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5|回复: 5
收起左侧

[原创]别解诸葛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不思蜀”的意思,大约是讽刺人没心没肺,时过境迁,忘记了“阶级仇,民族恨”,实在无可救药了。此典出于《三国志》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故事。
想当年,刘玄德好生了得,一个卖草席的个体户,在汉末动乱中,趁火打劫,混水摸鱼,用尽泪水和装“熊”,笼络了一批社会闲杂和氓流,谋得了西蜀锦绣河山,就连曹操也都刮目相看,夸奖他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就你和我哥俩啊。可是,他生的那孽障阿斗却不争气,将这江山社稷拱手相让还不算,而且闹出了这段流传千古的笑话来。刘皇叔倘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叹。   
这个故事发生在阿斗降魏、举家东迁洛阳以后。却说那天司马昭闲来无事,通知“答应”同志,要请统战对象阿斗先生“咪系咪系”。此时吴国尚未归顺,司马昭想做个“秀”,与阿斗先生亲切会谈,请媒体宣传一下,以示自己胸怀博大、待人宽容。阿斗先生如约赴会,悚悚然如履薄冰。司马昭关怀备至地问,想蜀国吗?阿斗先生如芒在背:这里好,这里好,样样都好,想什么蜀国呢。  
后人点评历史,批评阿斗先生如何“不肖”,如何“败家”,于是就有了“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一说。但也有不以为然的,比如明朝首辅于慎行就在《读史漫谈》中说过:“禅(阿斗)之不能归蜀,不待问也;有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曰‘此间甚乐’,则昭见庸劣,坦然不复疑也。”于先生是从常理推断这件事的。他认为,不思蜀,是假话;说思蜀,就有性命之虞。阿斗先生这么说,其实是不得已中的灵机一动,轻易地骗过了司马昭。真正的笨蛋该是司马昭同志呢。  
阿斗先生已无法回答于先生,但说他管理不好国家,是一个庸才,却不为过。那年考大学,吴小七他爹臭我说:“老母猪也想开飞机!”用在阿斗身上比我还贴切。不过,要将丢掉这江山社稷的责任都算在他头上,却似不公。学了多年辩证法,我知道,事物是复杂的,是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蜀国的灭亡,说到底,诸葛先生也脱不了干系。  
诸葛先生羽扇纶巾,雄才大略,我是极其佩服的。年轻时读《三国演义》,看他未出隆中纵论三分天下、舌战东吴结成统一战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壮心不已等,觉得“少不看《三国》”真有些道理,不禁生出了些许“尿性”的“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来。特别是读到孔明强撑病躯,“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时,更是潸然泪下,不能自已。但是,我也有很多不解,比如“七星坛借风”、“五丈原禳星”,就不是那个味儿。那东风是随便可以借的?那禳星就真能延年益寿?说句大不敬的话,我那时脑子里竟活脱脱地崩出一个“妖道”来。而对他要杀魏延一事,就更不敢理解和苟同了。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说,魏延同志弃暗投明,杀了长沙市长韩玄,反正了过来。他因为“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才暂时在伪军韩玄手下讨口饭吃。这不仅没有错,而且可以说是理想远大、革命意志坚强。但诸葛先生却与他过意不去,说他“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这下马威也真好生无理。法正背主、投奔刘备时,可是诸葛先生引为知己、亲密有加、大力提拔的。刘备被撵得惶惶不可终日时,又是他出馊主意,劝刘备忘记旧恩、黑心挺进西蜀、消灭刘璋、占领益州的。这种君子小人都做、对人对己不一致的薄幸寡恩,能让魏延服气吗?在刘备一再求情下,他才留下魏延一条性命,但却不忘谆谆告诫一番:“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典型的一个“斩监候”。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小说者,戏说也,本不足信。但长成以后,阅了点事,觉得这里面有些猫腻,值得考究。后来看正史《三国志》,那可是“笔笔有来源,句句有交代”的,还真印证了这一想法。虽说《三国志》中没有诸葛先生要杀魏延的这段故事,但他们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却是事实。可以说,魏延最后“不得好死”,是诸葛先生一手炮制的,小说添上这个情节,大约是为了说明魏延死有余辜,是其一贯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同时,一抑一扬,将诸葛先生捧到了永远正确的高度上。
  
