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6|回复: 3
收起左侧

论中国饥渴的人力资源—人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夕竹残照在 2006/06/15 07:49pm 第 1 次编辑]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这句话出自商业片中的名言,变成了企业家,商业家,政府机关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关注并时常谈论的焦点问题。现代管理学中已将管理的方式落实到识人,御人的理念上。而当领导们纷纷引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快乐地将其赋于实践时,不觉中发现,“人”从何而来?又将去何处寻觅?这不仅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其背后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一.什么是人才,人才是怎样产生的?
人才就是品德和才能有机结合的产物。一个既具有高尚品德,又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才。完整很重要。当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下,不乏会有专业型、技术型等专项人才,但比较健全的、有才有德的人却不是很多,这是社会环境使之然。但,人应该永远向着最好的方向前进。因此,我向往美好的明天,所以要将目标定义为完整健全的人才。
    既然人才主要包括高尚的品德与杰出的才能两个方面,那么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它的形成。
      1. 高尚的品德:它是人思想的产物,属主观范畴,它的形成必然就在人的思想过程当中;它的由来也必然会是主观的思想。无论是外界的思想还是内在的思想。它的形成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人从出生开始头脑中其实是一片空白,我称之为感空。随着他不断的成长,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并且不断地理解与吸收,我称之为悟空。而能悟到有利于自身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知道人为何而生,学有所用;懂得真心去关爱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能成功竖立此种人生观的人,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
      2. 杰出的才能:它是思想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必须要符合主观适应客观的规律。主观是自身的才,客观是实际当中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是在工作中体现的,自身的才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在创造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能力。没有工作其自身的才能不会被发现与施展,更谈不上创造价值,能力也是一样不会体现出来的。人在工作中创造的价值越多,才能的体现也就越杰出。
一个既具有高尚品德,又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才。而我们的国家中可能连残疾的人才都不会太多,健全的就更微乎其微了。原因何在?一个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有四大发明与无数惊世古迹;车载的英豪墨客;如海的智士先烈;当前物质文明又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无人可用,当是一句笑谈可以。若果真如此,当引人深思!
    二.人才饥渴的原因
    1.中国重点培养式教育无法创造出太多有高尚品德的人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又经过长年战争,现有能够利用的资源贫脊,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财富,而众多的人口无法就业于有限的实际工作。这就需要想办法,在一段时间内,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工龄,起到了延缓就业紧张,填补内需的功效。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质量不高,甚至没有水平只追求价值的应需学校,并且壮大着。国家重视教育却也包容了不足。目的在于重点树立几个重点学校,专业学校,寻找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国家有用之人才。其他学校任其生灭。而这些学校诸如,北大,清华,南开,复旦等知名学院,确实也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之人才,但令国家失望的是,大量学有所成之人,却远付海外施展才能,为他国创造价值去了。原因何在?重于授业,而忽于传道也。学校不注重思想教育,使得学生为学而学,形而上学,成为一个个人体机械。进而失去了人的很多感情。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私欲与拜金主义使得人心冷漠,进而使国家失去了很多人才。人才流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生存的环境,进而不能尽其所才,用其所能,无奈而去也。更加失败的就是那些无用之学校,无心于教育之”老师”,只顾寻欢作乐之“学生”, “老师”培养了众多的无用之人。一部分“学生”更成为社会的垃圾,为害社会。
    2.重利轻文的社会环境更抑制了杰出才能的产生。
  在疯狂创造物质财富的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制度,不建全的法制,过多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合理,不公平的用人机制,相互缠绕着有特色地抑制着人的才能。
  ①、从哲学角度分析
  精神文明与物文明是矛盾的统一体。相符相承时,必然推动社会发展,相离相背时,必然阻碍社会发展。因此,过大的追求物质财富积累,而忽略、不重视,甚至违反道德观,就必然会减缓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所说的这种减缓从主观上说是人们盲目追求利益,成功者不知不觉中树立的强烈的拜金主义思想,失败者不由自主地消极抑郁,在压力与无奈的情绪里挣扎。实现梦想的有钱人,大多会产生享乐主义与自大精神。烟花柳巷中醉生梦死,豪赌大烟里寻求快乐,捉弄别人来展现自我,无视道德唯所欲为。在追求不到金钱的过多失败者中又产生了过多的消积情绪,抑郁思想。如: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迷信颓废,自报自弃。这些不良的精神与思想充斥着社会,在此种情况下,精神文明纵然不减少也不会有过多的增加。
