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5|回复: 3
收起左侧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在网上一个聊天室里碰上玩对对子,勾起心底对对联的兴趣。
    闲逛“唐诗宋词”网站,在“雁过留声”栏目里,无意间发现chengcheng于2006年9月18日以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自对
      盖掀起,见贤妻,贤妻羞掀起,嫌其掀起
求评的帖子,后面有一些跟对。
    在我印象里,此联难度极大,好像曾有些人试过,但似乎一直还无人真正对稳。看到此贴,才意识到它还一直撩弄着人们的兴趣。见有人在凑对,我也不由得动了心思……一会儿由前向后,从与“西湖”相对出发,在脑子里搜索地名,并行地翻找同音的物品名,试验同音的状动结构,一会又倒过来逆流而上,一会再丢石试水,中间开花。
    胡思乱想之间,被“锡壶”触发,脑幕上出现一杆“铜秤”,脑子机械地向前搜索地名并匹配“tongcheng”音节,猛地蹦出“桐城”二字!心眼一亮,加速向后搜索、匹配“tongcheng”发音并且结构与“惜呼”相当的词,没几个回合“同称”被逮住。关键之处竟然被突破,别的地方顺手搞定。兴奋之际,把“西湖锡壶”弄反了也没发觉,对成了:
      买铜秤,到桐城,桐城多铜秤,同称桐城!
对完之后,得意劲过去,忙别的去了。好一段时间没有闲工夫玩对联。
   一晚与“巴山怪客”在QQ上聊到对联,自认为妙手偶得这一联很不错的!我在给他发自己的对句时发现与上联语序反了,纠正后配对为: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到桐城,买铜秤,铜秤出桐城,同称铜秤。
   两天后去“雁过留声”里作修改,在帖子里发现我那一联后面,有个叫“晴空鹤”的对出:
          去桐庐,看铜炉,铜炉满桐庐,同如铜炉
一句。此联很有模样,只“如”字失对。我想建议改“如”为“胪”(陈列):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去桐庐,看铜炉,铜炉满桐庐,同胪铜炉
却不知为何帖子至今始终无法回复!
   经这一改,“桐庐”“铜炉”“同胪”不但音同而且声(调)也同,比“桐城”“铜秤”“同称”音虽同但声各不同要好些,应该说在此联最具特点的方面是稳当了,只是“同胪”没有情感色彩。(改“掳”,或音不同声的“赂”吧,色彩又不好!与“桐/铜”音声俱同的常见字“瞳”有个不常见的意思是“懵懂地瞪着眼看”是有感情色彩的,可用“瞳录”代替“同胪”,但可能让人看不明白!)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
        去桐庐,看铜炉,铜炉满桐庐,瞳录铜炉)
    “足”了“呼”字对,意犹未尽,我被“tong”这个音折磨着,一翻字典,北京有座“峂峪”山,“yu”这个音下,有“寓”“誉”“浴”“遇”“吁”“语”“欲”……资源丰富,而且有两个虚字!只捡出一个“寓”用作物名,便有了下面数句: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浴桐寓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遇桐寓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于桐寓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吁桐寓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欤桐寓
       登峂峪,住桐寓,桐寓藏峂峪,同誉桐寓
        ……
    (“桐寓”者桐木房子也,此木房隐于山中,环境清幽:或者不相干的人儿碰到一块儿合住此屋,欢欣于美时美地美人,感慨有缘千里来相会;或者结伴而来,在一座房子里一起做什么不行,只要yu音允许各人愿意?)
    然而“桐寓”虽是生活所用但它是设施而非壶炉秤一类用品。不过,想吾国之古大,音“tongyu”的物事,一定不只一座“桐”木“寓”所,应该还能找到在“寓”里使用的器具。
    看来只要工夫花到,虽不一定能将它对成流传百年,在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要对上此联已经不是问题。
    一直觉得上联的“呼”好像是“乎”,是个虚字且是文言虚字。如果是个虚字,此联难度将更大,因为虚字的量有限,其音义和与其它词的搭配限制将比实字多得多。何不试试“乎”字(“峂峪”一联中已经碰到两个)?我想网上一定还有人对过此联,看看他们是如何对的,也许会有新发现,也证实一下到底是“呼”还是“乎”。用google一搜,吓了我一大大跳,五花八门数十百种对句!有“呼”有“乎”。可惜的是,不管是对“呼”还是对“乎”,真正“对得住”、经得起推敲的却没有见到。大多数可以称为对子的对句只注意了同音甚至放宽到谐音,但没有注意结构、词性等基本要求,更没有留意意象匹敌的问题;对此联一地一物既同音又同声(调)这个难点关注得更少。马马虎虎能对上的有几句,也离对稳还有一些距离。随手举例(信口雌黄):
    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如对“惜呼”,此联字面尚可,唯意象与上联同而不对,皆一水一物,皆失而惜,似乎犯了对联“合掌”之忌,起码意象没有拓展……)
