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回复: 2
收起左侧

道是无情却有情 ---浅谈无情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是无情却有情
                   ---浅谈无情对
对联中,有一种颇富情趣的“无情对”。这种对,出句和对句各自通顺成章,但对句的每个词依其在句中的本义,并不能与出句相对,必须对每个字来一番别解,方能与出句相应的字形成“关系户”。例如,“三星白兰地”是一种酒的名字,有人对以“五月黄梅天”。乍一看,荒诞不论。但如果脱离每个字在句中的特定含义,而是用其另一个意思的话,却是一副妙对了!
由于需要“偷换概念”,无情对通常是谐对。因为上下两句文义必须毫无关联,而且两句在句式、意境、风格上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每字依另一种意思又能与相应的字丝丝入扣,则这联就越精彩。如有一句古诗曰:“公门桃李争荣日”,竟有人以三个国名对之:“法国荷兰比利时!”
有人认为无情对为张之洞所创。据说,张之洞一日在陶然厅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为什么呢?“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量词,亦可作动词;“休”、“不”、“定”,皆为虚字;“纵”、“相”、“安”,皆虚字(“纵”别解作“纵使”之“纵”;“安”别解作疑问词,都可看作虚字);“斧”、“干”、“刘”,则皆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对,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最后,张又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一位客人说:“若要无情,除非阁下的姓名”。众皆大笑,盖以“张之洞”对“陶然亭”也。
其实,“无情对”早在宋时就出现了。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就记载了嘲叶广文的一联曰:“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
明李西涯的无情对,机杼与龚略同,但因是实事,更出名。据《古今谭概》载:李西涯居政府时,庶吉士进谒,有言阁下李先生。公闻之,既相见,因曰:“请诸君嘱一对,云‘庭前花始放’”。众疑其太易,转思未工,各沉吟间,公曰:“何不对‘阁下李先生’”,相赞而笑。
又如,天津某富翁悬一联对云:三径渐荒鸿印雪,或对以:两江总督鹿传霖;曾有人以清末光绪皇帝的爱妃珍妃的脸型出一上联:“珍妃苹果脸”,有人别出心裁,竟以国家名称相对:“瑞士葡萄牙”;其它诸如:“穿五品青天褂”对“卖六味地黄丸”、“紫苏草乱”对“乌鲁木齐”、“普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对得工整而俏皮!
前面说过无情对通常是谐对,完全是一种文字的游戏,它是从“字面对”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但若能对得工整,又能指事贴切,那就能在既相对又相谐的表象背后,领悟到指桑骂槐、说东道西的艺术情趣。“道是无情却有情”,有时信手拈来,别开生面,足以叫人倾倒的。
(孙伟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8 01:5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4-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无情却有情 ---浅谈无情对

    有趣,领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无情却有情 ---浅谈无情对

    好贴!
    建议辑入《雅居对联资料库》,以便大家参考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2-18 10:17 , Processed in 0.0720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