从客观上讲,物质增加需要人去创造。人大量的精力投入于物质建设与财富积累中,必然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精神上的升华。再加上大量的工作使其精神疲惫,亚健康与疾病慢慢地吞食着我们,有的甚至耗尽精元。这使我们的精神更加脆弱,过多的工作压力,不建全的法制,多元化的制度,不良的社会风气。更损害了人的身心,使其很难感受到高尚的品德,更不要说做到了。这也引出了第二个观点。
    ② 多元化的制度,不建全的法制,不合理,不公平的用人机制
  五千年的封建思想与传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间消逝,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延袭着这种思想与制度,
  用人为亲,世袭制的封建传统思想,深深影响着用人单位的各级领导,使其产生了偏激的思想,更加重了私欲心。进而使所用之人,局限性过大,再加之领导的偏爱与下级的畏惧,使其所用之人素质不高,层次较低,甚至用一些无用或是奸邪之人。例如:家中有高官,子女在外经商,进而产生了相互协作,公饱私囊的现象。子女的经营来源全部由此官员照应所得,这不仅使公有资产大量流失,更破坏了社会的有序竞争。无能用无能,更为无能,私欲加私欲,唯有私欲。此种之人为官,为害一方百姓;为商,乱世间名利;为吏,祸万家欢娱!正是这些无能之人,用人只看一纸空凭,不念真才实学;正是这些无能之人,用人只听得阿谀奉承,不忍听忠言良策;正是这些无能之人,欺贤妒能,压制人才。使得有才之士难以发挥其才能,偶尔几个冲出重围的,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求生发展不容易,对下属要求严格或苛刻的性格。进而也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也正是这种艰难的环境,使得人人自危,都保守着自己那些可怜的才能,互相猜疑,相互利用,时常争斗,使得人在做工作时只能三分用功七分围人,举步为艰地前进着...这些种种使得有志之士无用武之地;有智之人无展才之所;圣贤之人隐于市野之间;英雄之辈没于荒草坟中。人空有才而不得志,志空赋人而不能展,所谓“才能”不能在主观适应客观这一道理中得以体现。不过是句空谈,实际当中更不可能产生太多的人才。
    人也是动物,动物都有求生的欲望,更有贪婪的野性。在优胜劣汰的动物世界中,生存是残酷的。在千万年的变化中,很多动物都从此消失,仅存的也大多在逐渐减少,而如今充满地球的人类是各种动物中最昌盛的,人类称自己为高级动物。他之所以如此强大昌盛,就是他有自己的思维,他能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各种欲望;种种贪婪;减少杀戮;团结互助;协调发展;用爱心来培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智慧,使这个社会更和谐;更纯净;更美丽。让它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乐园,以达到更好生存的目的。而如果过于追求私利地改造自然,自然也会给其应有的惩罚。人也会恢复动物的本性,我们称之为野兽。到头来只会落得一无所有。以史为荐,人类社会唯有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的时代,方有盛世强国。
    三.改变人才需求现状的方法。
    1.从教育方面大力培育有高尚品德的人
  ①、鉴于现今中国人口仍然较多,并还呈上升趋势,可以还实行重点培养式教育,但是,此重点非彼重点: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高校,当以确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已任。宏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优良传统;培育一颗真,善,美的爱心,为人才的产生做好思想工作。这里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老师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学校应当再重新设立思想品德这门学课,选德才兼备的老师来任教,循序渐进地开导与指引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让学生在伟岸高尚的人格魅力下茁壮成长。(这里的学校是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所有学校),只有这样重点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更多的为国所用;普通学校培养出的人,也都能为个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出他应有的贡献,因为他的心是高尚的。
  ②、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协调管理的能力,艰苦奋斗之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改变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人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与爱好时,方能开始云了解它,进而喜欢它,最终在这个领域创造出其应有的价值,为个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些就是大学生在二年级时,学生一般便完成了公共课程,并多少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相关专业的企业可以让此项专业的学生到该公司去免费或是低费实习。这样,既节省了企业成本,学生又能得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中体会自己对此专业的喜好程度,并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定出规划。在大学生后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学完一门专业课去公司实践一次,也可利用寒暑假统一实践。同时还可以选择别的专业公司去实习,以便尽快尽早竖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才能的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指向。
    2.在社会中树立“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人才指导观,积极创建适应人才产生与发展的温馨就业环境。