    带翻译,寻番驿,翻译迷番驿,返矣翻译(“翻译”是人且非偏正结构,“返”与“翻/番”同音不同声调……)
    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南/蓝”声母不同,双“得”相犯,后一“得”音更不对……有将后“得”改“评”“品”等字的)
    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全是“子”不说,“佳姿”也对不上)
    寻进士,遇近视,近视中进士,尽是近视(全句中没有一物一地,“尽是”人和眼睛)
    观御碑,持玉杯,玉杯碰御碑,余悲玉杯(全是物,“余悲”对不住)
    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岩”“雁”声调不同,且“雁”是飞禽不是生活用品,有对“铜砚”的,稍好)
    登东嶽,揽冬月;冬月近东嶽,冻也冬月(“冬月”是非生活品,“冻”声不对,“也”字音不对)
    化云燕,穿云烟,云燕堕云烟,晕焉云燕(二“云”重……)
      ……
    难道这真的是个绝对?不然如果从掌故资料所说的与苏东坡(1037-1101)有关算起迄今将近千年,如何没有突破?也许由于此联除了机巧之外并无多少意思的原故,大家能手们并未用力?那么,我就用些时间来,用比较严格的要求,认真地对它一对,看自己最终能对出个什么名堂来,同时也算是做做练习吧!
    我从多方面分析了此联之后,搜尽枯肠炮制了两联,自认为其中的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
对得最工稳:
    你游湖,我攀山,一水一山皆具体相当,皆自然事物,且名气级别相当,门当户对也。你是现有一个壶,我是得到一个彝,这两样东西都属同一类器物。壶进水,从“现”到“隐”,从现在到遥远的将来;彝出土,从“隐”到“现”,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时间及动态是对称的。你为丢壶惋惜:没有了真可惜啊;我为得彝激动:埋藏得太长久了(此彝距今很久远了)。整个情节是你在水里丢失一个壶,我在山里得到一个彝,你惋惜我激动。在对联的基本要求方面,没有问题。
    在此联之所以成为极难对之联也就是此联最大的特点方面,也没有问题:字面上,“西湖\九嶷”均为固定专门名词,表面上看都是偏正式;“锡壶\酒彝”均为偏正随文结构词组;“乎\矣”皆虚词且皆含语气。“西湖\锡壶”音、声完全相同,“九嶷\酒彝”音声完全相同;“惜”与“西\锡”音、声完全相同,“久”与“九\酒”音声完全相同;“乎”与“湖\壶”音同声不同,“矣”与“嶷\彝”音同声不同。
    而且平仄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文字风格亦有古味。
    另外一联稍逊: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过盛泽,争嵊箦,嵊箦满盛泽,胜则嵊箦
(盛泽是江苏的一个地方。嵊是浙江的一个县,它有一样土特产是竹编,箦是竹床席,“嵊箦”合在一起便是“嵊县所产竹床席”之意,与壶一样是生活用品;此词根据对句的需要而新造,此处可以看作随文词,其读音全同“盛泽”。)
    后一联虽把语音方面的特点全对上了,但不足也是明显的:“盛泽”与“西湖”虽均是专名并且都是地方指称,但并不属于同类,而字面同水相犯。“嵊箦”之新造虽无不可,但“箦”字生僻,整词有生硬之嫌,且嵊县有没有竹床席还有待证实。“则”虽为虚字,但与“乎”不同类属,致使后面的结构不对。下联情节虽有点儿拐但一样可以像上联一样用一个故事来圆,倒与上联在风格上对得上,然而,下联整个故事意像与上联不是太匹配。)
    不能说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
就对得无懈可击了(“西湖”能拆开,“九嶷”不能拆,偏正只在字面上;“酒”对“锡”也稍欠……),但我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得最好的了。
    (随手写成此帖,将学对中的一些心得留下,呵呵,该拍的只管拍哈)



-=-=-=- 以下内容由 虚拟2007年03月24日 10:59pm 时添加 -=-=-=-
犹豫过将“藏”改“出”,后来从文气上感觉还是“藏”好一点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虚拟]

个人观点,费劲心思对一个技巧,不如潜心看些新意的句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虚拟]

进来学习下。
使劲顶顶。 呵呵。
(本公子这厢有礼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2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攀九嶷,获酒彝,酒彝藏九嶷,久矣酒彝[虚拟]

下面引用由小楼蠢鱼2007/03/24 11:05pm 发表的内容:
个人观点,费劲心思对一个技巧,不如潜心看些新意的句子。
十分赞同。
虚拟如此费心对“西湖/锡壶/惜乎”联,只是想借此练习练习作对的一些基本技巧,打打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1 21:55 , Processed in 0.0745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