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1|回复: 4
收起左侧

[转帖]战争,不能从历史课本上走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3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日起,北京市6.7万高一新生将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对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新教材未把其列入必修课本。
  在高考定终身的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几十年来没有太大改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确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步子一下迈得太大,则有矫枉过正之嫌。比如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列为选修课程,则意味着这部分内容将退出高考命题范围,学生有可能选而不修,造成这部分历史的空白。
  实际上,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就有不同声音。不少专家表示,两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中一个有分量的内容,新教材未把其列入必修课本,必然影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关注。一些一线教师也表示,在必修教材中删除世界大战的内容不仅会造成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欠缺,而且也为学生理解战后历史造成很大困难。
  这些意见并非杞人忧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战争的遗忘,从长远来说,犹如温水煮青蛙,最后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当前社会,文弱之风,奢靡之风有朔风渐起之势,整个社会缺乏尚武精神——我们这里说的尚武,并非好勇斗狠,而是勇于为民请命,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治国平天下。中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如果对战争的残酷缺乏认识,如何指望这一代面对真刀真枪的竞争?鲁迅先生说:“以过去和现在铁铸一般的事实预测未来,洞若观火。”我们有何权力抛弃历史?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千百年来,人类对和平怀着梦想;千百年来,和平的梦想又总是被战争打破。杀戮和毁灭之所以成为梦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上几乎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崛起和强盛,总是与征伐、杀戮和资源掠夺紧密相连。两次世界大战,也都是由列强争夺霸权、妄图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
  今天,我们提出和平崛起的宏大构想,这是一个全人类都未曾探索过的命题。如果我们的年轻人缺乏对两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如何让他们明白保卫和平环境的重要性,又如何让他们真正理解和平崛起的历史意义?
  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应该是负责任的,也应该是理智的和睿智的。战争,不能从我们的历史课本上走开。
                                 【2007.08.31 09:52】 来源:江南都市报   作者:吴志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8-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战争,不能从历史课本上走开

    历史,偶个人认为,近现代史,尤其是屈辱史一定要必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3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战争,不能从历史课本上走开

    好个教育部!真是“手柔、腿软、身段美”啊!没有大梁骨的下一代能站起来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31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战争,不能从历史课本上走开

    遗忘历史就等于背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3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战争,不能从历史课本上走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战争的遗忘,从长远来说,犹如温水煮青蛙,最后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当前社会,文弱之风,奢靡之风有朔风渐起之势,整个社会缺乏尚武精神——我们这里说的尚武,并非好勇斗狠,而是勇于为民请命,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治国平天下。中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节点,如果对战争的残酷缺乏认识,如何指望这一代面对真刀真枪的竞争?鲁迅先生说:“以过去和现在铁铸一般的事实预测未来,洞若观火。”我们有何权力抛弃历史?”

    赞同!个人认为现在应该加强民族爱国教育了,历史应该作为一门主课和民族爱国教育结合起来,尤其那段屈辱史。我看到接触到很多年少的孩子都淡漠了,好像不是自己国家的历史。是到了非加强不行的时候了,从来没有永恒的和平,政客鼓吹的甚至写在书上的再甚我们感受到的和平,是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而两次世界大战不入高中必修课本,令人惊讶。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呼吁有多少作用,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7 23:16 , Processed in 0.0750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