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略论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问题
肖大志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句,四字句是汉语中最常见的句式。同样,四字句也是对联中最常见的句式之一。一般来说,对联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为最多。而在这三种句式中,由于五言、七言句式,同时也是近体诗的句式,而对联的平仄要求,有许多与近体诗相同,甚或脱胎于近体诗,因此,在联律中,五言、七言句式的平仄要求相对是比较明确的。相比之下,四言句式即四字句的平仄要求,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太明确。鉴于此,本文拟对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问题略加探讨。
本文的主题是讨论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问题,但是,要论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问题,则必须联系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这个问题。我在《浅谈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一文(发表于《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3年第10期)中说:“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两个基础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则自不必说。”
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问题,之所以要联系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础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同的行文节奏,使得句子中的音步位不同,因而对平仄的要求不同。
所谓节奏,主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同样,对联的音步也是多以二字为一音步。同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四字句(含四言联)的行文,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样也是以二字为一节奏。换言之,四字句(含四言联)的节奏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2-2”交替的模式。相应的,其音步,大多数也是以二字为一音步。因此,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安排,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2-2”交替的模式。如: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奔来-眼底
注到-心头
居高-临下
致远-钩深
万家-忧乐
四面-湖山
这种模式的四字句(四言联)无疑是最多的,不一一列举。当然,也有少数“2-2”节奏,句中平仄并不交替的,如:
城郭-犹是
王孙-不归
月明-如昼
江流-有声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也有以一字或三字为一节奏的。因此,四字句(含四言联)的节奏模式,在有的情况下,就是“1-3”交替或“3-1”交替的模式。相应的,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2、4位置上。因此,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就是“1-3”交替或“3-1”交替的模式,按照对联平仄规则,在1、3、5位置(尤其是第1个字)往往不论平仄,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平仄安排,就比较宽松,一般只在句脚讲究平仄。
四字句(四字联)中,“1-3”模式也是比较常见的,如:
伴-百年树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成-一家言
持-智慧剑
发-菩提心
在这种模式中,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但第一个字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在四字句(四字联)中,“3-1”模式则相对不多见,如:
达于义-者
穷极道-时
西江月-下
南乡子-前
龙华树-下
兜率宫-中
若耶溪-上
山阴道-中
这种“3-1”模式与“1-3”模式的平仄要求基本一样,即: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但第三个字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还有“1-2-1”的节奏模式。如:
金-不是-矿
果-并非-枝
鹿-归于-野
色-即是-空
不-思议-也
可-析求-乎
与-朋友-共
近-圣人-居
这种“1-2-1”模式与“1-3”模式的平仄要求也差不多,即: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但前面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四字联中,还有“1-1-1-1”的节奏模式,即把四种事物并列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平仄宽松类型的,一般只要求句尾平仄相对,当然,也可以在句中平仄交替。如:
喜怒哀乐
苦辣酸甜
河池泉井
衣食住行
东西南北
春夏秋冬
望闻问切
疾苦疮痍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还有的节奏并不很鲜明,或上下联节奏不是严格一致。如:
秋之为气
瑾其可怀
登斯楼也
我其仙乎
毋自欺也
何忍负之
亦莫说有
不可言空
其幸远矣
呜呼哀哉
因此,这些四字句(四言联),其节奏就很难明确划归“2-2”模式、“1-3”模式、“3-1”模式或“1-2-1”模式,这种节奏并不很鲜明的四字句(四言联),其平仄要求与“1-3”也基本是一样的,即: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其余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还有一种比较多见的句式,就是“2-2”排比兼重字句式,其平仄要求与“1-3”模式等基本相同,即:句脚要讲究平仄,但句中(第2字)平仄可论可不论,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重字在第1、3位置,则2、4位置一般要求平仄交替。如:
我行-我素
若即-若离
有声-有色
无我-无人
不增-不减
即色-即空
当然,这种句式下,也有2、4位置平仄不交替的,一般关系不大,不必勉强。如:
六月-六日
秋雨-秋风
善颂-善祷
美奂-美轮
如露-如电
能受-能持
反之,如果重字在第2、4位置,则无法要求在2、4位置本身进行平仄交替。如:
诗债-酒债
名心-利心
今夕-何夕
君知-我知
学好-便好
知难-不难
如是-如是
善哉-善哉
另外,汉语成语多是四字句,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有一部分就是运用成语,不管是什么句式,凡是运用成语的四字句(四字联),则其平仄要求一般都比较宽松,根据成语本身的平仄情况,句中平仄可以不论,但是,句脚一般还是应当讲究平仄。如:
天造地设
海潜空飞
伯乐相马
叶公好龙
颠倒黑白
混淆是非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还有一种情况,即多个四字句连用,这种情况下的四字句,一般是排比句式,且大多同时运用句中自对的手法。如:
人称其才,我称其德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无狂放气,无道学气
有诵读声,有纺织声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篙素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由于这种情况下的四字句连用,本身就是特殊句式,因此其平仄要求一般也比较宽松,各分句句脚平仄能相对即可,句中平仄可以交替,也可以不论。而且,各分句之间的句脚平仄要求相对也比较宽松,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2-2”交替的模式,也即句中交替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句脚的平仄要讲究,而且句中(也即第2字)的平仄也要讲究。换言之,就是整个四字句(四言联)不仅要求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而且要求当句之间平仄交替,除非是排比兼重字句式可以例外。另一类则是以“1-3”节奏模式为代表的非句中交替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对平仄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只在句脚的讲究平仄,其余位置则可论可不论,大多不论,同时,一般只要求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不要求当句之间平仄交替。而且,总的来看,四字句(含四言联)的平仄要求,相对五言、七言等句式,是比较宽松的。
以上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诸方家批评指正!
注:文中所引四字句或四字联,不一一注明出处或作者,并统一写成上仄下平收尾。特此说明!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