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2|回复: 18
收起左侧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7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狐狸在 2004/05/27 11:27pm 第 2 次编辑]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历史简介

    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宋,主要流行于于福建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音乐特征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记谱方法与众不同,乐队组合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
  “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
  
  “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
  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上四管属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狐狸在 2004/06/06 11:51pm 第 6 次编辑]

作为一个泉州人,我很为泉州的南音骄傲!我自己本身也在学,希望能学一点皮毛。现在介绍一下泉州的南音:
泉州--南音的发祥地

    泉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同时也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许多海内外朋友到这里,深为南音的魅力所陶醉。
    泉州古称"刺桐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泉州就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时代成为"东方第一港"。随着海外通商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南音艺术曾呈现"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南音,植根闽南,世代传唱,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乡音。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钟,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它典雅优美,情韵深沉,雅俗语共赏,独具魅力,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由于海内外弦友的共同努力,南音艺术已在国际东坛产生了引人瞩目的影响,为弦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自1981年以来,已在泉州举办过7届海内外南音大会唱,充分显示南音这株艺术奇葩充满活力与生机。
    南音不仅深为闽南船厂乡人民和海外同胞所钟爱,也赢得各界人士的赞誉。在国外,南音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由于它保存着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因此成为极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引起了各国学者、专家的关注与重视。许多专家认为,研究南音,对于文化交流史以及古代汉语,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南音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音的演奏活动在闽南侨乡十分流行,城镇乡村时常闻丝竹管弦之声。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所属各县(区市)共有南音社团500多个。专业团体有"泉州南音乐团";此外,在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泉港、安溪、永春、德化等地,还有许多业余南音研究社、演出队,形成颇为可观的艺术阵容。根据海外的有关资料介绍,台湾的南音社团多达70多个,拥有成员千余人,多数是祖籍泉州,其演唱、演奏风格保留着故乡泉州的特色。
    由于南音植根于四季如春、风光旖旎的闽南侨张,为断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艺术养料,继承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凝聚人民的感情和理想,因而获得极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蜚声中外乐坛,世代传唱不绝。

南音四大名谱之一:梅花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狐狸在 2004/06/06 11:54pm 第 6 次编辑]

乐曲介绍

  梅花操:乐曲借物咏怀,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竞相怒放的描绘,赞颂了刚毅不拔、高尚纯洁的情操。
  全曲由“酿雪争春”、“临风妍笑”、“点水流香”、“联珠破萼”、“万花竞放”五段组成。
  第一段,以级进和同音反复为特点的旋律,由洞箫、二弦、琵琶、三弦等用8/4拍子奏出,节奏徐缓,风格古朴雅致,在对于梅花斗雪争春的描绘中,寄托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第二段,转入了4/4拍子,随着旋律音调的逐渐高涨,速度由慢渐快,节奏活泼跳跃,借梅花临风妍笑的景色以表达人们热情向上的情趣。
  第三段,旋律轻快活泼,充满活力,描绘了春临大地,积雪消融,流水潺潺的场景,抒发了人们内心的舒畅情绪。
  第四段,比前更为富有弹性的节奏,活跃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欢快。第五段是1/4拍子的快板,描绘了一派万花竞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致,音乐欢腾活跃,充满激情。

南音四大名谱之一:梅花操
[ra]http://mp3.baidu.com/r?url=http://www.qdtd.net/music/new/管子-梅花操.mp3[/ra]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这个南音古乐也很幽雅.介绍也很详细,
    不过你的音乐格式也有问题,请参考"帮助里的LE5000标签规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谢谢沧海GG的指点,待俺试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好帖:)
呵呵,不过你的签名更好:)
把我头都看晕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使用的乐器来看,南音有中原古乐遗风,间或有异域情调,听说它要求必须以纯正闽南方言的泉州腔演唱,是不是这样的?听说南音曾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不知道进展如何?这种民风会不会有断代的风险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一斛酒2004/05/28 12:31pm 发表的内容:
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使用的乐器来看,南音有中原古乐遗风,间或有异域情调,听说它要求必须以纯正闽南方言的泉州腔演唱,是不是这样的?听说南音曾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谢谢酒酒GG的关注啦!
关于遗产的继承,俺想应该不会断代啦!
因为我们这儿的学校和一些民间组织都很重视,平时和节假日都很经常在演出。还有,泉州师范学院也有南音专业(本科),好象是前年开始招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一斛酒2004/05/28 12:31pm 发表的内容:
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使用的乐器来看,南音有中原古乐遗风,间或有异域情调,听说它要求必须以纯正闽南方言的泉州腔演唱,是不是这样的?听说南音曾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介绍得很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紫狐狸2004/05/28 02:12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遗产的继承,俺想应该不会断代啦!
因为我们这儿的学校和一些民间组织都很重视,平时和节假日都很经常在演出。还有,泉州师范学院也有南音专业(本科),好象是前年开始招生。
真是老怀安慰啊,哈哈~这些都是文化的瑰宝,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放上来听听啊
achi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5-2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一斛酒2004/05/28 03:01pm 发表的内容:
真是老怀安慰啊,哈哈~这些都是文化的瑰宝,如果失传就太可惜了~
哈哈,小九你就放心吧,据我所知,南音不但是泉州地区的地方文化,当地政府和人民都很重视这艺术之宝,远在海外东南亚和台湾也有很多艺术家,是不会失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5-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achim2004/05/28 06:35pm 发表的内容:
喜欢!!楼主在学南音吗?什么乐器?
嘿嘿,不好意思,俺学的是南琶,也唱一点儿,业余时间瞎玩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楼主好啊,有次上街我听到有店家传出一曲南音,好象是叫《南无观世音菩萨》,也是佛音吧,调是《梁祝》的,你有吗?如有请贴在琴版吧。泉州大街小巷经常南音缭绕,欢迎大家来泉州做客。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笑文人2004/05/28 07:22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小九你就放心吧,据我所知,南音不但是泉州地区的地方文化,当地政府和人民都很重视这艺术之宝,远在海外东南亚和台湾也有很多艺术家,是不会失传的。:)
让人联想起纳西古乐,和南音同样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但似乎前景堪忧,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下面引用由杜鹃声声2004/05/28 08:49p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好啊,有次上街我听到有店家传出一曲南音,好象是叫《南无观世音菩萨》,也是佛音吧,调是《梁祝》的,你有吗?如有请贴在琴版吧。泉州大街小巷经常南音缭绕,欢迎大家来泉州做客。呵……
我倒是听说过南音·《南海观音赞》是根据《妙法莲华经》等佛教典籍的内容谱写而成的,不过没有听过~
刚才找到两个欣赏南音的地址,共享一下:
http://www.qzwh.com/ftyy/01.htm
http://www.xiaocong.com.cn/1/qionge/html/nyxz.htm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5-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音古乐,源远流长

曲调委婉,优美动听.
3274357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4 05:46 , Processed in 0.0901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