刘备同志千古后,诸葛先生军政事务一把抓,权重一时。在谢世前的12年中,他穷兵黩武,六出祁山,每次都是“粮尽退”、无功而返。这些失误,自然会遭到一些非议,动摇其领导地位,影响其执政能力。而魏延却足智多谋,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数有战功”,深得刘备器重。木秀于林,本来就遭人忌讳,可魏延同志却不省油,上进之心迫切,一意孤行,经常向诸葛先生提些不同意见或建议。诸葛先生虽然在《心书》中倡导“战欲奇,谋欲密”,但其谨小慎微的性格又决定着他不能大胆采用魏延的“奇战”。不幸的是,这“奇战”却经常正确、管用。为此,魏延就气不打一处来,背地里牢骚满腹,诋毁领导不会打仗、自己空有才能不被所用云云。而杨仪等一班马屁精又唯恐天下不乱,添油加醋的将这话报告了诸葛先生。诸葛先生心机深而诡谲,知道自己不过是料理政务的书生政治家,用兵打仗却是大外行。忌讳的结果是,魏延同志从此坐上了冷板凳。当然,魏延“性衿高”,不善团结同志,也是其“取祸”的原因之一。  
建兴十二年秋,诸葛先生将魏延排除在外,在秘密与杨仪、姜维等商量退军事宜后即病逝。杨仪历来与魏延不和,这次终于等到了机会,一番策划,魏延便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死定了。当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时,杨仪“自践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乎?’,遂夷三族。”  
杨仪无所顾忌,赤膊上阵,发泄私仇,连起码的为官风度都没有,可见领导水平一点也不高。这个泼皮怎么会被诸葛先生临终嘱托、委以重任呢?唯一的解释是,诸葛先生痛恨魏延,听用小人,拉个人山头。他并不是不知道魏延与杨仪的关系。  
蜀国灭亡的原因很复杂,但诸葛先生听用小人,不善团结,不善网罗人才,穷兵黩武却是重要的原因。姜维、马超那厮本就不忠不义,杨仪、费褘也是心胸促狭,阿斗同志即使“诸葛再世”,能耐再大,面对战将如云、兵强马壮的魏国,恐怕也回天乏术。百年树人,说的是人才要早培养、早储备。后来出现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惨淡局面,其实就是诸葛先生不善用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如此看来,诸葛先生难说是旷世奇才,他的大大风光,其实来源于他的精忠“扶刘”。中国自宋以降,大部分的时候,都被外族压得抬不起头来。民族矛盾激烈的时候,总是强调一致对外,要有个领导核心。在当时,这核心就是“正统”的皇帝。三国故事为什么滥觞于宋代,出现“尊刘抑曹”的主题,就这么回事。刘备是皇叔,就该“正统”,他的敌人就该是乱臣贼子。是“正统”,人品就好,本事就大,伙计们就棒。不然,怎能成为学习的榜样?于是,不管曹操们是否做过,所有鸡鸣狗盗的事都通通赖到、栽到他们的头上。“为尊者讳”,这种无知的观念,就是咱们最简单、最通用,也最乐此不疲的传统。诸葛先生因为这观念,形象日渐完美、高大,事情没做好,不是本事差,而是天意不可违。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诸葛先生一贯正确、永远正确,即使是“错用马谡”,也被他反面文章正面做,将自己塑造成了大义灭亲、至仁至义的光辉形象。虽然“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锦囊妙计出神入化,连一具僵尸都吓得司马懿跌尿,但却只开花、不结果,劳而无功。虽然雄姿英发、从善如流,但却忧心如焚,哀叹天不佑蜀,只好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自慰。
顺便说一句,这“鞠躬尽瘁”的名言,诸葛先生可没有说过,那是后来张俨在伪造《后出师表》时替他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别解诸葛亮

不肯放权,累死自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别解诸葛亮

一篇嘎味解析,用词幽默,视角独到。
对楼主原创加重一眼,欢迎再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别解诸葛亮


君迁子这厢对二位有礼了。
请多关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别解诸葛亮

下面引用由君迁子2008/03/01 22:45 发表的内容:
诸葛不亮先生羽扇纶巾,雄才大略,我是极其佩服的 ...
这话我爱听,嘎嘎``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别解诸葛亮

    下面引用由babylionfay2008/03/01 23:26 发表的内容:
    不肯放权,累死自己.
    嘎嘎~fay姐~~冤死亮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17:21 , Processed in 0.0732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