   “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积极发现工作所需要的人;合理使用工作所需要的人;关心爱护工作所需要的人。使人们在工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协作。使得工作中的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心灵共享。进而出色地完成工作,既创造了社会财富,又体现了杰出才能,更能构建一个精神物质共同发展的温馨社会。
  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品德,重视人的智慧,承认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人的素质。主要应用于领导层:首选是领导的选拔,方式应以实践考察与不记名投票为主,领导任命为辅的方式选拔各级领导。尤其是人事部门的领导选取,应当看其日常在单位与上下级人员相处关系,业务水平,素质表现如何。以不记名形式,让单位各级人员投票推荐,来证明其实践工作能力,再加之上级领导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任命来完成干部选拔的工作。这样的干部才能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量才而用,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以人为本”。
  其次是以文化凝聚人心:通过学校,媒体,报刊及社会各个层面来引导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如诗词、散文、小说、历史、音乐、戏曲等,从中净化心灵,培养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尤其应该多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几千年的文化流传至今,全都呈现于纸上。如果现代人能够深层地理解其文字含义,使其转化为精神思想。便是跨越时空地追索古代哲学,这几千年的兴衰成败、荣辱悲欢、得失离散。将会让民众了解祖国,忠爱祖国,深深地凝聚国人之心。为实现“以人为本”创造思想条件。
  ②、团结协作: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创造出温馨友爱的工作环境;才可能团结,才有协作。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学习。时间一长,彼此间有了信任、有了默契、有了友谊。而后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团结一致。变不完美的人为完美的集体;变多样化的力量为有实力的公司;变多元化的文化为“团结协作”的理念。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发挥人更多的才能,实现温馨合协的美好社会。
    客观的事物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人有着可以改变客观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地掌握与运用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智慧,“团结协作”地创造财富,发挥才能,体现合协,最终实现适应人才产生与发展的温馨就业环境,建造一个美好温馨的和协社会。
    四·以点滴聚溪流,会溪流为百川,纳百川成沧海·
    ①、以点滴聚溪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学习“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的理念,培养一颗真、善、美的爱心,无私地贡献自己全身心的力量为自己的家、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祖国·
    ②、会溪流为百川, 纳百川成沧海:国家可以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培养与落实道德建设,素质教育。突出一个个人来带动一个学校,竖一个点型来带领一批学校,抓好一个区域来感召全国的教育行业。真正培育好我们的新生力量。实现人思想上的高尚。·
对于企业也是如此,不论是从用人机制方面,还是从道德教育方面,都可以以点带面,会溪流为百川。我们的经济就是从经济特区搞起的,至今所获得的成功,不言而寓。为什么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如此搞下去呢?水是点滴而成的,溪是流水所聚,川为百溪会成,海纳万川得形。自然如此,社会也是同然:一个文明人,一个文明村,一个文明企业,一个文明城市,一个文明古国。只要把它们用道德去培育,用智慧去联接,用心去凝聚,必会成沧海之势。其力量是惊人的,其资源是无尽的,其生命更是伟大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用抽象的语言精妙地解释了万象自然变化之规律,人发展之路,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已的智慧,加深自我的经验的同时;不断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规律,体验自然规律,最终能动地运用自然规律来帮助自我更好地适应自然的前进之途。所有新的事物,新的法制,新的制度,也都需要人去了解,认识和运用。古往今来,人类总体还是不断前进的,虽然在过程中有错误、痛苦、甚至还有所失。但他们都能制于死地而后生。中国人在五千年历史中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改造事物的能力更证明了此点。中国人的灵魂里已深深地铭刻了一种道的思想。这是一种传统的继承,一种历史的孕育,一种思想的延续。相信优秀的中华民族不光是在人力资源这一领域会有所突破·也一定会战胜发展路上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国饥渴的人力资源—人才

你提出的几個問題确實是存在的﹐但你所講的解決辦法是比較空洞的﹐很像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一家之言﹐樓主涵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国饥渴的人力资源—人才

谢楼上的同志指出空洞,自我感觉还能写的更细,但就更没人愿意看了。哈哈。
待我有时间不断地充实吧。其实应该是相关的人士来充实,哈哈。问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6-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国饥渴的人力资源—人才

    很不错。
    窃以为,还有很多可以补充的,大家一起来补充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3 10:19 , Processed in 0.0733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