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会被删,权且牢骚
对对子,不是对联,释远说得好,能作联,当以能否挂门立楣为准.对子不是对联,里面包含的更多是写意,娱乐.就象日记与作品的区别.对者,分拆字对,叠字对,同音对,双关对等等,之所以要说等等,因为它不限规格,很多规则都是后来者创作的,这样才有发展,才有提高,当然说得通俗点,这样才够娱乐,对对子讲的是娱乐,不是拧眉深思,是轻松写意.
同意对同意,同词性对同词性,连起来又顺通,才是好对,对子考较的是内涵,渊博,历史,地理,脑筋急转弯甚至八卦等等等,正因为包含种种,才有乐趣.举个例子,比如:水若兮出:有才八斗不称臣,有人对:无米半缸未折腰,字词都对,可不成意义,或者说意义牵强,才高八斗,俯首称臣,没见过半缸米折腰,更何况无米,未折腰,更不通(非打击,只举例).这种情况很多,但是,不是说,这样就不能玩对子,最起码,这个对已经基本符合了对对子的意思,有意思,就有乐趣,至于想精,当然要多玩.早些年玩对子,有很多朋友,对得流里流气,但意境深远,特怀念.后来又去旧地,碰上一群似乎是文学出身的,开口某兄伊人,闭口当浮一大白,当与日月同辉,酸腐.出对的和对对的基本上是风花雪月,词不达意,还互相恭维,看着闹心,就少去了.
不是说,对对子就不能对古文,更不是说对对子不能风花雪月,但是被人反复了千多年的东西,离人心上秋,为对强说愁,感慨,费解,做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当然还有无奈,也许中国武功就是这么失传的罢?或者现在应该跟些香港仔叫功夫?一顿呸
对对子是种娱乐,我们在娱乐中升华自己,记得国内刚放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出了个对,叫贞观之治唐国强,后我再出时,有人指我抄袭,叹一下,不表这支,单说另头,前阵子在对联聊天室聊天,有个人对西安世变张无忌,不工整么?也许,不好么?谁说的?我相信在对子里找到乐趣的人,绝对不会指责把对子和现实和现代联系起来.类似的还有很多,不列举,也许突发灵感就来了,这也是对对子的乐趣之一,古今谈完,说说俗雅,对对子是很民间的,很大众的,既然谈不上一定要古韵古风,也就更谈不上一定要雅,没有谁规定一定几言几字,甚至不一定是中文.正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留给我们太多东西,我们更不该只是守成,说到这,好象有点大了,仅仅是对 对对子的一点感慨.起因嘛,简要一下,我出对:我找抽,某管理员删了,我回:理由,他回:与对联无关,我回:我拆找和一撇,撇就是抽.他回:白话无意义,因为不是针对,我不提名字,我反感的,只是这种现象.我们并非古人,我和人说话习惯也并不会用,我无事,兄何为此?之类,但是奈何一些地方,一些人,把某些事情限定了规格,就好象我到了pub但一定要用酒盅来点一些酒精混合饮料,不自在得很.
这里不错,经朋友介绍,刚来,现在,这类地方的确少了,不过,也许真的不太适合我,按照规矩,此致 牢骚 敬上百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