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顽石 于 2011-9-10 07:17 编辑
南方农历七月以后,水果开始多了起来。这时候最受欢迎的就是龙眼了。当然早熟的龙眼在六月底就开始有了,但那些矮化改良过的龙眼老人们似乎不太感冒,用他们的话来说:没有什么龙眼味!老人们其实还是喜欢土龙眼,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高树龙眼。 高树龙眼的特点是甜而多汁。但它果小肉薄却是不争的事实,最大的缺点却是高,不容易摘取。所以经常有人说,吃龙眼不足为奇,摘龙眼才是真本事。 我家院子里有两棵龙眼树,那还是我在五六岁的孩提时代用吃过的龙眼核种下的,一晃已经快三十年了。两棵树高大约在十五六米之间,从94年就开始挂果。当时我个子还没完全长成,身体轻,灵活得很,龙眼都是我爬上树去摘的。记得第一次摘那树上的龙眼时,我坐在树顶的枝丫上,一只手臂穿过树枝环抱紧,一只手探过去拉远处的树枝,扯过来后连枝带叶折下来,放进篮子,再用绳子吊下去。那时仗着身体灵活,很是在树上炫耀了一阵,做了许多高难动作。奶奶在下面看见直急得跳脚。风一吹过,我的身体随树枝摇晃起来,她就在下面叫着:“唉,小心一点!不如下来吧!”等到我下去了,她又嘟哝着说:“那么危险,,以后都不要上去摘了。吃肉不如养肉。” 自98年后,就没在家摘过龙眼,我那时去了广州工作。龙眼也就没人摘了,很多时候是任它掉下来。这种情况一直到2008年我回家结婚。那年龙眼成熟时我上树去摘了一些,一半自己吃,一半送了妻子娘家去,很大一部分就挂在树上直至掉下来烂掉。以后两年是小年,加上儿子出生,又让龙眼在树上烂了。 今年龙眼是丰年,从街上一开始有龙眼卖,儿子就盯上自家的龙眼了。一有空,小家伙就跑到院里望。我一到家,他就拉我出去指着龙眼说“爸爸,眼眼!” 终于等到农历七月七,龙眼也熟了,可以摘了。今年摘龙眼最大的不同是多了一项工具—一根带有长3米直径2厘米钢管的剪子。这下子摘龙眼方便多了,矮一点的可以直接剪了夹下来(龙眼直接掉地下会摔烂),稍高一点的可以架上梯子去剪。这时候最高兴的却是儿子,他跑前跑后可欢了,龙眼倒不急着吃了。可是毕竟树太高了,树梢部分的龙眼架上了梯子剪子还是够不着。于是我又得上树去了。终究是年纪大了点,身子也长胖了,上树灵活性大减。上到了树顶,我已经是气喘吁吁了,手也开始有点发抖了。当把身边的龙眼摘完后想再去摘远一点的,却发现再也不象十几年前那样容易了。先是细一点的树枝踩上去后晃得厉害,最麻烦的是手发抖,力气也不行了。虽然剪子可以剪到,却由于枝叶的阻挡拿不过来。而小家伙还一如既往的活跃,一看到我摘到龙眼就在树下拍手欢呼,就是不肯走开。看到这种情况,也出于安全考虑,我只得下来。 回到地上,望着树上够不着摘的龙眼,再看看活泼的儿子,心想:兴许十年八年后这树顶又会留不住龙眼了吧!或者,该轮到对儿子重复奶奶说过的话:“吃肉不如养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