢记》吧。我顶喜欢。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都是有病的。宝玉的痴狂症,黛玉的忧郁症,宝钗的燥热症。宝玉每次发病都与通灵宝玉的得失有关,黛玉的病与木石前盟有关,宝钗的病与礼教有关。作者写这三个人的病,大有可玩味之处。也是其书魅力之一个方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U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继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7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对《红楼梦》之粗浅见解。望指教。

    宝钗吃冷香丸是想借此压抑自己青春时期的狂躁,但她也有春光泻露的时候,不然怎么会有宝钗扑蝶呢?这可是个与黛玉葬花一样著名的情节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3 15:17 , Processed in 0.0886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